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华为已经研发出麒麟OS,为何还用安卓系统?因为三星是前车之鉴吗?

用户68708500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你显然没有理解余承东的话:当美国这些企业不授权我们使用安卓或者是windows系统的时候,我们会启用这些系统。

余承东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planB。

也就是说,计划按照planA执行,继续使用安卓和windows系统,因为这两个系统已经经过全球上亿的消费者使用和认证,体验比较好,并且成本也比自己做的低。

华为本身也有研发系统,但是优先级别最高的是服务器、视频通话、基站等领域上。同时也给手机研发了麒麟OS出来,当然这个优先级确实没有通讯设备领域的高。从体验上说,很大可能是基于安卓的EMUI更好。

从体验上或者是成本上说,继续使用EMUI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因为要建立起一个生态,实在太难了。三星、诺基亚等等这些巨头都没有建立起来。

但是,一旦这些企业断供了,我们不能使用这些系统,也不要慌,因为还有麒麟OS作为后备,能够应付需求。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依然可以使用。

也就是意味着,别人不能拿不再授权系统给你来要挟你,让自己更加有底气。


太平洋电脑网


华为已经研发出麒麟OS,为何还用安卓系统?因为三星是前车之鉴吗?

针对提主的问题,首先要纠正一点,华为研发的是鸿蒙系统。麒麟系统的确存在,但与华为没有什么关系,麒麟系统是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一套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局面。

言归正传,题主的问题核心是华为为什么还要使用安卓?三星的操作系统为何会失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三星Tizen系统的失败;第二 从现状分析华为为何不用鸿蒙系统。

三星Tizen系统的失败

Tizen系统是三星联合英特尔,并借助Linux开源社区的力量而开发出的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作为后来者,想在iOS和安卓制霸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太难了。

  • 最为关键的是生态环境 一个手机要想能够正常使用,只有系统自带的软件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国内自带的第三方软件不算),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有各种各样的APP,要有主流软件(社交,影音等),也要有小众软件(阅读,各种社区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用户来购买体验。以来对于三星初生的系统来说,想要独自促成一个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而其他软件厂商又因为用户太少不会主动去进行适配。

  • 缺乏用户基数 上一条提到用户数量少,软件厂商不会主动去适配。三星为了保守起见,新系统只在低端机上进行搭载,这一群体数量本就不多,选择购买搭载Tizen系统的人就更少了,不仅降低了Tizen的格局,还造成了少有软件适配的窘况。

  • 没有外部压力 三星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搞Tizen系统,但是并没有坚定的决心,三星的旗舰依旧还是安卓系统。

为什么华为不用鸿蒙?华为鸿蒙会不会重蹈覆辙?

(第一)当然是不成熟。

从今年上半年华为被迫主动解封“备胎计划”以来,鸿蒙系统就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关于鸿蒙系统的消息!在HDC 2019大会上,华为正是宣布鸿蒙系统存在,并展望鸿蒙未来发展路线。随后,第一批搭载鸿蒙物联网系统的智慧屏也上市了,一切的一切都表示这鸿蒙要来了!但是我认为,鸿蒙系统(手机端)肯定存在,也能用,但是还是不成熟,手机系统不像操作电视的系统,交互更复杂,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调整和优化。虽然余承东在9月初宣称鸿蒙系统已经成熟,我认为存在“战忽”的成分。

(第二 )华为的鸿蒙系统不会走三星的老路。

  1. 国内氛围与现状 自川普一纸禁令以来,国人对自研的产品支持力度空前的大,从华为手机今年出货量的增加就能窥出一二。鸿蒙系统更是三番两次登上各大网站的热搜榜,用户的他的期待超乎想象。“出必买”成了网友评论的常用语。因此,如果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在国内发布,相比会有很多的用户回去支持一波。(虽然知道可能不太完善,但是还是会去购买的)

  2. 有了用户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了开发者。如此循环,鸿蒙系统的生态系统才能构建起来。并且腾讯,360 等多个科技巨头也都表示会率先进行鸿蒙系统的适配。(在HDC上,华为方面表示,一个软件从安卓迁移到鸿蒙系统任务很小,两三天就可以完成)

  3. HMS已经开始布局,自谷歌对华为Mate 30系列禁用之后,华为推出HMS进行替换,表示将投入巨额赏金来激励开发者,构建新的软件生态环境。在国外,安卓用户对GMS的依赖超乎想象,没有GMS手机基本就变成功能机了。

  4. 华为的决心 面对大国压制,谷歌禁用,华为没有选择的余地!余承东也表示明年3月的旗舰P40系列可能会搭载鸿蒙系统。


综上所述,我认为华为不会重走三星系统的老路,即使在国外遇冷,但在国内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可在国内发展几年,对于国外市场稳步推进,缓缓图之!

