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江蘇省有多牛?

用戶170108154


相信在中國只要一提到江蘇,就沒有一個不舉手稱讚的,江蘇一個小小的省份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都是在我國的頂尖水平。

江蘇的經濟

江蘇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目前下轄13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2018年末江蘇的GDP總量為92595.4億元,排名全國第二,要知道如果不算直轄市以及特區的話,江蘇面積僅比浙江、寧夏、臺灣以及海南大。如果以人均GDP計算的話,那麼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外,江蘇更是位居全國各省份的第一名,且遠超第二名的浙江省。更難得可貴的是江蘇一省既沒有經濟特區,也沒有計劃單列市。反之沿海的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均有。

全國GDP總量前20的城市,江蘇一省獨佔四個(蘇州、南京、無錫以及南通);GDP總量前50的,江蘇一省獨佔9個,前20及50的數量均為全國各省第一;GDP前100名的,江蘇13個地級市全都入榜,排名第二(第一是山東15個),這是江蘇的地級城市數量有限,否則仍然有可能是全國第一。而全國百強縣市中,江蘇省就有25個縣級城市入榜,佔據全國的四分之一,其中前四名均為江蘇的縣級市,前十名,一省獨佔6個。可以說江蘇一省的經濟足以傲視全國所有省份,甚至廣東省都要暫避光芒。


江蘇的教育

很多人會說經濟發的反而教育一般般,因為大家都忙著去做生意賺錢了,比如浙江、廣東、山東以及福建的教育水平都一般,但是江蘇不一樣,江蘇的教育水平依然是除北京這個特殊的城市之外,教育最為發達的省份。江蘇省是目前我國高校數量最多的省份,當然數量不代表質量,關鍵還是要看百強以內的院校數據,根據軟科數據統計,最近4年來,江蘇省的前100名的高校數量僅次於北京市,且遙遙領先於第三名的上海,而經濟與其差不多的廣東及山東,百強高校更是遠遠不如江蘇省。

江蘇還是院士數量最多的省份,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共培養了498位院士,可見江蘇教育實習之強上。這個可以參考了同樣是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北京,雖然北京的人口為江蘇的四分之一多,但是院士的數量卻連江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總結

江蘇最厲害的就是以小博大了,江蘇的面積僅為廣東的60%左右,山東的68%左右,更是唯一一個沒有政策加持的省份。很多人說江蘇發展不均勻,但是對於廣東,其實江蘇發展很平均了,全部13個地級市都進入全國百強,在全國各省裡論發展的平均度,江蘇不說第一,但是前三應該是可以進去的。


鯉行者


在我國所有省份中,江蘇省是唯一一個經濟總量可以和廣東相互較量的省份,曾經山東的的經濟總量也在這一陣營當中,但是前些年山東的產業模式沒能抓住新機遇,雖然還排在第三,但是已經被江蘇和廣東拉開一點距離了。而江蘇不但經濟總量高,並且人均佔有量也高,省內所有城市發展也比廣東均衡,在國內江蘇是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的省份。江蘇省歷史上屬於江南省一部分,曾經的江南省便是我國最富庶的省份,後來江南省一分為二,劃分為江蘇和安徽,基本上江蘇省繼承了大部分的優勢資源,這為江蘇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曾經江蘇省還包含有上海市,後來上海成為直轄市,即便上海劃出,江蘇省的實力依然強勁,很多人說是上海成就了江蘇,其實不完全準確,恰恰江蘇是上海堅強的後盾。

其實江蘇省最牛的地方在以小博大的實力,相比於廣東、山東,江蘇地域面積很小,僅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一,僅是廣東的五分之三,但就是這樣一個面積不大的省份,卻創造瞭如此規模的經濟總量,而且相比于山東和廣東,江蘇省更多是一個靠自身實力的省份,山東和廣東一定程度上都是有政策加身的省份。江蘇省講資源分佈,在國內並不是最好的,可能唯一的優勢便是平原省份,基本全境處在平原之上,糧食作物比較富足。但是江蘇省也因為平原,雖然海岸線漫長,優勢港口卻並不多,只有東北角上的連雲港,但是連雲港為江蘇的經濟貢獻值著實不高,所以江蘇省發展到如今實力,牛是有道理的。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江蘇省有多牛逼?從古代一直牛逼到現在,未來還會一直牛逼。

為啥呢???

