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這一講我們介紹嘉慶帝的昌陵。嘉慶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名愛新覺羅·顒琰。生母是乾隆帝最寵愛的孝儀皇后,也就是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那位令妃。嘉慶帝去世後,他兒子道光帝給他上諡號為仁宗睿皇帝。“睿”就是聰明和睿智的意思,就連嘉慶帝自己也自以為如此。《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四年,太上皇帝乾隆帝去世後,嘉慶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掉了貪汙之王、大老虎和珅,抄沒了和珅的家產。他以為,處置了和珅,就等於拯救了整個官場,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肯別有株連,惟在儆戒將來,不復追究既往”。但事實證明嘉慶帝錯了,他想得太簡單了,殺了一個大和珅,還會有千萬個小和珅。因為他沒有從制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在嘉慶帝在位的25年中,並沒有多大的作為,反而使清朝進入了多事之秋。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一、嘉慶帝的窘迫和羞愧

說到昌陵,給人最深的一個感覺就是多事之秋。可以這樣說,圍繞著昌陵發生的那些事情,無不讓嘉慶帝感到窘迫、揪心,甚至於羞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讓一個堂堂大清皇帝有這種感受呢?我們先介紹下圍繞著昌陵發生的兩件尷尬事。

一是選擇風水遭遇尷尬事。

昌陵的修建,開頭就不好,就讓嘉慶帝感覺不舒服。說來也真是讓嘉慶帝心裡不平衡,嘉慶帝自己的萬年吉地也就是風水寶地,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他的父皇乾隆帝給安排的。本來,嘉慶帝心裡就不是很舒服:乾隆帝在乾隆六十年,踐行了自己的諾言,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啊,可乾隆帝並沒有真正放權,是交班不交權,朝政大權還是操縱在他這個太上皇手裡,而新皇嘉慶帝,那不過是擺擺樣子的傀儡而已。太上皇哭,他就跟著哭;太上皇笑,他也得跟著笑。

朝政大權把持在父皇手裡也就算了,像選擇萬年吉地這樣的事情,是應該嘉慶帝自己當家做主的。乾隆帝自己曾經說過:“向例,皇帝登基後即應選擇萬年吉地。”皇帝親自給自己選擇萬年吉地這一點他最明白了,這種事都是皇帝自己當家做主的,別人不好插手。嘉慶雖然是一個傀儡皇帝,但人家畢竟已經是成年的皇帝,這一年,嘉慶帝已經三十七歲了,給自己選擇萬年吉地,還用得著父皇在那裡指手劃腳嗎?

然而,在選擇風水寶地這個問題上,乾隆帝確實幹了越俎代庖的事情。《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帝曾非常沮喪地說過:“此吉地乃皇考賜朕之地。”這是嘉慶帝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心裡不舒服,嘉慶帝也沒敢違背父皇的這種安排。因為這是乾隆帝制定的家法,也就是所謂的“昭穆之制”,就是父子分葬制度

但是清朝的皇帝並沒有誰真正遵守乾隆帝的這個“昭穆之制”。嘉慶帝之後,道光帝即位,就第一個破壞了這個制度,東拆西建,本來應該在東陵建陵,卻找了個藉口,在西陵修建了慕陵。咸豐帝雖然最終把陵寢建在了東陵,可是,最初也曾經在西陵之內選擇過萬年吉地。咸豐之後,同治帝即位,膽大妄為的慈禧太后就公然破壞了大清家法,把同治帝的陵墓建在了自己陵寢旁邊。這樣看來,有誰願意遵守所謂的制度呢?尤其是那些乾綱獨斷的皇帝,往往會帶頭破壞。這也就難怪嘉慶帝帶有不滿的情緒了。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二是採集物料遭遇尷尬事。

接下來,又發生了一件讓嘉慶帝非常尷尬的事情,就是物料不足。皇陵建築,最關鍵的就是採集物料,磚瓦木石,都要採集,要選擇最好的物料建築皇陵。而物料之中,最難採集的就是木料,因為皇陵需要大件木料。而木料之中,最難採集的就是金絲楠木。要說建陵這樣的事情,那可是國家的頭號工程,國家一定會全力以赴幹這件事情,怎麼會出現物料不足呢?