回答完毕,感谢您的阅读,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补充指正

极速说天下


个人感觉并不是因为三星的问题。


虽然说三星有自己的系统(Tizen OS),三星也曾经将这款系统投入使用,使用在一款三星的低端入门机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说这个结果很多人都已经料到了,外界对于三星这个自研系统的评价就是“失败”。

三星自研系统为什么失败?

三星的失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三星的负优化和软件生态系统,在安卓和IOS占领了市场份额的今天,很难再有一款系统来与之抗衡,更别说三星的这个负优化系统了。而华为的麒麟OS与三星不同,华为不管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做的都比较不错,甚至在软件方面的水平要优于三星。

生态问题导致华为不得不使用安卓,微软是个很好的例子

但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安卓系统呢?主要原因还是软件生态的原因,软件生态对于一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先不说三星的Tizen OS,我们就说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这个系统在刚刚面世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磁贴设计,流畅的动画都让人觉得这个系统足以和Android抗衡,但是为什么最终走向灭亡?还是软件生态和服务的问题。

谷歌是安卓的靠山

虽然当初的Android系统并不完善,但是却有着令人满意的谷歌服务和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仅仅这两点原因就能够吸引众多的粉丝了,反观Windows Phone在用户服务方面做的远远没有Android好,而且软件数量也没有Android多,所以最终并没有打败安卓。

软件生态是首要问题

华为的鸿蒙OS也正是在有所顾虑,如果鸿蒙OS面世之后,没有软件生态怎么办?最后不还是要走Windows Phone的老路,况且现在Android系统发展的已经非常完善了,作为目前用户量最多的系统,华为为什么要放弃使用呢?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想,华为都不可能这么早放出自己的鸿蒙OS系统,或者只有当谷歌真正不给华为授权,或者安卓没有多大发展空间的时候,华为才会放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吧。

我是小辣条,热爱数码科技的小辣条,欢迎关注哦。


烦人的李狗蛋


华为已有鸿蒙,却仍用安桌,应该与三星无关。华为是华为,不是三星,至少外部环境和形势大大不同。

首先,来看看华为自家所勾勒出的"已有却仍用″的具体场景吧。

口中,华为人频频表示坚定支持安卓,希望美国不要自我封闭,也告诫谷歌不要搞事,即别逼迫华为用鸿蒙,还表示一如既往地拥抱全球化,认为是共赢的好事情,又讲华为被禁供也不会倒下,特别感谢特朗普总统让华为人不至于慵懒,等等。

任正非还说,不需要两到三年鸿蒙就可以媲美苹果OS,只是不想让员工压力太大。

手上,华为人自宣布有鸿蒙(2019年3月吧?)开始的两到三年时间里,就从技术上完善和优化,并做生态构建,包括在谷歌禁用应用的前后。

华为还在别的领域,急急实施并已开始实现去美国化。

在去美国化的同时,又卖5G技术给美国,听说正谈着呢,华为对着美国力推华为化,但也提醒、预告买了之后,推行更难、花钱更多。

任正非还说在美国批准之下,自己才会退休,现在则继续当"傀儡″,仅仅只是等待批准自己退休吗?

从上述种种看来,已有鸿蒙,虽然仍用安卓,却也没有在鸿蒙上罢手,是啊,一定是!有备胎,谁会只放在哪儿不管了或只是用来吓唬人,一定还在其上为一朝转正而做准备,适当的时候一到就正式推出,况且,不打磨就会生锈、变钝。

华为人怎么会不知道那个适当的时候有可能到?眼见着美国没有实际上的松口、松动迹象,还可能有新动作,打压会加码,至少,眼前的海外市场变差就是由安卓的主人搞的,时候久了,大事就不好了,再下手就晚了,包括鸿蒙晚出手。

何况,华为手机已经大成气候了,高中低端全有,芯片不差,销量全球第二,干嘛偏偏让操作系统空缺着?时候到了!是做强品牌、做大市场的实际需要,况且技术实力放在那里,生态构建再困难、再后发,也只不过是个运营层面的事。

而华为手机连销量带利润若想做成全球第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系统,全套自主研发、整个自主可控,当前被苹果手机在利润上远超,几乎就单单差在操作系统,三星就更是了,这些都是太明显的事!

