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京觀,古代殘酷處置戰俘的奇葩陋習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京觀雕刻

閱讀中國古代歷史,偶爾會蹦出“京觀”這兩個不常見的冷僻字眼,初學者往往會曲解為貽笑大方、相差甚遠的“都城景觀”。

其實不然,京觀這個看起來彷彿“高大上”的名字背後,卻掩蓋著巨大的戰爭暴行,可謂極其殘忍、血腥、醜陋。

原來史籍上所謂的京觀,“京”是人工築起的高大土丘;“觀”為門闕、牌坊之形。“京觀”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殘忍地將戰俘全部殺死,屍體堆在大路旁,覆土夯實,築成坊闕形狀的高大土丘,也叫“武軍”,其目的是炫耀武功,震懾敵軍。

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古人殺賊,戰捷陳屍,必築京觀,以為藏屍之地。古之戰場所在有之。(張岱《夜航船》)

京觀的開端

縱觀古代戰爭史,“京觀”這一非人道的奇葩血腥陋習,是從何時打開惡魔的瓶塞子呢?

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京觀的做法就已經在戰場普遍存在(說明它的最早開始會在西周乃至更早的夏商時代)。

公元前597年,在奠定楚莊王“春秋五霸”的晉楚邲之戰中,楚軍抓住晉軍將帥不和、指揮不力、顧及秦軍偷襲等弱項短板,一舉戰勝對手,晉軍屍橫遍野,楚軍獲取空前大捷。

戰後,楚國大臣潘黨趁熱打鐵,建議楚莊王在戰場上修一座武軍,用敵人(晉軍)的屍骨築成京觀,用來彰顯武功,震懾晉國。

“大王何不築武軍,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左傳・宣公十二年》)

這應該是迄今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京觀”第一次出現。

據《中國曆代戰爭年表》不完全統計,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各種形態的戰爭連綿不絕,有文字記載的規模戰爭就有2000多起,平均約每2.5年發生一次。在這些戰亂兵燹交織的歷史時期,屠殺戰俘、修築京觀、炫耀武力的血腥野蠻行徑時有發生,有時甚至成為戰勝者沿襲的陋習。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古代的士兵裝束

戰國燕國的“骷髏臺”(京觀)

史載,燕昭王28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為了一雪前恥,派大將樂毅率領燕、趙、韓、魏、秦和楚六國聯軍共同對齊國發動討伐戰爭,六國聯軍連續攻下齊國多座城池,俘獲眾多敵軍首級,大獲全勝。

當時燕國士兵的賞格是以頭顱計,於是燕兵攜敵兵頭顱歸燕,積於京師,築"骷髏臺"(京觀),土蓋泥封,示為壯觀。至今在燕國故都(河北易縣)遺址內仍有數十座這樣的"骷髏臺",骷髏總數在數十萬以上。

這種以首級為勝利標識的做法戰國年代僅限於燕國,由於殘酷血腥有損人道,頗為時人所輕。

西漢末王莽築京觀

西漢末年,篡奪皇權的王莽好古改制,常論聖賢仁德之道,在是在觸犯自身核心利益之上,卻是殘酷屠戮,前後判若兩人。

元始五年(公元6年),王莽毒死14歲漢平帝,為了操控政權,擁立只有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孺子嬰)為皇太子。自稱“攝皇帝”,引起劉氏宗室為主各地官吏強烈反對。

居攝二年(公元7年)東郡太守翟義起兵,擁立嚴鄉侯劉信為皇帝,長安以西二十三個縣的“盜賊”趙明等也起來造反,紛紛響應,人馬很快聚集了十餘萬。

王莽震驚惱怒之餘,急忙調動大軍撲滅造反勢力,將翟義等人鎮壓後,為震懾餘黨,將這些造反士兵及家屬殘酷殺後在他們的各自家鄉,將其首級築成五處“京觀”,以示懲戒。

“蓋聞古者伐不敬,取其鯨鯢築武軍,封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乃者反虜劉信、翟義悖逆作亂於東,……其取反虜逆賊之鯨鯢(被殺之人屍體),聚之通路之旁,濮陽、無鹽、圉、槐裡、盩厔凡五所,各方六丈,高六尺,築為武軍(京觀),封以為大戮,薦樹之棘。建表木,高丈六尺。書曰‘反虜逆賊鯨鯢’,在所長吏常以秋循行,勿令壞敗,以懲淫慝焉。”(《漢書·翟方進傳》)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王莽的“一刀平五千”銅錢

