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彼得林奇:投资理财还是股市,股票长期跑赢固收,业余投资者优势


彼得林奇:投资理财还是股市,股票长期跑赢固收,业余投资者优势


投资理财产品OR股市

最近两年理财收益已经大幅下降,记得15、16年的时候,理财收益5%、6%有一大堆,余额宝都有4%以上,随着全球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中国虽然没有跟风降息,但是理财收益率也缓慢下降。年化6%以上已经绝迹,整体水平应该在3%左右,余额宝是2.5%以下。而且这是在没有降息的情况下,未来的利率是有下调空间的,可想而知,理财的收益会进一步稳中有降,降是大趋势。

3%的年化收益率基本是严重跑输通胀(2019年12月份的CPI:4.5%),等于是持有收中的货币是不断贬值的,这个时候投资股市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从宏观环境来看,股市处于货币政策的宽松期,走牛的概率远大于走熊。

从欧美历史来看,股票的长期收益率一定是大于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理财产品等收益的,而且是大幅跑赢。美国为例,1927年以来,普通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0.8%,公司债券为5%,政府债券为4.4%,短期国债券为3.4%。如果是扣除3%的年通胀率,那么国债的收益忽略不计了。

1927年如果以20000美元为投资本金,假设投资者公司债60年,年化5%复利计算,60年后得到373584美元;如果是投资股票,以9.8%年化福利计算,60年后得到的是5459720美元,差距十几倍。

这么长的周期都能跑赢,更不要说在中短周期五年十年,如果是踩对五年十年的牛市周期,那么收益率将是公司债、理财资金一辈子无法企及的。

当然并不是说债券、理财就没有投资价值。在市场走牛多年或者走熊多年后,可以进行财富分配,加大股票配置或者减少股票配置,形成相对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调整理财产品的仓位,一般来说,20-40岁配置股票的比例会高些,60-80%,而50-80岁可能会是理财产品占60-80%。


彼得林奇:投资理财还是股市,股票长期跑赢固收,业余投资者优势


业余投资者的优势

前面两篇讲述了专业投资者的优势与劣势,相对来说业余投资者的自主决策力更强,不需要经过决策委员会的批准,不会受到投资人的干扰等,他们通常会想着买入一只股票的理由而不是挑刺一只股票的缺点。自我判断、自己操作、自负盈亏是业余投资者的最大特点。

业余投资者资金量较小,基本仓位不会超过个股的持仓上限,不会出现集中持仓股票的流动性风险,不会有人指指点点,不会因为亏损割肉而丢掉饭碗。他们可以全仓买一只股,也可以买四只,买十四只甚至100只,当然也可以随时空仓。这种自由便利度在机构投资者中几乎找不到。

机构投资者往往会根据券商研报、证券分析师调研等去布局,而这会滞后很多,往往布局在股价的高位。个人投资者更会接近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第一时间介入,早在机构布局前已经活力不俗。

业余投资者需要放宽心态,把投资当成是一件终身大事,不是短期暴富的手段,只有长期投资才能有资产明显的倍增,过分的追求短期收益更容易失败。

股票投资是一项相对专业的事情,也是相对有风险的事情,需要了解经济形势、政策走向、行业供需、个股情况,做好功课方能一招制胜。

我们不是鼓励投资者就不要去投资基金等机构产品,而是表明个人投资者要获得成功也是有比较多的案例和概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