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口罩漲價的背後:疫情面前,口罩價格何時才能回落?


口罩漲價的背後:疫情面前,口罩價格何時才能回落?

口罩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原因,取消了春節的旅行計劃改為在家中過節,雖然原則上要儘量避免外出,但是日常去超市買個菜什麼的還是避免不了,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還是做了一些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前兩天就專門去藥店買口罩,跑了幾家藥店發現不是斷貨就是大幅度漲價了,網紅口罩N95要69一隻,最便宜的棉布口罩也要20元一隻,70%濃度的醫用酒精憑身份證限購2瓶。打開網上銷售平臺查詢,不僅價格昂貴還要延時發貨。

口罩漲價的背後:疫情面前,口罩價格何時才能回落?

價格昂貴且下週發貨

遇到這種情況,家裡有存貨的小夥伴們會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還有霧霾濃厚地區家中常年儲備的朋友們也許會感到因禍得福,但是更多如我這般買不到口罩的倒黴蛋的心中就多少會有些遷怒於賣口罩的廠商了。輕一點的會腹誹一句奸商,重一些的就直接網上給賣口罩的扣上一頂“發國難財”的大帽子。

口罩漲價的背後:疫情面前,口罩價格何時才能回落?

個人認為非常時期不漲價是不妥的,商家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供貨成本和風險極高,不漲價也會帶來囤積和浪費

想當年SARS時期20元一袋的板藍根、凍雨時高速路堵車時50元一桶的方便麵,每當災害發生的時候,似乎總會伴生出這樣的小插曲。而過往此時輿論的風向也總是一邊倒的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抨擊漲價行為。我們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正確的畫風本應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免費向疫區和有需要的人無償捐贈才對,要錢本就煞風景,更何況是漲價?!在災難、疫情和痛苦面前坐地起價,良心不會痛嗎?

可是換一個角度看,疫情爆發是典型的天災、不可抗力因素!莫說銷售口罩的商家,就是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對此可能都沒有足夠的準備。所以倉促之間,很多成本就會大幅度上升,換位思考一下,讓諸位看官春節跑去加班加點生產口罩有多少人拍著胸脯說我心甘情願不要加班費呢?我的一位朋友就直言,非常時期不漲價其實是不妥的,如果不漲價,過年期間誰又來為我們加班加點的生產、配送口罩呢?沒有生產、沒有買賣,需求口罩的人加價都沒有地方去買,是不是會更耽誤事?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那些呼籲禁止漲價,指責別人發國難財賺黑心錢的人才是不講道理沒有道德,

因為在瘟疫面前用最快的速度把必要的醫療物資配送到需要的地方反而才是最大的道德。

不過這樣的邏輯僅限於合理幅度的漲價,在疫情面前,一些無良商家過度的漲價以求獲得暴利,就必須得到法律的制裁與道德上的指責。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到全球的50%,疫情爆發之後,更是加班加點的在努力生產口罩,高峰時期日產口罩960萬隻,其中山東省作為口罩生產大省日產口罩200萬隻,位列全國之首。根據工信部公佈的信息來看,目前每天新產的口罩大部分都供應到了疫區的的醫護一線,同時過年期間淘寶平均每天銷售口罩4000萬餘隻,下單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東莞。根據工信部公佈的信息看,中國日產口罩最大能力為2000萬隻左右,也就是說,春節假期依然有40%的產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持。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沒有庫存可以調用嗎?答案是,還真沒有。首先口罩作為一次性醫療防護用品是存在有效期的,所以一般產業鏈上的庫存週期不超過2周,所以一般不會有大量囤積的情況,加上春節前大家都在加班加點的清庫存……大家都能理解的。同時還是由於春節,供應商也放假,進一步導致了原材料供應也不足。不過也有好消息傳來,新的口罩生產線正在投入使用,口罩緊張的情況預計在2月將會得到大幅度緩解,而價格也會最終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