原來,按照計劃,昌陵所用的木料,大件部分比如三大殿的梁枋架木等都是金絲楠木。之所以使用金絲楠木,主要是這種木料木性穩定,彰顯高貴。明朝時期,皇家修建的陵寢、廟宇等,大件木料都是金絲楠木。正是這個原因,明亡清興後,清朝的皇帝建陵時,也喜歡使用金絲楠木作為大件木料。可是,金絲楠木成材緩慢,生長期長,那些大件金絲楠木成材至少也要在百年以上。經過明清皇帝的長期採伐,金絲楠木已經很匱乏了。而且,這種木料大都生長在川、廣、雲、貴的深山密林之中,採伐和運輸都極為艱難,當時就有一種說法“進去一千,出來五百”,也就是說,一千人進去採伐木料,只有五百人能活著出來。

木料短缺的事很快有了反饋結果,金絲楠木不夠。怎麼辦呢?有人給嘉慶帝出主意說,皇上,這事好辦,按照老祖宗的成例辦就行了。嘉慶帝一聽有成例,很高興。可是,當他明白過來的時候,又失望了。

原來,大臣建議他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就是拆掉北京城的廟字,用那些楠木料建陵。嘉慶帝想起來了,他的老祖宗確實做過這樣的事情。當年修建順治帝的孝陵時,由於金絲楠木極度缺乏,就是拆毀了北京城內明朝嘉靖皇帝進香的兩座建築——清馥殿和錦芳亭,把那些金絲楠木構件用來修建了孝陵。所以,大臣建議,故伎重演,拆掉北京城內的廟宇,那些金絲楠木構件總夠建陵用了。

嘉慶帝此時心裡犯了嘀咕,如果拆一兩座建築,就能解決問題還好辦,問題是要拆毀所有的北京廟宇,來滿足自己建陵,那樣豈不是要得罪眾神靈嗎?那自己可要成為千古罪人了。再者,嘉慶帝對建築工藝也很清楚,不管什麼物料,金絲楠木也好,松相木也好,都要用油飾彩畫覆蓋,有什麼意義呢?史料記載,嘉慶帝下旨給承辦大臣說:“向來,吉地殿宇俱系油飾彩畫,木質不露於外,即易以松木,未嘗不可。”嘉慶帝說完這些話,自己都覺得很輕鬆。大家知道,松木和金絲橢木不可同日而語。嘉慶帝在這個問題上肯做出讓步,主動調整木料,使用比較廉價的松木作為建築材料,看出來他還是很務實的,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二、營建陵寢的貪汙大案

發生了這樣兩件非常尷尬的事情,不管怎麼樣,嘉慶帝還是可以忍受。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極有涵養的嘉慶帝怒不可遏了。在昌陵營建的過程中,居然發生了誰都想不到的大案子。

這個案子讓嘉慶帝最為痛心疾首,因為居然有人膽敢在當朝皇帝的陵寢工程中貪汙銀兩,這無異於在太歲頭上動土,令人髮指。究竟是誰這麼大膽子,膽敢貪汙皇帝造陵墓的銀子呢?大家可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一定是和珅。因為他位高權重,連嘉慶帝也要怕他三分。而且,最關鍵的是,和珅曾經參與了嘉慶帝昌陵的相關工程。但這個貪汙犯確實又不是和珅,因為到昌陵興工建設的時候,和珅已經被嘉慶帝清除掉了。不是和珅,這個膽大妄為的人會是誰呢?