1.歷史底蘊深厚

從盛唐時期,江蘇就為那悠長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美綾玉帛,省會所在地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創造了推進中國歷史進程的長江文明。而這期間江蘇省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來看看江蘇省歷史名人,感受一下強大的歷史底蘊。(由於名人太多,截取了一部分。。。)

2.重視教育

江蘇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幾個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擁有11所211工程大學,數量僅次於北京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江蘇省及其注重中小學教育的培養,用最好的資源,最多的資金去建設自己的小學,中學,前段時間到常州拜訪朋友,順便參觀了學校,簡直太奢華了。

3.地理位置好。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毗鄰上海和浙江,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

4.美食誘惑

江蘇的美食簡直不要太多了,吃貨們完全抵擋不住誘惑,小試牛刀的介紹幾樣吧!地鍋雞,連雲港,蝦婆,奶湯魚皮,小海鮮醉螺,醉蟹,小烏賊,東臺魚湯麵,玉帶糕,蟹黃包,軟兜長魚,平橋豆腐,茶饊,洪澤湖大閘蟹,小魚鍋貼,小龍蝦,揚州炒飯,獅子頭,鴨血粉絲,鹽水鴨,桂花糖藕,育苗小元宵。。。


暗白成灰


江蘇一點都不牛。

筆者是江蘇人,筆者老家在蘇南,心底也有些自豪。但是每次看到江蘇如何牛這種論調,總有些觸痛。

江蘇近年來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就,這很大程度上是先天條件決定的。江蘇區位自然條件都很優越,基本全是平原,水道佔全國五分之一,兼有長江沿海,靠近上海,發展快是自然的事。牛的意思應該是突破先天的環境實現其它地方難以實現的發展,江蘇這個不算。世界上真正牛的例子多的是,江蘇不在內。

在中國,江蘇算是發展比較好的地區,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很不理想,因為工作關係,筆者全省所有的市以及大部分縣都去過,失修的危橋,坑坑窪窪的公路,破敗零落的鄉鎮,一些地方隨處可見的麻將館,都和牛搭不上關係。

有些人要說總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去美國去日本去歐洲看看,他們的社會管理比我們要完善的多,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哪怕是我們看不上的韓國,筆者也不喜歡韓國,但是他們至少在經濟上實現了超越我們江蘇的奇蹟,他們的先天條件比我們差多了。

又有人說那是發達國家,現在非洲尼日利亞經濟總量第一,如果我們看到尼日利亞整天在說他們經濟多牛,我們江蘇人會怎麼看。我們怎麼看他們,其它人也就怎麼看我們。

筆者身為江蘇人,筆者很自豪。五代開始我們的祖先通過努力,逐漸成為全國首善之區。我們的祖先眼光長遠,重視文教,江蘇一直是全國的人才基地。明朝時我們先輩發展手工業商業,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面對異族的侵略時候,我們江蘇雖然不尚武,卻是抵抗最激烈的,常州、揚州、江陰、蘇州地區都被屠過城。到民國,我們江蘇又誕生了一大批大師,江蘇有著最多的院士。

但是,以上,暫時還和我們現在的江蘇人沒關係。比起我們的先輩,我們這些現在的江蘇人有什麼好吹噓的,我們只不過佔了地利和先輩的光,我們好像也沒幹出什麼驚天的偉業。甚至覺得某種程度我們是不孝子。我們江蘇人在退步。

從古至今,我們江蘇人一直很務實很低調,江蘇省有多牛這個提法就不像是一個江蘇人說的話。

把我們眼光放開些,看看以前,看看浙江,看看廣東,看看國外,看看除了Gdp以外的其他方面,然後再看看自己------這個江蘇的n分之一。



龍馬人文歷史


一張圖說明!


輕微數學阿杜老師


不管江蘇有多牛,但是玩頭條這段時間來看,只要是有關江蘇的新聞,全部都把蘇南蘇北劃分的得清清楚楚。全國人民都知道江蘇蘇南蘇北至少在門面上不和諧。作為一個徐州人,現在在北京上學,每當有人提起我的家鄉時,我都會很驕傲的說我是江蘇的。然後就會有人追問是蘇南還是蘇北呀,接下來就是各種蘇南好厲害呀,蘇錫常好富裕啊,蘇北窮呀拖江蘇後腿了。作為一個江蘇人,我真的不想看到大家把蘇南蘇北看的那麼開,雖然蘇南的發達程度確實比蘇北強很多,但是同屬江蘇,我希望南北能夠相互合作,特別是在網絡輿論上面不要再牽扯蘇南蘇北的問題了,因為這種言論讓全國人民都感覺江蘇是一個內亂的地方。知情人都知道,江蘇省內其實是很和諧的。我發表這個評論,只是想讓我們江蘇人保持和諧的關係,至少在網上,在今日頭條得評論區裡不要再說什麼蘇南瞧不起蘇北了,這樣不會證明誰厲害一點,只會讓別人瞧我們江蘇的笑話。我們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江蘇是中國一個富裕文明和諧開放的地方!!!



