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黄龙的秋天是一年中最迷人的季节。漫步龙乡,漫山遍野的苹果园里,红艳硕大的苹果缀满枝头,到处散发着芬芳诱人的果香。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将新鲜的苹果采摘、分拣、称重、装箱,并把苹果售往各地。

飒爽的秋风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将甜蜜送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

做好“后整理”果农得实惠

天刚亮,三岔镇梁家山村果农陈培英来到自家刚撕过袋的园子,高兴地查看着苹果的着色。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去年,陈培英家的苹果卖到4.8元/斤,收入了8.1万元。问他为什么能卖这么好价钱?他笑了,说:“还是听了村书记孟小平的话,要是不按他的办法,假如我当时就卖,才能卖3元/斤。”原来,去年因为梁家山苹果普遍受“倒春寒”的影响,能按商品果出售的苹果只占60%,镇政府和村委会就鼓励果农把苹果入库储藏起来,果然,今年5月份,苹果走俏,价钱一下就上来了。

陈培英尝到了甜头,今年他打算将苹果全部入库,梁家山村委会也正好和宇星果业达成了协议,租赁该公司50万斤的储藏库,并制定了措施,鼓励果农将压价的苹果入库,租赁费按0.25元/斤,村里补贴0.1元/斤,目前,已经报名入库的苹果预计10万斤,其中就包括陈培英的1万余斤。

据了解,黄龙县是陕西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2012年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苹果基地县。截至目前,该县苹果面积达15.49万亩。做好苹果产业后整理,让苹果卖出好价钱,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是黄龙县委、县政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2019年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有序开展,黄龙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苹果局、县考核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黄龙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领导小组。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在政府的引导下,黄龙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快速向前推进。县内各企业共购买4.0智能选果线3条,2条已正常运行,1条待安装,每小时可选果6~12吨;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都在建设冷运冷藏设施,到今年10月,该县果品储藏能力将达到3.519万吨;“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品牌在黄龙授权已达8家,苹果个性化包装(6~30头)已达20类30多种;全县建设县级苹果交易市场4个,在全国大中城市建成苹果直销专卖店11个,累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苹果推介会21场次,引进知名企业2家,参与该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 三岔镇是黄龙县苹果产业大镇,累计建苹果园5.5万亩,其中矮化苹果建园1.2万亩。盛果面积2.1万亩,年产量3.2万吨,产值1.92亿元,人均产值2.3万元,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三岔镇党委书记李广爱介绍说:“为了使三岔的好苹果能够卖上好价钱,群众能够持续增收,三岔镇从‘协会规范化、农户市场化、散客集约化、分选精细化、销售网络化’五个方面着力抓好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简单地说,就是以村为单位成立了7个苹果产业发展协会,协会下设苹果产业发展互助小组78个,对辖区果农全覆盖,宣传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措施和优势,教育引导农户要有市场意识,减少中间果商环节,改变传统的果商做主的被动局面,实现由协会做主,群众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企业携手果农实现“双赢”

陕西果业集团黄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果)是黄龙县委、县政府在2016年重点引进的一家企业。该公司经理陈银河对记者说:“公司首先要发挥社会职责,带动黄龙苹果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大力发展矮化苹果示范基地,目前公司已经发展到6400亩。有了公司带动,再加上政策扶持,果农也积极发展矮化苹果,全县矮化苹果已有1.4万亩;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公司将土地按每亩800元的价钱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农民再来公司上班,传统农民就变成了产业工人,这样就减少了天灾,农民收入就更加稳定,风险,今年公司支出的劳务费共300万元;三是精准扶贫户长期在公司上班,每年每人可收入2到3万元。”

三岔镇拥有陕果、海升两大果业集团,宇星、华龙、昊龙、勇嘉四大果库,存储能力达2.5万吨。在苹果产业后整理方面,陕果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租用了宇星、昊龙的场地,购买安装了4.0选果线一条,并积极开发高端市场。

