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青帮大佬张啸林被手下枪杀,结义兄弟杜月笙、黄金荣为何坐视不理?

用户64537308


导语:旧上海你可以不认识别人,但这三个人你必须要认识,他们分别是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三个人同时上海青帮的大佬,他们三个中资历最老的是老大哥黄金荣,但混的最好的却是杜月笙。张啸林在三人中看似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实际上张啸林却是整个团队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个人够狠,又有点头脑的话,总会更容易在一个乱世里出人头地,张啸林虽然号称“善打”,看似是一个冲动、易怒的人,可是确实有几分头脑。


我们先来看下张啸林如何一步步和杜月笙和黄金荣结义兄弟


张啸林是一个“文化人”。


黄金荣、杜月笙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张啸林却正儿八经地读了好几年书,也在浙江武备学堂学习了两年,后来的两任浙江省长夏超、张载阳皆是他的同学,也颇有情谊。如果他能够好好地从武备学堂毕业的话,他或许也能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军阀。


他离开武备学堂后,在杭州地界上倒也是一个人物,只是后来因为闹出了人命,又不知道他曾经的好兄弟张载阳已经被任命为杭州警备司令,于是一溜烟跟着季云卿跑到了上海。这是张啸林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他没去上海,自然不会有日后的张大亨。

张啸林原以为跟着季云卿到了上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谁曾想季云卿只是随便将他安排到了一个赌场便没了下文,张啸林浑浑噩噩地在上海过了一年多。他曾因为在妓院门口售卖春药而结识富商黄楚九,后来经黄介绍拜了青帮樊谨丞为“老头子”,成为了青帮的一个“通”字辈流氓。


入青帮,是张啸林人生的一次跳跃。


张啸林曾在码头结识“水果月笙”杜月笙,两人合作在码头收取保护费,赚了不少钱。张啸林救过杜月笙的命,杜月笙也救过张啸林的命,他们的交情很很深的。

张啸林在杜月笙进入黄公馆后也曾想让洪门杭辛斋介绍自己进入黄公馆,不过黄金荣没收他。

后来,张啸林凭着自己的一股狠劲,用自己的一双拳头在上海打出了名号,然后在杜月笙的帮助下进入了黄公馆给黄金荣当了小弟。


从此,张啸林如鱼得水,一步步往上爬,最后与黄金荣、杜月笙以兄弟相称。


张啸林为什么会被暗杀?,结义兄弟杜月笙和黄金荣为何“坐视不管”?


当初蒋介石扛不住打算放弃上海的时候,就“邀请”这老三位都去香港转转,“恋家”的黄金荣无论日本人来,还是后来上海解放,他都是雷打不动的宅在家里,所以拒绝了老蒋的邀请,但也同时保证,不会为日本人做事,并且说到做到,宅在家里以至于后来养小弟都费劲。


杜月笙比较听话,直接去了香港,又因为人脉关系强悍,提早收到消息,又抢先由香港转往重庆,无论如何折腾,这两位都还算言而有信,钱当然要,但脸也还是要的。

而张啸林他的手段是另外两位都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巴结日本人,蚕食杜黄的地盘和生意,盗亦有道,无论是充当汉奸还是跟同道下黑手,都够他死的,杜黄又怎么会帮他报仇,没亲手送他归天就不错了。(未必没有下手,只是明面上没有实据而已)

无论任何政权接手上海,首先要做的都是安抚人心,收拢固有势力,这是张啸林能盘算到的,杜黄也都不参与,那么他只要投靠日本人,自然前程大好。


上海刚刚沦陷,张啸林一点时间都没耽误,很快与日本人达成共识,组织了所谓的“新亚和平促进会”,其实就是汉奸组织,不少仁人志士被杀,抗日言论和行动也被其镇压,正值日军资源匮乏之际,他为日本人收购粮食、药品等重要资源,相对来说,武装抢劫、欺行霸市都不算什么了,很快,张的名声就臭到家了,各行各业,包括黑道上的各个势力派系都看不惯张啸林,杜黄的地盘和生意也被他抢了不少,您说这两位能为他报仇么。

