09.22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周易》是四書五經之一,我國古代重要文化典籍。據說,《周易》是文王姬昌被商紂王囚禁時總結出來的卜辭,後世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說。《周易》泰卦第五爻卦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民國學者顧頡剛解釋說:“帝乙是帝辛(商紂王)之父,帝乙歸妹說的是帝乙把女兒嫁給西伯姬昌的事。”那麼,周文王真的是商紂王的姐夫嗎?讓我們看看歷史的真相吧。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周,是帝嚳之子后稷的後人,在後稷之子“不窋失官,餎於戎狄”十幾代人後,由古公亶父(姬亶)率領族人遷居商國西鄙岐山,接受周公封號,歷經四代數十年經營,翦商成功建立的王朝。

在經歷了無職無官,與夏商時期戎狄混居數百年後,周人終於贏得了中央王朝的封號。藉此封號,周公季歷東征西討,先後攻伐征服了7、8個部落古國,也因此為自己迎來了殺身之禍,被商王文丁囚禁而死。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後來文丁駕崩,帝乙即位不到十年也薨逝。帝乙之子帝辛,也就是商紂王,重新任命周公姬昌為西伯,負責征伐四方。

帝辛五十二年,周文王姬昌之子姬發,率領九國聯軍,兵發朝歌,在牧野打敗帝辛的軍隊。帝辛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史稱西周。

按照顧頡剛老先生的說法,帝乙歸妹,說的是帝乙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周公姬昌的事情。這個觀點如果正確,那麼周文王姬昌就是商紂王子受(商王子姓,名受)的姐夫或妹夫了。

如果這樣,周武王伐紂,就是一場兄弟鬩於牆的內鬥!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要搞清楚這件事,我們必須對商周兩國的人物關係進行梳理:

商朝:

商王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是一脈相傳的關係。

周國:

周公亶父,周公季歷,西伯姬昌(後稱文王),武王姬發是一脈相傳的關係。

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年,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也就是說商王武乙還沒死,古公亶父就死了。他的年紀應該比商王武乙要大。

亶父死後,其幼子季歷繼承了周公之爵位。並於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前來朝貢,武乙很高興,賜給他“土地三十里,玉器十件,馬十匹”,兩國的關係達到了頂峰。

季歷還迎娶了殷商的貴族摯仲氏的次女大任為妻,又稱太任。太任就是文王姬昌的生母。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詩經 大雅 大明》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文王之母太任

說到摯仲氏,就不得不說商王武丁。

武丁王是商遷都安陽後最偉大的君主,歷史上他統治時的商朝最為強盛,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有兩位賢臣,一名傅說,一名祖已。摯仲氏,就是祖乙的後代,姓任,國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

"祖己七世孫成,徙國於摯,更號摯國"《世本·氏姓篇》

大任作為商王朝貴族之女,一定不是自己跑到遙遠的陝西去成婚的。她的出嫁,應該和商王武乙拉攏新歸順的周氏族首領姬亶,季歷父子有關。

商王武乙在位三十五年薨逝,文丁即位。由於周公季歷到處征伐,武功過盛,文丁開始擔心了。於是,他先給季歷升官為西伯(商代的伯專門負責征伐,相當於戰區司令),接著就把他囚禁起來。

商王文丁十一年,季歷在塞庫這個地方鬱鬱而終。遠在西岐的太任,再也沒有看到丈夫歸來。

”王嘉季歷之功,錫之圭瓚、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季歷困而死。“《古本竹書紀年》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季歷死後,兒子姬昌繼位為周公。此時按照商王朝的紀年法,這一年是文丁十二年。後來又被稱為周文王元年。

姬昌繼位一年後,囚死季歷的商王文丁也薨逝了,按照商代的說法,叫做”陟“。

文丁之子帝乙,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登基稱帝了。

其實,商代的王,基本上都是以十天干為號的。十天干就是十日,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以日為王名的習慣,早在夏朝就出現了。商湯伐夏桀,當時的人民苦於夏桀暴政,就有:”夏桀你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要與你同歸於盡“的呼聲。

”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尚書 湯誓》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在帝乙之前,還有若干位商王都被稱為乙。分別是:

商湯,號稱天乙湯。商湯之後的商王還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

但根據甲骨文卜辭,稱帝乙的,確實只有帝辛的父親帝乙一人。其餘的幾乎都稱王。

帝辛,又稱商王受,商紂王是周朝給他的稱號,或許就是後世所謂的惡諡。

看來,似乎帝乙確實是把女兒或者宗室的女兒嫁給了周公姬昌了。其目的就是為了安撫失去父親的姬昌,不讓他造反。那麼,事實真相是這樣的嗎?讓我們看看姬昌的妻子到底是誰,史料上有無記載吧。

《詩經 大雅 大明》記載了姬昌娶妻的全過程,很多學者把這首詩作為商王帝乙嫁女(妹)給文王的證據: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

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

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看到沒有,文王娶妻,娶的是大邦之子,這個大邦就是商。當時周自稱”小邦周“,對應的商自稱為”大邦商“或”大邑商“。

“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於寧王,興我小邦周”《尚書 大誥》

"王今入大邑商。"《殷虛書契續編》

並且,“大邦有子,俔天之妹。”

俔,是好比的意思,這句詩讚頌文王新娘的美貌,好比天上的仙子。

由此看來,帝乙嫁女(妹)真實無虛。

後來這位女子被稱為太姒,她生了文王長子伯邑考和武王姬發。顧頡剛老先生的論證看來有幾分依據!但是,且慢!

