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郭嘉,孙策,庞统不死,三国会怎么样?

凋零之石


如果郭嘉、孙策、庞统三人不死,三国会有很大的变动。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不会大败;孙策不死必袭击许县争夺汉献帝;庞统不死蜀汉不会在三国时期跌落谷底。

郭嘉不死

郭嘉是曹操比较倚重的谋士,而且郭嘉最能理解曹操的心思。郭嘉对曹操担心的事都会做出判断,稳定曹操举棋不定时的心思。赤壁之战时贾诩曾劝曹操稳守荆州已有的地盘,稳定后孙权必然投降。但是曹操并没有采纳贾诩的意见。若郭嘉在世肯定有方法劝住曹操不发动赤壁之战,即使曹操坚持讨伐东吴,郭嘉也会设法先除掉刘备再伐东吴。

郭嘉太懂曹操的心思,而且大局意识观也不是常人所及的。郭嘉活着时曹操每次出征担心的事,郭嘉都能有理有据的安抚曹操不必担心,而事情的发展走向也全部按照郭嘉所说的一样。郭嘉作为谋士可以说的上算无遗策了。


孙策不死

孙策统一了江东各地,奠定了东吴的基础。孙策临死前想要从曹操手中抢夺汉献帝,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遭到刺客暗杀,受重伤而死。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的时候,孙策扬言要袭击曹操老巢许县,接汉献帝入江东。曹操非常顾忌,郭嘉平定了曹操心中的波澜,郭嘉说孙策统一江东太多人想杀孙策,而孙策也必然会被刺客袭击而死。如果孙策没有死,曹操将会面临着袁绍和孙策两家的攻击,那么这种情况下曹操就岌岌可危了。

孙策是一个善于打江山的人,但是孙策不会守江山。如果孙策不死,孙策率军攻打江山、孙权主理内政发展那么东吴可以看到统一的曙光。


庞统不死

庞统在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才能也得到世人认可的。如果庞统不死,那么蜀汉不会衰落到谷底,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入川时是带着庞统的,但是不幸的是庞统在攻城时被流矢射中身亡。然后刘备调诸葛亮入川协助争夺益州的事宜。如果庞统没有死,那么刘备平定益州后稳定益州的各个事项自然就落到了庞统的身上。而荆州方面关羽和诸葛亮肯定会攻击曹魏在荆州境内的几郡,即使是安心发展诸葛亮也能保住蜀吴联盟,不至于让东吴再背后捅刀子。那么荆州就不会丢失、关羽等人也不会死亡。

庞统对于蜀汉的成就或许贡献的太少,但是如果庞统活着蜀汉不会衰落到那般地步。不是说诸葛亮无能,而是一个人分身乏术。若是有庞统分担,那么蜀汉会慢慢的缩短与曹魏之间的差距。


总结:郭嘉、孙策、庞统三个人都属于英年早逝,对于三个政权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首先,他们三人按死亡时间排名:

孙策死于200年;郭嘉死于207年;庞统死于214年。

再者,看看他们为什么而死。

第一,孙策。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决战官渡。孙策秘密组建军队,想偷袭许都,抢回献帝。在郊外打野的时候,碰到许贡的三个死忠门客,面部中箭,回来看到自己面容被毁,一激动,伤口崩裂而死。死时26岁。

孙策是吴地人,对于江东而言,属于外来势力,江东士族很排斥。而孙策一直采取威亚政策,对于不服者,都是杀鸡儆猴。

因此,即便不是许贡三门客。面对孙策这种暴政统治下的江东,他也没法久治。相对于其他两个,孙策并不是影响历史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郭嘉。

郭嘉号称“鬼才”,死于北征乌桓的途中。在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他曾感叹道:“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先看看赤壁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1.北方兵士不善水战,这是根本问题。