靠着日本人做大,在日占区,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可没想惯他这毛病,那就是蒋介石,当初老蒋已经给三大亨规划好了去路,但是很显然,张啸林想着天高皇帝远,有日本人撑腰,蒋介石鞭长莫及未必能把他如何,可惜,他低估了蒋的决心的同时也高估了蒋的底线,杀他,蒋是认真的。


经过几次策划刺杀的失败,最终“锄奸”行动组收买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让他趁机刺杀张啸林,林怀部特意勾起争吵,趁着张啸林开窗斥责的机会,一枪正中其面门。张啸林当场身亡。


这就是为什么张啸林被暗杀,结义兄弟杜月笙和黄金荣坐视不理的原因所在。


唯独张啸林剑走偏锋非要与狼共舞,与兽同行。做起了汉奸营生。在民族气节蓬发,抗战激情涌现的大环境下,他死有余辜。

和平时期,你可以发不义之财,你可以坑蒙拐骗偷。只要你有能力,有权势,谁也不会管你,谁也管不了你。可是国难当头的时候,你就要有原则和底线。无论不义之财,还是坑蒙拐骗偷,关起门来,都可以用家事带过。但是你不能跟外人合起伙来坑家里人。就算江湖中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原则和底线。


总结:对于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江湖中人。他们可能做过很多让人不齿的坏事。可是最起码的爱国情怀,他们是具备的。最基本的是非观观跟做人的原则他们同样具备。因此坐视不理就很好解释了。


路之意


在旧上海,著名的三大亨就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这个张啸林有官府背景,所以三人结义时,黄金荣和杜月笙也是看上这一点。毕竟在旧社会,要想办大事,就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武,财,势!

武,就是武力。

财,就是财富,

势,就是官府背景,即势力。

杜月笙和黄金荣当时就缺少这个势力,所以张啸林才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初时,三个人配合相当好,各尽其责,赚了很多钱,又特别会享受,把旧上海黑帮生活推到极致。

随着日本人的侵略,旧上海也未能幸免。这个张啸林竞然为了做上上海市市长之位,愿意同日本人合作。这就是典型的汉奸行为。为人所不齿。

尽管黄金荣和杜月笙在旧上海打打杀杀,无恶不作,但是这个民族气节还是有,所以坚决不同日本人合作!

所以,在张啸林同日本人合作时,无论是上海黑白两道,还是中统都恨不得杀了这个汉奸。

后来中统设局刺杀了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当然坐视不理,因为在张啸林做汉奸那一刻起,兄弟情份也就没了!

所以一个人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含糊。在民族大义前更不能含糊。

张啸林正是在这个人生关键时刻,竟然选择汉奸这条路。也是不归路!

除掉汉奸,国人拍手称快!

压在黄金荣和杜月笙心口上这块石头终于卸下来。!


阿邦行走在文化长廊


1940年8月14日,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张啸林在自己的宅邸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刺杀,张啸林身中数枪后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案子堪称是民国史上一大奇案,众说纷纭,堪称民国版的罗生门。

说起张啸林就不得不提一提他和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的身份、关系。

比起张啸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汉奸行径,杜月笙和黄金荣就显得有骨气多了。

日本人曾邀请黄金荣出任伪职,在民族大义面前,黄金荣一口回绝了日本的诱惑,表示不可能做这种有损自己名节的事情。

另一位大佬杜月笙更是直接表态抗日,而且相当积极。

反观张啸林就显得做人毫无底线。

1940年的民国,中日双方已经全面开战。在民族大义面前,投靠日本人,绝对是汉奸行径,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张啸林并不这么想,他的眼里只有“东山再起”,“称霸上海滩”,所以,张啸林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汉奸,早就没了底线。而张啸林也确实不负侵略者的期望,上海滩的黑帮势力在张啸林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成了日本人残害同胞的狗腿子。


