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曾侯乙墓的防腐、防水、防盗,做得相当的考究,难怪会保存如此完好

曾侯乙墓为大型竖穴木椁墓,方向正南。发掘时,残存墓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

曾侯乙墓的防腐、防水、防盗,做得相当的考究,难怪会保存如此完好

曾侯乙墓

墓坑开凿在红色的沙砾岩之上,坑壁垂直,修削比较规整。墓坑内置木椁,木椁四周与坑壁空隙最窄的地方约20厘米,最宽的地方约70厘米,填木炭。

椁室顶上铺木炭10~30厘米,并夯实。估计木炭总量重在12万斤以上。木炭之上,铺10~30厘米厚的青膏泥,较细腻。

青膏泥之上,黄褐土与青灰泥相间叠压,层层夯实。夯层厚15~20厘米,夯窝直径4-6厘米。这层夯土厚约2.5米。

再上,整个墓坑铺满一层略微加工、形状不同和大小不一的石板。石板长1.5~2.5米,宽0.8~1.5米,厚0.2-0.5米。石板之上直至墓口,填五花土,并夹有青灰泥,亦经层层夯实。

我们无法想象,曾侯乙墓的封填如此的颇费周折,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正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是青膏泥和木炭均是很好的防腐材料,石板和夯土均是防盗的较好办法,不难看出防腐、防盜、防水在曾侯乙墓中已经做得非常考究。

曾侯乙墓的椁室分为东、西、北、中四室,其中北室和中室在一条中轴线上,西室与中室并列但略短小,东室与其他各室的方向不一致,而且比其他各室略高,各室之间用墙隔开。

北室、中室、西室的盖板是东西向铺盖的,东室的盖板是南北向铺盖的,共有47块,都为长方木料。北室上盖10块,每块长5.6~5.8米,宽0.5~0.6米,厚0.5~0.55米;东室上盖16块,每块长6~6.15米,宽0.55~0.7米,厚0.55-0.6米;中室与西室上盖21块,其中18块是两室合铺的,每块长9.4-9.8米,宽厚均为0.5~0.55米。

椁底板的铺法与盖板铺法一致,底下没有用垫木,也未铺木炭及青膏泥。椁室外壁和隔墙均用长方木料垒成,隔墙底部都有一个高0.5米、宽0.4米的方洞,作为各室之间的通道,也就是门的象征,以供死者灵魂出入。

整个椁室共用木料171根,约380立方米。中室南北长9.75米,东西宽4.75米,深3.3米,放置礼器、乐器。南部主要放置青铜礼器,编钟置于西边与南边,编磬置于北边,东边放有鼓、联襟大壶和冰酒鉴等,中部放有一些漆瑟、笙、篪。

西室南北长8.65米,东西长3.25米,深3.3米,放置陪葬棺13具。北室南北长4.25米,东西宽4.75米,深3.15米,主要放置兵器、车马器和竹简。东室比其他各室略高,为墓主人的棺室,东西长9.5米,南北宽4.75米,深3.5米。

墓主漆木棺置中部偏西,呈南北向,东部有陪葬棺6具,西部有陪葬棺2具。紧靠主棺西侧,在通往中室的门洞处,置狗棺一具。东室内还出土一些兵器、乐器、漆器和金器。

墓主棺有内外两层。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棺身为10根铜立柱嵌10块同样高度的木板构成,木板固定于底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嵌在铜框架上,四周侈出12个铜纽。棺底有10个高14厘米的圆形蹄足。北端足挡板右下方有一长方形小门,高34厘米,宽25厘米。棺外周身以黑漆为地,绘朱色、金黄色花纹纹饰主要为漩涡纹、变异云纹。内壁髹朱漆。内棺长2.49米,宽1.27米,高1.32米。外表以朱漆为地,用黄、黑色遍饰彩绘花纹,图案繁缛,主要有龙凤、神兽、怪鸟、窃曲、窗格纹等。在头端及两侧的窗格纹的两旁,有持双戈同柲或双戈戟的神兽像,当是用来表示守卫的武士。内壁髹朱漆。

墓主人的尸体置于内棺,头朝南,原用多层丝织物包裹。尸体和丝织物已腐烂,留下骨架。骨架上下左右遍是玉器、角器、骨器和小件金器等,共300多件。在内外棺之间,也还有一些玉器和骨器。

除了墓主棺外,曾侯乙墓还拥有21具陪葬棺,棺外形是弧形或基本弧形以及方形或基本方形。内壁均髹黑漆,外壁均以黑漆为地,上绘红彩。两侧的图案主要有三种:一种以几何纹为主,一种以云纹、鳞纹为主,一种以云纹为主。两端的纹饰,头端多有田字形窗格纹,足端多为云纹。盖面没有花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