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中國藝術家何多苓?

賞味期限在凌晨akik


何多苓畫得很好。

這是絕大多數繪畫愛好者面對何多苓作品時的直接感觸,那些永遠透漏著傷感的畫面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的圖像製作者,賈樟柯曾這麼說何多苓的繪畫:“那樣一個新的藝術,有空氣感,有纖細的感覺,有憂傷有哀怨,跟所謂追求力量感的主流文化形成一種對抗。”

賈導所謂的“追求力量感的主流文化”,指的是在何多苓青年時期中國藝術生態圈對於意識形態主導的歷史繪畫的踐行,何多苓是反叛者,在他的成名作《春風已經甦醒》中,他儘可能地消除具象繪畫的說明性和敘事性,試圖將“感受”放在第一位,雖然題目《春風已經甦醒》很容易使得觀者們做政治的聯想,但何多苓則從美國藝術家懷斯那裡學習到了與他同時代的中國青年畫家不一樣的處理方式,他也一點不否認後者對自己的影響:我的確很喜歡這位“傷感的現實主義者”,並且試圖模仿他。我喜歡懷斯那嚴峻的思考,他那孤獨的地平線讓我神往。此外,雖然評論賦予他以浪漫情調,但他確實更加理性和哲理化的,他的手法更為客觀、精確。呂澎在1991年的《給畫家何多苓的一封信》中也提到:……而事實上,國內的學術氣氛也漸漸濃起來,這不是說很熱鬧,而是說在變化,大家聚一聚會有許多難以言說的愉快和傷感,你是傾向於傷感的,而人類文化需要這種“傷感”。

何多苓也是一個“傷感的現實主義者”,他同時也是典型的象徵主義者和超現實主義者,典故、符號和象徵在他的筆下像白日夢一般璀璨而朦朧,他曾經的連環畫作品《雪雁》和《帶閣樓的房子》帶來了廣泛的影響,每一張圖像都充滿了獨立的詩意,來自於滋養何多苓的特殊時代和特殊地域(成都)。呂澎在《藝術史:趣味、圖像與身份》中比較分析了何多苓與懷斯的作品,提到在西方藝術史視角下,美國“地方主義”畫家如托馬斯•本頓(Thomas Benton)、約翰•居里(John Curry)、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構建了關於美國自然、歷史與人的真實圖景,何多苓亦如是,在地理因素塑造的獨特宇宙觀下對微妙情感進行表達,而藝術家本人也很早提到:“四川省地形的多樣化與總體的封閉性構成了符合我的宇宙觀的因素,在很長的時間裡,我大部分作品的主題將來自這片土地上的沉思,或者不如說,這片土地是我的觀念賴以寄存的表現。”

《雪雁》(順序貌似都亂了……):

何多苓畫得很好,但他也成名了。

2018年,何多苓美術館正式開館。曾經的“傷感現實主義”藝術家沒有了經濟的煩惱,擁有了自己的美術館,享受到了資本的福利。近些年帶帶學生,做做展覽,主題中依舊透漏著淡淡的憂傷,只是這份憂傷不知道什麼原因看上去更加朦朧和悠遠了,似乎也正逐漸在遠去。

畫家渲染了一個時代,然而時間卻依舊流逝,誰又知道什麼樣的情緒才是應該被某一時刻銘記的呢?它在一種資本喧囂的迷狂背後還能傳達些什麼?


透明流動虛無


我其實蠻喜歡何多苓的,但是更多的,是他身後的那個時代。

49年往後,80年代是我心裡最美好的時代。在那個年代,詩人是大家心裡最美好的職業,而不是像今天一樣,變成了傳說或者是笑話。

何多苓考上川美那年,是第一年恢復高考的1978年。

那一年何多苓已經30歲,何多苓畫面中天生的浪漫和不可捉摸就是來自於詩歌。

年輕時的何多苓一遍一遍的讀波德萊爾、蘭波、葉芝、艾略特。

詩歌是什麼,詩歌的語言應該是凝練的,而詩歌的意境又應該是欲言又止的。

影響何多苓最大的藝術家是美國的安德魯懷斯。

大三那年的何多苓第一次在雜誌上看到懷斯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一個身體殘疾的女孩望著遠方,平靜,孤寂,又帶有希望。