這個大貪汙犯不是別人,竟然是嘉慶帝的至親大舅子盛住。所以,這件貪汙大案,對嘉慶帝打擊很大,因為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是他。

要說這個盛住,嘉慶帝待他確實不薄。看在孝淑皇后的面子上,《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帝給他加官晉爵,由侯爵晉升為公爵:“晉封孝淑皇后兄一等侯盛住三等公。”還令他管過很多實惠的部門,比如內務府、工部、戶部。高官厚祿,可以說是給足了面子,應該知足好好報答皇上了但讓嘉慶帝極為失望的是,這個大舅子太不成器了,竟然是一個貪婪成性、怙惡不悛的慣犯。

盛住這人貪財。早在嘉慶五年,他管內務府的時候,就把宮裡面的玉器珍玩倒騰出來,變賣銀兩,貪為己有。被人告發後,嘉慶帝覺得非常沒有面子,就處置了盛住,兔去了他的京官差使,委任他為西陵總管內務府大臣,專門操持自己的萬年吉地工程。嘉慶帝也是一片好意,覺得盛住總該吸收教訓、實心效力,為自己乾點兒實事、挽回之前的面子了吧。可是,令嘉慶帝沒有想到是,盛住這一去,竟然走上了不歸路,居然犯下了彌天大罪,多次侵貪陵寢工程款。

在陵寢禁地內開採石料,中飽私囊。在陵寢的後山,有青、紅、白三種顏色的標記樁,材質或木頭或石頭,質地雖然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那就是在上面寫著“皇家風水禁地,嚴禁入內”,任何人在風水界樁之內都不允許挖沙、取石、打獵、採集果子等等。這種規矩,連周圍的老百姓都明白,看到這些標記,就要止步不前了,否則被巡山兵丁發現,可要重懲不貸。但是,盛住不管那一套,他居然命人在風水禁地之內開塘取石,中飽私囊,真是膽大妄為。這件事情被人告發,嘉慶帝極為震驚,心想這傢伙不要命了嗎?怎麼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呢?按照律例,本應該處斬。但嘉慶帝還是顧念孝淑皇后的親情,把盛住流放到了烏魯木齊,沒有殺他。嘉慶十年,盛住死在了流放地。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盛住一死,嘉慶帝還覺得對不住這位大舅子,畢竟是死在了外地於是,嘉慶帝還給了盛住一定的卹典,表達自己的憐憫之情、眷眷親情可是,到嘉慶十三年,事情發生了逆轉。嘉慶帝接到舉報說,盛住在西陵期間,有重大貪汙行為,而且數額特別巨大,達到白銀9萬兩之多。

這真讓嘉慶帝震驚了,他難以相信是真的。難道自己還對不起他嗎?難道他真的敢貪汙萬年吉地的銀兩嗎?可是,事實俱在,證據確鑿。嘉慶帝除了驚訝,還能怎麼樣呢?事情千真萬確,盛住指使屬下雙福和鶴齡,貪汙了9萬兩工程白銀,並且還有記錄的賬簿。嘉慶帝真是怒火中燒,整個昌陵工程也不過200萬兩白銀,他自己就貪汙了9萬兩之多真是豈有此理!嘉慶帝立即採取了斷然措施:

第一,下旨訓斥。《清仁宗實錄》記載,盛住已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嘉慶帝能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訓斥:“設使其身尚在,朕必親為廷訊,加以刑夾板責,立正刑誅。”意思是,盛住如果活著的話,一定要先夾手指頭,給他夾斷,然後再打板子,打得他皮開肉綻,最後再斬首示眾。看來嘉慶帝真是氣壞了。

第二,殺掉雙福和鶴齡。這兩個人是盛住貪汙案的經手人,雖有替罪羊的嫌疑,但嘉慶帝對這兩個人並沒有手軟,先刑夾,夾斷手指;再打板子,打得皮開肉綻,然後處斬,兩人受盡了折磨。

第三,處置盛住的家人。在處置雙福和鶴齡的時候,嘉慶帝命將盛住的三個兒子達林、慶林、豐林,和他的兩個孫子崇喜、崇恩押赴刑場,跑在那裡觀看雙福和鶴齡行刑的全過程。之後,這些盛住的家人被髮配到黑龍江和吉林效力贖罪。

大家看一看,嘉慶帝最痛恨的就是貪汙,沒想到自己的陵寢工程竟然攤上了這事,真讓他很傷心。

三、皇帝的陵寢竟然也有豆腐渣工程

提到豆腐渣工程,我們都會覺得在民間還可以,大臣為皇帝建陵,那可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無論用料、工藝等,都該是貨真價實,盡善盡美,工序極為嚴密,怎麼會出現豆腐渣工程呢?

