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鄉村治理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李思輝


鄉村治理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炊煙裊裊| 圖文並無關聯

中國的鄉村經過數千年曆史積澱, 形成了固有的文化傳統,鄉村振興也好,鄉村治理也罷,不建立在這個基礎上,註定難以落地生根。


點擊查看視頻

時下,很多地方都在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有的成效非常明顯,也有的不大切合實際。媒體援引有關專家的調查研究稱,一些地方不顧農民的生產生活,強推一些“一刀切”的做法,農民很反感。

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治理髒亂差,老百姓沒有不歡迎的道理。但是,為了有個好環境,就不讓農戶養豬養鴨,不讓在家門口種瓜果蔬菜,也可能會造成“削足適履”的局面。包括環境整治在內的一切鄉村治理活動,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讓農村群眾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為了炮製“整齊劃一”的治理政績。

鄉村是生活在鄉村的人的鄉村。我們常說的“接地氣”,接的就是人間煙火氣,是“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農村生活與城市生活有很大區別,它沒有一抬腳就上生鮮超市買到雞蛋瓜果的便利,卻有著自給自足的院落和田園。“房前屋後,種瓜種豆”是祖祖輩輩形成的生產生活模式;雞鴨成群、六畜興旺是農民生活富足的基本標誌;炊煙裊裊、雞犬相聞是鄉村的傳統文化景觀;山水田園、屋宇院落,都“經歷了時光的磨洗,環境的考驗、習俗的應對、物種的競擇”,它們本身就是農村之所以為農村的基本構成。鄉村治理要補齊的是農村存在的短板,而不是要消滅農村的生活模式、傳統習俗乃至生存方式。

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必須時刻警惕那種“以城市思維開展農村治理”的錯誤思維。對領導幹部來說,在制定方案、動手整治之前,應深入進行調查研究,聽取百姓意見,謀定而後動。我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即便完成脫貧目標,很多鄉村也還無法完全擺脫小農經濟的生產生活狀態,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中國的鄉村經過數千年曆史積澱, 形成了固有的文化傳統,鄉村振興也好,鄉村治理也罷,不建立在這個基礎上,註定難以落地生根。鄉村環境整治需要改變農民的很多生活習慣,但並不是將他們從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徹底剝離。為什麼一些人喜歡搞“一刀切”禁止這禁止那,說到底就是為了讓治理效果“立竿見影”,讓治理面貌整齊劃一,卻沒有充分考慮老百姓是否願意。那些脫離實際的做法,往往會因為“不接地氣”而難以推行。

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指出的,“鄉土社會的變遷是很緩慢的。”農村的實際擺在那裡,唯有在長效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從積極引導農民學習垃圾處理、生態循環等細節入手,腳踏實地,尊重鄉土,因地制宜地去打造新的田園牧歌。

點擊查看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