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神秘的非洲大陆,总有很多人想征服它,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遥远而危险。莆田女商人蔡枫莺,勇闯莫桑比克,掘金非洲大地,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她是如何克服异国他乡的诸多不便,取得不凡成绩,成为莆田女商业精英呢?

中国人的非洲淘金梦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图源网络

经常有人会问蔡枫莺,去非洲创业很艰苦吧?她听了总会莞尔一笑。

打开蔡枫莺过去十三年的飞行旅程图,上面被画满了密密麻麻地往返于莫桑比克—中国的航旅弧线。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有过沦为殖民地及长达16年内战的悲痛历史,国内经济长期困难。1992年实现和平后,莫桑比克的天空一扫过去的阴霾,阳光普照,吸引了许多善观时变、顺势有为的商人,来此开疆辟土。

而国内市场红利渐渐减少,越来越多有蓬勃野心的中国人,跨越千山万水,在这片神奇非洲大地上,开始了淘金之战。

蔡枫莺,就是其中一位。

莆田女人在莫桑比克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蔡枫莺

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凭着勇闯敢拼的精神,蔡枫莺(城厢区东海镇蔡厝村人)从莆田来到历史古都西安,白手起家,做起建材生意,取得第一桶金。

本可以安稳舒适地度过下半辈子,2006年,年过半百的蔡枫莺看准了红木市场商机。而非洲莫桑比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森林覆盖率高,珍稀木材资源丰富。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图:EIA

往往越是未开发的处女地,越能给予开垦者巨额的馈赠。

于是,她再次燃起创业激情,来到遥远而未知的非洲,成了莫桑比克木材行业的中国第一人。然而,刚到莫桑比克不久,蔡枫莺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蔡枫莺与当地人

染上疟疾的她,昏迷了整整2天、高烧不退、意识不清,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陪伴在蔡枫莺身边的亲友悲痛不已,第三天,她忽然清醒过来,身体也慢慢康复。

经过这场大病,家人纷纷劝她回国,可是更坚定了蔡枫莺在非洲闯出一片天地的决心。

既来之,则安之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蔡枫莺与工人交流

对于像蔡枫莺这样出海创业者而言,如何适应本地环境和文化是创业的必修课。

只有小学文化的蔡枫莺,既不会讲英语、也不会葡萄牙语(莫桑比克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过三个月的时间,蔡枫莺无师自通,掌握了葡萄牙语,并且能流利地用葡萄牙语与当地人交流。

由于历史问题,使得莫桑比克商业环境更加复杂。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初来乍到,蔡枫莺就曾受到当地政府一些小官员的欺骗;税务部门也是经常上门骚扰;一个月被小偷偷多次;遭遇抢劫;吃的大米过期;蔬菜少见……各种困难不断,挑战不停!

“既来之,则安之”。在莫桑比克创业十多年,蔡枫莺早已克服生活上的种种艰苦,学会和政府官员、黑人员工打交道的本事。其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没人比她更清楚了。

如今,蔡枫莺在莫桑比克拥有一家非洲莫桑比克华甸实业公司,并先后在莫桑比克的贝拉市购置了1200亩土地,用于开拓仓储基地,加工基地,将非洲酸枝、红檀、紫檀等红木木材出口到了中国市场。

肩有重任,发挥余热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蔡枫莺与当地孩子

蔡枫莺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莆商们一样,怀揣着创造财富、追求幸福的理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实现理想的同时,也为当地发展带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在短短的十三年,蔡枫莺取得了许多不凡的成就,带动许多莆田老乡为当地的建设贡献力量,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促进当地人就业。

按理说,如今六十多岁的她可以功成身退了,她却说,肩上还有很多的责任,还要继续努力……

一个莆田女人勇闯非洲的故事

今年,蔡枫莺回国呆了些时日,打算再次飞往莫桑比克,护照却被家人藏了起来。原来,莫桑比克瘟疫肆虐,家人暂时不让她去非洲了。

不过,蔡枫莺说,她总有会办法再发光发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