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腔是梆子腔體系的鼻祖,那麼秦腔的板腔體是如何形成的?

萌萌小笑笑


梆子腔,是早期的板式變化體的戲曲聲腔。板式變化體系,是以上下句對稱的七字句或十字句為基礎,以各種板式變化為特徵的結構形式,它的最大特點是形式的運用,內容的表達十分靈活自由,不受某種固定格式的束縛,因而,板腔體是戲曲音樂的重大變革。

  • 板式變化體是採用單一曲調不同板眼和旋律變化來表現戲劇內容的聲腔體系。它比曲牌聯套體要單純、靈便,易於被人所掌握;加之,內容適時,文辭通俗,因此,新興的梆子腔得以廣泛流傳,在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音隨地改,吸收當地民間藝術的營養而衍變為各種梆子腔。有的成為獨立的劇種,如豫劇、河北梆子、山東梆子;有的成為多聲腔劇種的組成部分,如滇劇的絲絃,川劇的彈戲(亂彈、蓋梆子),它們構成了梆子聲腔系統,簡稱梆子腔系。


  • 板式變化體的聲腔,是對戲曲的唱腔結構一次重要的革新與發展,它使劇本創作和舞臺表演從曲牌聯套的格律中解放出來,更加適合戲劇化的需要。它為後來地方戲曲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也成了其他地方戲曲音樂吸收和借鑑的對象。
  • 那麼,板腔體是否是由曲牌體演變而來的?如果是,又是怎樣由曲牌體演變而來的呢?
  • 在探討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解釋一下何謂曲牌體和板腔體。曲牌指曲調名稱,俗稱牌子。如【點絳唇】、【山坡羊】、【水仙子】等。每支曲牌都從屬於一定的宮調,有一定的曲調、唱法、字數、句法、平仄。人們要創作歌曲,便要“依聲填詞”,遵守這一曲牌的格律。數支曲牌連綴構成的聲腔體系就是“曲牌體”。元雜劇和明代用崑曲等曲調演出的傳奇劇本都是按曲牌體創作的。


  • 所謂板腔體是以對稱的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的曲式,通過節奏、節拍的變化形成各種不同的板式。早在唐宋大麴及變文等說唱藝術中已有這種曲式,後來應用到戲曲中,就成為板腔體。所謂“板式”,就是一種節拍形式。清代王德輝、徐沅澄《顧誤錄》說:“板即古之拍也……蓋凡曲句有長短,字有多寡,調有緊慢,一視板以為節制,故謂之板眼。”曲牌體的每一支曲牌的樂句比較固定;而板腔體音樂的基本結構是一個對稱的上下句,這一對上下句就相當於一個樂段。一段完整的唱腔可以由幾個或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樂段組成,因此變化比較自由,演員在演唱時對於“腔”的運用和發揮就可以有更多的創造空間,這也是板腔體的戲曲劇種可能產生各種藝術流派的原因之一。


  • 有專家考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山陝梆子是曲牌體與板腔體並存的。如天啟二年的曲譜摺子中收錄的梆子腔工尺譜就有許多曲牌。“現存清代抄本《普救寺》、《翠玉章》等戲中出現的詞牌體與板腔體相混雜的唱法,無疑保留了詞牌體向板腔體轉化的基本特徵。”因為板腔體比起曲牌體更容易記、容易唱、容易傳播,所以山陝梆子在同較早就使用了幫腔體的西秦腔的交流和競爭中,逐漸演化成了板腔體。“其間經過的時間,主要是明萬曆至清康熙間一百餘年。”


近年一些學者則認為,板腔體在明代即與“四大聲腔”同時存在於舞臺。它的直接來源是被稱為“詩讚系”說唱藝術(寶卷、勸善書、說書等)或“吟誦體”雜戲。陝西學者王依群將勸善調與秦腔的【二六板】做了對比分析,從中發現勸善調的唱調與秦腔的基本板式【二六板】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他說:唐宋以來的大麴,早已具備了“基調變奏”的藝術方法,特別是有了“散、慢、中、快、散”節奏變化的藝術技巧後,到勸善調已能“腔由字生,字正腔圓”了。所以可以推斷出由變文到勸善調,再由勸善調到秦腔的基調【二六板】這樣一個演變的過程。


秦腔鬚生


誰告訴你秦腔是梆子戲的鼻祖?胡說八道,這一說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胡扯,毫無根據,自欺欺人。關於梆子腔的起源,學術界公認的是明中清初發源於晉陝,就是今天所說的山陝梆子,多指向中國晉南的古蒲州。《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因《平陽府志》的編制而來到平陽,與此同時他還觀賞了當地的歌舞戲曲等,他所留下的《竹枝詞》和《柳枝詞》也成為了後人研究蒲州梆子的史料。

秦腔是從陝山梆子(蒲州梆子和同州梆子)延伸而來,同州梆子也稱老秦腔,現在的秦腔由老秦腔發展而來,在西北五省成長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