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术而言,是不是画的越像越好?

钰眀


学习绘画艺术,能够画得像不过是基础训练而已,不算啥难事。就算是一些没怎么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给别人画像赚钱,只要善于把握人物的特征,画得倒也挺像。



一般来说,只有初学者才特别在意画得像不像的问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追求的是造型的精准,以及对肌肉、骨骼结构的准确把握和塑造能力。当然,能做到这一点,再抓住一些主要特征,还能画得不像吗?

虽然对造型艺术的要求并非简单的像与不像,能画得大家都觉得很像当然是更好。不过,就算是经验相当丰富的画师,也不能保证将每个对象都画得很像。因为有些人的特征很难把握,就连照相都时常觉得不太像,这事还真有点尴尬。


大家都知道,西方绘画艺术的确是很注重造型的,尤其是印象派出现之前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很多绘画大家的造型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泉》等等,应该是画得很像的,但是如果就凭画得很像而成为经典作品的话,这样的理解未免也太过于肤浅了。

国画追求的艺术境界更加不能停留在像与不像的层面了,而是注重于“神”的表现。用齐白石的话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因此,说一幅画画得越像越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些道理,但仅仅把像与不像当成评价一幅画的标准,那是外行人才说的话。多年前流行一种炭精粉画像的职业,画师只要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能把握住对象的特点,并且让人觉得画得很像。这种画在当时还挺有市场,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事这样的绘画的人应该称其为“画匠”,与艺术并无太大关系。

如果依照这样的审美逻辑,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以及所有的抽象主义绘画形式,都将被排除在绘画艺术之外了。哪还有什么艺术水准可言?


简单说了这些,大家最喜欢讨论的像与不像,其实并未真正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不过是普通大众和一般的美术爱好者谈论的话题,缺乏艺术的专业性。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当然不是画的越像越好。

画得像只是某一种审美标准。

在古典时期,画的像是一个基础能力,就是必须画的像。当然,不仅仅要求像,还要有色彩、造型、构图、寓意等等方面的因素。

到现代主义时期,基本抛弃了画的像这个追求。艺术家更多的追求画画本身的东西,比如线条、颜色、构成形式等,而形象并不重要了。表现主义更加要夸张夸大形象,以符合画面气质和情感表达。

到后现代时期,也就是60年代以后,什么东西都没有标准了。艺术可以非常多元。所以,画的像也是好艺术,不像也是好艺术。就看艺术家从哪个角度出发进行创作,而这个作品感动你的是哪个点。不是画的像就会打动人。


不谈艺术


当然不是,如果是,现在就不需要画家了,只需要照相机就行了。相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机器,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因为它没有人的情感。艺术就是人生气灌注作用的产物,没有人独特的情感在里面不是艺术。画是画家眼中的世界,表现了画家内心对世界的观感。

超现实主义油画逼真到和照片分不清,可是那些作品对人体解剖研究和表现还处于表面浅层次,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画相差不仅以道理计。米开朗基罗的人体画和雕塑对人体骨骼肌理刻画的准确和精细至今无人能及,他对人体解剖之精深连很多医生都做不到。可是达芬奇却笑米开朗基罗的绘画失之精细,说他画的人体肌肉过于强健和细致,就像一梱梱的胡萝卜一样。这就是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艺术感受,风格不同。

叶浅予和黄永玉不研究人体解剖,甚至不练人体素描。他们的画并不深入却很有灵气,很吸引人。特别是叶浅予的速写捕捉的是宏观的动态的神韵,反而画活了。他们的画可以说不像,但那动态的线条,对人神韵的捕捉却有勾魂摄魄的魅为。







舞进人生天堂


美术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要求,欣赏水平不同,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也不同。有的喜欢写实画,画得越像越好,有的喜欢抽像,有的喜欢印象派,不管你用什么表现方法和形式,能打动人们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康乐先生


不是的,也许孩子的画在大人眼里比较“难看”,但无论“像”还是“不像”,都是他们的自由表达,家长应该鼓励。对此,专业的美术老师建议,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尝试不同的绘画方式,如绘本美术、创意水墨、儿童画都是不错的选择;10岁以后,就可以结合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孩子自信心,让孩子享受绘画的乐趣。

老师强调,无论绘本美术还是创意水墨,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统统都只是美术形式,让孩子从中学会感受美,学会表达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悟兴视界


对于美术的要求齐百石的要求是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纯艺术的重要标准。当然有工笔除外,但遇工笔在纯意术中做岀成就的并不多,有陈之佛于非闇这两位而己。前提是夲人的综合修养不是一般的高深。做画是讲究神韵在内的,这神韵是自己对事物产生真情而产生的最美的感受,通过生活实景提炼出来的。也有一定的写实能力,但这种写实不是百分百的描绘自然。而是自己对自己内心深处主观美的高度理解,对自然的真实美相碰撞。吸收最重要的部分而形成自己强烈的表现欲的特质,做岀实境和意境相合的美的作品。


践行心魂


美术所包含的领域非常多,比如,书法、雕塑、绘画、摄影、建筑、设计等等,就单绘画就有好多种类了,譬如,壁画、国画、油画,这些都至少已经几百年历史了,壁画已经上万年历史了,这都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问题来了:美术而言,是不是画的越像越好?

美术而言,画的越像越好,这是绘画艺术的前提基础

稍微了解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在人类世界最早诞生的壁画,其人与物的形态特征都是非常逼真,虽然远古时期的绘画条件极为弱后,但艺术家们都尽全力把人、物描绘的很逼真,画什么像什么的那种,这是为了达到真实记录物象的效果,要不然,我们也无法了解古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及生活状况,

即便是后来的国画与油画,艺术家们都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物,描绘刻画的非常逼真,至于为什么?只能用一句话简单概括:绘画是一门再现的艺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还原,这不论是写意的国画,还是写实油画,都是以大自然为师,所以,将物象画的越像,越能体现艺术家卓越超凡的技法,



要清楚的明白,人的某项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了艺术,就美术中的绘画而言,连现实中的人与物都画的不像,那么就更不用指望所谓的情感了,这怎么能说是艺术呢?用现在的话说,艺术就是指人的创作技能,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设一位画家画的东西没人看懂,那绘画又有什么意义呢?对吧!


虽然现在绘画艺术的流派很多,包括“以丑为美”的抽象派,但抽象派的物象并不是完全无法辨认,它依旧是有可以辨认的迹象的,只是欣赏起来费劲些而已,那些让人完全无法看懂的画作,是绝对称不上为绘画艺术的,综上所述,就美术而言,画的越像越好,这是绘画艺术的前提基础,尊重艺术,绘画的风格可以有很多种,作为一名画者,必须具备将物象画的逼真、越像越好的能力。


诗夜城主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术史上,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还不能把人物画的像照片,画的像只是500年前的西方标准.而中国1000年前宋代就已经解决画的像的问题。在500年前的西方,把人物画像是具有学术性,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大师已经解决。所以到今天就已经不具备学术性了。假如你进入非洲原始部落,或者亚马逊的原始部落。如何把东西画的像,在他们那里还具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