(上图为张啸林)

表面上的结义兄弟,心里边的生死仇敌

在旧上海滩,盛传着一句话,叫“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张啸林和杜月笙、黄金荣早年间是靠鸦片生意发的家,这个行业本来就带有浓厚的黑色性质,见不得光。黑吃黑也成了行业里的公开的潜规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张啸林和杜月笙、黄金荣三个人选择拜把子结兄弟,最初确实是出于出生入死的手足情谊。但随着生意做大,长期的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三个人貌合神离,这时候可以看成是三个人为了利益选择的一种结盟方式。所以三个人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这个三角联盟其实并不牢固,每个人也都有着各自的小算盘。

据说在黄金荣闭门不出、杜月笙远赴香港时,张啸林曾准备在上海滩“大干一场”,称霸十里洋场。而这些,杜月笙和黄金荣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对张啸林产生什么想法。

(上图为黄金荣)

至少张啸林想取代自己,杜月笙和黄金荣一定会产生嫉恨的心理。

而这时候张啸林投日做了汉奸,黄金荣和杜月笙已经用了行动间接的与张啸林划清了界限。

上海沦陷后,国民政府在上海的的地下军统站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抗日、暗杀、锄奸,搞情报。这时候张啸林投靠了76号李世群做了汉奸,张啸林绝对是在军统的暗杀名单上的。杜月笙和黄金荣一但插手这个事,性质就变成了两个人替汉奸翻案的嫌疑,这对于杜月笙和黄金荣来说,脸上也并无光彩,在国家机器面前,搞不好军统和中统还要盯上自己。

不管怎么说,杜月笙和黄金荣于情于理都犯不着去给一个汉奸出头,而且替张啸林出头,费力不讨好,还会让自己晚节不保。对于昔日的兄弟情谊,只是不好说罢了。

(上图前排中间为杜月笙)


青衫素人


上海赫赫有名的三大亨,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说起上海三大亨,大家肯定都能说上名字: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这三个人的结合可谓是天造地设,过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这里就不在细说,不过为什么张啸林被杀,两个结义兄弟置之不理呢?

这就要说到三个人分别代表的不同利益,抗战全面爆发后,这黄金荣就闭门不出,他不站谁的队,只求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生,他代表的是他这个帮会,他自己的利益;而杜月笙搭上了戴笠的“快船”,代表的则是军统的利益;偏偏张啸林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当起了汉奸,那么这个时候他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这不同人的利益有冲突的情况下,兄弟情就被瓦解了。当张啸林被自己的手下枪杀的时候,黄金荣和杜月笙自然不会站出来了,更有消息称张啸林其实不是被自己手下枪杀,而是杜月笙指派的人杀了张啸林,不管真假,他们代表的利益本就不相容,有这件事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张啸林被杀,两兄弟置之不理情理之中,在利益中,兄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刚刚才说


民国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国内的环境一片动荡,上海作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各大势力蠢蠢欲动。在繁华的上海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个人横空出世,成为当时只手遮天的人物。同为上海滩的大佬,三个人之间少不了有些往来,关系自然也是不错的,那为什么张啸林被刺杀的时候,黄金荣和杜月笙却根本不管呢?



黄金荣作为上海滩老牌的大佬,他的年纪是三个人里面最大的,实力自然也是如此。除此之外,黄金荣还是法租界的督察长,他在当时的上海滩吃的很开,黑白两道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黄金荣贪财好色,靠着自己的关系贩卖鸦片,开设赌场,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杜月笙最初是一个卖水果的,因为削得一手好梨别人熟知,后来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成功进入到黄金荣的公馆。杜月笙虽然无权无势,但是他这个人很会做人,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救了黄金荣一命,之后就得到了黄金荣的重视。有了黄金荣这个大腿的帮忙,再加上杜月笙的高情商,他在上海滩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啸林擅长打斗,当时的环境非常动荡,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有分量。张啸林凭借着自己的拳头,在加上自己背后有着军阀的支持,所以硬生生的打出了一个名堂。他们三个人都是出自于青帮,而且生意上也有一些往来,所以关系还算不错。



