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娱罢不能乐不休


难!难!难!实话实说,《水浒传》之所以伟大,就是这部书中有着诗意的真实。宋江有才干、有理想、是个人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会走向成功。

成功的条件,首先是你的平台,之后就是你能够通过自己的人脉调动多少资源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平台上有一席之地,甚至举足轻重。做到这一点,有才干当然更好,没有才干,也不必太着急,毕竟你周围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你也差不到拿去。

毕竟,人才不是金子,不会“总是发光”。

宋江就没有平台。他的身份是个押司,按照当时的人都知道,这个职位是吏员,永远也不会成为官。书中所反应的那个时代托名北宋,实际上城乡生活、市井百态其实是大元朝中后期的描写,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吏”早就不在属于“官”的范畴。

虽然自秦汉以来“官、“吏”二字便捆绑在一起,但越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吏”的地位就越发的下降。

到了两宋金元,官与吏虽然都算做国家公职人员,但是作“官”的都是人上人,也就是现代所谓的“领导”;而作为具体工作人员的“吏”,不仅不在政府的“编制”之内,还被法律定位为“二等公民”——一日为吏终生为吏,永远不允许“吏”逆袭为官。

和士大夫出身的“官”不一样,“吏”没有回避制度,所有的吏都是本地土著,在地方上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有时还是父子翁婿师徒相继,所以到了明末便有“无封建之官、有封建之吏”的说法。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地方上夏税秋粮的征收、丁差徭役杂课的派遣,诉讼缧绁的程序……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些手握小权力的小人物,足以领大家生活在恐惧之中。

但是,一旦进入衙门,这些“吏”虽然社会地位就极为低下,经常会被长官辱骂、虐待、毒打——一些年轻漂亮的吏员还有义务为长官提供同性性服务。

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毫无尊严的生活。

所以,宋江做了“吏”基本就是彻底断送了做官的前途。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时候的程序正义都十分重要。而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被长官拉去当做出气筒、甚至于充气娃娃,那是一种不孝。这也就是为何宋太公以宋江学吏是辱没了农家的门风,所以“告了忤逆”,与之断绝了父子关系。

所以说,宋江他要是想做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除了造反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陳大舍


宋老黑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那得看是多大的作为。宋老黑不上梁山,那基本就是继续在公务员系统里混,下面咱们就先分析一下老黑继续在公务员系统里混能有多大出息。

老黑在宋朝公务员序列里的起点真是很low很low,他是个押司,这个职位在县处级单位一般连最低的九品官也够不上,不在品;而且押司这个职位一般是征募来的—列位看官,看明白另一层意思了吗?老黑是结结实实没有考上大学啊,宋朝各级组织部连任命他的机会也没有,而且看老黑平常表现也没有再考学的意思,因此老黑是永远不会走学而优则仕这条阳光大道了;当然,不是说干押司就要干一辈子,也是有可能一步步晋升的,但老黑这条路肯定走不远甚至会走不通,也就是官做不大,为什么?因为虽然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但在北宋末年黑暗无光的吏治下,上边没人,指望靠业务晋升,比摸彩票中1亿大奖都难!退一万步讲,万一哪个县太爷开眼器重他,那也只能是给他任命个科级干部而已,再往上走,非得上边有人不可;这恰恰是老黑梦寐以求而得不到的东东,否则他还用被迫走梁山这条路?

当然有的看官会说,老黑不是在上梁山的前后很有作为吗?各位看官,咱们要看明白他的就业单位、或者成就事业的单位是什么?那可不是机关,而是一个高度企业化的经营单位—北宋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中介有限公司,这个中介公司的运行规则和机关规则很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机关讲的是政治,企业讲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虽然不是不讲关系,但主要看才干,养一堆只讲政治的,非得饿死不可。咱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宋老黑的特长恰恰就能在这种财富分配类型的企业里发挥出来。他常年浸泡于江湖,对各种类型的社会财富二次分配行为都是了然于胸的,再加上公司董事局高级顾问吴老三的协助,经营起来得心应手。还得强调一下,像这种公司绝没有机关那一套套繁文缛节,能者上、庸者下,基本按才排位,公司里每个人的创造性在实现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发挥。宋老黑文书出身,而且是优秀的文书,善于提炼这种类型的企业精神,能把企业文化搞得深入人心、有声有色,对外展现出财富分配类企业的极佳形象;老黑凝聚企业员工的人心也是有一套的。看明白了吧?老黑的特长是在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企业里发挥出来的,他懂这一行,也只能在他懂的这一行、能发挥他才能的这一行干出成就。

有的看官会说,老黑不干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中介这种经营企业,干其他企业或经商,行吗?答曰:不行。因为老黑是个大手大脚的人,对在江湖博取“义”这个名号有着狂热的爱好,特别爱散财以结交朋友,以他人之口到处宣扬己之义名。但义难生财,这是古训啊,呵呵,也就是来钱超快、超多的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中介企业能够满足老黑的虚荣心,其他的企业可不行。那么老黑回家种地呢?你觉得整天结交狐朋狗友而且胡吹政治路线、高谈阔论政治理想的人能种好地吗?

