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麼做真正的自己?

阿誠日記


生活是未知的,是不確定的,也是充滿了新鮮與刺激的。在生活中,一個人可能扮演著多種不同的角色,但每個人都有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要想真正做自己,就需要辨別是非善惡,不必要理會太多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或者不用在意別人對自己一些片面的評價,自己有想法有主見,做認為自己對的事情,真正做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像人們將自己的秘密寫到這面牆上一樣,不畏艱辛,不畏尖酸刻薄之語,不畏將來。



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


我是提出問題的人,問題中描述不清楚,補充一下

我在工作中和那些來我們公司的銷售員溝通的非常的順暢,思維非常活躍,從不用擔心說話卡住或者思維有缺漏。

但是我和我的領導,我的同事,和我的家人溝通的時候話非常少,思維比較呆。

包括我錄製視頻的時候,經常忘詞,經常卡殼。經常不能表達出自己最深刻的想法。

我也查了很多的資料,總結出我沒辦法在特定環境中做真正的自己。

其實我很能說,記得大學時候,我們寢室去喝酒。回到宿舍我有點醉了,硬生生的脫口秀從晚上8點說到了半夜3點。我上鋪那個兄弟,一個東北大漢被我說的老淚橫流。我想回歸那種狀態,怎麼做?

這就是我沒法做真正的自己。

求助怎麼做真正的自己。


阿誠日記


人是群體動物,人群是我們生存的地方。做真正的自己最難的挑戰就在於人群。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互動和糾葛。

譬如,你媽媽要你結婚的對象不是你喜歡的,做真正的自己就意味著傷害和媽媽的關係;你最好的朋友希望你幫助他,但“臣妾做不到”做真正的自己就可能傷了友情;你老闆給你越來越大的工作量讓你不堪重負了,做真正的自己是不是要炒老闆的魷魚?那就意味著生存就成了更大的問題。

再譬如,大家都在談論新出的華為P30,你不由自主地考慮要不要換一部手機。你都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否需要,因為群體的影響力太大了;你從小就被教導“槍打出頭鳥”,有時候你其實想站起來說點兒真話,但你害怕別人會怎麼看待你。

真正的你有時候被淹沒在潮流中,有時候退縮在輿論裡,有時候因為擔心傷害關係而被困住,大部分的時候,你越來越搞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你。這都因為你在人群裡,你生活在關係裡。

那怎麼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不要生活在人群裡嗎?當然不是。但你需要有意識地暫時離開熟悉的關係,會有利於你走近真正的你。一段獨自的旅行、一次7天以上的內觀、參加一個探索自己的課程、獨居一段時間、與一個滋養和尊重你的人一起生活……這些都是你可以做的。

當你對真正的自己有了感覺和認識之後,你每天都需要有一段脫離群體的時間,與自己共處。這樣,你才能保持自我的力量。在這段時間裡最好不看資訊,不學習任何來自他人的知識。你可以寫自己的東西,可以打坐,可以做與身體連接的冥想練習。這些都能夠協助你與真正的自己和自我的力量保持連接。

獨立而連接是我們在群體中能真正做自己的理想狀態。


星月的冥想世界


往後餘生,做個俗人,不談虧欠,不負遇見。與世無爭,與人不辯,聽天由命,放下執念。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年少輕狂的年紀,大多數人都是不信有天命的。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多了,有些以前自己會懷疑的東西,慢慢的也就篤信不疑了,比如說無人可以解釋清楚的天命與時運。

人生就像一個漂流瓶,是瓶沉海底、還是會漂到哪裡?瓶子是做不了主的。生命中有很多東西,也都是老天爺早就註定好了的。該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強求也不來。

有時候自己所有的抗爭和努力,只不過是到了最後時,給了自己一個放過自己的理由或藉口。當你看到那些祖墳上冒著青煙的幸運兒,你又還能些說什麼呢?頂多不過是長嘆一聲“時不待我、造化弄人”罷了。

人世間的一切,冥冥之中都由老天爺在安排。情緣聚散,上天註定;得失成敗,命運使然。該來的遲早會來,該去的挽留不住。得,不要欣喜若狂;失,不必詛咒抱怨。

人生這一幕大戲,劇情的發展早已經設定好了,它絕不會因為人的意願而改變。所以生而為人,一定要淡看人生中的得與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生中所有的得與失,都會成為過去,都會化為泡影,都會成為記憶中的一個片段,都會隨著生命的終結而消逝不見。人也只是個過客,一切都皆為空幻。有道是“天命不可違”,任你苦苦哀求也改變不了定數,你又執著個什麼?