但是在小日本入侵之后,他们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日本鬼子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自然想要拉他们三个人入伙,毕竟杜月笙等人在上海滩是有话语权的。


黄金荣和杜月笙虽然不是什么善辈,但是在民族大义前却分得清楚,他们懂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自然不愿意帮助小鬼子自己的国家,所以直接拒绝了小鬼子的要求,不仅如此,杜月笙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日做出了贡献。



但是张啸林却截然相反,他在小鬼子的威逼利诱之下,没能够坚持住自己的底线,成为了一个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黄金荣和杜月笙本就痛恨日本人,所以和张啸林的来往也就越来越少。张啸林为日本人卖命,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结果被人暗杀至死。


对于张啸林的死,杜月笙和黄金荣还巴不得呢,又怎么会在意呢?


司徒历史


但凡脑子正常点的都会坐视不理。上海三大亨在那个年代无非就是超强版的地头蛇,蒋介石下令,戴笠参与执行“斩首”行动,谁又敢说什么,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实力还没到直接对抗政府的地步,况且张啸林冒天下之大不韪,死有余辜,谁也不会为他出头,同混一碗饭,吃相太难看了,当时那种局势,谁不知道依靠日本人能赚钱,但大多数都“敬”而远之,偏有一群人悍不畏死的人,为了钱,连命都不要,何况是脸。

当初蒋介石扛不住打算放弃上海的时候,就“邀请”这老三位都去香港转转,“恋家”的黄金荣无论日本人来,还是后来上海解放,他都是雷打不动的宅在家里,所以拒绝了老蒋的邀请,但也同时保证,不会为日本人做事,并且说到做到,宅在家里以至于后来养小弟都费劲。

杜月笙比较听话,直接去了香港,又因为人脉关系强悍,提早收到消息,又抢先由香港转往重庆,无论如何折腾,这两位都还算言而有信,钱当然要,但脸也还是要的。

三大亨最早的排位,杜月笙是老幺,而后来一跃成为一哥,不光黄金荣不服,张啸林也是一样,所以平时除非有正事谈,这俩人不大和杜月笙走动,逢年过节也无非是派下人送点礼品,面子上能过的去就行了,不同于黄金荣的是,张啸林不光有怨气,而且他的手段是另外两位都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巴结日本人,蚕食杜黄的地盘和生意,盗亦有道,无论是充当汉奸还是跟同道下黑手,都够他死的,杜黄又怎么会帮他报仇,没亲手送他归天就不错了。(未必没有下手,只是明面上没有实据而已)

无论任何政权接手上海,首先要做的都是安抚人心,收拢固有势力,这是张啸林能盘算到的,杜黄也都不参与,那么他只要投靠日本人,自然前程大好,上海刚刚沦陷,张啸林一点时间都没耽误,很快与日本人达成共识,组织了所谓的“新亚和平促进会”,其实就是汉奸组织,不少仁人志士被杀,抗日言论和行动也被其镇压,正值日军资源匮乏之际,他为日本人收购粮食、药品等重要资源,相对来说,武装抢劫、欺行霸市都不算什么了,很快,张的名声就臭到家了,各行各业,包括黑道上的各个势力派系都看不惯张啸林,杜黄的地盘和生意也被他抢了不少,您说这两位能为他报仇么。

靠着日本人做大,在日占区,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可没想惯他这毛病,那就是蒋介石,当初老蒋已经给三大亨规划好了去路,但是很显然,张啸林想着天高皇帝远,有日本人撑腰,蒋介石鞭长莫及未必能把他如何,可惜,他低估了蒋的决心的同时也高估了蒋的底线,杀他,蒋是认真的。