老黑以为自己很适合干政治、懂政治,甚至搭上了几乎所有员工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拼命再一次往体制里挤,可惜他其实不懂宋朝政治,他对皇帝抱着愚忠的至死不渝的信念,可是和老蔡、老童他们比,他太幼稚了,一句话,不够黑!老蔡、老童干着不忠皇帝的事,皇帝却对他们信任有加,甚至唯命是从。老蔡、老童们是巨黑,一对比,宋老黑只能算作宋小黑了,呵呵。


马到成功


宋江上梁山后打出的是“替天行道”大旗,一心只为招安,走上层路线当官光宗耀祖,结局《水浒传》一目了然,不再赘述。我想浅谈的是,假如宋江不上梁山,那后果如何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他“及时雨”“呼保义”的秉性,宋江终将有所作为。

(宋江穿越玩手机)

咱也不能信口开河,仅以《水浒传》120回本为依据展开分析。

01 宋江的家庭成分

人在社会上混江湖,家庭背景不可不察,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古往今来,这“出处”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们很多人竭尽全力到达的终点远远低于某些人的起跑线,这是不争的事实。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郓城县宋家村人,在县衙门上班,做押司,看着耀武扬威官多大似的,却是属于吏”的阶层,普通文书而已,永远没有升迁机会。母亲早丧,老父健在,有个弟弟宋清,大哥、二哥没有介绍,可能是家族大排行,父亲与弟弟务农,守着田园过活。

由此观之,用现在时髦说法,宋江就是个富农子弟,出身一般,远远算不上“富二代”,家庭不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大帮助;再看他的工作,地位卑微,按宋代体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一辈子都会是个平庸的小吏。偏偏宋江是“及时雨”“呼保义”的那个宋江,他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能迎难而上,实现仕途理想。

02 宋江的权术基因

“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最难的宋江,按理说只有担风险的份,捞不了什么大好处,可《水浒传》中的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尽力资助,挥金如土。按他的家庭条件及收入状况,哪来的挥霍资本?!可见宋江“吏道纯熟”的程度非一般人所比,一个小小押司能有如此灰色收入,手段端的是十分了得。

宋代当官,正常的途径是黄文炳那样走科举之路,暂时没位置就等着候补吧。宋江显然有其心无其才,参加没参加科举考试书中没提,但押司肯定不是通过科举获得的,即证明科举之路与宋江已绝缘。

宋江想实现当官夙愿,还需两个条件,要么花钱,要么像高俅一样有举荐关系。好在宋江有更牛的聪明脑瓜,或曰权术基因,没钱,可以“权”换钱,拿钱买关系,先把领导哄得乐颠颠的,有好处的事自然交给宋江去办,他“且好做方便,每毎排忧解难,只是周全人性命”,大事化小过,小事化了,说白了贪脏枉法、以权谋私,办事经济上的好处,名声上义气远扬,堪称宋江的系统工程。

宋江沽名钓誉的功夫确实不一般,他“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托”、“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直至在“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宋江办的“好事”多,感恩钱就多,上下打点的资本就更充足,办事成功率就更高,良性循环,久而久之,行情自然水涨船高,宋押司变成“名律师”,“事”而优则仕……

宋江的社会活动能力很强。从《水浒传》中可看出,宋江上梁山前,无论对上级,还是对同事,那关系都是杠杠的。他出事后,县官百般呵护,朱仝、雷横枉法私放;就是那因阎婆惜被杀一度对宋江不依不烧的张文远,都“平常亦受宋江好处”,加之平日受过宋江好处的同事们的压力,也只好做罢,不再为死去的情人出头……

再看宋江想投靠的三个去处:前皇家后裔柴进、官府中人花荣、土豪之家孔太公的庄子,命案在身,都有这般人收留,宋江的底气可谓足矣!