三國司馬懿築京觀

公元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造反自稱燕王。次年,司馬懿率領4萬大軍千里奔襲討伐叛軍。

彼時正值七月雨季,滂沱大雨下了一個多月,遼河暴漲,魏軍營地積水有一尺多深,將士多有拔寨退兵的念頭,但是司馬懿認為敵軍人多糧少,不可能長期守下去,仍然堅持大軍圍城戰略不變。

果不出仲達所料,(《三國志·公孫度傳》記載:淵窘急。糧盡,人相食,死者甚多。將軍楊祚等降。

眼見人心惶惶軍無鬥志,公孫淵很害怕,便派使者遞上降表,司馬懿卻稱:“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覺就死也。”

沒多久,城池被魏軍攻破,公孫淵父子等人被斬殺,為震懾反叛勢力,影視形象中一副大軍師文質彬彬模樣的司馬懿,綿裡藏針,以絕後患,下令屠城,將大小官員兵民人等7000餘人,斬殺後築成一座駭人聽聞的“京觀”。

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晉書·宣帝紀》)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古代的攻城景象

北魏後燕“參合陂之戰”的京觀

公元395年,後燕太子慕容寶率領8萬後燕軍進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採取“敵進我退,誘敵深入,拖而不打”的戰略,渡黃河南下,與後燕軍隊隔河對峙。因天氣變冷,後燕軍隊因長途跋涉,不能速戰速決,誤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決定擇機撤兵。卻被拓跋珪率領的2萬北魏軍在參合陂大敗,燕軍死傷上萬,另有四五萬人被活捉成為俘虜。

眼光長遠的拓跋珪,當時準備給俘虜發給衣糧遣散,以此招徠中州士人,使百姓歸順。哪知斜刺裡發出不同聲音,中部大人王建卻提出屠殺全部俘虜的建議,而且理由很充分,並得到了諸將異口同聲的讚許。

中部大人王建曰:“燕眾強盛,今傾國而來,我幸而大捷,不如悉殺之,則其國空虛,取之為易。且獲寇而縱之,無乃不可乎!(《資治通鑑·卷一百八》)

於是,“參合陂之戰”被俘的四五萬燕軍全部被殺,做成京觀。京觀的殘忍和不良效果讓事後的拓跋珪倍感懊悔非常。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五代十國赫連勃勃築京觀

赫連勃勃,是十六國時期胡夏國的創建者, 聰明、機警、奸詐、兇狠,堪稱是赫連勃勃的個性標籤。赫連勃勃還非常喜歡殺人,只要是自己憎惡的人,都要親自殺死,手段極為殘忍,並且在戰爭中屢屢有屠殺俘虜的暴行記錄。

赫連勃勃稱王之後,求婚於南涼國君禿髮褥檀,哪知熱臉碰了個涼屁股。感覺顏面盡失的勃勃大怒,率二萬騎討伐,自楊非(今甘肅永登縣)到支陽(枝陽)三百餘里間,殺傷萬餘人,驅掠二萬七千口,牛馬羊數十萬而還。褥檀率眾追擊。勃勃於陽武狹窄處鑿凌埋車堵塞道路。兩軍相交,褥檀遣善射者射中勃勃左臂。勃勃勒眾逆擊,大敗褥檀軍,追奔八十餘里,殺傷萬計,斬其大將十餘人,名臣勇將死者十之六七。勃勃積屍封之,做京觀,號“髑髏臺”。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唐太宗畫像