2.荆州附庸者不是真心实意。

3.因为船只用铁锁相连,中了黄盖诈降火烧之计。

我想,即便是郭嘉还在,前面两条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只有第三条,尚可对峙。

因此郭嘉还在的话,虽然不能阻止曹操失败,至少可以保留实力。

第三,庞统。

徐庶说过,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安天下。

此话中的凤雏,说的就是庞统。

庞统一开始是周瑜底下的一个功曹,得不到重用,于是加入了刘备阵营。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给出刘备三条夺取益州的办法。

最后在围攻雒县的时候,身中流失而死。

刘备只好请诸葛亮等人率兵支援,留关羽一人督守荆州。

反观,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尚且不用离开荆州,还有张飞、赵云等人一起协防荆州。真正实现隆中对的想法。

刘备的实力怕是一时之间无人能及。



骗人的猫


下面只能进行推测,欢迎讨论。

郭嘉

曹操对郭嘉是高度评价的,下面节选几句《三国志》中比较重要的记录:“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在郭嘉去世后,叹惜道“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在赤壁战败后,说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第一句说明曹操认为郭嘉是众谋士中最有才的,第二句说明曹操欲托后事给郭嘉,第三句说明如果郭嘉在,曹操赤壁不至于败那么惨。

所以推测如果郭嘉不死,曹操也许不能一统中国,但至少赤壁不会败那么惨,荆州和汉中不会丢那么快,至于托后事,就不好说了,因为曹丕有曹丕自己的小圈子,比如陈群司马懿吴质等,不一定会重用郭嘉。

孙策

孙策的能力远高于的其父孙坚和其弟孙权,按照曹操的谋士刘晔评价:“孙策多谋而善用兵。”,东吴谋士虞翻评价:“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再结合孙策生前的一生来看,孙吴集团在孙策的带领下是一直在扩张的,而这个扩张的转折点就是孙策的病逝,从孙权继位以来,除了吕蒙偷袭荆州强硬一点以外,孙权一直都是比较被动的。

所以推测如果孙策不死,孙策应该会一直侵扰曹操,甚至还会先于曹操拿下荆州。

庞统

庞统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不会调往益州,会一直在荆州,有诸葛亮在荆州,关羽必然不会败走,荆州必然不会丢失,有庞统在,刘备夷陵之战不一定会战败。


所以三人的作用对于魏蜀吴三个政权来说,作用都是很大的,虽然说,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不会有所太大的变化,但是如果三人不死,这三人是无可替代的,那历史发展就有意思了。


曹老师xixi


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之战 就会听取郭嘉意见 赤壁就不会失败,灭了刘备和孙权 至于益州刘章 汉中张鲁 分分钟灭 曹操就统一全国

孙策不死,荆州就没刘备什么事了 孙策能征善战 统一中国长江下游 很有可能跟曹操两家对立 第二,曹操征乌丸 就担心孙策来许昌抢皇帝 郭嘉说孙策来不了 活不了多久 如果孙策不死 趁曹操打乌丸期间直接端了曹操老窝

庞统不死,那基本没多大改变 毕竟后期刘备谁都不信任 打孙权的夷林之战 因为赵云诸葛亮不赞同打孙权 就不信任他们 最后惨败 庞统在估计也不赞同打孙权


阿迪达斯耐克鞋服


这个问题真的是脑洞清奇啊,郭嘉、孙策、庞统分别是三国里面举足轻重的人,一个人不死都会严重影响3国整体走向,一下子来了三个。

那我们按先后顺序分析一波吧,第一个死的是孙策。

孙策很小就承继了父业,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打下了江东基业,年轻气盛嘛,惹了不少人,最终被刺客杀了,他死后“传位”孙权,如果他不死,那江东之主还是孙策。

他和孙权在处事上有很大的差别,孙权善于权衡,孙策善于领兵,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所以我估计啊,他们一定会努力开拓疆土,一早就会在周瑜的辅助之下把矛头指向刘备,而不是像孙权去结交刘备,借荆州啊,嫁小妹啊,都不可能发生。


孙策不死,刘备可能娶不到孙小妹


郭嘉是207年死的,江湖上有传言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按照这个传言来讲啊,郭嘉没有英年早逝,诸葛亮就不出山了,刘备少了左膀右臂,这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就算刘备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顺利走到最后,他死的时候,阿斗托付给谁?给魏延么?还是给赵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刘备何处托孤?


