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刘备伐吴成功,能否统一三国?

世故者也之乎者也


刘备伐吴,并不是真正灭吴,刘备也没有能力灭吴,何况还有个强魏在伺机灭蜀。

所以说刘备伐吴,不如说是想夺回荆州。事实上夺回荆州是有可能的,刘备不用大张旗鼓的去夺荆州,而是先充分准备,采取出其不意,大军走水路,顺流而下,一天可到荆州地界,另一路陆路走夷陵线。这个时候吕蒙刚死,吴军没有统兵都督,陆逊是后来才上位。估计等陆逊上位,荆州已经夺回来了。

那么我们来说一下荆州,自刘表统治,中原历经黄巾,董卓,曹操,袁绍等打来打去,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但是至刘综降曹,荆州基本无战乱,包括好多战乱之地的财主士大夫逃往荆州,荆州在中国当时真的是个人口众多的富熙之地。

从荆州出兵攻魏夺取中原,是最理想的。夺回荆州,包括孟达的上庸三地也夺回,上庸也是一条攻魏线路。而后来诸葛亮出的祁山线,是这三条攻魏线路中最不理想的线,光运物资就麻烦,诸葛亮为这还发明木牛流马。

为什么说荆州是攻魏最好的线,我们看当初关羽水淹七军,就逼得曹操想迁都。

夺回了荆州,准备的是攻魏,而不是伐吴,这个时候主要对吴防范就行,吕蒙的白衣度江能成功,是因关羽大意没防范,也没有想到东吴这个盟友背后插刀。

因为吴的陆上进攻水平真不行,我们看,几万吴军进攻张辽几千,半夜张辽带八百人进攻吴军,进出自若,吴军大败,东吴甚至用张辽的名字吓小儿。

夺回了荆州,刘备就拥有四川和荆州两个最好的产粮地,加上人口,准备好只等机会,魏一乱,就进取中原。

孙权这个人放心,他只有自保的心,没有夺天下的心,他只是享他父兄打下的江山的福,跟刘禅思想也差不多。

有生之年,他除了夺回荆州,没有再开拓半尺中原土地。

所以说,刘备伐吴灭吴都不实际,夺回荆州才是真。


黎家第一汤


话不说死,但是如果刘备真的尽占吴土,那干赢曹魏,统一三国的几率就大多了。而且以刘备当时的气势和愤怒,伐吴成功,定当会占领东吴全境,以下伐吴成功我们就以尽占吴土为基础。

下面我们瞧瞧伐吴成功,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势变化。

一 蜀汉占半壁江山

伐吴成功,也就意味着荆州夺回来了,东吴本身的交州和扬州也变成蜀土了,这样一来蜀汉就从“一隅”变成了广袤的“半壁江山”。

战争需要经济做后盾,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代都以小农经济为主,现在不仅有益州天府之地的基础,更有江东繁荣富庶之地的加持!实力简直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另外,冷兵器战争相对于现代也更依赖人口,有了东吴的土地,兵源就会源源不断,用咱们现在创业的过程来形容,就是“试错成本”降低了,手中成本少,风险大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去尝试,但是很多事情都是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蜀汉手中的“牌”多了,打的时候就会更加随心所欲,险中取胜的行动,也能干脆果断的去进行!

想想诸葛亮的五次北伐。

第一次,建兴六年(228年)春,发兵陇西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而复失,终因马谡失街亭而被迫折返。

第二次,建兴六年(228年)年冬,围困陈仓,粮尽而还!

