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姑孰侯


郑和是云南人,于1371年出生,在1433年的时候死去,虽然寿命只有52岁,但是在那个平均年龄只有60岁的古代来说,郑和算是一个长寿的人。他生前,曾经七次下西洋,不仅宣扬了我大明王朝的国威,也增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为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的人,余生应该是很圆满的,但是后来朱棣死后,郑和的下场是什么样的,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



一、新的皇帝上位,新官上任三把火,就不再让郑和下西洋

当明成祖朱棣驾崩之后,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就成为了下一任皇帝,在他登上帝位之后,他觉得之前父亲让郑和下西洋的举动,是一种大海捞针,漫无目的的行为。于是,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就下令停止郑和继续下西洋,当然,朱高炽这么做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当然,明成祖之所以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但是现在的明仁宗并不想去寻找失踪建文帝,因为他对自己来说用途不大,所以也就没必要去大费周章让郑和继续下西洋。


二、明仁宗驾崩后,明宣宗继位,也没有继续让郑和大费周章

朱高炽当初满腔热强,结果仅仅只做了一年的皇帝,便驾崩了,随后明宣宗就成为了下一任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又让郑和下西洋,不过,也只有这一次,因为明宣宗得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只是简单的加伤一下国家的联系,只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活动,这也就是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

三、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风餐露宿,郑和病死在海上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是来到了阿拉伯半岛,当时郑和的身份拜访这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不太合适,所以他派自己的手下去拜访。然而,这一次的出海,竟然成了整个的最后一次下西洋,在回来的路上,他因为积劳成疾,永远的去世了。


以史正衣冠


郑和,又称为“三保太监”,不过他虽然是明朝的一个太监,但同时他也是外交家、航海路。他虽然叫郑和,不过他却本姓马,因为他年轻时就在朱棣的燕王服,后来又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故而他被赐姓为郑。



郑和在军事上也颇有成就,而他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这个行动也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因为有军事才能,又深受朱棣的信任,同时那时郑和年龄更值壮年,再加上郑和又对佛教、伊斯兰教的背景多有了解,所以在朱棣决定下西洋时,郑和就被定为下西洋的正史太监。

那朱棣让郑和七下西洋,朱棣驾崩后,郑和的下场如何呢?


其实郑和七下西洋,并不都是是在朱棣时期下西洋的,郑和下西洋是从朱棣永乐时期到宣德年间这段时间。第一次开始于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最后一次结束于宣德八年,也就是公主1433年。

郑和下西洋,带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太仓聚集,然后到福州长乐太平港,远去西太平洋、印度洋,他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地区。


而郑和的最终结局,是在他第七次下西洋时,返回的时候,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所以郑和是死在他的下西洋的事业上,并且是返回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中孚鉴


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让世界都觉得大明国力空前强盛,要知道当时明朝是海上力量最强的国家。因此郑和才有机会去下西洋彰显大明的国威,七下西洋期间有六次都是在永乐帝出洋的,成祖病死后。仁宗上位,认为下西洋劳财伤民,因此停止了下西洋。宣宗皇帝即仁宗位后,恢复了下西洋。此时的郑和接到下西洋命令后,非常的开心。不过谁也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成祖死后,郑和的下场到底如何呢?

公元1425年,仁宗即位。郑和当时在南京正准备第七次下西洋,可惜没想到等来的是仁宗皇帝摆手罢停下西洋之事。郑和心中面临绝望,因为他认为下西洋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南京守备太监

下西洋的部队驻扎在沿海区域,仁宗摆手罢停下西洋之事后,被仁宗下令留在了南京。成为了第一任南京守备太监,主要任务职责为补修南京城。此后五年期间,郑和都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


不过好消息是仁宗只在位短短十个月,宣宗即位后,并没有彻底打消郑和心中的念头。而是说待国内安定后,便可继续下西洋,彰显大明国力之强,自然能与更多的国家产生交集,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到大明王朝。