经过几次策划刺杀的失败,最终“锄奸”行动组收买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让他趁机刺杀张啸林,林怀部特意勾起争吵,趁着张啸林开窗斥责的机会,一枪正中其面门,而其后出现了至今令我也一直没琢磨明白的事情,那就是林怀部的坚决,绝不似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一般行为,可以肯定的是,枪响之后,张啸林的保镖必然很快赶到,而林怀部竟然没有趁机逃跑,明知道击中面门,还要跑上楼再次补枪,对任务执行的非常坚决,不惜性命,那么......连命都不要的他,要钱干什么呢,而且事实表明,那5万大洋,他并没有享受到,如果没有侄子养着,恐怕他会饥寒交迫而死,抗战胜利后虽被释放,但蒋府也没有任何表示,任其自生自灭。

三大亨中相对来说黄金荣爬上来的还算轻松些,杜月笙和张啸林能混到当时那种程度都很不容易,三大亨的结果呢,杜月笙病死香港,剩下的家产数目还不如上海时一晚的玩牌钱,那还是跟亲友玩的价儿,好不容易最终信任主席想回上海,被蒋介石搅和了。黄金荣在解放后估计是把一辈子的体力活都干了,虽然只是扫街,但是麻脸金荣何曾干过这活,年轻时当伙计也比这要强些。

张啸林,最先死掉,虽然曾经对老蒋的忠诚度非常高,也曾经为蒋介石充当过四一二的帮凶,甚至还有传说他为老蒋提议,征收遗产税,想得也是够周到的,但是日本人一到上海,张啸林翻脸够快,直接就效忠了日本人,所以他的死并不奇怪,当时有无数人不想让他活着,其中就包括杜黄二人,这并不奇怪,因为张啸林已经先一步与所有人撕破脸,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如果张啸林不死,抗战胜利后,天知道有多少人要朝他下手,那时候可就不会一枪毙命那么痛快了。


古今通史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上海滩青红帮头子,鼎鼎有名的上海三大亨。三人是结拜兄弟,三人一起从事黄赌毒的勾当,一起积极支持了蒋介石1927年的“4-12白色恐怖运动 ”,镇压工人运动,迫害爱国人士。但是,1940年张啸林被贴身保镖林怀部暗杀的时候,拜把兄弟黄金荣、杜月笙却并未有任何帮其报仇雪恨的举动,难道三人是塑料友情?

(上海三大亨——左至右分别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黄金荣爱钱,张啸林擅打,杜月笙会做人”是世人对这三大亨的总结。

黄金荣,三人中的大哥,江苏苏州人。早年在裱画店做学徒,后在法租界总巡捕房供职。他通过“黑吃黑”、“一码克一码”的手段,利用三惯分子(惯偷、惯盗、惯骗)做眼线,破获了一些案件。

后因破获了两起关于法国人的案件而名声大噪,被法国巡捕房提升为唯一的华人探监查长。从此,黄金荣不可一世。他利用手中的职权,开赌场、妓院、贩卖烟土等非法勾当,很快便成为上海头号黑帮头子,并自称青帮“天字辈”老大(青帮最高辈分是大字辈)。

(黄金荣)

由于实力庞大,黑帮两道通吃,黄金荣在政场也结交了不少要客,比如蒋介石。1920年黄金荣52岁生日时,蒋介石亲自登府祝贺,并拜黄金荣为师。后来,蒋介石的“恒泰号”交易所破产被人追债时,也是黄金荣帮其摆平。

因此关系,黄金荣积极主动地支持蒋介石的“4-12白色恐怖事变”,并在此后也为蒋介石提供大量的物力财力,支持其各种行动。

杜月笙,江苏川沙人,是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风云人物,被称为上海的黑帮教父。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擅长利用和调节人际关系。在加之他与孟小冬的婚姻,更是让他名震上海滩。

杜月笙早年拜陈世昌为老头子,并有陈世昌引荐给黄金荣。由于面面俱圆的高情商,他得到了黄金荣的赏识,并拜黄金荣为师。

1922年,黄金荣因露兰春暴打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后,被关进地牢,杜月笙出面将其救出。黄金荣便烧毁拜师贴,与杜月笙结为兄弟。