往後餘生,就做一個得過且過的俗人吧。不談虧欠,不負遇見。擁有的,好好珍惜;失去的,學會遺忘。活出一個“碌碌無為、死不爭氣”的窩囊廢樣子,不爭不辯,不負不欠,不違天命,不起執念。

一個俗人,有一點點俗思想。過路群眾,不喜勿噴,就此謝過了。


牛哥談人生


人都非常渴望自由,以為擁有了很多東西就會自由。

其實,真正的自由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當然前提是利人利己。

許多人覺得做人很累。我說做人累是因為你做了太多自己不想、不願、勉為其難、違背自己真心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你會經常違背自己的心願說話做事呢?你不是想做一個虛假的人,是因為你害怕。害怕別人知道真相從而不喜歡你,害怕自己被人抓住了弱點,就不安全了。

你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江湖上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認為,在政府系統和商界做人不容易。

我問過許多官員和商界人士:你們最不喜歡和什麼人相處?他們的回答是:溜鬚拍馬、陽奉陰違、唯唯諾諾、左搖右擺、沒有準則的人。

我又問:喜歡和什麼人相處?回答一般是:真實真誠的人。其實不用問別人,你可以問自己:你喜歡和什麼人相處?相信你的答案也會是真實真誠的人。

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發現不喜歡和真實真誠的人相處的人。其實,不管什麼人都喜歡與直率、真實、真誠的人相處。

所以,當我們與他人有矛盾時,最好直抒己見,當面核對,不讓懷疑和猜測成為彼此之間的障礙。

與人交流時無需掩蓋,無需急切地期待被肯定,被認同,也無需討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你是什麼樣,終究會呈現出什麼樣,裝不了,也遮掩不了。

當你做真實的自己時,別人自然會找到和你的關係定位。喜歡你的自然會接納你,不喜歡你的也不用浪費彼此的時間。不用去猜測別人,因為你很難猜準。弄清楚自己,也就看清了他人。

時間久了,你就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真實真誠是這個時代更為稀有的人文品質。

失敗是追求虛幻的結果。比如,追求不能實現的夢想;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在短暫中追尋永恆;在動盪和危險中,追求穩定和安全。如果生活不盡如你意,多半是因為你偏離了真實的世界。

記住,不管什麼人都喜歡和真實、真誠的人相處。






尉遲微課堂


真正的自己是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緩解好自己的情緒,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就讓自己怒氣衝衝,大發雷霆。會告訴自己,往好的一面去想,樂觀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自己是看到自己的缺點會及時改正,不會去掩蓋自己的缺點,同時也會看到自己的優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個人之中,必定有一個可以當我老師的,看到別人的優點就要去借鑑去學習,看到缺點就要及時改正。

真正的自己是不拿自己和別人去做比較和別人較量,而是自己和自己比較和跟自己較量。人比人氣死人,不要去和別人攀比,而是和自己昔日比,看是否自己進步了多少,永不言棄,別人是別人,不要和人比,最大的敵人就是要去戰勝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眼光,有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主見,自己拿得了主意。別人說什麼她都不會在乎別人所說的話,不會因為別人說自己不喜歡聽的話就陷入痛苦,記在腦海裡,而是左耳聽,右耳出。真正的做到正確的認識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做到內心永遠保持著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心態決定你的一切,好的心態會助你更容易成功。而悲觀消極的心態會讓你的思想變得負能量,心胸狹窄,會讓你走向失敗的人生道路。

真正的自己是對人生有遠大的抱負,有理想,有明確的目標,會朝著目標努力向上。不會在中途的時候就半途而廢,而是越努力越幸運,想要自己很幸運就必須要去努力,你努力了,你奮鬥了,你就不會辜負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自己是做到內心美好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懷恨在心,不去計較別人。而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心去對待人,負能量的人你就要遠離,正能量的人你可以和他好好相處,多交流 ,提升你的思想和品德。

真正的自己是做到把握好時間,爭分奪秒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要逃避,不要推脫,而是積極的去做每一件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而是在有限的時間發揮出人生無限的價值,使你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真正的自己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依然能夠勇往直前,越挫越勇的精神去面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貴在勤奮,勤能補拙,要想成功,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堅持不懈。

做到真正的自己就必須努力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信自己,欣賞自己的風景而不是站在別人的風景去仰慕。


