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頭魚可用循環水高密度養殖嗎?有啥影響?

用戶3809464852369


大頭魚,花鰱,依其生物學食性是不能用循環水高密度養殖的,但最近幾年有人配製有鱅魚專用料了,如果真要循環水高密度養殖就須投料餵養才行。另外,要專養主養花鰱應該先行了解一下花鰱有關的知識。如下:

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裡。多分佈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特有魚類。在中國分佈範圍很廣。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經濟價值較高。

鱅魚因行動遲緩,性情溫和,雖然也搶食,但遠不如鰱魚,因此素有“好人花鰱”之稱。池塘人工養殖時,在經過馴化後,鱅魚(花鰱)是可以攝食配合飼料的。有研究人員在投飼0.5小時後解剖鱅魚的腸道,發現腸道充塞度多在4~5級之間,而且絕大部分是人工配合飼料,只有少部分是大型浮游動物。

單養或主養鱅魚時,為了提高鱅魚的生長速度和產量,一般要投餵配合飼料。主養鱅魚一般不宜搭配鯉魚、草魚等搶食能力強的魚,而搭配鰱魚、鯽魚相對比較好。當鱅魚與鰱魚一起配養在各種池塘中時,由於投餵其他魚的飼料粉料就是它很好的食物來源,從而一般不再單獨投餵粉料。

鱅魚配合飼料的要求:鱅魚經馴化後攝食主要在水體表層,頭部露出水面,繞食場緩慢遊動並主動攝食配合飼料,這就要求飼料在水中要有較好的漂浮性。一般顆粒飼料的粒徑在0.3~0.8mm之間比較合適。目前市場上的商品料通常為粉料。浮性強的飼料利用率可達90%。 投料注意事項:特別要注意避免浪費。手撒時,投餵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飼的速度放慢。在網箱養殖下,一般把飼料裝在布袋中,訓練魚觸碰布袋,從而根據魚體需要獲得足量的食物。庫區投料點最好選擇在上風口、安靜、水深不要過深的地方,用竹子做個筐架,將粉料撒在筐架中央投餵。必要時,也可將粉料加水後潑灑,但要注意拌水均勻。


不知以上介紹是否有益!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請關注@漁人劉文俊


漁人劉文俊


我就是搞養魚的,高密度容易生病,再說了效益低的很,流水成本太高,我現在正在養殖西伯利亞鱘魚,流水養殖,想了解的話可以討論下


閒來找趣


大頭魚對水的含氧量要求比較高,即便是活水也不建議高密度養殖,如果高密度,必須加裝增氧泵。


等待黎明的曙光


可以的

大頭魚也叫花鰱魚\r

1、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魚種池的面積要求較大,一般為4-8畝,水要較深,一般1.5-2米。放養前應施有機肥料以培養,對於花鰱基肥應適量施用,控制車輪蟲高峰期下塘。 \r

2、夏花放養:放養時間一般為5-6月份,放養方式有單養和混養兩種,一般採用混養,因為這個階段魚類的習性逐漸顯示不同,對外界的環境要求也不同,根據各種魚類的習性和對水質的適應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不但給予各種魚類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也充分地發揮了水體的利用率和對食料較經濟的利用。魚種池一般是2-3種混養,本實驗混養少許白鰱、鯉魚。 \r

3、飼養管理:此時花鰱還是主要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養前施基肥外,夏花放養後還要施綠肥及熟糞肥,結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綠色。飼養時人工投飼注意“四定”原則,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以便提高餌料的利用率,降低餌料係數,此時投餌數量要少一些。 \r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經常消除池邊雜草和水中腐敗雜物,清掃食臺和進行食臺、食物消毒。以保護池塘衛生;拉網檢查不僅利於肥水,而且便於檢查魚的生長魚病等情況,從而合理確立投餌量和魚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盜和魚病、敵害防治工作。 \r

5、並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溫下降至10度以下,魚已不攝食,這時須將魚撈出,集中蓄養在較深的魚池中越冬,主意在並塘前一週停止投飼,選天氣晴朗的日子拉網出塘,並塘時拉網和操作必須小心細緻,以免魚體受傷和在越冬期間發生水黴病,蓄養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陽背風,少汙泥,並塘後應在結冰時防止缺氧,嚴防水鳥的危害。只要完成以上幾點便可以了!


商城小哥


大頭魚,也叫花鰱、胖頭魚等。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網箱養殖密度,一般種魚放養規格分別為:80克左右或350克左右。

80克魚種每箱放450~550尾,350克魚種每箱200~250尾。投放的魚種,必須保證規格健壯整齊,入箱前後嚴格消毒,防止水黴病發生及死亡。

魚種放養最佳時間為每年11~12月,或翌年2~3月,水溫較低,運輸方便,魚體受傷較輕,成活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