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宦官干政之祸,以东汉、唐、明三朝为甚,而为患最深、流毒最广者非唐朝莫属。从唐肃宗开始,宦官掌管禁军(即神策军),并由此操控皇帝废立、生死,俨然成为帝国的“太上皇”,军国重事若无宦官首领的首肯,根本无法实施。中晚唐的皇帝大多沦为阉竖的傀儡,因不顺其意而遇害者,竟然有四位之多,由此可见宦官气焰嚣张之极。

中晚唐时期,专制朝政、飞扬跋扈的大宦官为数不少,其中得宠时间最久、最凶残狠毒者,非仇士良莫属。仇士良历事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干涉朝政20余年,先后杀害二王、一妃、四宰相,委实凶悍无比。仇士良一生作恶多端,最后却能得以善终,究其原因,是他参透了能长期得宠的“秘诀”,这“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仇士良历事五帝,干政20余年,嚣张至极

仇士良入宫时间不明,顺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李纯(即唐宪宗),属于后者的心腹宦官。宪宗登基后,对心腹加官进爵,仇士良被任命为内给事,不久又外放为平卢、凤翔监军,由此步步高升。

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到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仇士良数次出任内外五坊使。每当秋季来临之际,仇士良便借助放鹰走狗的机会,在民间四处勒索、胡作非为,搞得地方上乌烟瘴气(“元和、大和间,数任内外五坊使,秋按鹰内畿,所至邀吏供饷,暴甚寇盗。”见《新唐书·卷二百零七·宦者上》)。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仇士良从唐宪宗时代开始受宠

在宪宗、穆宗、敬宗三朝,仇士良虽然宠遇不衰,但却并非宦官集团的头号人物,属于他的时代,要等到文宗朝(826-840年)才正式到来。

文宗虽然依靠大宦官王守澄、梁守谦上台,但内心深处却一直想铲除宦官集团,夺回军政大权,为此提拔李训等人为心腹,并制定铲除宦官集团的计划。太和五年(835年),文宗设计将王守澄免职、赐死,而将仇士良提拔为左神策中尉。至此,手握禁军的仇士良成为宦官集团的新首领。

然而文宗并不想制造另一个“王守澄”,他之所以提拔仇士良掌管禁军,不过是权宜之计,待局势稳定后,马上便会向其“开刀”。就在王守澄被杀的同年,李训等人以左金吾卫中庭后面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由,请求文宗派仇士良等宦官探查是否真实,但暗中早已埋伏下大批士兵,等到仇士良等人一到,便大开杀戒。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文宗铲除仇士良未果,反而受到他的挟持

然而仇士良等人抵达左金吾卫中庭后不久,便发觉伏兵,于是急忙返回,并挟持了文宗。随后,仇士良指挥神策军大肆屠杀参与其事的“贼党”,凡与己不合者必屠戮之,一日之间将政敌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在这场大变故中,四位宰相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同时遇难,其他遇难的公卿及被株连之人,数目竟多达一千余人,使得朝堂为之一空(“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半空。”见《新唐书·卷二百零七·宦者上》)。

“甘露之变”后,仇士良彻底掌控军国大政,文宗则沦落为傀儡皇帝,最终竟郁郁而终。文宗驾崩后,宰相李珏、杨嗣复准备拥立太子李成美即位,但仇士良自认为与李成美关系不睦,竟然颁发伪诏,拥立文宗之弟、颍王李瀍为帝,是为唐武宗(即位后改名李炎),时在公元840年。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仇士良扶持唐武宗即位后,更加飞扬跋扈

武宗登基后,仇士良升任骠骑大将军,封楚国公,更加飞扬跋扈,凡武宗信用之人,无论公卿还是内侍,都要进行迫害铲除。不仅如此,仇士良还诬陷杨贤妃(文宗宠妃)、安王李溶(武宗之弟)、故太子李成美,怂恿武宗将三人赐死,实在是嚣张至极。

武宗虽然靠仇士良上位,但内心深处同文宗一样,对宦官干政深恶痛绝,待皇位稳固后,便开始着手削弱仇士良权势的工作。会昌二年(842年),仇士良被降职为内侍监、知省事,失去对禁军的指挥权。次年(843年),心灰意冷的仇士良告老还乡,同年病故,侥幸得以善终。

仇士良在离开长安前,曾向自己的党羽们传授如何驾驭皇帝、邀宠固位的两条“秘诀”:“不能让皇帝闲着,应该时时以奢靡享乐之事来诱惑他,使皇帝闭目塞听,沉溺于宴乐中,没工夫处理政务,然后我辈才能得志;千万不要让皇帝接近学者,否则皇帝一旦知晓前朝的兴亡,内心便会有忧惧,接着就要疏斥我辈了。”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顶,让仇士良的党羽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中晚唐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两句话道出能长期得宠的秘诀

仇士良的“秘诀”让其他宦官佩服至极

士良之老,中人举送还第,谢曰:“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语乎?”众唯唯。士良曰:“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众再拜。引文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