問題來了,她為何被稱為太姒呢?

根據古代的命名方式,太姒這名字說明:文王之妻姓姒!和商王不同姓!

或許有人說,這和後代一樣,皇帝捨不得把親生女兒嫁給蠻夷,於是找個宗室的女兒嫁過去。但,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姒姓,並非商王族之姓,而是來自另一個朝代之王族,那就是夏朝!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姒(sì)姓,中國上古八大姓之一。 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均為姒姓。

商湯滅了夏,所以太姒不可能是商王族或者宗室之女。再者,從文王娶親的喜氣洋洋來看,文王對這個妻子非常喜愛,“親迎於渭。造舟為梁。”禮遇甚隆。

況且,在本詩裡,已經寫明瞭新娘的國籍“纘女維莘”。莘,就是新娘的國籍。

莘,先秦古國名,就是夏禹時期的有莘(讀shen)氏。

著名的商代名臣伊尹,就曾經是有莘氏的滕臣。滕臣,就是古代陪嫁的奴隸,地位和丫鬟差不多。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史記 殷本紀》

讀到這裡,我想大家都看明白了,

周文王沒有娶帝乙的女兒或妹妹為妻!他娶的是夏朝王族有莘氏的女兒太姒!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姬昌既然真的沒有娶帝乙之女(妹),帝乙歸妹這件事,到底說的是什麼呢?繼續往下看,真相即將揭曉。

按照“《周易》是文王被拘在羑(you)裡無事可做演繹八卦為六十四卦”的說法,泰卦第五爻爻辭“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是大吉之兆。歸妹卦則說: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周易 歸妹卦辭》

可見文王姬昌對於“帝乙歸妹”這事是視為吉兆的。

文王被拘,是帝辛二十三年的事情,此時是周文王三十四年。

文王被釋放,是帝辛二十九年的事情。據此推算,文王演周易時至少60歲左右了。

如果,他的妻子真是帝乙的女兒或妹妹,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結婚娶親的場面,面對現在被困於羑里、生不如死的命運,我想姬昌是怎麼也寫不出“帝乙歸妹,以祉元吉”這句話來的!

他只會痛恨自己的年少無知,又娶了商妻,中了商王的奸計!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那麼,“帝乙歸妹”這件事裡的帝乙到底是誰呢?

筆者認為;

歸妹的帝乙,就是商王武乙!也就是文丁之父,帝乙之祖父!

理由於下:

第一,姬昌之父季歷,確實娶了商王朝的貴女。而季歷的生活年代,恰好在武乙時代。

《詩經 大明》曰: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姬昌的母親太任就是殷商摯仲氏之女大任。姬昌在被囚禁之時,想起自己的母親嫁給父親,給周人帶來了榮耀,因此有”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之說。

第二:季歷在武乙時期,頗受商王朝青睞。他還曾經被商王賜以土地三十里,玉器十件,馬十匹。以姬昌當時被囚禁的慘狀來看,周人在武乙時期的狀態是最好的。此時的姬昌還沒有下定決心反商,還對商王朝抱有希望,所以才會尊稱武乙為帝乙。

第三,從帝辛之父帝乙稱帝開始,文王姬昌被囚時,商王的最高尊號已經不是王,而是帝。所以,作為商王朝臣子的姬昌,尊稱商王武乙為帝乙極為正常。

帝乙歸妹!《周易》中隱藏著商周之際重大史實。學者:顧頡剛錯了

殷墟婦好墓玉龍

所以,顧頡剛先生所說的“帝乙歸妹,就是帝乙把女兒嫁給周文王姬昌”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商王武乙為了安撫新歸順的周人首領古公亶父,不但封了周公,還把商王室宗族之女大任嫁給古公亶父之子季歷,以為盟好。

這段時期是周人和商王朝的蜜月期!

姬昌寫泰卦第五爻帝乙歸妹時,還沒有起意反商!所以,他認為占卜到泰卦第五爻,乃是大吉之兆,故稱之為“帝乙歸妹”,也就是“商王武乙把大任嫁給季歷”,這或許才是他想表達的真實情況。

本結論為真知堂獨家研究成果,首次發佈於網絡平臺,請勿剽竊和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