(杜月笙)

1925年杜月笙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的烟土贸易。杜月笙与黄金荣不同,黄金荣爱财并吝财,杜月笙爱财却散财。他把开赌场和贩烟土所得的不易之财,都以不同渠道送给政客文人,乃至灾民难民。

因此,杜月笙在政要界、文艺界、黑帮中都能呼风唤雨,游刃有余。他的名字由杜月生改为杜月笙就是章太炎建议的。

1927年杜月笙主动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了为蒋介石充当当打手的中华共进会,镇压工人运动,并骗杀了工人运动的组织者汪寿华。后又组织地痞流氓迫害运动工人。所以,他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在南京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

张啸林,浙江慈溪人。13岁开始,就在杭州从事坑蒙拐骗的勾当,后在杭州衙门做领班,并逐渐成为地方一霸。1912年,张啸林结识了季云卿,并追随这个上海大流氓到大上海闯荡。

(张啸林)

张啸林最初是在妓院做杂事,认识了黄楚九,并听从他的建议进黑社会闯荡,并拜“大”字辈青帮头子樊瑾丞为老头子。

后结识了杜月笙,一起从事黄赌毒的勾当。杜月笙在一次火拼中险些丧命,张啸林冒死救了他。所以,杜月笙与张啸林拜把为兄弟。后,杜月笙又引荐张啸林给黄金荣,三人遂结拜为兄弟。三人同仇敌忾,成为上海滩黑帮社会三巨头。

由此我们看出,三人都是靠黄赌毒发家,都参与过蒋介石指使的白色恐怖运动 ,都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鹰犬。但是,当张啸林被暗杀时,黄金荣和杜月笙理却无动于衷,为何?因为三人的民族大义不同。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杜月笙积极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并任重要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筹集了大量物资,送到抗敌后援会。他把自己千辛万苦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并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

(卢沟桥事变的抗日士兵)

1937年上海沦陷。日本人为了加强控制上海,极力拉拢青帮三大亨。日本人首先想拉拢的是杜月笙,邀请他出任要职,但是被杜月笙回绝。同年11月,杜月笙离开上海。后日本驻华海军武官佐藤大佐多次亲登黄府,力邀黄金荣出任上海市市长。

黄金荣对门徒说“誓死不做秦桧”,多次拒绝日本人。相对于黄金荣和杜月笙,张啸林则不同,他自认为自己出道比前两人早,而且辈分也比他们高,理应是三人中的老大。所以当日本攻陷上海市,张啸林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当黄金荣多次拒绝日本人时,张啸林竟然找到黄金荣请求他向日本人推荐自己,被黄金荣拒绝,并多次劝诫,但是张啸林并未听进去。


(日寇)

张啸林堂而皇之地做了日本人的走狗。

此后,张啸林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大肆布置门徒,胁迫上海各行业与日本人“共存共荣”,并且还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捕杀爱国人士。

同时他还以“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的名义,派人四处为日军收购粮食、煤炭、药品、棉花等军需物资,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

张啸林的叛国行为引起了社会公愤,也激怒了蒋介石,所以,蒋介石亲自下了“锄奸令”。由于张啸林生性多疑,所以几次暗杀均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便收买了他的贴身保镖林怀部。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刺杀张啸林成功。张啸林当场毙命。

(张啸林被刺杀)

所以,对于黄金荣和杜月笙而言,兄弟之情固然重要,但是民族大义不能忘,这也是他们为何不为其报仇雪恨的原因。

古语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家民族的叛徒死有余辜!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张啸林长的人高马大,打起架来不要命,是个狠角,当时的人们评价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不要以为张啸林只是会打架的粗鲁人,实则他脑袋瓜非常灵光,相对于其他两位还是个文化人,浙江武备学堂可是他正儿八经的考上的,还在学堂里读过两年书,黄金荣在青帮是“天”字辈,辈份最高,张啸林是“通”字辈,要高过杜月的“悟”字辈,其实辈份不同是不可以兄弟相称的,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利用,竟然称兄道弟,实则是坏了规矩,看似亲密无间,却是勾心斗角,他们和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完全是两个慨念,一到关键时刻必然会分崩离析。