樂享視頻大全


做真正的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如果每天人云亦云,迷失自我,會更痛苦。那麼,我們在真正的生活中,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在容入社會的同時又不失自我尼?我想,概括起來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我們必須先容入社會,容入群體,不要事事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個性,而與整個群體,甚至整個社會都格格不入,學校有學校的群體和制度,公司有公司的群體和制度,社會有社會的生存準則與法規,只有你真正容入進去了,至少不成為其對立面,你活著才不會覺得別人處處對著你,到處都是敵人,這樣才不會活得那麼累;第二,就是做真正的自己,當我們容入群體後,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寬鬆的周圍環境,在生活中,在與同學,同事相處的過程中,具體到媒件事情,學會抓大放小,對於一些小的事情,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可以不必事事太過較真,斤斤計較,有句話叫難得糊塗;但對於一些原則性的事情,我們就必須堅持自己,堅持原則,概括起來就是: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糊塗的時候糊塗。其實生活很簡單,複雜的是人,人都要經過一帆歷練的,總之,把握好一個“度”吧!讓我們都做真正的,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自己吧!



賢哥666


其實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真實的.而不真實的是心.有些人是為別人而活著,有些人為自己為活著.但有些人也為彼此而活著.為別人活著的人.叫虛偽.為自己而活著的人叫真實.為彼此而活著的那叫愛.那是兩個彼此相愛而深愛的兩個人.其實每個人都很真實.但是心不一樣.思想不一樣.行動不一樣.就有差別了,就有了虛偽和真實之差.這兩個和家長和身邊朋友都有關係.但是最主要的卻是生活.生活中才是改變一樣人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呢,只要心正不怕影子歪.別人的虛偽和自己是兩回事,因為我們沒有必要管他們的怎麼樣.有些定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黑與白.好與壞.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虛偽和真實也是一樣.有些人願意做一個虛偽的人.有些人願意做真實的正已.只要心態好了,就什麼都好了.不要因為別人的話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認為世界都是虛偽的.所以.真實的自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爭取的.虛偽的自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改變的.做一個,敢做敢認的人.自己認為對的事,一心做到底.堅持原則不放手.不要老想著消極了的.因為沒有人能改變你.唯有改變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心。正確評價自己,客觀事物總有兩面,沒有絕對的成功,也沒有絕對的失敗。

失敗,可以說是一種挫敗的情緒體驗,不同人有不一樣的應對方法。情緒成熟者能夠冷靜地分析失敗的兩面,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事情的轉機或隱藏的可能性,從而尋找機會再次突破。情緒不成熟者更容易體驗挫敗的情緒,陷入強烈的自責與挫敗中,從而一蹶不振。情緒不成熟的人,不但習慣給自己貼負面標籤,而且主動攬責,把問題都歸因到自己身上,不斷降低自我評價。很自卑,是因為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做好。沒自信,缺乏成功體驗,即使被讚賞也會故意壓抑自己的信心。玻璃心,是因為情緒感受過於強烈,心思敏感細膩,更容易產生共情。沒毅力,是預先想到各種不好的結果,因此總是半途而廢。可說到底,以上自我評價都太主觀,源於強烈的情緒感受所作出的評價,一般是不客觀且不可信的。很多人因為高估自己,所以眼高手低。

很多人因為低估自己,導致最後錯失良機。

客觀、全面地評價自己,我們才不會被情緒左右,才能得出正確的自我評價。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不難發現,很多藝術家都在性格上、情緒上異於一般人,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是不完整的,偏重於某一方面,卻對其他事物完全不在意。很敏感,往往一些細節就能激發他們的靈感。不自信,很多藝術家一輩子都得不到認可。很抑鬱,因為他們太專注於內心世界,情緒感受態強烈,以至於對現實有衝動的情緒,無法發洩只能通過作品表現出來。世界上最偉大的天才畫家,梵高,生前就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他堅持了37年的創作,花了多少經典的作品,卻始終得不到世人的認可。悲痛欲絕的他,自殺了,可就在他去世100年後,其經典之作《向日葵》以4200萬美元的高價賣出。梵高,終於被所有人認識。他的畫作,終於被全世界認可。或者最重要的事,不是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是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梵高知道自己的閃光點在藝術觸覺上,於是一心致力於創作,畫出多少經典作品。科學家們知道自己的閃光點在科研上,於是專注研究,為國家,為人類做貢獻。投資者知道自己的閃光點在敏銳的觸覺上,於是把商場當成戰場,發展自己的事業。不是所有的負面性格都是累贅,有一些還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短板,才能揚長避短。同時,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才能真正地發展自己的事業。發展情緒成熟情緒成熟了,才能發展我們的心理成熟,才能更理性地應對工作與生活。很多習慣責備他人,或經常自責的人,就是因為情緒不夠成熟,所以才不能理性地分析事情,給出妥善的解決方法。想要發展情緒成熟,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多想讓自己成熟起來。