沒頭腦還不高興7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強勢,教育發達,自古都是中國繁榮昌盛之地,江蘇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明史。


江蘇夏商時期,江蘇分屬於九州之中的揚州和徐州,西周時期,江蘇出現了徐國和吳國兩個諸侯國。春秋和戰國時期,江蘇分屬於齊魯吳楚等國。
秦朝時,江蘇省內長江以北設會稽郡,長江以南為東海郡和泗水郡,當時中國為郡縣兩級地方行政制度。西漢時期,郡國並行,江蘇境內有楚,吳,荊,泗水等國和會稽丹陽東海等郡。東漢時期全國分13州,長江以北為徐州,長江以南為揚州。

東漢3州三國時期,江蘇被魏國和吳國分割。南北朝時期,淮河以北屬於北朝,淮河以南為南朝。南朝四國都以建康為都,就是今天的南京,一時間南京成為南方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唐朝時期天下分十個道,江蘇分為河南道,江南東道,淮南到,宋朝時期,實行路的建制,江蘇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靖康之亂後,宋金以淮河為界。

建康城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蘇分屬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行省,蒙元入侵,江蘇的文明受到幾乎毀滅性打擊。明朝初期建都應天府(今南京),而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江蘇的地位仍然很高,名為南直隸,與北直隸相對應。


清朝初期設江南省,包括今安徽,江蘇,上海。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江蘇取“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這一名稱開始出現。


今天的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文化發達程度都居中國前列。南京,蘇州都是國內少有幾個國際性都市,徐州是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連雲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江蘇的教育也很成功,江蘇省湧現了大批各行各業的人才,雖然經濟總量不及廣東,但是江蘇人均GDP和民生指數都居各省份第一名。

黃朝曦


歡迎關注今日頭條--MBA智慧錢大山,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夥伴一起挑戰命運、分享315萬+流量,流量為王,您!懂!的!

江蘇省的經濟總量目前在全國排第二,江蘇以全國1%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0%的GDP。江蘇省的面積是廣東的60%,經濟總量和排名第一的廣東差距不大。

蘇州在非省會城市、非直轄市的城市中排名全國老二,超過了5個副省級城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超過了四大經濟特區中的三個(珠海、汕頭、廈門)。

江蘇的經濟除了有龍頭老大蘇州,還有南京、南通、無錫等,各個城市齊頭並進,即使在人們心目中的江北經濟比較落後,但是蘇北的普通地級市鹽城,經濟總量能超過南昌、太原等多個省會城市,這樣的水準,你說牛不牛?很少有在本省排名第七名還能超過其他省份省會的,你聽說過嗎?

大家都聽說過廈門,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金磚峰會、自貿區等光環加持,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高大上,但是經濟總量卻比較低,在江蘇只能排到八、九名。在江北八市中,排名也是中游水平。

江蘇的發展,儘管有海岸線,但是缺少深水大港,連雲港儘管是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但是發展水平一般,對江蘇的貢獻率不高;

江蘇的發展,缺少政策加持,到現在,仍然沒有自貿區,而周邊的上海、浙江、安徽,福建,以及遼寧、天津等地都有自貿區,江蘇還沒有!申報三四次,始終沒有批准。

江蘇的經濟發展,是在戰勝長江天塹的基礎上,從南京到入海口的幾百公里的江面上,至今為止,只有一條南京長江大橋可以通火車,這直接導致了蘇北(江北)的經濟落後,相對於蘇南。

相信江蘇,在未來有了自貿區,在長江上了有了多條高鐵、高速橋樑後,江蘇的經濟能更上一層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MBA智慧錢大山


作為江蘇人,看見這樣的標題有點無奈。

首先,同一個國家,這種區域之間的優劣比較有什麼意思?因為,畢竟這種所謂的“牛”並不一定代表你這個區域的人或人治有多優秀,誰都知道,中國的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試想一下,江蘇若是位於雲貴高原,還會有這樣的經濟成就嗎?

再者,江蘇的經濟發展不均衡也是一大短板,譬如,筆者家鄉所在的蘇北地區,無論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總量與蘇南相比幾乎就是天壤之別,與GDP總量全國前三的經濟大省地位並不匹配。

江蘇不能總拿“人均”與其他兄弟省份做比較,就像一家人,老大富得流油,老二老三飯都吃不飽,這能說你這家人家富裕嗎?


不說假話


小小江蘇十三市,四種文化繞呀繞。

江南文化--吳語系

江淮文化--也就是蘇北語系

黃淮文化或者叫山東文化--淮海系

安徽文化--南京

這四種文化催生出四類方言,也導致了四種飲食習慣,想要不承認都不行。這可能是中國情況最複雜的省了。只有將四種文化逐漸融合才會讓內鬥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