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算力企業針對AI 開放平臺的佈局和思考

前言:AI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的發展,聚集越多的生態,企業將在AI發展的浪潮中佔據越有利的位置。而生態發展,必然需要AI開放平臺來落地。

這幾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在行業領域應用的逐步深化,越來越多產業巨頭開始陸續推出AI開放平臺,一方面擬希望通過平臺開放的各項能力為用戶帶來算法、算力、數據等方面的資源助力,另一方面,通過AI開放平臺可以攜手合作夥伴共建產業生態鏈,一起加速推進AI在行業領域的落地應用。


算力企業針對AI 開放平臺的佈局和思考


場景落地和性價比是AI普惠應用的關鍵

隨著各大AI開放平臺的陸續推出,業內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AI開放平臺將加速推進AI普惠時代的來臨,但其實就現階段而言,距離AI普惠時代時間尚早,因為應用場景還沒有普遍化。

要實現AI普惠應用,取決於AI應用場景落地和AI使用的性價比這兩大要素,而應用場景落地的關鍵在於人工智能是否能夠極大地提升該場景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這也決定了AI能否成為該場景下的剛需。AI使用的性價比則同時關乎AI產品或系統的性能及價格成本。剛需決定了AI發展的基礎,而AI使用的性價比則推動著AI的蓬勃發展。

算力廠商AI開放平臺的側重點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三要素為算法、算力和數據,其中AI算力領域正呈現出這三大方面的趨勢:一是應用端對算力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二是對算力的性價比越來越關注,對於用戶而言,他們的主要訴求在於便宜好用;三是市場對於專用芯片的需求量在顯著增加,相比於通用型的AI芯片,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開發的專用芯片可以更好的支持深度學習算法運算,細分市場的專用芯片已成為趨勢。

在這樣的趨勢背景之下,從算力廠商的角度而言,構建AI開放平臺同樣是希望通過開放平臺給更多的應用領域帶來AI賦能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推動AI芯片的發展和銷售。當然,算力廠商所構建的AI開放平臺更多的是為用戶提供算力方面的支持,針對各個行業提供算力、算法、訓練等服務,具體包括AI算力雲、算法超市、開放訓練平臺等。

其中AI算力雲給算法廠家提供強大且“便宜”的AI算力(包括推理和訓練);算法超市可以給應用廠家提供各種類型和各個行業更有針對性的AI算法及其開放API,滿足不同行業用戶在算法方面的針對性應用需求;開放訓練平臺則是當行業應用廠家提供超過40張已標註的符合要求的圖片,可以針對該行業訓練出有針對性的算法給行業應用廠家,特別是細分行業更加實用。

隨著人工智能在產業應用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端對於AI應用訴求的日趨明確,未來我們針對AI開放平臺將持續致力於解決用戶端所關注的AI應用門檻以及算力性價比等問題:

1) 算力。通過不斷提升AI芯片的算力,讓算力的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加速推進AI普惠時代的來臨;

2) 算法超市。算法超市的構架,算法的優化是一個持續性的工作,讓客戶選擇最優最適合的算法,是算法發展的必然。

3) 訓練。訓練有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讓算法廠家訓練的成本更低,一個方面是讓應用廠家用一定量的標註圖片獲得更優的算法,第三個方面是如何獲取更多的可供訓練的數據。

通過這些長遠規劃,持續強化AI開放平臺能夠給用戶及行業領域帶來的賦能效應。

購買服務成AI開放平臺趨勢性商業模式

AI開放平臺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的“資源池”,“賦能”是它的主旋律,而如何讓用戶更方便快捷的獲取平臺開放的能力,這關乎每個開放平臺所設計的商業模式。以比特大陸的AI開放創新平臺為例,主要採取比特大陸建設,客戶購買服務的模式,當然客戶如果希望選擇自建平臺廠商也能夠給與相關支持,在商業模式層面可以靈活多變。

與此同時,用戶從購買產品轉向購買服務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政府類客戶。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他們更希望享受服務,而不是一定要去掌握AI技術和產品能力,就像消費者只要享受豬肉的美味就好,不需要為了品嚐美味而去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養一頭豬。並且對於大量行業用戶而言,要讓他們自己去研發AI相關的能力,這其實很難做到,而這也正是AI企業的機會點,通過將多年來在AI領域的積累變成各種資源和能力放在AI開放平臺上然後賦能給廣大用戶。

在基於AI開放平臺對各個行業進行賦能的過程中,像比特大陸會尋找大量的合作伙伴,包括算法廠商、應用方案商等,逐漸建立起“AI+”產業生態圈,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將AI技術能力貫穿到實際的應用場景當中,實現AI在行業領域的真正落地應用。當這種模式越來越成熟之後,基於經驗積累,屆時,大到城市大腦這類城市級項目,小到一個輕量場景下的人臉識別應用,這些AI應用方案都可以更為快速的進行“複製”。

開放平臺或將迎來入口之爭

縱觀現階段頭部企業相繼推出的AI開放平臺,無論是BATJ這幾大互聯網科技巨頭還是AI企業抑或是行業解決方案廠家,大家對於AI開放平臺的產品、服務以及商業模式規劃,包括接口搭設、資源匹配、賦能玩法已有趨同之勢,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彰顯自家AI開放平臺的獨特優勢,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相比於大多數AI開放平臺主要提供AI算法方面的資源,算力企業所搭建的AI開放平臺本身便具有更高的獨特性,並且所輸出的能力和服務更為聚焦。並且很大程度上,能夠和算法開放平臺形成互補協作,更有利於AI產業生態圈的構建。

而隨著越來越多頭部企業陸續推出自有的AI開放平臺,各家都希望在AI的未來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可以預測,不久的將來, AI開放平臺必然會形成入口競爭,聚集更多的合作伙伴,形成產業生態聯盟合力,同時不斷優化自家開放平臺的賦能能力以增強用戶粘性,這些都是增加AI開放平臺入口競爭力的砝碼。

最後建議業界有志於構建自家AI開放平臺的廠家,且抱有開放心態的廠家,能夠互相攜手一起形成產業聯盟,促進行業標準的統一,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落地以及AI普惠時代的來臨。

(本文根據a&s對話比特大陸AI業務線總裁邢練軍的專訪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