可是,事情就讓嘉慶帝遇到了。他不斷接到舉報,說昌陵的工程質量有問題,而且越來越明顯,豆腐渣工程名實相副是石像生拼湊。有人舉報,萬年吉地石像生有拼湊之嫌。嘉慶帝命人趕緊前往查驗,結果發現石像生武士的頭盔簪纓為拼接;石腳子脖子上的小鈴鐺為拼接;大象牙尖為拼接。史料記載,嘉慶帝對此極為重視,命令查辦大臣調查清楚,據實上奏,並做出了處理意見:“將該監督交部嚴加議處;著原辦之監督商人,如式各半賠修;其該年管工及事後未能查出之各大臣,並著查取職名,交部嚴加議處。”簡單說,就是賠銀補救,並查辦承修大臣。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二是滲漏。嘉慶帝不斷接到舉報,說萬年吉地的各個建築,不斷出現滲漏問題。這問題很嚴重,因為,一旦建築出現滲漏,就說明工程做法有問題,比如建築的角度不對,對接不嚴密等等。另外,一旦出現雨水滲漏,建築物就不堅固了。更讓嘉慶帝難以接受的是,這種滲漏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大多建築都不同程度存在著,比如神廚庫、宮門、配殿、大殿、明樓等等。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存在滲漏現象。這讓嘉慶帝感到非常震驚,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

三是糟朽。就是建築物的木料出現糟朽。嘉慶帝在接到舉報的同時,還接到了物證——一個封固的盒子。嘉慶帝打開盒子,看到的是一塊碎木頭。當他明白這就是萬年吉地東配殿簷子角掉下的碎木的時候,他又一次驚呆了。嘉慶帝不敢相信,剛剛竣工5年的皇陵,居然會如此破敗。對此《清仁宗實錄》有記載,說:“檁木並有糟朽、脫落。”他還接到報告說,萬年吉地的建築,已有多處出現油漆、彩畫脫落。這是必然的,木料都糟朽了,那些附著在上面的油飾彩畫肯定會有脫落。嘉慶帝無語了,他簡直難以相信,剛剛竣工5年的萬年吉地,竟然如此糟糕。自己的萬年吉地原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豆腐渣工程,這讓非常自負又很自信的嘉慶帝簡直難以接受。

四、修了10年的大碑樓

讓嘉慶帝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那就是在他去世之後,他精心選擇的最信任的接班人道光帝,居然冷落了他,糊弄了他。嘉慶帝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道光帝幹了一件對不起他的事情,那就是拖延或推遲大碑樓工程。

大碑樓是俗稱,學名叫聖德神功碑樓,裡面有兩通贔員馱石碑,就是俗稱的王八馱石碑。這兩通石碑,一個刻滿文,一個刻漢文。碑文的內容是嘉慶帝一生的“豐功偉績”。對於嘉慶帝,這個石碑很重要,關乎他一生的名節。《清宣宗實錄》記載,道光帝一繼位,就立即表態:“今昌陵大禮告成,應恭建聖德神功碑。”並在嘉慶帝入葬昌陵地宮後一個月,開始操持大碑樓工程,表明自己會盡快修建大碑樓,使父皇功德昭於世人。

