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蘇州虎丘山上的劍池有什麼來歷?

雲清1228



在"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山上,有一座水池,被稱為是劍池。這也許是虎丘山上,最為神秘的一個地方了。

登行到虎丘的半山腰處,有一塊比較寬闊的平地。就在平臺的西北角,有一處圓洞門。洞門的上方,題寫了"別有洞天"四個小字。而在圓洞門的東側,則有"虎丘劍池"四個紅色大字。這是在告訴我們,進了圓洞門,裡頭就是劍池了。


穿過圓洞門,即見劍池。關於劍池的來歷,有許多說法。

有說,虎丘山即為春秋時吳國君王一一闔閭的墓葬所在。當年在設計時,為了讓墓室入口更為隱秘,就鑿山為池,池中盛水,將墓室入口深深地藏在水底之下。

也有說,水池為後世所鑿。據說當年吳王下葬時,埋了大量寶劍作為陪葬品。因此,後世的秦始皇和孫權,就曾來到虎丘山,欲挖山取劍,但都徒勞無功。反倒挖過的石坑,積水為池,是為今天的劍池。


如果站在高處往下看劍池,整個水池的造型,就像是一把古代的寶劍。從而讓劍池這一名字,更是神形兼備。


筆尖上的旅行


蘇州姑蘇區有一座虎丘山。虎丘山的寶塔之下有一個大水池。謂曰“劍池”。

劍池幽深莫測,流水不斷,池畔奇石疊嶂,甚是妙美。

據傳說,“劍池”並非天然造化弄物,而是人工刻意修建的。“劍池”的水中藏有春秋末期吳王傳闔閭的許多寶劍,並且,在“劍池”的池底埋葬著吳王闔閭的屍體和奇珍異寶。在秦始皇稱帝后,因聽信民間“傳言”,曾經想在“劍池”內尋寶,於是,派了許多兵士日夜開挖,但終無所獲。楚漢相爭時期,楚霸王也曾對“劍池”進行過開挖,企圖尋到奇珍異寶,然,也無功而返。到了三國朝代,東吳孫權也曾“騷擾”過“劍池”,結果也是“黃粱一夢”!由此有人認為,關於“劍池”的種種神秘傳說統統是“民間謠傳”,並無根據,並且認為,“劍池”是天然形成的。

那麼,“劍池”究竟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刻意”修建的呢?

1955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曾經組織專家學者對“劍池”進行了一番科學考察,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將池中的水全部抽乾,人們終於見到了“劍池”的全貌。但見“劍池”深約5米,池底平坦有人工開鑿痕跡。它的東西兩面石壁自下至上較為平直,在“劍池”東面的石壁上砌著兩塊經過雕刻的石板,石板上赫然有著王鏊、唐伯虎等明代名人的手跡。內容與古人在《山志》一書中的記載完全相符。由此斷定,“劍池”是人工“刻意”修建的無疑。

那麼,池底究竟有沒有吳王闔閭的屍體呢?

經過數次科學探測,在池底的北面確實發現了一個呈三角形的“洞口”,於是,許多專家認為,這就是吳王闔閭的墓穴的入口。但由於種種原因,墓穴並沒有挖掘,所以,墓穴裡究竟有沒有埋葬吳王闔閭 ,有沒有奇珍異寶,至今仍然是迷。


老胡說三農


中國地大物博,八千里河山風景如畫,其中奇人趣事也不少,非遺文化也不少。今天就來看一個在蘇州的神秘古墓,這座春秋時期的古墓,直到現在還沒有被打開過。

它便是春秋霸主吳王闔閭的墓。古籍《越絕書》稱:“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這個墓地修建在虎丘山下的劍池水中,據傳墓中藏有3000柄寶劍,每一把劍都是價值連城的,自然引人關注。

俗語有云,古墓與盜墓賊同在。從古至今,見錢眼開的盜墓賊對古墓的偷盜都到了瘋狂的地步,因此很多古墓都被洗劫一空,那麼,為什麼卻獨獨放過吳王闔閭的墓呢?

