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镇守北方边陲的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下南京城,但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朱棣攻下南京后,在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于同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分封诸子为王,分封到北方边陲的有九个藩王,作为皇室的屏藩,守卫北方边陲,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而朱棣作为藩王,在朱允炆削藩时,逼不得已,起兵造反,最后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登得大位成为皇帝。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以后,只有西汉、西晋、朱明三朝分封诸侯王了,而且,朱棣是唯一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而成功登基的皇帝,

其实并不是这样,他只是最有名的一个而已。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王朝王国,基本都分封诸侯王了,只有曹魏没分封,曹魏就被权臣篡位了,刘备也分封诸侯王了,但是蜀汉是唯一没有皇室内讧的,包括后来的李渊、李世民都分封了。

如果算上李世民这样的,没有就藩的王爷造反、或者从封国回都城的王爷,那就更多,毫不夸张的说,魏晋南北朝时的君主,接近一半是诸侯王篡位登基的,

而就藩的地方诸侯王造反也不仅仅朱棣一人。

第一个藩王造反登基称帝的,是西晋“八王之乱”时的赵王司马伦,

虽然没多久就退位了,也兵败被杀了,但终究是以藩王身份造反登基称帝了。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第二个是十六国之成汉的李寿,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去世,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位给侄子李班,他的两个儿子造反,李越杀哀帝李班,拥立哥哥李期为帝,李期继位改封李寿为汉王,食邑为梁州五郡,兼任梁州刺史。

玉恒四年(338年),李寿率军攻克成都,废李期自立,年元汉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第三个,汉赵末帝刘曜。

大兴元年( 318年),刘聪死,由其子刘粲继位,刘粲在外戚靳准的忽悠下屠杀诸侯王,等成功之后,靳准就杀了刘粲,远在长安的刘曜知道后,率兵攻打靳准,并将都城迁到长安。

第四个,后赵石虎第九子石遵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永和五年(349年)四月二十三日,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第九子彭城王石遵在冉闵、姚戈仲、苻洪的怂恿下,起兵造反,十天后,石遵占领邺城,废了皇帝石世,登基为帝。

第五个,是南朝刘宋的宋孝武帝刘骏,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二十,刘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和儿子始兴王刘睿弑杀,刘劭当天登基为帝,

三月,刘义隆第三子,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即起兵讨伐刘劭,同年五月,刘骏率军攻下京城建康,诛杀刘劭及刘濬。随即,在内外群臣一致拥护下,刘骏登位称帝,即宋孝武帝。

诸侯王、藩王造反成功的,在魏晋南北朝比比皆是,也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在唐朝及以前,是贵族政治时代,官僚政治不够成熟,朝廷的官员基本都是贵族出身,他们是帝国的股东,皇帝只是大股东而已,

这时候,皇帝就需要加强宗室力量,来拱卫皇权,如果宗室力量太弱,曹魏就是个例子。

如果皇帝不分封诸侯王,导致宗室力量弱,外戚、权臣就会威胁皇权,篡位、弑君的就多了。

朱棣并不是唯一藩王造反夺得帝位的皇帝

当然,如果分封诸侯王,诸侯王势力大了,不受制约了,诸侯王也会成为威胁,诸侯王造反、弑君夺位就成了必然的了,

对于皇帝来说,怎么选都是错,自己的亲人不能相信,外人就真能相信吗?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当时的皇帝都选择分封子弟为诸侯王,这就造成了当时皇室内讧惨烈,五胡十六国都在黄室内讧中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