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我實現全母乳的心得,正在為哺乳困擾的你快來看看”

“有個好友媽媽要我說一下我的追奶心得,總結了幾點,很普通的幾點,正在為哺乳困擾的你快來看看。”

“我實現全母乳的心得,正在為哺乳困擾的你快來看看”

一、要有信心,這點很重要。

我在月子裡的時候奶水不多,每天喝湯但是效果不大,社區醫生來回訪的時候說“現在奶水就不夠喝,那以後大一點更不夠了。”我那時候也不是很懂,她這麼一說,我就心裡感覺很沒信心了。後來靜下心來翻看了懷孕時上課的筆記才想起來要多讓寶寶吸,本來是一天兩次奶粉,後來堅持白天不給寶寶加奶粉,晚上臨睡前才加一頓奶粉。那時候一邊餵奶一邊還對自己“我的奶水夠的,寶寶能吃飽的”,這個很搞笑,我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一招有沒有效果。

二、要多睡覺,好好休息。

西爾斯醫生書中介紹說媽媽在睡眠的狀態下會產生更多的泌乳因子(具體怎麼說的我忘記了,反正多睡覺就能多產奶)。這一點我也是經過實踐驗證的,月子裡每天下午我都會睡一覺,醒來乳房就會有漲奶的感覺。

三、寶寶多吸最重要。

另外,兩邊都要吸,越是奶少的那邊越是要多吸,這樣才能平衡。

我家寶寶一直持續到兩個月都是母乳為主,加少量奶粉的,直到兩個月後的某一天寶寶整天就處於飢餓的狀態,幾乎一整天都是抱在身上吃奶,原本重拾信心母乳為主的我一下子就慌神了,覺得是不是母乳又不夠了,終於在傍晚的時候給寶寶加了一頓奶粉,但是沒過半小時,寶寶又出現到處找食的狀態,我心神一定,原來不是我奶的問題,是寶寶確實一直餓。

第二天還是這樣,小傢伙一整天就是吃,但總是沒有飽的樣子。我抽空上了媽媽群,一個媽媽說是不是到了猛長期,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新名詞,原來是為了能夠滿足寶寶更大的食量,所以寶寶才會出現這樣猛吃的狀態,同時也使媽媽能夠分泌更多的乳汁。瞭解了這些,我就很放心的給寶寶吃奶,只要她要吃,我就滿足。

關於猛長期的描述是這樣的-------寶寶突然比以前更加頻繁地哺乳,很多新媽媽都有類似的抱怨:“他怎麼除了吃奶就是吃奶!” 在《育兒全書》裡,作者西爾斯醫生說,新生兒頭幾個月裡,總有頻繁哺乳的時候,他將這樣的孩子暱稱為“馬拉松運動員”。這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猛長期”。一般來說,“猛長期”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

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他就通過頻吮吸來刺激母親製造更多的乳汁。在這種時候,堅持勤喂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他的吮吸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

“我實現全母乳的心得,正在為哺乳困擾的你快來看看”

“猛長期”這個詞彙,對於中國媽媽來說相對比較陌生,卻是國外育兒領域裡耳熟能詳的一個普遍概念。在《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麼》一書中,幾位身為兒科專家的作者不無幽默地比方道:“母乳跟水井可不一樣,不會因為過分抽取而乾涸。事實上,恰恰相反,您的寶寶吃得越多,您的乳房就會生產越多的奶。”接下來,作者也解釋了嬰兒“猛長期”現象,並總結道:“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大飯量不過是大自然保證母親身體增加母乳分泌量以滿足孩子生長需求的手段。”

那麼,新媽媽們該怎麼辦呢?“放鬆一些,把您的乳房放在垂手可及之處。”這本書的語氣總是令人忍俊不禁,“別沉不住氣,慌忙給孩子補奶粉(甚至更糟糕地去添輔食)以滿足他的胃口,因為哺乳頻率的降低,會導致乳汁分泌量的下降,而這和寶寶訂購的恰恰相反。

這樣的行為模式—以寶寶需要頻繁哺乳開始,引發母親對於自己乳汁供應量的焦慮並給孩子補充奶粉,跟著就是母乳分泌下降,是提早放棄母乳餵養的一大起因。”

“我實現全母乳的心得,正在為哺乳困擾的你快來看看”

就這樣寶寶的猛長期持續了三四天,那一天我和老公有事必須要出門,寶寶只能交給我媽媽帶。我十點鐘出門,到了六點到家。出門也沒帶吸奶器,那個漲啊,墊的防溢乳墊都滿了,漲的生疼生疼的,石頭一樣。一回到家,趕緊給寶寶喝奶,可是這小傢伙偏偏和我作對,吃一點點就不吃了。

直到第二天,RF才恢復到原來的鬆軟的狀態,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我就再也沒給寶寶餵奶粉,寶寶的猛長期也就告一段落,從此實現了全母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