這種孤獨一下子就穿越時空,彷彿讓他看到了當年上山下鄉孤獨等待希望的他自己。他知道自己想畫的就是這樣的畫。

何多苓的畢業作品是這幅《春風已經甦醒》,一片枯草地,連草都是一根一根畫的。

當時美院學生大概畫的都是類似於歌頌工農階級的畫,何多苓的小女孩顯得格格不入。

何多苓沒有拿到分數,也沒有拿到畢業證。

但這個小女孩令人心碎的美好與純真卻感動了很多很多人。


在這幾張畫裡,我們已經看到何多苓在寫實主義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偏向詩意的揮灑。

比如這張,一個剛剛梳妝打扮完的少女凝視著觀眾,而她的背後不是房間,而是荒原與明月。

現在,我們都喜歡追逐商人,而在八十年代,我們都在追逐詩人。

並不是說追逐商人不好,而是詩人成為最受追捧的人的時代,是永遠令人懷念的。


王介南


何多苓這個成都畫家,

一點都沒有火鍋的麻辣氣質,

反而像個看透紅塵的冷淡僧侶。

來,

聊一下何多苓。

何多苓喜歡畫女人,

他曾經直言不諱的說過:

“老是畫老頭,看到就噁心,要是漂亮女模特我就願意畫。”

不過必須得承認,

何多苓畫中女人並不是帶著濃濃荷爾蒙的外放型撩人,

你看畫中這完全就是一個性冷感的女人啊,

冷冷的毫無溫度的空間,

人和時空保持著一種疏離的聯繫。

再之後,

何多苓畫中的女人簡直色調越來越淡像褪了色一樣,

這種淡似乎是一種心境上的淡,

一種男人因荷爾蒙的減弱而呈現出來的龍鍾老態,

一種似乎是看不清而縹緲起來的淡。

但其實這又是種禪意的淡:

空故納萬境,

空的含量比滿更多。

而要更深刻的理解何多苓先生,

那就要提到另外一位成都籍畫家:周春芽。

兩個人同為中國當代藝術大師,

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與繪畫風格。

周春芽是濃烈的、入世的,

帶著一種亢奮而爆棚的荷爾蒙能量的,

所以桃花系列就成了他的代表作。

而何多苓似乎是前者的反面,

冷冷清清似是虛無。

但仔細想想,

二者也許是殊途同歸,

對待外界世界無論是熱鬧的還是沉默的,

都是一種遵從自己內心的勇氣和自吧。

最後,

小玉作為鐵桿粉絲,

也期待何多苓先生創造出更迷人的作品。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和發表看法吧!


art張小玉


何多苓,中國傷痕畫派之一。

如果有人提起他,我想第一想起的就是坐在草地上望著遠方的放牛小女孩,《春風已經甦醒》。還有那彷彿有像徵性或紀念碑似的名作《青春》。

油畫作品《春風已經甦醒》局部


油畫作品《青春》

這兩幅名作 ,是他作為知青下鄉被安排到四川西南方向大涼山時已經在慢慢構思了。

回到大學時他在畫報上看到了一個瘦小而癱瘓的女孩正在向草地上努力的往上爬。那就是美國當代畫家安德魯、懷斯的油畫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油畫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看到了這副連細菌都能看得出來的畫,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也讓他回想起那時躺在大涼山那片草地無憂無慮的望著遠方,正好那時他正在準備畢業創作作品。春風已經甦醒就在個時候完成的,據說那小女孩後面的草地他用細筆足足畫了三個月。

油畫作品《春風已經甦醒》


他在採訪或者書中寫到,當時的那段時光他最難忘的歲月。白天可以畫畫,晚上點著油燈看書或者研究樂理,因為他除了畫畫還非常喜歡音樂。

油畫作品《烏鴉是美麗的》

作為藝術家他沒有被公眾或者藝術圈對他的評價和讚美影響。一直堅持表達著自己內心所想和見過的事物用畫筆在畫布上一遍一遍表達出來。


木雪980


何多芩《雪雁》是他的連環畫代表作。他的畫主要是灰色調。他和艾軒都是師從懷斯,從作品中可看出。何愛畫“粉子”。據說男生進不了他畫室。他畫美雅,洋氣。他和羅中立,陳從林周春芽,莫也陳可知等同在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羅中立他們還是讀本科的時候。何多芩已經是研究生了。由於何多苓的畫風和川美不一樣。當年,川美的大多數教師都不同意何多苓留校任教。


劉金子


川美80年代少壯派成名的畫家如羅中立,何多苓,程叢林,周春芽,馬一平,以及後來的龐茂琨等轉型後無一成功,都被困在了中國現實主義和西方近代油畫思潮的孤島上,無紮根的土壤而又被迫遊離在所謂的藝術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