可是,道光帝是說得快做得慢,從道光元年開始操持,一直到道光十年工程才告結束。誰也沒有想到,以國家之力,修建一座建築,竟然花掉了10年的時間,而其他皇帝在修建大碑樓的時候,一般用兩三年,最多不會超過4年的時間,而道光帝建大碑樓,竟然用10年的時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採料艱難。大碑樓工程,和昌陵開始修建時一樣,需要大量楠木。所以,採伐楠木、柏木是當務之急。道光帝向湖南、湖北等有關省份下達任務。可是,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成材慢,容易採伐的地方,已經沒有了,而大件木料在深山密林之中。二是運輸困難。運輸這種木材,在那個年代,只有使用水路,一般來講,要沿著長江順江而下,再沿著運河北上。到達北京後,要運到西陵,仍然很艱難。所以,輾轉需要很長時間。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第二,工程繁瑣。大碑樓工程分三步走。先修建碑樓,大碑樓工程中,修建高達30多米、重簷歇山頂、四面開窗的碑樓,已經是很艱難了。但這只是工程量的三分之一。接著,做石碑,也分幾步走。先要做好兩通大石碑,要把重達30多噸的大石碑豎立起來談何容易,那要使用古代一種叫做天秤的技術,才可以完成。然後,在上面刻碑文。這些碑文要道光帝親自撰寫,以示對父皇嘉慶帝的尊崇。道光帝絞盡腦汁,極力回想父皇的豐功偉績,寫成了2597字的漢字碑文,再把漢文翻譯成滿文。然後是找書法家書寫碑文,這個書法家要找兩個,個書寫漢文,一個書寫滿文。寫完後,再將碑文呈給道光帝閱示,看看有沒有問題。一切準備好以後,再把碑文隆重送到陵寢,在那裡再組織專業人員,敬謹鐫刻。

這一切完成,工程並沒有結束,還有四角巨大的華表需要建築。華表做完後,大碑樓周圍大面積的海墁需要開槽、打樁,一層層壘砌,工程浩大而漫長。

儘管如此,傾全國之力建築大碑樓,一般也就需要三四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別人的大碑樓都是這樣的,可道光帝居然用了10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不能使嘉慶帝的功德碑豎起來,道光帝要拿出充足的理由,不然是難以讓人信服的。道光帝無話可說,因為他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愧對自己的父皇。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他這麼做呢?

原來是道光帝因忙自己的事情,有意拖延了父皇的大碑樓工程。就在大碑樓工程開始的時候,道光帝就開始忙碌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東陵界內選擇萬年吉地,修建陵寢。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道光帝正在忙於他自己在東陵的萬年吉地工程,即寶華峪陵寢。這項工程非常浩大,花費掉了道光帝大部分精力。可想而知,營建一座大碑樓尚且很費力,再加上寶華峪陵寢的工程,道光帝豈不是力不從心了嗎?道光帝要怎麼辦?他動了小心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幹完自己的事再說。到道光七年,自己的寶華峪陵寢工程就已經結束了,連同寶華裕妃園寢、公主園寢、神廚庫等重大工程全部結束。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了父皇嘉慶帝的大碑樓工程。這當然就要耽擱時間了,如果嘉慶帝泉下有知,會怎麼想呢?

五、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

昌陵工程雖被稱為是豆腐渣工程,那也只是相對而言,是相對其他的帝陵而言。我們經過實地考察,並查閱檔案資料發現,嘉慶帝的昌陵還是非常有特點甚至令人拍案叫絕的建築精品。

最關鍵的一點,是設計精深。這種設計理念,不是設計師的,而是嘉慶帝的思想。嘉慶帝還真開動了腦筋,發揮了自己的大智慧。嘉慶帝在建陵上,是很有想法的,他想把陵寢修建得豪華一些、體面一些。可他又很擔心,如果超越了旁邊的雍正帝泰陵,人們會說他是個不肖子孫,那還了得!於是,他左思右想,有了主意。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史料記載,嘉慶五年九月初二日,嘉慶帝向承修大臣下旨:“外式照泰陵,內式照裕陵修建。”大臣們接到諭旨,反覆琢磨,終於明白了,暗暗翹大拇指——皇上實在是太聰明瞭。

嘉慶帝這道諭旨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地面建築,大家看得見的,都按照旁邊雍正帝泰陵的樣子修建,這沒有問題,別人說不出什麼來的。從碑亭、石像生,到三大殿、方城明樓,這些地面上看得見的建築,都按照泰陵的修建。

那麼,大家看不到的“內式”,也就是地宮則按照乾隆帝裕陵的樣子修建。這可不得了,裕陵的地宮是清帝陵中最豪華的,裡面到處佈滿了雕刻。有梵文和藏文30111字,此外,還有五欲供、五方佛、八大菩薩、八寶、三十五佛等等大量佛教內容,被後人稱之為“一座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