这给了郑和活下去的信心,要知道郑和从小便追随朱棣即成祖。从第一次下西洋使得西洋诸国,畏惧大明,想要与大明交好的时候,郑和便认为自己这一生并没有碌碌无为。因此郑和将下西洋视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

公元1425年至公元1430年这段期间,大明王朝发生了很多变故。公元1425年十月仁宗暴病而亡,宣宗即位后虽想要下西洋,可下西洋的确需要消耗很多的财力、物力。当然带来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

最后一次下西洋

因此终于在公元1430年,宣宗下旨命令驻守南京修缮宫殿的部队,下西洋。领导人自然还是郑和,这也就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历经三年,据记载,公元1433年返程过程中郑和病逝于印度西海岸古里国(今印度城市卡利卡特)。

此次下西洋所用船只,让当时世界各国叹为观止,船队的龙船,大者可承载数千人。且船上火炮极为强悍,船体大如海市蜃楼。各国纷纷赞叹大明船队威武雄壮,到第七次下西洋之时,各国都主动愿与大明交好。

要知道此前有几次遇到西方国家,对待大明船队并不友好。这一切都是源于郑和一次又一次下西洋的努力,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成祖、宣宗的支持。

成祖走后,郑和的下场还是比较好的,首先在成祖离世后成为了大明南京首任守备太监。这一期间待遇还是非常好的,这一工作连续了五年。在公元1430年后开始了历时三年的航海,这也是郑和一生的夙愿,最终葬身大海。郑和一生也算的上是功成名就,何况他本是就十分乐忠于航海事业,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关注,讲述大明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荆襄名士


朱棣依靠着“靖难之役”成功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完成了从燕王都永乐帝的转变,不知其在攻破了南京后,会不会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在里面。

在朱棣攻破了南京后,朱允炆失踪了,这一下便打破了朱棣原本所有的打算,因为如果朱允炆在破城之日被抓到还好,朱棣还有所准备去应对,可坏就坏在朱允炆失踪不见了。朱棣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先是慌了,因为这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可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在镇定了一会后,当机立断的让人对外通报,并发表告示,说建文帝已经在大火中丧生了。因为朱棣心中清楚的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让外界知道建文帝没有死,而是失踪了,很可能会让别有用心的人以此来钻空子,毕竟在清朝的时候,一个朱三太子就能把大清朝给搅和的天翻地覆。

另一方面,可如果建文帝出去后继续联络没有被征服的省份,很可能会形成力量来对付朱棣,因为当时的朱棣并没有完全的攻破全国省市,他为了能够取得胜利,便直接瞄准了南京,大明朝的首都。

所以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取得的地位,他秘密召见了郑和,要求他以下西洋的名义去寻找朱允炆。郑和奉朱棣的命令只下过6次西洋,而第7次是奉朱瞻基的命令

第一次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携带的兵甲人数为二万多人。他先是从苏州出发,然后在到福建、爪哇、苏门答腊最后到达了古里,并在哪里立下石碑刻下了“去中国十万余里”。

第二次下西洋

在1407年的时候,郑和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下西洋,在这次航行的路线中,郑和来到了锡兰和波斯,并在波斯的大地上交换了两国表达关系良好的珍贵文物。

第三次下西洋

在1409年的时候郑和与姚光孝等人去了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印度,都与各国表达了大明王朝的威严和友好。

第四次下西洋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间是在1413年,在这次旅行中郑和的船队第一次来到了东非境地。在1415年的时候回到大明。

第五次下西洋

在1417年的1月,郑和的船队又再次启程了,他们海华丝按照原来的路线进行访问,现是爪哇、东非最后是麻林。

第六次下西洋

这是郑和在永乐年间的最后一次下西洋,于1421年的时候出发,后来因为大风,取消了此次的访问任务,回到了大明国。

郑和在朱棣在位期间,一共驾船出使了国外六次,在这六次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海外交的典故。后来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将下西洋的任务取消了,命令郑和率领下西洋的部队子在南京部署。后来仁宗因病去世,明宣宗继位,在这位皇帝继位后,又继续要求郑和带领他曾经的船只去进行下西洋的大业。

