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在美麗的洛水之濱,鍾靈毓秀的香鹿山下,有一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古城——宜陽。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就位於這座古城裡。

建設一所現代化的名校,離不開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正確的辦學方向。該校成立以來,緊緊圍繞“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培養感恩、智慧、責任之人”這一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打破原有的垂直化管理模式,推行級部負責制,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走出了一條該校獨有的扁平化管理之路。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漫步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校園,到處綠意盎然。)

推行級部負責制 年級部獨立打造“校中校”

路旁有綠蔭,廣場有景觀,校園有花草,漫步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校園,到處綠意盎然。

學校環境優美,校園乾淨整潔,體現出了精細化管理的高效。

“學校的管理要精細,這是由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決定的。”校長李站立介紹,為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更好地調動全體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制定了堅持“一箇中心、三橫四縱、兩條線、一督查”的分級管理模式。

“一箇中心” 是指整個管理以校委會為中心。重大活動由校委會佈置,當某個年級部、處室出現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由校委會統一規劃集中解決。

“二橫”指的是把學校三個年級分成九年級部、七八年級部兩個管理實體。每個年級部管理成員都由年級主任、年級組成員、備課組長構成。全面負責本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

“兩條線”是指教學、德育兩條線。在縱橫交錯的管理中,仍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兩條線貫穿於整個管理活動始終。

“一督查”是指辦公室負責對各年級部、處室常規工作的協調,檢查督導。

該校分級管理模式是以年級部為單位,實行分年級部負責制。年級部主任是年級管理的核心,對年級工作全面負責,實行全過程管理。

“年級部是‘校中之校’,包級領導是這個校中的校長。”李站立告訴記者,通過分年級部管理,使學校的工作重心下移、權力責任下放、職責權利相結合,從而使決策更科學、目標更落實、管理更到位、責任更具體。

這種扁平化、低重心的學校管理模式因權利下移、反應快速、責任承包的特點,在學校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任務具體化、責任明確化”的局面,進而使學校管理更加精細化,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該校緊緊圍繞“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這一辦學目標開展工作)

創新“三段六步一反思”模式 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永恆中心。辦學伊始,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就積極探索適合校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該校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學習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根本宗旨,構建自主有效的課堂教學特色。

學校以“目標 知識點 小組競賽”和“學習小組建設”“堂清、周清”為抓手,狠抓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探索形成適合本校實際的“三段六步一反思”課堂教學模式,掀起了課改熱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過課改,課堂變得緊湊、高效,學生興趣提升明顯,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由於大膽創新,銳意進取,該校連續四年被評為“宜陽縣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重點高中錄取人數連年攀升,2018年462人;2019年592人,七、八年級質量檢測成績平均分全縣公立學校第一名,連續兩年在宜陽縣初中績效考核中位居第一名。

該校相繼舉行了九屆優質課大賽,一批課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2018學年該校田巧雲、張紅敏、徐曉菲老師在“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得省級優質課,李豔茹、王曉丹教師在全國課改聯盟體優質課大賽獲得一等獎。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用實踐活動教育學生,讓德育在實踐中滋潤心靈)

開展體驗式德育

滋潤孩子美好心靈

立德樹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堅持落實“用實踐活動教育學生,讓德育在實踐中滋潤心靈”這一根本目標,以感恩教育、養成教育為主線,開展了一系列體驗式德育活動,著重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人格品質。

學校在每年9月份開展“行為規範養成主題月”活動,切實抓好三大習慣——“品德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三大意識——“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健康心理意識”的養成教育。

利用各類節日,以主題班隊會、感恩作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心·感恩”教育。通過“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的系列活動,如:教師節,讓學生為老師製作一張精美圖片、寫一句感謝老師的話;母親節,“我為母親做點事”等活動,豐盈學生愛心,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學會生活、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此外,學校還以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陽光體育節、學校文化文藝匯演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發揮生態個體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教師發展的沃土 學生成長的樂園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為建設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陽光幸福的教師隊伍,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實施了“幸福教師工程”。

該校推行了“富腦工程”、“1258”教育工程,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校內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舉辦“拜名師,結對子”的助教活動;舉行 “最美思源教師”、“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最美班主任”、“道德模範”評選的常規活動;推行“教師生日送禮物”的暖心活動,開展“做四有好老師,比敬業奉獻,創一流業績”、“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等一系列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文化素養,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堅持“為學生一生奠基,對祖國未來負責”的鮮明辦學特色,努力創建“教師發展學校、智慧家長學校、陽光學生學校”,實現“發展思源、和諧思源、質效思源、特色思源、幸福思源、快樂思源” 六大發展目標,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以雄厚的實力、先進的理念、驕人的業績成為宜陽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迎來了桃李芬芳、春色滿園。

該校先後榮獲教育部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河南省一級食堂、河南省卓越家長學校、河南省教育裝備工作先進集體、洛陽市教師發展特色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相信團結務實的思源人將乘新教育之東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教育強縣書寫濃墨重彩的華章。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將學校創建成為一所精品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