第三次,建兴七年(229年),攻占武都、阴平二郡。

第四次,建兴九年(231年),包围祁山,李严运粮不及时,蜀汉粮尽撤军。

第五次,建兴十二年(234年),兵出五丈原,与魏军相持百日,终因诸葛病死,粮草不济而撤军。

五次北伐,超过一半都因为粮草问题撤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真的不是吹的。本来真实的诸葛亮北伐,都因为司马懿在关键城池坚守不出,拖的蜀军粮草无以为继,终无功而返。可是有了东吴的地盘儿那就不一样了,出兵线路多元化,补给以及补给线路也是多元化。以诸葛丞相之智,那时曹魏麻烦可就大了。

二 诸葛亮与刘备能活的更久

夷陵大败,损兵折将,刘备懊恼成疾,不甘而逝;蜀汉在夷陵之战前,取益州,定汉中,曹丕篡位,刘备高举“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旗顺势称帝,气焰之盛,如日中天。

而陆逊一把大火过后,蜀汉跌入谷底,国内动荡不安,叛乱蜂拥四起,民心惶惶。在此危亡之际,诸葛亮谨小慎微,事必躬亲,主持平叛和恢复生产的大计。

知遇之恩的刘备身亡,得力干将五虎上将已亡其四,独老赵云一人尚在。

这些一同拼天下的人的离去,本来在情感上对诸葛亮就是沉重的打击,但是现实情况还不允许他有任何懈怠,悲痛之余,更要冷静处事,事事操心。终在第五次北伐因积劳成疾而逝世!

但是刘备伐吴打赢了,起码刘备不会死那么快,蜀国最大的一面旗,最有号召力的一面旗仍在天地间飘扬。

诸葛亮也不会面临情感和现实严重危机的双重打击,彼时有了东吴之地,诸葛亮这种天才智者,眼里看到的肯定是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积极的情绪,成功的曙光,定能支撑他自己更久。

三 人才来源更广泛

活着的诸葛亮也是人才之一,但是他必须要单独列为一档,实在是过于智慧,不世出的奇才。

强如司马懿,也惧诸葛三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并不是演义杜撰,在东晋史籍《汉晋春秋》里是有记载的,司马懿听闻蜀军发丧后,自嘲:““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随后观察蜀军遗留的营寨,赞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很强,但是诸葛比司马还要高一筹!

关注三国历史的都能明确感知到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真是举步维艰,能战能谋的都不在了。

诸葛亮死后,朝内靠蒋琬,费祎,董允撑了一些年,然后祸国殃民的黄皓就一家独大了;朝外征战靠姜维;姜维有大才,却无逆天之力,比起诸葛亮那还是降了不少档次。

拥有东吴之地,就可以广泛搜集人才,除了蜀中,还有荆州,江东。荆州本身就是出人才的地方,诸葛亮,庞统,徐庶,马氏五常都出于荆州,况且蜀汉政权的核心掌控者就是荆州集团,对于荆襄之才,定能善加利用。

江东之才可能稍微麻烦一点,毕竟他们效力的东吴才刚刚被灭,有的人可能不服蜀汉,但是这个我相信诸葛亮肯定有办法善加招抚,参考舌战群儒,你说诸葛亮是三国第二喷子,没人敢称第一,喷得你狗血淋头还不带脏字,口才不要太好!

结语

刘备伐吴成功,蜀汉必当威震天下,名气更大,投奔者就会更多;属地更广,自身实力就更加雄厚。届时与曹魏逐鹿中原,胜算可就大多了!

遥想当初袁本初本有灭曹之力,却无灭曹之智,而现如今蜀汉不是当时的冀州势力可比,刘备诸葛也远非袁绍能比!