最后到庞统了,214年去世,他的死对于刘备拿下川蜀意义重大,估计庞统不死,刘备很难心安理得的去攻打刘璋了,所以。


庞统不死,刘备要么晚一些,要么得不到川蜀


综上啊,这三个人不死,成就不了刘备



三国闺蜜


如题,先说说这三个人对当时各国的影响:

1.郭嘉,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这句话不是书中所写,但是也间接证明了人们对郭嘉的认可。下面简单说一下郭嘉这个人,郭嘉,字奉孝,戏志才死后,郭嘉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了,当然郭嘉本身也很争气,出了很多计谋。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水淹下邳,也就是擒吕布那一段剧情了,这一段也足以证明郭嘉的水平了,古代不像现在,科技为王。以前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将天时用得那么好的都是很优秀的谋士,比如“草船借箭”的大雾。郭嘉不死,我觉得对于魏国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曹操不会有赤壁的大败,那么魏国的实力将是孙刘联军也难以抵抗的强大。孙刘只能说能找个角落苟活着,想觊觎北伐,那是一点可能性也没有。

2.孙策,字伯符,咱们的江东小霸王,一手打下了江东的江山,可以说没有孙伯符就没有后来的吴国。这个人充分继承了他老爹孙坚的勇猛,打仗这一块没什么毛病。不过个人觉得他的性格跟弟弟比还是少了几分沉稳在,所以如果他还没死,守家这一块,不一定会比孙仲谋强。但是开疆拓土,应该是会一直进行的,所以我觉得孙伯符不死,还是会继续为孙吴开疆拓土的,东吴的板块还会再稍微大一些,但是也不会大太多了,因为毕竟刘备也不是什么善茬,再往北就是魏国了,所以只会比眼前的版图稍大一些。

3.庞统,字士元,庞统的出现稍晚一点点,但是他出现的都是关键点,比如赤壁之战、夺益州等等。个人觉得庞统在军事这一方面,比诸葛亮不差,而且庞统比诸葛亮为人要狠,所以我更看好庞统,至于庞统不死对蜀国的影响,应该荆州失守其实对蜀国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小说中,荆州失守是蜀国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诸葛亮过于倚重荆州,但是庞统觉得益州更值得作为根据地,不然也不会无论如何都让刘备拿下荆州。

当然,以上均为假设,但是,如果假设成立,我相信三国鼎立的局面又会僵持很多年,三国归晋的结果又会往后延迟好久。

蜀国不会那么快衰败,吴国开疆拓土,魏国异常强大,逼着蜀吴继续联手,再加上那么多谋士,可能才能勉强抗衡一下。局面可能会再这样僵持很多年……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谢谢。


影视夜班车


我们再来说说郭嘉:

郭嘉帮助曹操成功抓到了吕布,又助曹操取得河北,灭掉了乌桓,可谓功勋卓著,虽然郭嘉陪伴曹操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取得了不小的功绩。

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实是在赤壁之战后形成的。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痛心的说:如果郭嘉还在的话,我曹操绝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所以,如果当时郭嘉还陪伴在曹操左右,赤壁之战的结局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甚至蒋干盗取密信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但是历史是不可重演的,也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如果三个人不早死,历史的进程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变数罢了。也许三分天下的局面加壮阔奇幻,也有可能展现出更加引人入胜的奇谋怪论供后人品味。凭借一人之力,很难改变历史的进程,这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诸葛亮曾经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士的作用只在于一时,很难长久不衰。