“三大亨”地位的排列,一开始是黄.张.杜,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后变成了杜.黄.张,这让张啸林心里很不爽,嘴上又不好说出来,只能暗暗地等待时机,1937年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10月下旬,战局恶化,蒋介石准备放弃上海,为防止青帮三大亨被日伪利用,邀请三人一起去香港,杜月笙道是受邀去了香港,黄金荣虽然没去,但明确表示决不会出头给日本人做事,张啸林一看机会来了,这不是我独霸上海滩的好时机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于是上海沦陷后,张啸林就呆在家中,急切地盼着日本人上门,果不其然,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亲自登门“拜访”了他,并很快达成了协议,其实这协议是张啸林求之不得的,也是盼望已久的,张啸林立即走马上升,布置门徒收罗地痞流氓,将黄金荣,杜月笙的遣散人员收归旗下,胁迫各行各业同日本人合作,大肆镇压抗日活动,捕杀抗日志士,又以“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的名义,派人去各地为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从中赚取差价,此时他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卖国贼,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他同杜月笙.黄金荣已是分道扬镳,恩断义绝了,说的再严重点,势不两立也未尝不可,所以张啸林被保镖林怀部枪杀,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出面报仇。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张啸林、杜月笙和黄金荣是旧上海赫赫有名的 “流氓三亨”,杜月笙靠黄金荣提携,张啸林救过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命。

三人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三人结拜为兄弟,共同成立了三鑫公司,贩卖烟土,一起发黄、赌、毒的财。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想 “以华制华”,因此他们想拉拢黄金荣、杜月笙以及张啸林,想利用他们的帮派势力为其维护社会秩序。

一、在民族大义前,三人各有选择。

黄金荣年事已高,生了退隐之心,不管谁来,许诺什么高官厚禄,都称病闭门谢客。

日本人认为杜月笙绝不会离开他的根据地上海,舍不得放弃他的“庞大”事业。他们对杜月笙威胁利诱拉拢。

但是却低估了杜月笙的爱国热诚,他各种装糊涂推诿,其实立场很明确,只有七个字:我是一个中国人。

其实,杜月笙做任何事情都能把握住时势,在杜月笙看来,紧跟主流步伐,是永远也不会错的。

他先是跟随黄金荣,后来跟随蒋介石,这些都是占据当时权势的主要力量。

上海一二八抗战后,杜月笙积极抗日,自告奋勇捐款,筹措成立抗日后援会,帮助戴笠组织军队新编劲旅“苏浙行动委员会”和“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等等。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悄悄远赴香港。

张啸林在抗战初起时,便不断发出颓废悲观论调。为防患未然,杜月笙曾劝过张啸林。

杜月笙认为日本人到中国杀人放火,就算有好处,那也是毒药!张啸林却认为“即使是毒药,终归是好处!

东洋人来了,可能把全中国都变成从前的法兰西租界,可以赚十倍、百倍的钱。”

人各有志,无法相强。张啸林不愿意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江山”,一直不满在三人中排第三位的张啸林,认为上海沦陷不是坏事,反而是老天给他的机会。

他可以借助日本人之手换个排名,他一心一意想当上海市长或浙江省主席,过过当官的瘾。于是,他接受了日本人的拉拢,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当了汉奸。

张啸林为了表示诚意,不仅派门徒四处镇压救日救国的活动,杀害爱国人士,还胁迫各行各业必须“中日共荣”。

他揽下帮助日本人解决物资短缺的事情,压低价格四处收购粮食、棉花、医药等物资,趁机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张啸林肆无忌惮的卖国亲日行为,很快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二、张啸林之死

