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毛主席为什么六次接见钱学森?——纪念钱老诞辰108周年

毛主席为什么六次接见钱学森?——纪念钱老诞辰108周年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55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国之后,先后受到毛泽东的六次接见。钱学森说:“每一次都给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每一次都给我增添了攀登高峰的力量。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毛主席、共产党给的。”由此可见,毛泽东在钱学森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钱学森的一生对中国科学、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在总结时说,自己只是恰逢其时,真正的成就要归于党、归于集体。而这背后就有来自毛泽东的支持和关心,尤其是在六次接见过程中的交谈,使钱学森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钱学森曾在生前撰文《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里面披露了大量细节。

钱学森说:在极为悲痛的时刻,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二十一年前,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关怀下,经过艰苦斗争和美国朋友的支持,我终于回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一次接见

在一九五六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我。毛主席教导我要懂得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在同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斗争中生长起来的,并要我培养一些青年科技人员。在这年毛主席主持讨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主席又一次接见了我。毛主席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毛主席光辉地预见了二十年后高能物理的发展。

回国之后不久就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也让钱学森感觉到非常温暖。而钱学森还清晰地记得毛泽东对他说:“要懂得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在同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斗争中生长起来的。”

毛主席为什么六次接见钱学森?——纪念钱老诞辰108周年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参加政协会议的全体人员,将钱学森安排在自己的右边

第二次接见:毛泽东让钱学森坐到身边

1956年2月1日上午,钱学森应邀参加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钱学森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角度,结合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经验,对我国培养科学研究人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毛泽东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走到第一桌,热情地招呼钱学森:“学森同志,请坐这里。”钱学森坐在毛泽东身边,成为宴会厅里最瞩目的人物,感到无上光荣。

钱学森事后才知道,是毛泽东在审看宴会名单时,亲笔把他的名字从第37桌勾到第一桌。席间,毛泽东对钱学森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来说,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

第三次接见:参观科学院,指导科技工作的方向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在参观过程中,毛泽东看到钱学森并主动交谈。毛主席说:“你在《青年报》上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陆定一同志很热心,到处帮你介绍。你在那个时候敢于说四万斤的数字(1958年,钱学森向毛主席解释,四万斤产量的计算方法不正确),不错啊。你是学力学的,学力学而谈农业,你又是个农学家。”

钱学森很谦虚地说:“我不懂农业,只是按照太阳能把它折中地计算了一下,至于如何达到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毛泽东随后又说:“你的看法在主要方面上是对的,现在的灌溉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丰产的主要经验就是深耕、施肥和密植。深耕可以更多地吸收太阳,让根部更多吸收一些有机物,才能长得多,长得快。”

毛泽东肯定了这次展览,尤其是在技术科学展览馆,看到重量轻、强度高、经济、便于安装的建筑材料后高兴地说,“如果全国都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参观结束后,毛泽东勉励大家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毛主席这次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第四次接见:中南海谈话决定搞反导弹

一九六四年二月六日,在一次春雪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李四光、竺可桢和我。这是我第四次见到毛主席。在这次被接见的人中,我是最年青的。毛主席主要同两位年长的科学家谈地质科学、勘矿和气候、农业的问题。毛主席讲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前进的道理。这使我思想上受到很深的教诲,对我进行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在谈话中,毛泽东和钱学森谈到反导弹问题时提出:“搞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

事实上,早在1964年1月2日之前,毛泽东就指示聂荣臻,“我们要从防御上发展,要研究反导弹武器”。聂荣臻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找钱学森等人进行初步研究,决定先收集资料,但不要忙于成立班子。1月24日,聂荣臻向毛泽东报告,“防弹道导弹是个高度复杂的技术,当前苏、美等国都把发展有效的反导弹手段看成是打破核僵局的关键,建议成立一个组,由钱学森负责,探讨发展反导弹的任务、技术途径、核技术力量培训等问题”。于是,就有了2月6日毛泽东和钱学森的谈话中谈到的反导弹问题。


3月23日,国防科委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安排钱学森负责主持召开弹道导弹防御技术讨论会。会议决定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防御规划小组”和“反导规划小组”,开展反弹道导弹的研制任务。后来,整个反导弹工程被称作“640工程”,并于1964年8月由中央专委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第五次接见:毛泽东用稿费宴请钱学森

钱学森说:毛主席尤其重视对我进行无产阶ji政治教育。一九六四年底,毛主席接见了陈永贵同志和我。我领会毛主席的意思,是教育我一定要向劳动人民学习,拜劳动人民为师,认真改造世界观。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一向反对过生日的毛泽东,心情特别好,让工作人员给他列出宴请名单,用自己的稿费庆祝。钱学森也在邀请名单之列,并且和毛泽东同在一张桌子旁就座,在这张桌子旁就座的还有陈永贵等人。

宴会开始后,毛泽东举杯幽默风趣地说:“今天既不是祝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有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不光是吃饭,还要谈话嘛!”毛泽东又指着钱学森说:“你是导弹专家,依靠你,使我国的原子弹早日爆炸。”钱学森谦逊地说:“我不敢称为专家,距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远哩!”

这次会见对钱学森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当时“两弹一星”中的两弹已研制成功,但如何将这两弹结合起来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重任落在钱学森肩上。但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接见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钱学森回忆毛主席将他和陈永贵安排在一桌,是毛主席对他“进行无产阶ji政治教育”,并且深刻地领会毛主席的意思。他说:“我领会毛主席的意思,是教育我一定要向劳动人民学习,拜劳动人民为师,认真改造世界观。”“毛主席很关心我,亲笔把一份重要材料批给我看。我领会毛主席的深意,是要我认清知识分子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行的,倒退或停顿是没有出路的。”

毛主席为什么六次接见钱学森?——纪念钱老诞辰108周年

第六次接见: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最后接见

一九七0年“五一”节,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毛主席第六次接见了我。毛主席指着广场上的百万革命群众,要我走到群众当中去,同群众相结合。

5月1日晚上9时,在“东方红”乐曲声中,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等登上天安门城楼,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活动中,毛泽东和钱学森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且要让钱学森“走到群众当中去,同群众结合”。周总理还特意请出钱学森、任新民给西哈努克介绍说,“这两位是新中国的火箭专家钱学森、任新民”。西哈努克分别与他们握手。

毛泽东对钱学森也是分外地惦念,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夕,周恩来到长沙向毛泽东请示工作。当时周恩来递交一份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毛泽东说:“不看了,但是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侯宝林,请你查查人大代表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他们补上。

钱学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把我从在外国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又亲手把我引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毛主席一次又一次的谆谆教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上。

毛主席指引我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光明大道。他们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我们要走革命道路的科技人员的死对头。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全心全意与工农相结合,认真改造世界观,更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