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前一段時間,遊品曾寫了一篇關於重慶老字號“九園包子”的稿件。

在文章裡,我們梳理了九園包子從始至今所走過的路程,回憶了九園包子在90年代的輝煌,使不少讀者又再次想起過去那牛奶皮、金鉤餡,冰糖和豬肉滿手亂流的絕世美味。

在評論中,還有不少讀者提起沙利文西和星星餐廳、日升桃片蛋糕店的夾心蛋糕、以及小濱樓的包子、芝麻糊和倫教糕。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沙利文西餐廳與日升桃片夾心蛋糕都成了一去不復返的回憶。如今還能找到蹤跡的,就只有小濱樓了。

“但是小濱樓也沒有原先的味道了!”

“物是人非、毀於一旦的老字號,只希望資本不要再打著“老字號”的旗號招搖過市了。”

“完全變了,也沒以前好吃。不要再說了,洗洗睡吧,重慶城已經沒有老字號美食了。”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這樣的評價的確令人失落,但作為一個沒能吃過“正宗小濱樓”的後生,今不如昔的感嘆並沒能抹消我探店試吃的願望。

如今的重慶有6家小濱樓。

分別開在較場口日月光購物中心,沙坪壩的匯泉路,江北國際機場與新世紀百貨,渝北愛情海購物公園,以及南岸區的萬象匯內。

雖然沒有吃過正宗的小濱樓,但還是知道,從前的小濱樓在新華路184號,一樓一底,樓上川菜,樓下小吃。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小濱樓算是“重慶名小吃中心”,是保存、整理、發展重慶小吃遺珠的地方,它的名字則與其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因為該處瀕臨長江與嘉陵江。

到了90年代初,小濱樓就成了山城知名的餐飲品牌了。

在這裡,食客能吃到兩百餘種冷菜與熱菜,一百餘種小吃。

口袋豆腐、大蒜鯰魚、金鉤抄手、油醪糟、四味江團、蘭花豆乾、紅燒梅花參等等,都是小濱樓的招牌。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根據一位名為“慢條斯李”的網友回憶,他認為當年小濱樓的成功在於三點:選料精、做工細、味道好。

何謂選料精?這是說小濱樓的魚,要用長江上游的野生鯰魚;蒜,要用川西所產的獨蒜;雞,必須是農家養的土公雞。

何謂做工細?就以小濱樓製作的四味鴨腸為例子——首先要將鴨腸細心翻洗至不沾油汙,再放入開水鍋裡,需要對火候有著精妙的把控才能把鴨腸燙得脆嫩。

將講究的食材交給細心的廚師處理,小濱樓的菜餚是不可能不美味的。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當然,說了這麼多,也只是舊時輝煌。

今天的小濱樓是混改後的小濱樓,經過好一段時間的沉寂後才在2010年重現江湖。

今天的菜餚還能得當年的幾分魂魄呢?老字號還能以實力征服年輕的食客嗎?

我來到了位於渝中區較場口日月光購物中心4樓的小濱樓。(畢竟這裡距離原址最近,也許口味上也會更正宗。)

獨自探店,所以點不了大魚大肉,只點了小濱樓的小吃,大名鼎鼎的“陪都九宮格”。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這精挑細選的9道小吃究竟是哪9道呢?讓我們一碟一碟地掀開吧!

1.桂花小湯圓

非常誠實地說,這碗桂花小湯圓應該是我在重慶吃過最好吃的小湯圓。

揭開蓋子後發現一片金黃,裡頭還有打散的蛋花。湯汁的酸味與甜味平衡得極好,順滑的蛋花搭配綿軟的酒釀糯米別有一番風味,湯圓餡料也是一絕,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都是及其細膩的!

得分(10分滿分):10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2.麻辣牛肉餅

只看賣相,麻辣牛肉餅與漢堡是很相似的,但嘗過一口就知道,這兩者的差距實在太大。

撒了芝麻粒的麵包被炸得很脆,內裡的填充是鹹菜與少量的麻辣牛肉。麵包的香酥與鹹菜的麻辣沒能很好的兼容,但這口味很新奇。

得分:7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3.紅糖鍋盔

因為緊接在驚為天人的“桂花小湯圓”後頭,紅湯鍋盔的風采被掩蓋了不少。麵糰有樸素的香味,內裡脆脆的。

優點不是很明顯,是比較平庸的一碟。

得分:6.5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4.雞汁抄手

雞湯淡淡的,但非常鮮美,豌豆角將湯勾勒得非常清新。

抄手的餡大得簡直不像抄手了,肉的質量也是沒得說(我本人對肉的腥非常敏感)。這一碟四平八穩,口味是非常“周全”的。

得分:8.5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5.雞絲豆腐腦

在來之前就聽說雞絲豆腐腦,這一碟是小濱樓小吃中的佼佼者。但真的嚐到之後。反而有些失望。

好吃是好吃,但與別家豆腐腦相差無幾,只是正常發揮、中規中矩。

得分:7.5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6.倫教糕

剛剛揭開蓋子時還以為是白糕,但彈彈糯糯的口感強調了其倫教糕的身份。

與桂花小湯圓一樣,這一碟也澆了一層桂花糖漿,也許我天生對這種清新的甜蜜毫無招架之力,倫教糕也是我在9道小吃中最為偏愛的。

得分:9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7.雞絲涼麵

與雞絲豆腐腦相比,雞絲涼麵是好吃多了。

香蔥的香味與紅油的香味相互輔助,纖維口感的雞絲配合極細的涼麵,口感充實而豐富。

得分:9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8.油茶

小濱樓的油茶饊子處理得很短,算是特色,但因為不夠酥脆,吃上去有幾分像咪咪牌小餅乾。

而調味與米糊的口感則非常普通。

得分:7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9.核桃黑芝麻糊

這是一碗非常輕盈的黑芝麻糊。有鮮明的芝麻味,但是整體又不顯得厚重。

枸杞和核桃都是點睛之筆,顯著地增加了這碗黑芝麻糊的豐富性。是既有特點又美味的一碟。

得分:9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小濱樓的陪都9宮格,9道菜在我這裡的平均得分超過了8分。

絕對是吃過了還要念想的美味,老重慶們對於小濱樓“盡負昨日美味”的批評似乎還是太嚴苛了。對於一個首次嘗試小濱樓的年輕人來說,它的確是有“老字號”的風韻的。

假如下次有朋友來渝,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帶他去小濱樓。

重慶小濱樓變味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食客吃後仍讚不絕口

不過,我還有一點好奇。

“風光不再”的小濱樓都那麼好吃,那在小濱樓全盛的90年代,味道又是如何的呢?

如果您還記得,請在評論裡稍作描述,讓我們這群沒趕上“黃金時代”的年輕人,在想象中一飽口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