更不说黑道了,最不济还有梁山收底呢。

再补充一句,宋江未雨绸缪,提前就让他父亲告他“忤逆”而和他断绝法律上的父子关系,即使现代,几人能想到?!无论阳谋,还是诡计,宋江的“权术基因”甩吴用几条街。

03 结语

一言以蔽之,宋江若不是因为偶然的“激情杀人”迫使最后无奈上了梁山,宋江凭他的“智勇权谋”,左右逢源,同样有可能官运亭通,而且不会落得最终惨死毒酒的下场。

一个蛰伏郓城县的小小押司,凭他的聪明脑瓜,江湖义气,一积攒钱财,二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临,“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很有可能青云直上;只不过,中国四大名著就不存在《水浒传》这部鸿篇巨制了,对中华文化史是一大损失。


童童读史


凡人凡语:宋江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有他性格所决定的。

原因一:宋江为人处事,古道热肠,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由于他仗义疏财,所以在未上梁山之前已扬名江湖,深得江湖众兄弟佩服,也就是有很高的群众基础和江湖地位。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虽无心天下,但广结天下好友,已是无冕之王。正所谓得群众者得天下,有了众兄弟支持,大有作为就是必然。

原因二:宋江虽是刀笔吏出生,性格谨小慎微,日常不故意刁难他人,一直是广结兄弟的处世态度。但是平生素怀雄心壮志,有大展宏图框定天下的意志。宋江大醉后浔阳楼题写反诗,就是最好的例证。一改平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处世态度,拿出过一把瘾就死的劲头,可见平日压抑太久,才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

原因三:王朝末期,纲纪混乱,军备废弛,“天下苦秦久矣”的社会风潮已经形成,一有导火线,便会有人揭竿而起,引发起义革命。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即使宋江无心天下,最终也会被兄弟们,推上“江湖盟主”的位置,进而成就自己的一番成就。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宋江有志天下是内因,天下奸臣当道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是外因,又加之宋江乐于助人,有江湖地位,所以即使宋江不上梁山,也会以其他方式被时势造就,被历史选择,最终留名青史,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觀觀


宋江,不但是小说人物,更是历史现实人物。这个问题是用现代的思维去想1000年前的事情。

在水浒中,宋江未上梁山时自称小吏。什么叫小吏?就是政府机关打杂的,是上不去厅堂的。因为宋江做的事抄写文字的人,永远不会成为老爷。

而宋江的理想是做老爷,虽然前途迷茫,但有这个目标还是去努力的。但宋江的小妾破坏了计划。

宋江还是有更迷茫的目标,那就是天下大赦免。但是宋江又碰到事儿,被判了死刑,宋江只能上梁山。

宋江不上梁山根本是不可能的,不上梁山只能在以往中前进。


大志远思想空间


这话题很有涉及时政之嫌,还真不敢答!就说些大家都能接受的看法吧。

都说宋江仗义疏财,但一个小小的文职人员,收入不高,义可仗,财何疏?都疏了,说明他另有财路,有非法之财可疏,更说明他有封妻荫子之打算。但在正规官场上,靠一支笔几文钱青云直上是不可的,所以他早就结交江湖上刀头舔血的烈汉了,为将来集聚风云作准备。所以从清风寨一下子带了那么多汉子上梁山,那可是他的一部分底子,在梁山打基础。他虽沒去,但血本已下。

到劫法场后,他知道在江湖上招揽人才之计已行不通,只好带一帮浔阳豪客随梁山好汉上梁山,从那以后,听他“山东呼保义”之名而前来投奔的,并没有几个,象朱仝等人都是他和吴用以歹毒之计逼迫的,可以说他的人缘已经透支。

前后相加,真正服他的人还不到梁山的一半,不知他还“有”什么之“所”可以“作”什么之“为”?

2020.1.14.



星灵晓圣


俗话说逼上梁山。其实梁山好汉都是在官府的追杀下上山落草的。宋江也不例外,宋江为晁盖通风报信被阎婆惜发现要告官,一怒之下杀死阎婆惜,不但押司公差丢了还要吃官司,为了逃避惩罚保全性命只有远离家乡上梁山,如果不上梁山生命都不能保全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召阳560101zlc


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终老其生,充其量永远只能是一个县衙的小押师爷而已。因为宋江不学无术,文不足以安邦,武不足以定国,就是一个刀笔吏罢了。其后宋江迫上梁山,身价飚升,究其原因,是因为宋江身后有一百零七个兄弟,齐心协力,肝胆相照,形成了一股雄浑的合力,一百单八将如同宋江一人。宋江得益于此,所以能有作为。否则,其人只会碌碌无为,庸老终生。