第七次下西洋

此次下西洋的时间是1430年,这是郑和第七次受命下西洋进行外交,据史料记载,在此次下西洋的任务中,共计有两万人,虽然这个时候的郑和身体依然强壮,但是他毕竟已经老了,精力没有当年旺盛了,在进行完这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却因为劳累过度,加上长时间漂泊在海上,最终在船只返航的时候在印度的西海岸去世。

郑和在虽然是朱棣委派和任命的官员,但是在朱棣死后其的前途依旧没有收到影响,最后他的骨灰被埋葬在了南京。


木剑温不胜


朱棣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曾六次派郑和下西洋,但是都是一无所获。郑和所到之处,各国百姓都看见了大明的强盛,纷纷派出使臣来到大明,大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万朝来贺。虽然郑和下西洋让大明王朝声名远扬,可也耗费了巨大的国力。


在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登上帝位,他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至于他的原因很简单,朱棣让郑和下西洋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而朱高炽又不想寻找建文帝,自然就没有必要去耗费巨大国力继续让郑和下西洋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明仁宗朱高炽仅仅登基一年便驾崩了,继位的皇帝是明宣宗,明宣宗又再次派遣郑和下西洋,这就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明宣宗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很简单,仅仅只是简单的一次外交活动。




郑和这一次驾驶着大船来到了阿拉伯半岛,他早就听父辈提起过伊斯兰圣城麦加,不过就他的身份而言,他不太适合去麦加朝拜,所以郑和派了七个人前往替他朝拜,也算是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郑和这一次下西洋没有能够回到大明,他在古里病逝,古里在现在的印度半岛,一代航海家就这么结束了一生。


传奇历史观


郑和下西洋,有六次都是在永乐年间奉旨出洋。成祖死后,即位的仁宗洪熙皇帝中止了下西洋,仁宗死后,宣宗皇帝又恢复了下西洋,郑和于宣德五年(1430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最后一次,郑和最后病卒于此次下西洋返程途中。




郑和年轻时候即在燕王府侍从燕王朱棣,他有谋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是少数能文能武有才学的宦官。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出访海外诸国,宣扬大明国威,所到之处皆得外邦之国热情接待。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自郑和起,世界其他国家才逐渐兴起大航海热潮。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交流,而郑和本人,也展现出了其杰出的外交才能和军事谋略。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的仁宗皇帝觉得历年下西洋耗费国家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于是下诏停罢下西洋之事。当时明朝刚迁都北京没多久,南京保留了一整套和北京差不多一样的领导班子。郑和奉诏率下西洋的军队就近镇守南京,郑和也成为首任南京守备太监。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便于洪熙元年(1425年)十月驾崩,即位的宣宗朱瞻基并没有让郑和回北京的意思,而是让他和另一个太监王景弘继续守备南京。郑和还受命负责修缮南京宫城,从洪熙元年(1425年)到宣德五年(1430年)的这几年时间里,郑和都尽心尽责守备南京,督造工程,但是下西洋事业并没有彻底中止。



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皇帝下诏,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此次下西洋规模为历年历次规模之最。船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于次年一月十九日正式从南京下关出发,在福建长乐做短暂侯风,船队所用之龙船,大者可载千人,高大坚实,威风虎视,这一次下西洋的人数,达到了27550人之多。



据记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共历时三年,于宣德八年(1433年)返程过程中病逝于印度西海岸古里国(今印度城市卡利卡特),船队由副使王景弘率领返程,同年7月22日顺利返回南京。

郑和把一生都献给了大航海事业,最后一次下西洋圆满结束,却不幸病逝于回程途中,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过的国家和地区多达36个,最远处竟到达非洲的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郑和所率领的大明船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