嘉慶帝這麼做,想要模仿父皇的裕陵,做地宮的雕刻內容,那要花掉大量銀兩。可是,由於工程在地下,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有誰能夠進入到皇帝地宮裡面呢?再說,嘉慶帝去世後,地宮石門關上,砌死墓道,就永世不為外人所知。所以,嘉慶帝地宮的這種做法,雖然非常超越,但並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這還真體現了嘉慶帝的小聰明。

可是有一點,裕陵地宮的雕刻,那可是既費時又費銀子的。史料載:“裕陵寫畫金券各樣及鐫刻工作三年有奇,始行完竣。”嘉慶帝可不允許昌陵也那樣,不然的話,工程曠日持久,人們會說閒話的。於是,嘉慶帝下令,必須縮短工期,但質量不能差。所以,昌陵地宮在施工中,走了捷徑:第一,快速畫圖。要說昌陵地宮的雕刻,那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當時,嘉慶帝派遣了才華橫溢的宗室綿億前往乾隆帝裕陵地宮臨摹。這個綿億是永琪的雙胞胎兒子,承襲榮郡王,他是個大才子,書、畫俱佳。綿億辦事效率很高,他立即前往裕陵地宮臨摹畫圖,又調集了存放在東陵石門工部的裕陵地宮燙樣和雕刻圖紙。很快,裕陵地宮的大致圖案就出來了。第二,嘉慶帝親自出面協調。綿億雖然積極努力,但由於時間長了,那些燙樣都有破損,圖紙模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辨認了。綿億就想用隆福寺的喇嘛來幫助辨認彌補。可是,讓人很失望,這些喇嘛也不認識這些文字,或是認不全這些文字。可見,裕陵地宮文字內容的深奧程度。怎麼辦呢?綿億立即上報給嘉慶帝,嘉慶帝很讚賞綿億,誇他責任心強。這次嘉慶帝親自出馬,諭令管理京城喇嘛掌印處,協助綿億辦理裕陵地宮文字的辨認事宜。掌印處急忙承辦,結果很快就都認出來了。

這樣,至嘉慶五年十二月,昌陵地宮雕刻圖案工程結束,雖然內容和裕陵一樣,但同樣的雕刻,裕陵用了3年的時間,而昌陵則只用了1年的時間,工程就順利結束了,效率比之前提高了兩倍。昌陵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隆恩殿地面鋪墁花斑石。這種花斑石產於河南,非常漂亮。每塊花斑石呈現出正方形,邊長62釐米。這些花斑石全部磨光燙蠟,就好像我們今天的大理石地面一樣,有好多有趣的圖案,有的像竹筍,有的像芙蓉,有的像絨球,千姿百態,每當夕陽西斜的時候,光線射進來,落在花斑石地面上,就好像有千百隻蝴蝶翩翩起舞樣,非常好看。

古代皇帝陵墓也有“豆腐渣工程”?乾隆之子嘉慶皇帝還真就攤上了

這就是嘉慶帝的昌陵。通過這座陵寢,我們看出,“賦性魯鈍”的嘉慶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寢上,卻非常精明。從設計到施工,從選料到建築, 無不備加關注,精心設計,毫不含糊。可是,嘉慶帝的昌陵可以用多事之秋來形容,這是由嘉慶帝的一個錯誤認識造成的。嘉慶帝認為,只要懲治了和珅,官場就會一片肅然,就會風清氣正。他沒有認識到,由於沒有制定出強有力的制度作為澄清吏治的保障,本來就已經走向下坡路的清朝,人浮於事,貪汙侵冒,官場更加腐敗不堪,因而昌陵在修建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大案要案,包括讓嘉慶帝深惡痛絕的貪汙大案。所以,嘉慶帝也只有在憤怒之餘,無可奈何;他的陵寢質量也只有在無可奈何之中,降低標準。不然,“賦性魯鈍”的嘉慶帝還能有什麼好辦法嗎?這一講就講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