郭嘉就是再聪明,他也没有预料到曹操的淯水之败,最后曹操的儿子、侄子,还有勇士典韦俱战而死,庞统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死在入川的路上。孙策也想不到自己会死于刺客之手。所以,谋士的作用绝不能夸大,一个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于君王的选择。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都人中豪杰,他们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开疆扩土,攻城掠地,百战沙场,才得以成就了三国鼎足之势。谋士虽然有奇谋还需用实际行动证明,方能成功。君主的抱负、胸怀、识人、用人、纳柬、审时度势,决断直接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历代能打下天下的皆明君,但是他的后代大多都是庸才,才使江山每况愈下,最终走向灭亡。这其中历朝历代均不缺乏奇士,即使他们胸中有抱负却也不被采纳重用。很多时侯大部分忠臣良将不是被处死就是被贬职,却成了王朝灭亡的牺牲品。微子、箕子、吴起、乐毅、白起、李牧、韩信、商鞅、贾谊等都是功勋卓著的名将,作用都是是盛于一时。荀彧、崔琰最好还是被曹操杀了,陆逊随后也被孙权逼死了,刘封也被刘备杀了,谁也没有预料到郭嘉、庞统、孙策不会早亡后的下场。


公元前


以吾观之,如果郭嘉、孙策、庞统不死,可能会出现以下四个确定或不确定的历史局面。

一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势不改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趋势和潮流,谁都阻挡不了。当时的三国都在极力超棒自己是正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最终不管谁统一了,这个国家都是中国,都是华夏大地的子孙。他们三个君主从来都没有割据一方的企图,曹操为统一天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蜀国积极克复中原,不太积极的东吴也是时不时的出来打一仗,可以说统一是他们三位君主的既定战略方阵。他们的进取精神令人感佩,这也是三国热长盛不衰的一大原因吧。

二是三国演义的高潮会提前到来。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中期,诸葛亮一家独大,视天下谋士如草芥耳,诸葛孔明算无遗策,多智近妖,是神一样的存在,就算狡诈多计的曹操也是被打的满地找牙,毫无还手之力。三国的中前期基本上都是诸葛亮的天下,直到司马懿隐忍数年横空出世后,才勉强能和诸葛接上几招。

假如郭嘉不死,在谋略上来说,郭嘉加上曹操和谋士如云的的曹魏幕僚一定是可以战胜诸葛孔明的。

三是孙策统治下的东吴帝国有可能统一中国

孙策人称小霸王,有勇有谋,白手起家,借袁术兵马霸占江东六十四郡,也不可小觑。而此时的刘备还无处安身立命,北方的曹操忙着打乌桓,打袁绍,此时,如果孙策不死,定会立足江东,北上中原,与各大军阀群雄逐鹿,以孙策当时数一数二的的勇武能力和方略,有极大可能和曹操一争雌雄。

四是蜀国没有机会出现三国鼎立的绝好机会

历史对刘备是眷顾的,如果郭嘉不死,孙策不死可能就没有赤壁大败,刘备仍然无处立足,也不会出现因曹操嫌弃张松相貌难看而发生张松献图的故事,刘备也无法得到益州。

孙策不死,庞统很可能被孙策笼络到,要知道庞统一直想效力吴国,但孙权实在忍受不了庞统的相貌而拒绝之,可能孙权实在不喜欢重口味吧。

这样的话,最终还是曹操和孙策争霸天下,刘备集团到处投奔,沦为打酱油的角色,此时没有三国演义,后世只能说是两国争霸。


经史散人


答:三大奇人会载入野史,一个天天喷血,一个揣着箭生活,,一个脸抗着箭生活。这明显是个可怕的故事。三国怪谈传说就此开始,为民间生活带来一丝精神。


会飞的肥羊


其实只有庞统影响大些,我们现在不议论这三个人如果不早死影响三国结局,但是如果司马懿早死的话那真的影响三国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