大国布衣


郑和死后,骨灰被安葬在南京宏觉寺地宫,在我看来,还埋葬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航海梦。

宣德八年四月,大明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在印度西海岸的古里国去世,死在了他第七次的航海路上。

郑和的病逝,意味着明王朝最后一次大航海的落幕。此时已是宣德年,永乐皇帝的继承者们,显然没有朱棣那般远大的眼光,加之大明的北疆再次出现隐患,于是伟大的华夏大航海时代被无限搁浅。

关于郑和的身世,其实史书上所载了了,根据史学家吴晗的推测,郑和是在明军1381年收复云南时被俘,遭受“宫刑”,并在1384年被派往燕王府做侍从,在那里遇到了他一生追随的贵人:朱棣。

靖难之时,因在郑村立功,被赐姓郑,1403年,被道衍和尚姚广孝收为弟子,从此笃信佛法。

1405年,对郑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永乐皇帝朱棣为“寻戈异域”,命令造宝船,进行国家级的航海行动,而这支远航船队的统帅,便是三宝太监郑和。

从1405年的第一次航海,道1433年死在航海路上,郑和一共进行了七次远洋航海,郑和的宝船队伍,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舰队,一艘船需二百人方可启航,可容纳千人吃穿用度,而这样的船,据史料记载,又63艘之多。

比郑和去世更加遗憾的是,在他死后的3年后,英宗皇帝便下了诏书,禁止建造海船,而已有的郑和宝船,则在搁置中慢慢腐朽溃烂,虽然在隆庆年间,又有了允许民间出海的诏令,但其规模和国家的重视程度,都远远的不如郑和时代。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郑和的结局还不错,是死于海上,死于他奋斗一生的事业之上,未受迫害。

1399年,皇叔朱棣因不愿坐以待毙地被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挥师南下,发起了“靖难之役”。

可怜朱允炆能力稍逊,左右亲信之人又非能臣,齐泰、黄湜不过两个急于立功之辈,李景隆更是难堪重任,乃至于他虽然占据了绝对优势,却也将一手好牌打烂,稀里糊涂地输给了朱棣。

李景隆之流更是无耻至极,眼看朱棣打到南京来了,竟然跑去给朱棣开城门,朱允炆用这样的人焉有不败之理。

朱棣一路攻入南京城,打入皇宫,只是皇宫之中却已经没有了朱允炆的身影,只有量具被火烧得焦黑的尸体。

为了安定天下人心,朱棣也不管焦尸是不是朱允炆了,只是急忙对外宣布消息说朱允炆已经自焚而亡。

为了让人相信朱允炆已死,朱棣还有模有样地安葬了朱允炆。

当时,郑和已在靖难队伍之中,伴随在朱棣的左右,为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朱棣在坐了江山之后才赐他姓“郑”。

朱棣虽然亲自对外宣称朱允炆已经自焚死了,可是当时盛传朱允炆早已经偷偷从暗道逃出了皇宫。

他虽说是朱允炆的叔叔,对朱允炆的体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对于一具被烧得焦黑的尸体,真让他去认,他也不敢确认一定是朱允炆,加之皇宫内外谣言四起,说朱允炆逃出生天,他当然更加怀疑了。

后来,又传出了朱允炆乘船出海的事,朱棣就更加疑神疑鬼了。

于是,如《明史》所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朱棣开始让郑和出海,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是这事毕竟不能摆在台面上,所以只能假托“耀兵异域”为由。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朱棣特意选出了27800士卒随同郑和一起出海,更有长44丈、宽18丈的船62艘,浩浩荡荡下西洋而去,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返回南京,真可谓是一场盛事。

只可惜,郑和此次下西洋虽说宣扬了明朝国威,可是却没有找到朱允炆的踪迹,这是朱棣最为遗憾的地方。

郑和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也没能带回朱允炆,而朱允炆又已经成了朱棣的心病,非找到朱允炆不能病除。

