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当除夕遇上了立春,诗人将会如何描写?吴文英这首词当真是极品

南宋宝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这一年的除夕比较特别,因为恰好也是二十节气之一的立春日,宋人对于除夕和立春,都比较重视,所以两者赶在一起,那就更能引人感怀了,尤其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们。

当除夕遇上了立春,诗人将会如何描写?吴文英这首词当真是极品

这一年的除夕,著名词人吴文英便在外漂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自古不变的常情,所以对于浪迹在外的吴文英来说,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祝英台近》。这首词,上片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以便衬托下片自己的凄苦心情,让漂泊在外,除夜不归的游子无限伤感。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小注:尊俎[zǔ],一种盛酒盛肉的器具;(2)擘[bāi]黄柑:把水果掰开。

上片先从立春写起,“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所谓红情、绿意,便是指红花绿叶,而花信,是指应花期而来的春风。古俗,在立春日时,人们会将布剪裁成红花绿叶的春幡,戴在头上,而春风吹动头上的凤钗,像是花朵落满了枝头,词人在这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春日的热闹景象。

当除夕遇上了立春,诗人将会如何描写?吴文英这首词当真是极品

之后,词人再写除夕日的景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好像也在恋恋不舍,紧紧抓住日落前的辉煌,不肯下山而去。这两句,其实已经有去旧迎新的意思了。接着“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但最终,太阳还是落山了,但是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不绝,在这欢快的笑声中,迎来了新春的第一抹阳光。

吴文英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浓厚的“双节”气氛,将自己听到、看到的欢喜景象,用简练的笔触记录了下来,但是,在这欢乐的背后,是词人客居他乡的凄凉,正如后人评价的“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词人正是将孤独寂寞的自己置身于欢乐的气氛中,这更能衬托出自己的哀伤。

当除夕遇上了立春,诗人将会如何描写?吴文英这首词当真是极品

下片起句便是回忆,“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词人仿佛回到了往日的家宴之中,自己的爱人用纤纤玉手为自己剥开黄橙,那一缕幽香,仿佛还在目前。回忆至此,可知当时词人的心头,肯定别有一番无言的滋味。

于是词人睡去,在梦中仍然不能忘怀,他陷入到了归家的美梦中,可是“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因为离家太久,反而在梦中也难寻回家的路径了,往事如烟,在梦中也只有无限的惆怅之感。

当除夕遇上了立春,诗人将会如何描写?吴文英这首词当真是极品

词人醒来,独坐,怅惘,“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现在春风吹破了寒冰,但是却不能将自己鬓角的白发吹去,更何况,门前梅落如雨,白发与飘落的白梅相互映衬,如何不令人凄凉?杜甫曾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苏轼曾说,“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吴文英此处,深得两人精髓,当真是令人无限伤感。

吴文英的词,本就含蓄委婉,这首词,也是如此,以热闹反衬自己的孤独,以梅落鬓白表现时光的飞逝,将真情实感,蕴含在凝练的词句中,当真是动人心魄,尤其是到了下片,越出越奇,读罢令人无限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