史海浮沉假行僧


刘备伐吴,名义上是为关羽报仇,实际上是为了夺取荆州,其用意刘备和诸葛亮都心照不宣,因此,刘备伐吴,没见到诸葛亮出面谏阻。和好东吴,是隆中对策之一,取得荆州也是隆中对策之一,二者缺一不可。本来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刘备取得益州后仍赖着不还,孙权夺取荆州,刘备没得说。但东吴不该杀俘虏的关羽,这让刘备找到了重新夺回荆州的理由。取荆州和和东吴,都是隆中对策所必备的条件,刘备伐吴,诸葛亮心里自然很矛盾,因此既不谏阻也不赞同,没有表态。刘备伐吴,说到底仍是在执行隆中对策,但他有点太轻视东吴了,没有制定一个成熟的伐吴方案,没有以政治为主,征伐为辅,而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武力,过分轻视东吴的力量了,最终才招致了夷陵惨败,把恢复汉室仅有的一点儿希望也给破灭了。如果刘备在起大军征伐东吴的基础上,再配以政治外交手段,以武力进逼,争取孙权的妥协,这样既不破坏孙刘联盟,又让刘备与孙权分割荆州,尚能达到这种结果,保持隆中对策的条件,蜀汉恢复汉室,还于旧都,还是很有希望的。其实东吴也是担心与蜀汉反脸,给曹魏以有机可乘的,在刘备伐吴初期,进军顺利,孙权就派使者要求讲和,刘备不许;后来刘备夷陵惨败,驻白帝永安宫,怎能忍如此羞辱?定还要收合残兵,与东吴一战,孙权听闻害怕,就再次派使者讲和,刘备此时头脑也清醒下来,也切实感到了东吴的实力和曹魏的威胁,就同意了孙权的讲和。刘备如果征伐东吴达到重夺荆州的目的,自然会派大将镇守荆州,最有可能的是派魏延前往镇守吧。荆州是产粮重地,又人口密集,是个难得的出兵北伐军事基地。这边再经营汉中,修甲兵,治军备,招人才,用诸葛亮治国理政,不出十年,蜀汉将综合国力大增。在修好内政军备的同时,扰曹魏,和东吴,尽人事以待天时。正如隆中对策所说,一旦天下有变,蜀汉两路攻伐曹魏,再配以东吴相助,灭曹魏定天下,也是极有可能的。


sunjin72976689


我来大概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东吴偷袭荆州后,刘备方面版图最小,实力最弱;而东吴方面则有荆州这一长江中上游最重要的战略基地,江东防线得以巩固;曹魏在中原,实力最强劲。

按照题主的意思,刘备伐吴成功,就是占有了川蜀及长江以南的全部地方,与北方隔秦岭及长江对峙。个人认为即使是这样,最后能成功统一的可能性也比较低的,分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看看一些历史上的情况。南北对峙局面最最明显的就是东晋南北朝时代,看当时南朝数国中最强的朝代宋,不但据有川蜀与长江流域,最强的时候是以黄河为界与北方隔河相望的,而且北方当时的北魏政权并没有统一北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宋也没有最后统一天下。所以翻翻历史细细查看,在中国历史上由南方发源并最终统一天下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而已,而明朝时代的南方经过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发及南宋的大力经营,经济全面赶超北方,完全不是三国时代所能比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以及南宋、南明等政权,没有一个北伐成功真正统一中国的,甚至到最后都是沦落到被征服统治。

另外一个就是讲讲当时的情况,刘备灭东吴后,首先刘备本人年岁已大可能也就几年活头,所以统治者是刘阿斗,而他不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领导者。不说东吴方面的人才为了气节都殉国吧,就算江东人才与西蜀一样都为诸葛亮所用,但历史证明诸葛亮长于内政而不善军事,所以最后能战败教自己强劲的曹魏集团也是要打个问号的。另外,按照史实记载,在吴蜀战争的情况下,曹魏一直有军队在魏吴边界处活动,准备偷袭。所以假如刘备真要成功灭东吴的话,曹魏方面不会任其坐大,肯定也会有所行动的,那么哪怕东吴被灭,假如好处均分的话,对于刘备方面大大不利,三国时代可能会更早的结束。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阿踏米


如果刘备伐吴成功,统一三国也是一个梦。首先刘备即使吞并东吴疆土,也没有能力短时间稳定,而曹魏也不会让刘备猥琐发育。

伐吴成功可能存在的现象

刘备若是在夷陵大胜东吴,全歼东吴守军。那么东吴境内不会再有这么大股的军队集结起来对抗刘备。地方守军会有望风而降的现象,那么刘备就接收了一定量的东吴守军和将领。刘备兵临城下时,孙权的掌权时代也就结束了。那么这一班原东吴的大臣们也会全被刘备接收。