心態決定態度,態度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事情的效果。想要改變自己的意願越強烈,效果就越好。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原地不動,就因為沒有改變的意願。很多人經常責怪自己拖延、優柔寡斷,就是因為改變的意願不夠強烈。你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變得成熟,給自己一個適應的區間,不斷適應變化的節奏,你才能真正發展情緒成熟。找一個積極的對象,再找一個消極的對象,向積極的學習,也要避免各種消極的、負面的、片面的情緒反饋。再遭遇失敗和挫折之後,先找出客觀問題,再找出主觀問題,多分析失敗的因果,而不是任由自己怨天尤人。一天天改變,你會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最新文章工作壓力很大,該不該直接找老闆訴苦?職場上,不喜歡的領導,不要辭職要明白這幾個道理!變胖,是對工作最起碼的尊重,相關文章,看《幸福三重奏》明星夫妻吵架才知道,陳意涵吉娜都嫁對了!傅首爾談婚姻感悟 示愛老公:我的人生感謝有你“你都35歲了,和我結婚只配租房住”“不好意思我有房,你不配”萬紅西街、鼎新路……多處道路排水井堆積落葉,隱蔽設施不容忽視,正確評價自己,客觀事物總有兩面,沒有絕對的成功,也沒有絕對的失敗。失敗,可以說是一種挫敗的情緒體驗。





麻袋視頻


做真實的自己,就是首先要知道真實的自己,然後才能做。也就是,一個人首先是要跟自己有所連接的,能觸摸到自己的所有,並承認它。包括自己的脆弱、堅強、優秀、開心、缺點以及其他。以前我覺得承認這些挺容易的,後來卻覺得沒那麼簡單。

有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脆弱。我身邊很多都這樣,當他們遇到問題或者困難,他們的第一反應永遠只有兩個:尋找方案,然後解決問題;抱怨或指責他人,為什麼沒有做好。聽起來這是個很樂觀的人,實際上卻不是。一個樂觀的人,應該是允許自己有哀傷和脆弱的,並且不害怕自己脆弱,只是他堅信著這一切都會過去的,並相信有人會幫助他。而一個要強的人卻不這樣,他不允許自己有哀傷和脆弱,他只有看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在他的世界裡,脆弱是沒有用的,裝可憐是無能的表現,所以他會不允許自己有這一面。

後來我跟他們探索到深處的時候,都會發現大致這樣的邏輯,他們有一個爸爸或者媽媽等重要他人,不斷的在他孩童的時候就給他強化:你要自己來解決問題;我不能幫你,因為我總不能一直幫你吧;沒有人是靠得住的,你只能靠你自己。這些道理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卻極端化的被印到了潛意識裡,即:我是不值得被幫助的,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連爸爸媽媽這樣的人都不會幫我,誰還會真正的幫我。所以他們會學會了依賴自己,強行堅強。

強迫自己堅強就是一種脆弱。這種脆弱是:我只能交換到別人的幫助,沒有人會發自內心的願意幫我。所以我的世界裡是孤單的,只有一個人。脆弱對他們來說,是不被允許的,那是沒有用的。

也有的人因為這樣的邏輯而不敢讓自己脆弱:一旦我脆弱了,就意味著我比你低了,你就可以欺負我了,或者你就不喜歡我了、拋棄我了。這樣的人也在重複他早年的創傷:他的重要他人告訴他你一定要堅強,你如果哭、可憐我就不喜歡你了。所以他就學會了一種價值觀:哭/可憐/脆弱是不對的,我不能那樣。我一旦那樣,就不被喜歡了。因此我只能選擇堅強和微笑。

而現實中我們卻恰恰發現,一個沒有脆弱的人,人們只會需要他,而很難走進他的心。


雪梅的日常生活


怎樣做真正的自己,首先要真正瞭解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優點多,沒缺點,所以總以為自己的觀點,做事是正確的,這樣就個人觀點,做事,有時連錯在哪也不知。做好自己首先要善良,正直,有慈悲感恩之心,你心態好,不欺,佔,霸,本本份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先要做好人,然後做好事,做好人別人相信你,做好事別人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