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徐州經開區金龍湖社區

“點對點”服務隔離家庭

“感謝社區,我們一定好好待在家,直到隔離期結束。”


這是1月31日,徐州經開區金龍湖街道金龍湖社區居家隔離的張某在微信群發出的一段話。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金龍湖社區定期給隔離家庭送上果蔬及消毒用品。


疫情發生後,金龍湖社區在排查中瞭解到,社區居民張某近期有武漢接觸史。張某按要求居家隔離觀察後,金龍湖社區黨支部立即啟動“點對點服務”,建立了獨立的關愛隔離家庭微信群,每日專人電話隨訪,購買消毒藥水、酒精、生活用品等。


“想吃什麼,就在群裡說一聲,我們一定想辦法滿足。”“今天沒有發燒,太好了,再堅持幾天,就可以解除隔離了。”……其實,不僅僅是在金龍湖社區,在徐州的許多“點對點”隔離家庭微信群裡,類似的暖心對話,每天都在發生。

 

泉山區新語社區

愛心寄存點 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為了保障轄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對外聯繫,七里溝街道新語社區在轄區各個小區的門衛處為大家設置了愛心寄存點,方便外賣、快遞暫存物品,社區工作人員會對暫存物品外包裝進行消毒,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新語社區在轄區各個小區的門衛處為大家設置了愛心寄存點,志願者正在對暫存物品消毒。


鼓樓區銅建社區

“這是一份責任,我們不能回頭”


當前,街道辦事處、社區作為一線戰場,正在全力以赴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廣大黨員志願者也積極參與,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大年初一開始,銅建社區黨委書記薛梅帶領工作人員在社區忙碌,發放告居民的一封信,為老弱病殘家庭送酒精……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銅建社區實施外來人口和車輛登記制度,重點加強無物業小區的防控。


銅沛街道銅建社區常住人口13000多人,且大部分是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門衛的小區達13個。為做到嚴防嚴控無死角,社區黨委及時發動黨員志願者,每個無物業管理的小區門口固定兩名黨員志願者值班頂崗,實行外來車輛和人員登記制度。


為了更好開展疫情防控,銅沛街道辦事處建立健全“黨員中心戶劃片、黨員聯戶”排查機制,全覆蓋排查疫情。街道機關黨員深入到社區抗疫一線,協助社區在所有小區出入口設卡,對所有進入車輛進行檢疫和消毒,控制車輛、人員跨界流動,嚴防疫情輸入和疫情蔓延。


雲龍區興隆社區

為居民發放衛生口罩

自1月22日接到上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來,雲龍區彭城街道興隆社區黨委迅速行動起來,倡議“病毒無情人有情,黨群同心抗疫情”,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嚴防死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興隆社區發放宣傳單,加強居民防疫意識。


第一時間在轄區內採用發放與張貼宣傳單、懸掛條幅,小喇叭廣播、微信群轉發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宣傳“致全區居民的一封信”及官方媒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通知”等內容,不間斷地深入宣傳。


為阻隔病毒傳播源,社區工作人員與轄區派出所一起摸排近期武漢來徐人員與車輛,及時上報與疫情有關的各類信息,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轄區一半為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為此,社區一方面對有物業管理入駐的景染名居小區每日進行疫情防控督導,一方面對尚無物業管理的建國小區積極協調物業企業來小區,對公共設施、衛生死角等處進行循環消殺。


徐州經開區石橋社區

“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

1月28日,徐州經開區金山橋街道石橋社區的熱心居民房先生,給社區居委會送來了50公斤的消毒藥水。房先生說:“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雖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他也想為疫情防控出點力,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度過這次疫情。”


1月30日,賈汪區大吳街道建平村委會門口堆放著幾十箱物品,建平村各個防疫檢查站也堆放著幾箱方便麵和牛奶。前來送物品的超市人員告訴記者,一大早,一位男士來到超市自掏腰包讓超市人員為一線防疫人員配送物品,之後便匆匆離去。


1月31日,新沂的電商從業者郭魯來到新沂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捐出5萬元,用於購買應急物資。他告訴記者,他想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一線醫務人員的感謝,也希望這個舉動能夠感染更多的人一起加入進來,手拉手、肩並肩,抵抗疫情。


泉山區民健社區

社區主任給居民上門送菜

“喂,是民健社區居委會嗎?這兩天家裡沒有青菜了,能否幫我買些?”


1月30日,泉山區和平街道民健社區居委會疫情防控值班電話突然響起。打來求助電話的是從武漢返徐自行居家隔離的李女士。


今年春節前夕,李女士和老伴一起去湖北武漢兒子家過年和照看孫子。後因有重要的事情要辦,李女士一人1月20日從武漢返徐,到徐後才得知相關部門已停止辦理此項業務,她一下車就待在家裡沒出過門,每天早晚自測體溫上報,目前無異常。


家中米麵油還有,菜沒有了,李女士打電話報告給了社區。


民健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主任、網格員師建萍有二十多年在社區工作的經驗,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自己掏錢去菜市場幫李女士買了蔬菜送過去。


隨後,她又在電話中囑咐李女士安心在家自行隔離,如果生活方面還缺什麼,家中有什麼困難,隨時打電話告訴社區。


李女士深受感動,在電話中一再表示感謝,並表示一定會安心居家自行隔離。


泉山區塔南社區

71歲社區主任每天要走兩萬多步 

泉山區奎山街道塔南社區主任王世英今年71歲,自大年三十接到上級單位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要求後,就沒有休息過一天。


每天從早8點開始,王主任就拿著小喇叭出門了,在轄區7個小區循環播放防控知識,下午5點多,她要把這7個小區再集中走一遍,宣傳防疫知識、攔截外地車輛,晚上還要寫總結匯報等,經常忙得忘記吃飯和休息。


平均每天她的微信步數達到兩萬多步,經常佔領她的朋友圈微信步數排行榜首位。很多不瞭解情況的朋友勸王世英:“這麼大歲數了,每天應該少走一點,對膝蓋不好。”


王世英說:“我是一名黨員,又是社區主任,一線抗‘疫’刻不容緩,只有在一線,才能及時處理突發情況,我的心裡才能踏實放心。”


雲龍區鐘鼓樓社區

七旬黨員辦社區板報宣傳防疫

雖然是特殊時期,彭城街道鐘鼓樓社區劉永柱老人這幾天沒有閒著,他在家裡搜索防疫知識,在1月31日出了一期主題為《萬眾一心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社區黑板報。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鐘鼓樓社區老黨員劉永柱堅持辦社區黑板報宣傳防疫。


記者看到,黑板報內容簡單卻很實用,全都是防疫常識,並且在一側還特意用黃色字體寫了呼籲大家“宅”在家中的原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看出老人的一片良苦用心。


今年72歲的劉永柱老人,從2002年開始在社區裡義務出黑板報,18年來,除了有一次做手術耽誤了一段時間更新,其餘每個月更新兩到三次。


仔細留意發現,劉永柱老人右手中指殘缺,但這沒有影響他寫字。劉永柱不僅手上有殘疾,聽力也是一級殘疾,就是這樣一個身體狀況,他堅持18年為社區服務,出黑板報18年。


文字:季芳、武軍 、陳豔、蘆青、劉作霖、樊海濤

【戰況速報】“最拼的社區”光榮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