这群东吴大臣就会影响刘备的统一。孙权也曾经几次攻击合肥,但都是出拳无力。这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群大臣不重视扩张,只要江东境内不被战火洗礼就行,至于什么称臣、投降他们根本不在乎。

伐吴胜利后谁来镇守东吴这片土地

刘备胜利后,东吴的沃土谁来规划发展是很大的难题。益州方面诸葛亮整治的刚见成效,一旦撒手主理东吴这边,那么益州派就会趁机做大甚至作乱。东吴境内一旦易主,这些原有家族的利益的不到保障,又是一大隐患。

如果再让这些东吴降臣主理,发展是没问题的,但是不能提起战争。一旦征兵伐魏,这些大臣就会跳出来阻拦。

曹魏不会坐视不理东吴易主

古代战争即使消息再慢一个月也能将前线战报送至掌权者手中。曹魏不会坐视不理,放任蜀汉做大。一旦曹魏两处出兵,一方面攻打汉中、另一路攻打东吴未被刘备收复的地盘。那么就会变成两家分割东吴,而且蜀汉还要顾及老巢。汉中失守益州危机、东吴失去天险曹兵过江立稳脚跟那么蜀汉政权也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总结:刘备无论是输是赢,都没有希望统一三国。人才匮乏,有疆土也未必守得住。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刘备不敢灭吴。

之所以刘备要东征伐吴,还弄出如此大的声势,就是为了在心理上给东吴极大的压力,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攻取荆州。

仅此而已。

至于说攻陷建业,夺取扬州,彻底断绝江东基业。

刘备不会,也不敢。

因为早在刘备东征之初,孙权就已经上书表示臣服于魏国。魏帝曹丕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并且还写了一封《报吴王孙权书》来激励孙权抗击刘备。

可以说刘备从出兵到战败,曹丕全都看在眼里。之所以曹丕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在曹丕的眼中,蜀国必败,吴蜀两国之间的平衡不会被打破。一旦蜀军胜利,趁胜追击,情况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魏国必然发兵劝架。

而这一点,显然刘备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我们大胆的猜测,在刘备的最初计划中,就没有想过彻底灭亡东吴,只要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拿回来,那就算大功告成。只可惜陆逊没有给刘备这个机会,让我们无法真正知道刘备心中到底要打到哪里。

那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假设。

夷陵之战,是东吴方面集结优势兵力,并且蓄谋已久的一场阻击战。如果此战吴军依然战败,那么基本上也就宣告吴军荆州防线的崩溃。蜀军协大胜之威,一旦进入荆襄平原,那必然是势如破竹,一马平川,收复荆襄二郡不在话下。

甚至还有可能攻下常年被吴国控制的江夏郡。

但是紧接着,蜀军需要面对的就是吴国在扬州的本土兵马。而且蜀军如果在荆州顺江而言,几日之内就可直逼建业,所以一旦蜀军选择继续进攻,那么势必要面对吴军自杀式的拼死抵抗。

先不说在这样的抵抗下蜀军是否还能连战连胜,就算最终蜀国真的攻破建业,生擒孙权,一举灭掉了吴国,恐怕蜀军的伤亡也会极为惨重,无法再继续作战。

而此时蜀军要面对的,将是虎视眈眈、以逸待劳的魏军!

与曹睿在位时,魏军良将匮乏不同。

此时正是曹丕继位初期,曹操麾下诸如曹仁、曹真、曹休、徐晃、张辽、张郃、夏侯惇等一干名将尚在,一旦从曹丕下令,举倾国之力全力南下攻蜀。那么已是强弩之末的蜀军,又怎么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魏军?