高麗築京觀與唐太宗清理京觀

在隋末唐初波瀾壯闊的統一戰爭中,交戰各方為了震懾對手,將敵方陣亡抑或是斬殺俘虜的屍體築成京觀的做法比比皆是,以至於大唐建國之後,這種戰爭的奇葩副產品——京觀,各地都不同存在,甚至有的還是前朝留下的歷史景觀。

“沙陀軍與賊將(唐末義軍將領)趙章、尚讓戰於成店,賊軍大敗,適奔至良天坡,橫死三十里,王重榮築屍為京觀”。(《舊唐書》)

一心想創立“貞觀盛世”的唐太宗,對這種殘酷血腥不人道的京觀極為討厭反感。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二月,唐太宗下令推平全國各地的京觀,並將屍首掩埋處理。

“諸州有京觀處,無問新舊,宜悉削,加土為墳,掩蔽枯朽,勿令暴露。”(《資治通鑑·唐紀》)

公元612年,隋煬帝發百萬大軍征伐高句麗慘敗。數萬中國士兵的屍體被高麗築成“京觀”,以示軍威,震懾中原。後隋軍幾經征討終因天時地利不具備,遺憾鎩羽而歸。

公元644年,唐太宗下詔東征高麗,大軍所到之處,拆毀了高麗所立的京觀,將隋軍的屍骸重新祭祀安葬。

“頃者隋師渡遼,時非天贊,從軍士卒,骸骨相望,遍於原野,良 可哀嘆。掩骼之義,誠為先典,其令並收瘞之。”(《舊唐書》)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蒙古大汗——成吉思汗

中亞版的“京觀”

公元十三世紀,京觀這種血腥殘忍陋習,伴隨著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蹄,也傳到了國外等地。

史書記載,公元1220年,蒙古人在征服花剌子模首都撒馬爾罕後,曾經屠城並將人頭在城外築成“京觀”。

這場歷時兩年的酷烈戰爭,不僅將一個規模龐大的中亞帝國徹底毀滅,而且也將成吉思汗的殘忍作戰方式帶到西方。尤其這種封土堆積的高大屍冢,儘管一時起到了所謂震懾敵人的作用,但是因為極為血腥野蠻,為人憎恨,導致從此蒙古騎兵因血腥屠戮開始惡名昭彰,遭到西歐史學家的不吝撻伐。

流傳至今的俄羅斯著名畫家韋列夏金的《戰爭崇拜》,對這一戰爭暴行進行了寫實描繪,堪稱是中亞版的“京觀”。

只見這幅觸目驚心的畫面中央是堆積如山的頭蓋骨,天空烏鴉雲集,蒼涼恐怖;大地則是一片荒蕪,而背後隱約露出的,則是剛剛經歷一場大戰有些殘破的撒馬爾罕。《戰爭崇拜》讓人觀之毛骨悚然,進而為之反思感慨。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戰爭崇拜》

京觀走向消亡

戰爭真正目的是消滅殘暴,換來和平,而非“以暴制暴”,爭戰不休,兵戈不已。

正如文章開頭,當大臣向楚莊王建議要將對方俘虜以及屍首築成京觀耀武功、震敵人時, 然而頗有眼光、欲以仁德降服天下 “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之楚莊王堅決不同意這個餿主意,認為“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字合成的,真正的消滅暴亂,是永遠停止動用武器,這才是真正的耀世武功),並擺出武功的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逐一反思自己不足,認為楚國此次戰役,雖然大獲全勝,但七德未具其一,僅僅是兩個利益集團之間的一場屠戮而已,沒有什麼好顯擺炫耀的。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更何況這些晉軍都是為國家盡忠效命而已,有什麼罪過呢?怎能拿他們屍骸來做京觀?遂下今妥善安葬晉軍陣亡者。

楚莊王“止戈為武”“不築京觀”閃耀著難能可貴的人性的關輝,成為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佳話。

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以及優待戰俘政策的推行仿效,京觀,這種古代戰爭史上沿襲千年的血腥殘酷陋習,被拋進了時代的垃圾堆,也漸漸為人們所淡忘,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楚莊王

“京觀”: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背後,竟然是古代萬千俘虜的屍骨堆就

十三世紀的蒙古騎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