所以,郑和回到南京休整不久即再次扬帆西下,仍然还是一边宣扬明朝国威,一边暗中探访朱允炆之踪迹。

此后又于永乐七年、十年、十四年和十九年率船队下西洋,只可惜,终无所获。

所以说,郑和成规模地下西洋,朱棣活着的时候只有六次,永乐二十二年的时候他虽然又去了一次旧港,但只是为了带去朱棣发给旧港宣慰使施进卿的儿子施济孙的官服和官印而已,并非此前六次之下西洋。

等到郑和将官服官印交给了施济孙之后,回到明朝之时,朱棣已经去世了。

朱棣一死,朱高炽即位当了皇帝,为了尽快恢复民生经济,朱高炽废除了朱棣时期的不少政策和战略,郑和下西洋之事也在被废除之列。

郑和的事业在海上,下西洋的战略被停,他也就无事可做了,再加上他又是朱棣时期的宦官,所以也难免遭到了一定的排斥,被打发去了南京,成为了南京的第一任守备太监,至少没被清算和迫害。

郑和原本已经认命了,认为自己余生再无出海之可能的时候,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之后一命呜呼,他的人生将因此再次转变。

朱瞻基即位之后,虽说在政治上和朱高炽一样施行仁政,但是行事却比朱高炽更放得开,也更有“脾气”一点。

为什么说朱瞻基更有“脾气”呢?宣德五年,他即位已经五年了,可西洋那边稍远一点的藩属国竟然没有派使臣来朝贡、恭贺,朱瞻基顿时怒了,你们这些蕞尔小国,是不是不将朕放在眼里,不将大明放在眼里!

再远,你也不至于五年了还没到吧?

于是,朱瞻基气呼呼地给郑和发了一道命令,让郑和再一次率领船队出海去宣扬国威,让西洋小国看看明朝的厉害,而这也成了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这一次,郑和死在了返航的途中,死在了海上,或许这也算是为他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倘若郑和能够活着回到明朝,不说明朝的财力能否支撑,以当时明朝的政策和战略重心来看,郑和也不可能再有出海的机会。

所以,第七次下西洋之后死于海上,对郑和而言,最为圆满。


宁糊涂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要说耗费国力,那的确是耗费了。

当时为了向海外各国宣扬大明国威,宝船造得坚固巨大,《明史》上记载“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如同那个时代的航母。

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每只宝船光造价就约五六千银两,算下来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还有各类装饰,极尽奢华,是真正的“宝船”。对于臣服的沿途各国,明廷还有大量赏赐,也是笔巨大的支出。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闭关锁国可以省这一笔费用,可长久如此等于坐井观天,和世界脱节。朱棣目光长远,通过下西洋这种方式,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开通了海上贸易,积极作用同样显著。

那么,朱棣去世后,郑和下场如何呢?还行,没遭到清算。

对于下西洋这件事情,朱棣的继承者朱高炽是很反对的,觉得劳民伤财,所以登基后下诏停止。但朱高炽为人仁和,虽然不怎么待见郑和,也没有针对的意思,妥善安排了郑和及随船军队。

1425年,朱高炽任命郑和为首位南京守备太监,率领随他下西洋的军队镇守此地。这是个养老的职位,曾经与海外各国大战的骁勇将士们也成了养老兵。

不过,虽然驻守南京等于养老,也得是立有大功、并且深得皇家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明朝认同船队的功绩。

同年,朱高炽病逝,继任的朱瞻基要求郑和“谨守南京”,防范有可能会发生的动乱,并命他修缮南京宫城。

(宝船建造图)

和父亲朱高炽比起来,朱瞻基无疑更有进取心,对于下西洋持赞同意见,想重现祖父时代的荣光,积极的筹划下西洋事宜,1430年正式立项,命郑和督造宝船,对郑和多有嘉奖。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第七次下西洋终于成行,郑和率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准备从那里出洋。船队共27550人,规模不下从前。

除了常规任务之外,朱瞻基还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劝谕暹罗(今泰国)不要再侵扰满剌加(马六甲王朝,地域最广时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

好吧,其实这也不算多特殊,郑和之前下西洋时就经常调解各国纠纷——不然带那么多军队干嘛?