用户卢人龙


宋江是郓城县衙门里的押司,“押司”是吏而不是官,依官制,官员可以调任和升官,而吏没有。官和吏的还有一个本质区别,官不得在家乡任职都是异地为官,吏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而且往往是有钱或者有势的人。以宋江的头脑能力和人脉关系网,如果不辞押司这个职务的话他可以一直干到老,而且历任知县对他还会倚重信任的很,但是当官宋江就别想了,宋江正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在梁山想着招安,招安后镇压方腊起义,梁山好汉们死伤大半,宋江如愿以偿的当了官。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宋江生活的年代是宋徽宗在位,这是位亡国之君,宋江赶上“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时,国难当头之际举兵抗金,或许会有一番成就,也有可能当官的


立志成虫


假如宋江不上梁山,那后果如何呢?以他“及时雨”“呼保义”的秉性,宋江终将有所作为。

宋江穿越玩宋江

咱也不能信口开河,仅以《水浒传》120回本为依据展开分析。

01 宋江的家庭成分

人在社会上混江湖,家庭背景不可不察,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古往今来,这“出处”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们很多人竭尽全力到达的终点远远低于某些人的起跑线,这是不争的事实。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郓城县宋家村人,在县衙门上班,做押司,看着耀武扬威官多大似的,却是属于吏”的阶层,普通文书而已,永远没有升迁机会。母亲早丧,老父健在,有个弟弟宋清,大哥、二哥没有介绍,可能是家族大排行,父亲与弟弟务农,守着田园过活。

由此观之,用现在时髦说法,宋江就是个富农子弟,出身一般,远远算不上“富二代”,家庭不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大帮助;再看他的工作,地位卑微,按宋代体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一辈子都会是个平庸的小吏。偏偏宋江是“及时雨”“呼保义”的那个宋江,他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能迎难而上,实现仕途理想。

02 宋江的权术基因

“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最难的宋江,按理说只有担风险的份,捞不了什么大好处,可《水浒传》中的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尽力资助,挥金如土。按他的家庭条件及收入状况,哪来的挥霍资本?!可见宋江“吏道纯熟”的程度非一般人所比,一个小小押司能有如此灰色收入,手段端的是十分了得。

宋代当官,正常的途径是黄文炳那样走科举之路,暂时没位置就等着候补吧。宋江显然有其心无其才,参加没参加科举考试书中没提,但押司肯定不是通过科举获得的,即证明科举之路与宋江已绝缘。

宋江想实现当官夙愿,还需两个条件,要么花钱,要么像高俅一样有举荐关系。好在宋江有更牛的聪明脑瓜,或曰权术基因,没钱,可以“权”换钱,拿钱买关系,先把领导哄得乐颠颠的,有好处的事自然交给宋江去办,他“且好做方便,每毎排忧解难,只是周全人性命”,大事化小过,小事化了,说白了贪脏枉法、以权谋私,办事经济上的好处,名声上义气远扬,堪称宋江的系统工程。

宋江沽名钓誉的功夫确实不一般,他“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托”、“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直至在“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宋江办的“好事”多,感恩钱就多,上下打点的资本就更充足,办事成功率就更高,良性循环,久而久之,行情自然水涨船高,宋押司变成“名律师”,“事”而优则仕……

宋江的社会活动能力很强。从《水浒传》中可看出,宋江上梁山前,无论对上级,还是对同事,那关系都是杠杠的。他出事后,县官百般呵护,朱仝、雷横枉法私放;就是那因阎婆惜被杀一度对宋江不依不烧的张文远,都“平常亦受宋江好处”,加之平日受过宋江好处的同事们的压力,也只好做罢,不再为死去的情人出头……

再看宋江想投靠的三个去处:前皇家后裔柴进、官府中人花荣、土豪之家孔太公的庄子,命案在身,都有这般人收留,宋江的底气可谓足矣!

更不说黑道了,最不济还有梁山收底呢。

再补充一句,宋江未雨绸缪,提前就让他父亲告他“忤逆”而和他断绝法律上的父子关系,即使现代,几人能想到?!无论阳谋,还是诡计,宋江的“权术基因”甩吴用几条街。

03 结语

一言以蔽之,宋江若不是因为偶然的“激情杀人”迫使最后无奈上了梁山,宋江凭他的“智勇权谋”,左右逢源,同样有可能官运亭通,而且不会落得最终惨死毒酒的下场。

一个蛰伏郓城县的小小押司,凭他的聪明脑瓜,江湖义气,一积攒钱财,二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临,“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很有可能青云直上;只不过,中国四大名著就不存在《水浒传》这部鸿篇巨制了,对中华文化史是一大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