吳王闔閭還有個名字叫“公子光”,史書記載他派遣勇士專諸刺殺了自己堂兄吳王姬僚,然後登基為君,是為吳王闔閭。闔閭在位時期,任用孫武、伍子胥等賢人人,大破強楚,使得吳國鼎盛一時。“吳、越小邦,雄霸東南,西擊強楚,北威齊晉”。

雄才大略的闔閭在征討越國時去世,他的兒子夫差便為他修建這一墓地。由於闔閭生前酷愛名劍,所以夫差用了近10萬的人力,修建了這座古墓,同時還將吳國的“扁諸”等3000柄名劍埋入墓中,為其父殉葬。

因為墓中埋有這麼多寶貝,很多人都打起這座古座的主意。據悉,吳王夫差以雷霆之勢消滅越國後,越王勾踐甘當臣奴,後來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反過來消滅了吳國,勾踐為了洩憤,在功成名就時,還做出了掘挖吳王闔閭墓之舉,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連墓道都沒找到,最後只得做罷。

無獨有偶,到了秦始皇時,這位好大喜功的秦始皇也對吳王闔閭墓裡的寶劍產生過“非分之想”,一次,他路過虎丘時,便想去找那3000把名劍,結果卻看到有一隻老虎在守護著這座墳墓。秦始皇想除去這隻攔路虎,於是拔出所佩寶劍去擊殺,結果沒料到,老虎神奇般地躲地後,他手中的寶劍掉入了水中。因為這裡竟然埋藏了3001把名劍,也誕生了“劍池”一說。

而到了三國,傳說東吳的孫權聽說這件事後,為了能得到這些絕世名劍,他派士兵掘起巨石試圖尋求寶劍。勞師動眾的結果是無功而返。

吳王闔閭的墓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盜的,是因為當年夫差為了“防盜”,命人在墓中注滿了水銀,然後再將外圍的墓坑用水填滿,形成水池。史載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再加上南方氣候比較潮溼,所以闔閭的墓葬得保持著池水覆蓋,幾千年來都讓盜墓賊望而卻步。

而到了明朝的時期,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傳說在1512年時,千年水滿的“劍池”忽然乾涸,這讓很多人得已進入劍池底部觀賞。據悉,當時的內閣閣老王鏊、文人唐伯虎等才子還在裡面題記留名。

為了驗證這個傳說的真實性,1955年,專家對劍池進行了考古勘探。結果抽乾“劍池”裡的水後,眾人頓時驚呆了,劍池底部竟然發現了王鏊、唐伯虎的題字,證明了傳說的真實性。

1978年,考古人員再次抽乾池水尋找闔閭墓墓門,清理了池底的淤泥後,有人發現了池底有一個呈三角形洞穴。幾天之後,人們擴展了洞口,並且進入了洞穴之中,洞穴中有石板阻隔,很多考古學家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闔閭墓的墓門,不過因為國家的另一處重點文物一座宋代古塔也建在旁邊,強勢挖掘可能會影響塔基,為了保護上面的建築,後來最終停止發掘工作。

寫到這裡,闔閭墓千年末盜之謎也基本上有了答案。

闔閭墓是建在水中,連科技發達的今天都沒有十足把握將這座陵墓完好無缺地進行開發,更別說古代的那些條件和技術都落實的盜墓者了。總之,闔閭墓的3001把名劍目前還是末解之謎,吸引著考古專家去不斷髮掘和探索。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蘇州虎丘山上劍池是個謎,劍池底下謎團無限,有人說下面是秦始皇的墓室,但直至今天一直末被考證,如今歪鈄的虎丘塔和劍池旁有塊地方叫幹人石,據說建造墓室的工匠有一干人,完工喝完慶功酒全部被殺,在清點人數時只有999個,這個人是個石匠,因為思兒想妻心切,想著辦法躲過哨卡回家團圓了,時過三年,這躲過一難的人想回虎丘看看,左鄰右舍勸他幹萬別去,可他還是去了,結果被官兵抓住後順利殺害了,那塊地方叫幹人石,至於劍池底下的迷團要到今後考證了才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