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滕王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滕王閣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它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現在的滕王閣主閣落成於1989年10月8日,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的,是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共九層,瀕鄰贛江,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結構,突出背城臨江,瑰瑋奇特的氣勢。2001年元月核準為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滕王閣坐落在江西南昌贛江東岸,南昌西北,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為滕王,故閣以“滕王”命名。

滕王閣建築規模宏大,閣高九丈,共三層。歷史上滕王閣屢毀屢建達28次。現在(21世紀初)的閣樓建於1985年,高達57.5米,佔地達47000 平方米,仿宋風格,臨江而立。

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所著《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並有“西江第一樓”之譽,是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出生於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薰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遊,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市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歷史上滕王閣有三處分別位於山東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閬中(時間先後順序)。

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