所以刘备若是伐吴成功,三国确实会一统,只不过不是归于蜀,而是归于魏。只要刘备不是个傻子,就觉对不可能真正灭掉吴国。


盗帅夜留香YE



刘备要是伐吴成功,那么统一天下就是魏国了,三国里面刘备的蜀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是最弱的,刘备举着全国之力攻打东吴,看着是为关羽报仇,其实刘备早就想统一天下了,所以刘备就不顾东吴的示好以及割地赔偿的条款而是一意孤行的攻打东吴。


其实东吴岂是那么容易攻打的吗?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以后也曾攻打东吴但是都被孙权强悍的水军阻挡回去了,所以曹操才会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啊”,连曹操都没有攻下东吴更不要说刘备了,再者刘备攻打东吴放弃了水军,以至于陆逊从后面包抄刘备大军,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惨败托孤白帝城,就算假设一下刘备攻打东吴成功了?那么也许统一三国的就是魏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攻打东吴那是举全国之力啊,诸葛亮等人那是极力劝阻啊,就算打下了东吴刘备还有多少大将兵力驻守东吴啊,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是魏国趁机攻打蜀国怎么办?要是刘备攻打东吴成功但是因为兵力补给不足东吴剩下的势力对刘备反扑怎么办?这时候要是魏国派兵插一脚怎么办?刘备这样会逼死自己逼垮蜀国的,那么三国也许就是魏国一统天下了,提早结束分裂局面了。


婉兮历史


如果刘备伐吴成功能否统一三国,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

首先,从三国时期蜀国的疆域范围来看,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这些地方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古代属于蛮荒之地,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人口也不多。

其次,孙权的地盘在荆州,扬州,广州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区,这些地方在汉末其实很多地方也都是半开发的地区。就算刘备伐吴成功了,他也只是地盘得到了扩大,经济,物资和人口并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曹操占据了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人口众多,物资丰富,经济活跃,兵强马壮,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所以就算刘备伐吴成功了,其实也根本不能统一三国。相反,他如果伐吴成功了,只能说他的地盘大了。古时打仗靠的是人数和钱粮,你没钱没粮更没人空有地盘,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其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被魏国一步一步的蚕食掉。



松于峭壁


刘备伐吴成功确实非常有可能统一,同样即便不伐吴也有着统一的希望。

伐吴若取得胜利,对刘备的蜀汉政权而言,不仅可以增加人口,兵员与战略纵深,更可以对曹魏的核心通知区域中原形成战略上的压制。

曹魏统治的西北并不稳固,马超韩遂等地方军阀依旧有影响力,辽东公孙渊虽实力有限,但曹魏征讨却也难度颇大,因此能够形成均衡。

我们看蜀汉在夷陵之战精锐尽失的情况下,诸葛亮北伐依旧能够带给曹魏压迫感,若蜀汉精锐不失,而全力攻曹魏的话,优势能够更大。

先锋兵占领西北,得到当地部酋的支持,又有汉中作为支援,两方稳固后向关中地区推进,得关中蜀汉便可居高临下压制曹魏。

西北提供的战马将极大提升蜀汉的装备机动力,关中富饶的农耕出产将带来强大的后勤保障,届时三国的态势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但以上都是理想的状态,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等,都是以少胜多的例子。

战争除了基础军事实力,还要看将领的临阵反应与天气的变化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所以,战场无绝对。

刘备吞并东吴只是增加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却并不代表绝对能够做到统一,毕竟他的对手曹操是当世枭雄!


多臻贵


答案是不行。如果刘备伐吴成功,最大的可能性是双方划江而之治,彼此争战不休。理由有二:

第一,南方实力不足。

吴蜀二国人口加起来不如北方一半。但从军事上讲,南方无马,陆战不行。北方水战则不在行。所以会有长时间对峙可能。

第二,没有先例。

从历史上看,除去朱元璋北伐己经烂透了的元朝以外,南北对峙,从来都是北方政权取得最后的胜利。比如南北朝,最后由隋统一中国。五代十国,则是由宋统一中国。各位可以自行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