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藥需要注意的事項!

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藥:

腎臟是藥物排洩的主要器官,也是藥物代謝的器官之一,極易受到某些藥物的作用而出現毒性反應。腎毒性的表現有輕度腎小球、腎小管損傷,腎衰竭,臨床可見蛋白尿、管型尿、血肌酐、尿素氮值升高,嚴重時可引起少尿、無尿或腎衰竭。磺胺藥除引起血尿外,還可發生結晶尿。腎功能受損時,藥物吸收、分佈、代謝、排洩以及機體藥物的敏感性均可能發生改變。

腎功能不全時藥動學和藥效學特點:

①吸收: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單位數量減少、腎小管酸中毒。如維生素D羥化不足,可導致腸道鈣吸收減少。慢性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胃腸功能紊亂,如腹瀉、嘔吐、這些均減少藥物的吸收。

②分佈:腎功能損害能改變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一般而言,酸性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下降。如苯妥英鈉、呋塞米,而鹼性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不變(普萘洛爾、筒箭毒鹼)或降低(地西泮、嗎啡)。其作用機制為:血漿蛋白含量下降;酸性代謝產物蓄積,競爭血清蛋白,使藥物蛋白結合率下降;血漿蛋白結構或構型改變,導致藥物與蛋白結合點減少或親和力下降。

③代謝:腎臟含有多種藥物代謝酶,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反應在腎臟均可發生,所以有腎臟疾病時,經腎臟代謝的藥物轉化障礙。如尿毒症患者維生素D3的第二次羥化障礙。

④排洩:腎功能損害時,主要經腎臟排洩的藥物消除減慢,血漿半衰期延長。因藥物在體內蓄積作用加強,甚至產生毒性反應。

今天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