鸿蒙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媲美苹果OS,就是生态不如,华为怎么会不抓紧建?一定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但也不是迫在眉睫,毕竟有安卓可用,技术优化、应用配套和生态构建毕竟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宽裕些,而宽裕的时间也需要争取、离不开适当的策略。

只是,看似越早推出越好。

迟一些无妨。如果迟迟不推出是由于华为人确信有敲开美国市场大门的依据、希望,则早推出鸿蒙反倒变得不很适当了,得为小、失为大,美国市场足够重要,敞开进入后的所得远大于失,还有西方市场,也重要,而美国一旦敞门请华为进,西方诸国势必第一时间地诚请、热邀华为,争先恐后,不再惧怕、犹豫、纠结,向来如此。

若是连生态构建都完成了仍旧迟出手,就是有意地等,而等则是很值得的,只要是大图可成真的、大谋可变实的。

推出备胎的时候不是仅有1次,太多了,当政治、安全为客时,技术、商品就反客为主了,史上不乏例证,似乎此际用鸿蒙、弃安卓,时机更好。

总之,因素综合、思虑多方,华为的"已有却仍用″一定是基于对鸿蒙的技术和生态考量,也是基于市场广与狭、得失大与小和示强久与暂所做的再三权衡。


肇俊武


谢谢您的问题。华为需要自研系统,但是目前市场没有需求。

余承东的话语含义。余承东在接受国外采访时,曾经承认华为有备用的操作系统,在无法继续使用安卓系统的情况下,随时可以启用。同时,也承认华为并不想用,目前要全力支持合作伙伴的操作系统。安卓和Windows一直就是首选。所以,华为使用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与合作伙伴利益最大化,也符合华为的现实需求。


华为必须未雨绸缪。看起来华为PC业务刚刚起步,好像研发系统没什么意义,但是以华为智能手机的每年2亿多部的规模和市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占总收入将近一半,即使现有系统用得再好,也有必要自研系统。第一,对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无霸企业,供应链不能高度依赖某一个厂商,同样的零部件往往会选择多家供应商,不仅能减轻供货风险,也能提高议价能力。比如华为P30手机的屏幕同时选择了京东方和三星。第二,操作系统市场高度集中,没有太多选择,习以为常之后其实有巨大风险,如果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厂商遇到知识产权上的翻脸和卡脖子,很有可能无路可走。第三,华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商业、贸易等风险,可能会遇到不公正待遇。所以,任正非的忧患意识是很强的,华为拥有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是不够的,早在2012年就开始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现在市场不需要。第一,当下的智能手机系统、PC操作系统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满足了市场需求,不需要引入新的全新系统,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用户和开发者的生态,生态转移代价太大,没有强烈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智能手机系统中,安卓和iOS系统的市场份额接近99%,其他系统基本没有发展基础。第三,操作系统能够运转不是一个难事,从0到1大概需要两年多。但系统要持续下去,需要生态系统支持、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和接受,这个过程需要5年甚至更长。不仅是华为,很多科技企业也试图改变市场格局,就如三星Tizen、诺基亚的Symbian等,不是操作系统的技术障碍,而是生态形成很难。第四,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安卓、iOS但生态圈将更加稳定,新的操作系统应用将更加困难。第五,即使华为的操作系统能够被市场接受,但是短期内未必能实现盈利。第六,安卓系统是开源的,除非在共同基础上有强大的品牌和资源支持,否则市场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凭什么认可新系统?所以华为不用自己系统,不仅是三星的失败。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额,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强迫症,想要把问题的麒麟OS改成鸿蒙OS。


不过吐槽归吐槽,鸿蒙OS研发出来,为何不用?

最主要的是鸿蒙OS是个新系统,没有经历用户和市场的验证。

1.新系统对于拉拢国内用户没有帮助。华为的鸿蒙的初衷是一个巨大的物联网系统,虽然有鸿蒙OS策略,但是这个系统没有得到任何锤炼。如果推出后出现许多未知的bug无疑是巨大的冒险。

2、安卓显然是一个长久的,禁得住市场考量的,也是大部分手机用户习惯的系统。如果上了新系统,兼容安卓可以直接用,但华为肯定是想做自己的生态,国内的其他公司可不一定买账;


3.华为的很多业务在海外,新系统对于海外市场仍旧没有帮助。无论用不用新系统,华为海外的手机还是装不了Facebook,YouTube,因为这些公司不可能为你华为单独招人研发软件的;


和海思做芯片一样,属于战略、战备性质,避免别人某天不给用了或者提出非分要求。况且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做太多定向的性能优化,提升自身产品的差异性,这就是为何iphone的硬件往往不是很高但性能体验与andriod机比毫不逊色的原因。

森落万象科技


感谢您的阅读!

三星确实在之前就研发了两款系统,一款是Bada(海洋)系列,一款是和英特尔联合研制推出了Tizen OS,当然,两款系统均以反馈失败而告终,目前在三星现役的手机中,这两款系统确实销声匿迹了。而现在的三星仍然使用着安卓系统,即使被人称为负优化,三星还是无奈的使用。

我们推测:是生态链制约了三星系统的发展。苹果和谷歌有自己的生态链,开发者都对两款系统趋之如骛,而今这两款系统的发展依然稳固,而三星系统却早也不知道在哪了。我并不认为生态链是制约三星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觉得三星系统发展困难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系统问题,系统的好坏才是消费者使用的根本,依照三星系统的软肋,以前对于三星系统的印象就是负优化,连安卓系统都优化不好,何来自己系统的提升呢?

