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出生于剪纸世家,追求剪纸技艺30多年,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


#我的自拍故事#大家好,我叫石俊凤,今年54岁,出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1965年,我很幸运的出生在剪纸世家,正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我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从小耳濡目染剪纸技艺,原本就喜欢绘画的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小学时我就能独立剪刻窗花、挂签等。

出于对剪纸技艺的挚爱,我执着地追求着这门艺术,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1982年8月的一天,那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天。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培训班上,我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很快以剪口麻利、劈毛纤长、做工快速的特点得到文化馆老师们的认可。这份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更加坚定了我对丰宁满族剪纸作品的创作。

1991年6月,我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有间断对丰宁满族剪纸的创作,并把丰宁满族剪纸与旅游商品融合,让丰宁满族剪纸走了出去。 河北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分刻、剪两种,至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我有幸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丰宁满族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用的纸张材料一般为传统的大红纸、毛边纸、四红纸、宣纸和彩色绘图纸等。而我剪纸作品多用传统的宣纸,颜色以传统红色宣纸为主,蓝色、黑色为辅。有时我还会因特殊剪纸创作,选定纸的颜色、尺寸、薄厚等。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种剪纸的传统工艺“熏样”:它需要一张很平的板子,用刷子点上清水,将70克左右的大白纸平放在板子上,再把要熏的花样平放在白纸面上,用刷子轻轻往花样上点水,点到花样子和大白纸都潮湿以后,把多余的水控掉,用桦树皮或者蜡烛的火苗,在适度的距离将花样熏成黑色,晾晒10分钟左右再将花样取下来,并将花样和熏黑的样子同时放在书籍中压平后方可使用。

谈及丰宁满族剪纸的特点,那我告诉你,这其中可大有文章。这类剪纸主要是以单色表现,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剪法精细剔透,劈毛纤长匀称,线条流畅自然,构图疏密得当,每幅作品从画样、熏样、刻剪、上色到装裱等需要十余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


我的剪纸大多取材于民间民俗,内容既有人物风情和传统故事,又有动物、花鸟、风光。

这是我创作的动物、花鸟类型作品。近年来,我有很多幅作品分别在《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承德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一些剪纸精品被国家、省级博物馆收藏。

2003年,我出资创办了俊凤剪纸艺术馆,不仅让丰宁满族剪纸的教学传承、研讨交流、加工制作、技艺表演、展览收藏有了固定场所,还与河北燕山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技师学院等院校建立非遗教学传承基地,让丰宁满族剪纸技艺这个种子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我曾多次应邀赴欧美等地做剪纸艺术交流。1985年开始赴美国迪斯尼乐园表演剪纸艺术。而后又先后到德、法、加拿大、瑞士、比利时、挪威、丹麦、西班牙、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表演剪纸,深受各国友人的赞许。部分精品被许多国家政要和博物馆收藏。

30多年来,我潜心研究丰宁满族剪纸技艺,共创作民间风俗、历史故事、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等作品3000余种,多次代表丰宁满族剪纸参加国家、省级的民间美术展览。

现在,我有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理事、河北省剪纸专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政协委员等多重身份,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我对剪纸技艺的追求将永恒不变。

剪纸30多年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越努力越幸运!1995年9月,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我获得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7年,我被评为河北省十佳青年民间文艺家。

我的作品曾在河北省首届民间技艺电视大赛、中国妇女剪纸大赛、中国九省十市剪纸赛上获奖。1996年1月,作品《福》获首届全国民俗剪纸大奖赛一等奖。在1999年国庆50周年河北艺术博览会上,作品《普天同庆》获得一等奖。2002年8月,作品《中国心》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2005年9月,作品《龙祥图》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铜奖。2006年8月作品《畅想2008》在第二届中国世界民间剪纸博览会上获得佳作奖。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奋斗。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剪纸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生活,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技艺,让剪纸技艺继续发光发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