可惜的是,这一次郑和没能活着回来,死于船队返航途中(1433年),当时船队航行到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剩下的航程由副手王景弘(同样是太监)带队。

总之,武将死于沙场是最好的结局,郑和死于下西洋的途中,也能称一句死得其所。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明成祖朱棣是个雄略之主,他20岁的时候就藩燕京,开始了他在北方的藩王生活,在此期间他统帅北方军队与元朝残余力量进行斗争,取得了很多大的胜利,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这使朱棣声威大震,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大大增强。这为朱棣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创造了条件。

由于太子朱标等三位年长于他的皇子先后死去,使得朱棣成为诸位藩王中最年长的一位。但是朱元璋坚持立嫡,于是朱允炆成了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导致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拥兵自重,朱允炆登基后,朝廷势力孤弱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和大臣商议削藩。结果朱允炆派去逮捕朱棣的张信投降,导致朱棣起兵造反。

此时的朱棣兵精将勇,而朱允炆却没有骁勇善战的精兵猛将,只得派出朱元璋手下大将耿炳文抵挡,最终不敌。朱棣的军队获胜,并生擒宁王,夺得朵颜三卫骑兵,实力大增,到朱允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宫中失火,从此建文帝朱允炆失踪。

之后朱棣登基即位,他是个有才干的皇帝,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内阁,集中权力;在经济上,疏通大运河,恢复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了明朝的国力迅速恢复,百姓的生活比较稳定。

在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而且所选书目全都未经删改,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年。

为了迁都北京,建设了规模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在军事上大力打击元朝残余力量,组织了五次北征,基本上消灭了蒙古残余军队的主力,加强对安南的征服,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加强民族交往,朱棣曾接见过文都千户家族的首领赏思,并予以封赏,在朱棣的两次邀请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派自己的弟子前往南京朝觐,并在南京生活两年后带着丰厚的赏赐返回。

在这样全面的改革,内政外交促进民族融合交流的背景下,郑和下西洋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也叫三保。1681年大将蓝玉平定云南时10岁的马和被掳,阉割后成为太监,后进入燕王府。朱棣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于是留在身边听用,同时对他进行文化教育。

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马和在燕京郑坝村立下大功,攻占南京后朱棣亲书郑字赐他姓郑。永乐二年朱棣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次年开始航海出使,前后七次。郑和被朱棣派往西洋的原因,除了宣传明朝的国威,促进海外贸易,还有一项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其实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建文帝在大火中失踪,这是朱棣始终放不下的一块心病。建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定是逃走了,这一走谁知道将来会闹出什么乱子来,那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天子,一旦在某个地方扎下根来,振臂一呼,难保不会云集士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这个明朝皇帝恐怕就坐不稳了。

朱棣认为应该未雨绸缪,那就先下手为强,利用一切机会寻找建文帝,在他权力所及的明朝版图内,谁也不敢私藏前朝废帝,而且通过他的努力,百姓生活明显好转,铲除了建文帝发难的社会基础,但是化外之地就难说了。所以,朱棣频频对蒙古残余势力用兵,还大力打击安南使之重回大明版图,目的就是挤压建文帝可能的生存空间。


而派郑和下西洋也是这样,郑和的船队都是按照舰队的标准建造和装备的,明着说是为了防海盗,实际上就是要对可能支持建文帝的势力开战,最起码也能威慑一下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所以朱棣花了大把的银子支持郑和下西洋。

结果到朱棣死也没有找到建文帝,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明宣德年间进行的,郑和也死在了第七次下西洋后的返回途中,病逝于古里即印度卡利卡特,回国后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