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中國樓市,正在暗潮湧動,5月19日晚上,住建部在官網發出一篇通稿,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並祭出“6大新政”,其中北上廣深等16個城市被點名!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這次的調控,是住建部10天內第兩次出手,也是年內第4次表態,為調控房價,有關部門真是操碎了心。

先看住建部新政6大新要求;

1、要求各地加快制定住房發展計劃,其中明確要求:一線、二線城市年底前編制完成未來5年住房發展規劃,並向社會公佈實施。

2、要求調整住房和用地供應結構,熱點城市“住房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比例不低於25%。

3、對購房者、開發商“去槓桿”。加強個人住房貸款規模管理,嚴格管控消費貸款資金挪用於購房加槓桿行為,嚴控開發商購地加槓桿行為。

4、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嚴肅查處捂盤惜售、炒買炒賣、規避調控政策、製造市場恐慌等違規行為。

5、加強輿論引導。其中特別提到,嚴厲打擊利用自媒體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炒作渲染房地產、散佈虛假信息等行為。

6、進一步落實地方調控主體責任。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這份文件最大殺招有兩個,一、住宅供地不低於新增土地25%;二、未能實現調控目標堅決問責。

……

很多人會奇怪,既然要堅決調控樓市,為何特別提出:提高住房用地比例,並且劃定紅線,比例不低於25%。

這是因為,在這輪調控下,我泱泱大國鬧起了“房荒”,現在多個二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告急。長沙、重慶、西安、成都、杭州、海口等,各種彈藥急缺,這些地方房子快沒得賣了!

2年前,中央會議特別指出,要重點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現在不僅小城市庫存下降了,一二線城市也鬧房慌;從去年起,很多城市開始上演搖號買房,一房難求的壯觀場景。

而“房荒”的背後,是中央、地方、開發商三股力量的博弈!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從去年開始,中央開始嚴查囤地行為,嚴控房地產價格,為了讓地方政府執行調控政策、穩住房價,把調控結果跟烏紗帽綁在一塊。

很多地方政府立下軍令狀,環比房價不能漲,那怎麼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只能給開發商限價,否則拿不到預售證!

但開放商是逐利的,偶爾來個低價盤無所謂,如果一直都限價,相當於拿地是市場價,但賣房卻卻被窗口指導,這種長期虧本的生意,傻子才會做啊。

當面包便宜過麵粉,市場一定是扭曲的,現在很多城市萬人搶房,是因為一二手房價倒掛;買到就是無風險套利,自然會引發全民去搶。

利潤都被買房者套走了,開放商自然很不滿,只能捂盤惜售,慢慢蓋,蓋了也不著急賣...以這種方式對抗監管,導致的結果就是,房源變少庫存告急。

而市場一旦供需失衡,就容易引發哄搶式買房!畢竟,國人買房的邏輯是買漲不買跌,只要房價漲,反而大家都去搶。

此外,一線城市長期限購,導致閒錢和熱點都跑到二線城市炒房,無形中推高了房價,引爆了一輪又一輪搶房大戰。

可以說,給新房限價初衷是好的,但執行成了一個爛招!一是不可能壓住房價,二來導致市場房價數據失真,反而錯失調控的時機。

這一次,中央也看到了,地方房源供給矛盾非常突出,於是給出住宅供地不低於新增土地25%紅線,但這個比例夠嗎?

據媒體統計,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住宅用地在新增用地中比例約為50%~70%。

但過這些年,中國很多城市新增土地中,大部分都分配給了產業用地、商辦用地,在住宅用地上比例不高,很多城市不到20%,個別城市只有10%,這也造就了土地的稀缺,房價的高企。

地方政府為什麼這麼幹?因為他們主要考核GDP,招商引資,搞各種廠商辦公樓才能帶來GDP,萬達這種搞城市綜合體的,才是地方政府座上賓,而萬達拿地的價格,非常的低廉。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此外,中國商品房學的是香港,稀缺才是最大的賣點!有地慢慢開發,才能保持房價一直漲,土地財政才能持續,地方政府沒動力大肆供地!過去唯一的例外是重慶,一直保持充足供地,結果是房價很多年幾乎沒漲。

可以說,住建部25%的住宅用地佔比,仍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有了這個紅線,總比沒有好;至少住建部給出了一個標準,開發商想再肆無忌憚囤地,面臨更嚴厲的監管,這也算是一個進步。

……

回過頭看,這一輪調控是持續時間最久的一次,調控也進入到深水區,於是很多怪異的事情出現了,比如“房荒”,比如越調控越漲。

現在不光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已經高不可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房價突破萬元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其中20個是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

小編是南方某縣城長大的,最近聽很多同學叫苦,房價已經漲到失控了!從去年年初到現在,整體房價幾乎翻倍,很多樓盤已經超過萬元。

本來很多人並沒有打算買房,但在大漲的焦慮下,最近都紛紛入手了,而他們花的錢,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倍;很多剛買房的人,內心非常不甘,憑什麼一個縣城也能漲到上萬?

而且,這幫買房的同學,普遍壓力非常大,因為按揭都在3000—4000元,小縣城工資也就這麼多,一個工薪家庭,相當於一個人的收入,全用來還貸了。

很多人說,你可以不買啊;但現在這種瘋狂的勢頭,誰敢跟趨勢去賭。尤其是剛需族,要是不買的話,房價繼續漲上去,只怕砸鍋賣鐵也買不起了!

突發!樓市新出6大殺招,16城市被點名!能否真正抑制房價?

如果說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是人口流入,就業選擇造成的;那麼三四線城市,是如何暴漲的?

主要就三點,一是棚改貨幣化安置,二是政府去庫存;三是百姓加槓桿。買房興邦啊,大家都去為國接盤了!

但問題是,三四線城市收入不高,房子流動性小,買房高峰已過...一旦房價跌下去,會造成什麼後果?畢竟,這波接盤者,風險承受能力極差。你有何高見?歡迎大家圍觀拍磚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