蒋介石下命令给戴笠,要求他迅速除掉张啸林。杜月笙在香港知道后,焦灼彷徨,他无法阻止戴笠的执行命令,他更不忍把兄弟惨死。

他曾想尽办法,辗转请朋友去劝他保住晚节,悬崖勒马。

但张啸林根本不听劝告,接连几次刺杀行动,又让张啸林侥幸逃脱。

可受到惊吓的张啸林仍然不知悔改,更死心塌地当汉奸。

他只是吓得足不出户,加强警戒,一口气雇了二十几名身怀绝技、枪法奇准的保镖,还调来一个班的日本兵保护他,张公馆成了铜墙铁壁的堡垒。

张啸林龟缩在堡垒中闭门不出,军统一时也拿他没办法。于是军统经过一番策划后,决定策反他的保镖,从内部入手。

那天,张啸林听见楼下天井有人高声争吵,探身窗口向下俯望,发现是他的保镖林怀部和其他保镖在那儿吵闹。

张啸林的脾气一向毛焦火躁,因此他上半身伸到窗户外,向楼下保镖们厉声喝骂:“一个个的把枪给我缴下,统统滚蛋!”

林怀部说:“用不着赶,老子自己走!”说着就伸手拔枪。

许多人认为林怀部是交枪走人,想不到林怀部拔出手枪,对着张啸林抬手就是一枪,“他妈妈的,不干就不干!张啸林,你要当汉奸,待我送你上西天!”

一枪射中了张啸林的咽喉,张啸林当即一命呜呼。

三、张啸林被杀,杜月笙、黄金荣的态度

张啸林死了,在世人看来,他该死!但他的死,为什么结义兄弟杜月笙、黄金荣坐视不理?

1、张啸林是汉奸,黄金荣和杜月笙不敢管。除非他们也想成为人人唾弃的汉奸,也想成为军统的下一个目标。

他们不会为了一个汉奸张啸林去得罪蒋介石,得罪全国人民,这不值得。

2、他们不愿意管!他们可是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的,他们在国家面前,选择了国家,选择了大忠大义,他们不像张啸林那样放弃自己的民族气节!

对于张啸林的被杀,杜月笙或许会有几丝遗憾、惋惜和悲伤,他虽然是个厚黑高手,但却重情重义。张啸林曾经帮过他,他们之间已经成为了生死兄弟。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兄弟两人已经貌合神离,杜月笙看到自己的兄弟在不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杜月笙曾有意劝张啸林离开上海,可是张啸林拒绝了,这种汉奸不值得他去救,更不值得去为他报仇。

3、当时的黄金荣已经退隐,杜月笙远在香港,想管也管不了。

在大形势的背景下,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张啸林这个汉奸,死便死了,逆历史潮流者只能遗臭万年。


有书博物馆


一直以来,林怀部都被认为是军统人员。但是在后来在军统四大天王之首的陈恭澍的回忆录中,林怀部刺杀张啸林一事,并非军统所安排,林怀部也并非是军统人员。

三个人感情也曾经极好,为何杜月笙和黄金荣两个人都选择坐视不理,没有给张啸林复仇了?只能说盗亦有道,张啸林投靠日寇,沦落为汉奸,早已经没了底线。黄金荣当时是拒绝了日军的邀请拒绝出任伪职,他不可能掺和这种有损自己名节的事情。而当时势力最大的杜月笙是积极抗日的,很多人分析,他支持并且还参与了除掉张啸林的行动了,他怎么可能还去找林怀部报仇了。

在他死前的三天,他接受了日本的委任状,之后被杀。其实张啸林早就对蒋介石不满,因为当初他的儿子张法尧从法国留学回来,张啸林以为凭借自己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能够培养一下他的儿子,就让张法尧去南京见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给张法尧安排一个银行经理之类的高级职位,但是蒋介石听说张法尧在外留学一年就要花十几万元,就没有用他,张啸林因此对蒋介石非常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