华为系统和它不同,我一直认为华为系统没有推出,原因是两个:生态和系统自身的完善度。华为系统目前依据方舟编译器,似乎可能在未来的系统中下一盘大棋,虽然不可能说简单的将APP进行移植到未来华为新系统中,可是却是一次新的尝试;还有华为系统估计还没有到完全完善的地步,还和iOS系统以及安卓系统有差异。

这可能就是目前华为不推出自己系统的原因,不过自研系统肯定要推出,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华为手机想第一的根基。


LeoGo科技


三星这个全球手机霸主都带不动的事,华为可能还真带得动,但问题是,华为的野心不仅是中国市场。


如果只是中国市场,华为大可公布自己的系统,然后邀请各个互联网公司开发对应的APP,再不行华为投资帮助一些互联网企业适配软件生态都可以。但问题是,那只能是中国市场,因为本身就使用不了谷歌服务,中国用户对谷歌本身就没有依赖,但全球市场并不是这样。


全球市场而言,大部分人人都在用的产品在中国的“墙外”,主要集中在谷歌系和Facebook系中,油管、Facebook、Gmail、instagram、whatsapp、Line等产品在国内是无法使用的,但确实其余国家都在用的产品。这些公司不会为了一家中国企业的独立系统进行软件的研发和适配,况且这些产品在中国还用不了。况且这件事无论是当年的Windows Phone还是三星的独立系统都没做到,要知道三星和诺基亚(WP系统)可都是比华为更加全球化的公司。


如果贸然使用新系统,华为这几年在海外积攒下来的市场和口碑可能顷刻间就荡然无存了,谁也不会购买一款没有软件生态支持的智能手机,所以华为不可能轻易换掉安卓系统,因为那极大可能会丢失海外市场,毕竟iOS和安卓已经垄断这个行业太久,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撼动的。


未泯双瞳


从某种角度来讲,安卓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先发。

在人们的硬件使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其实是键盘——QWERTY键盘,这是一种最早应用于打字机上的键盘,后来到了互联网时代,它又成为了所有输入设备的标配。

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QWERTY键盘并不高效,历史上存在比它高效的多的键盘,但它为什么没有被取代?

因为先发优势。

先发优势并不只是只代表出现的时间早,它还代表了一种标准的最先确立,而这种标准会随着时间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不断深化以及拓展,最终这种标准会跟其他标准进行交叉,从而形成几乎无法逾越的标准壁垒。

这才是后发者无法超越先发者的本质原因。

回到安卓系统,其实安卓系统只是智能手机系统的先发者之一,作为手机操作系统来说,它也是后发者。

对比诺基亚塞班系统,安卓系统属于后发者,它为什么能够取代塞班?因为塞班系统几乎垄断了功能机时代的各类标准,塞班定义了功能机的智能化,从而成为了功能机时代的王者,安卓想要超越,就必然要摆脱与塞班系统绑定在一起的其他标准,比如说通讯标准、软硬件标准等等。

安卓相当于另起炉灶,打造了一个完全绕开塞班以及塞班相关联的标准的新标准。

而自安卓问世以来,经过不间断的迭代更新,以及广泛授权,应用开发,它的标准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基石之一。

从应用的开发、代码语言的发展、编程技术的方向,到硬件的适配、前沿技术的应用,可以说都深受安卓系统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最终又会转化为安卓生态的一部分。

这是后来者三星包括华为都无法改变的,因为三星和华为从本质来讲也是安卓系统的收益者和生态圈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这么说,安卓已经成为开放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对应苹果的封闭型生态)的规则本身,那么所有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无法对抗,除非换个赛道。

这种对抗就像国内做熟人社交无法超越腾讯系一样,因为它已经成为类似规则的存在。

事实上华为发布的鸿蒙并不是要对抗安卓,如果智能手机的形态不发生改变,交互逻辑不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安卓在智能机时代的地位依然无法动摇,唯一的转机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将不再成为人们身处信息时代的核心硬件,而后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边缘化。

鸿蒙要做的就是制定新标准,成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它要做的是颠覆现在的操作习惯,但这还需要时间,需要5G普及,需要物联网真正应用,需要硬件出现百家齐放的局面,需要无人驾驶和显示技术真正成熟,需要智慧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

只有到那个时候,鸿蒙才能大放异彩,取得先发优势,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安卓。

愿华为能成为世界的华为。


好人长安君


华为在下一盘大棋,和深度合作(deepin),布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研发自己的芯片,等待一个时机系统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