据了解,在开发高端市场方面,陕果已在成都、重庆开发了延安苹果直营店,将黄龙苹果打入连锁超市,像这样的直营店,陕果计划今年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10个,总共要建到30个。该公司正积极寻求国外苹果市场,前不久,有马来西亚果商前来考察,并拿回了苹果样品。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陈银河说,公司要发展,就要带动当地群众转变理念,要和果农实现风险共担,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例如,从果农手中大量收购苹果,进行分级分选,冷藏冷运,公司设立保底股和风险股两种股份,挣了对半分,亏了给果农市场保底价,这样就最大程度为果农规避了风险。

据悉,今年,陕果计划收购苹果6000吨,实行精准扶贫户优先收购,并和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苹果产业发展协会合作,帮助其他果农销售苹果。

电商助力,苹果卖上好价钱

在苹果产业后整理中,不得不提电商发挥的巨大作用。2018年,黄龙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发展电商、积极推销黄龙农产品以来,界头庙镇积极响应,目前是黄龙县电商发展较好的乡镇。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45岁的辛怀亮是界头庙镇高梁村贫困户,今年种植苹果6.5亩,预计产量1.3万斤。苹果成熟季,遇上了连日降雨,少有前来收购的客商,眼看着红彤彤的苹果高挂枝头却无人问津,辛怀亮着急起来。“我就发愁没有客商,没有销路,今年的苹果怎么卖,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就指望着这些苹果了。” 10月9日,对辛怀亮来说是一个让他开心的日子,早上刚吃完饭,院子里进来两个人,两个人边说话边走进屋里。来人他不陌生,正是镇上的电商负责人王锋和镇人大主席严鹏,两人说明来意后,辛怀亮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他们说想把我家的苹果订下来,从电商平台销售,和我签订销售合同,王锋是咱镇上的电商,我的核桃就是他帮助销售的,我对他很放心。”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辛怀亮算了一笔账,果商收购一斤2.5元,电商和他签订的收购合同一斤2.8元,这样一来,他的1.3万斤苹果预计增收4000元,年收入大概在3.65万元。较之以前苹果成熟季,等待果商的焦急、果商压价和不理想的销售比例,电商的合理定价、95%的销售比例让他倍感喜悦,用他的话说,“电商省时省力又省心,价格合理、收入有保障,苹果卖给他们我很放心。”

王锋是界头庙镇高梁村第一书记,也是界头庙镇的电商负责人,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成绩优异,2018年7月被界头庙镇政府选派至高梁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9月开始负责电商工作。从一开始的摸索到今天的得心应手,王锋陪伴界头庙镇电商一路成长起来。

为了打开苹果销路,王锋与同事先后前往西安、咸阳、大荔等地学习电商运营经验、商谈苹果购销事宜。2019年4月,他先后通过淘宝网、拼多多、社会扶贫网销售黄龙苹果。

“最初一天的订单只有不到200件,我便想着怎样提高知名度和销量,开始在苹果保鲜和包装上下功夫。我们一方面保证库内湿度,一方面选购保鲜材料仔细包装,以期为购买者提供口感俱佳的苹果,口口相传下,我们的客户一天天多起来,现在一天的订单在500件以上。除了自己接单,代发货也让王锋线上销售的苹果越来越多,目前已累计销售苹果2.5万件,实现销售额190万元。”由于坚持分级销售,王锋真正实现了最大限度让好苹果卖上了好价钱。

2019年入秋以来,本着贫困户优先原则,王锋先后与40多户贫困户签订苹果购销合同,预计收购苹果200万斤。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和一般果农达成苹果购销意向,继续坚持分级销售,将线下线上销售相互结合,让黄龙苹果销售真正搭上‘电商’这趟‘网上直通车’,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王锋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在风车小镇界头庙电商的带动下,黄龙县其他乡镇也开启线上销售苹果的模式,例如三岔镇四条梁圣地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聘请了专业电商销售人员,并组织人员到界头庙镇参观学习,让优质苹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向全国各地。

黄龙:让果农笑得更灿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