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职场」这十点我想你应该收藏……

「职场」这十点我想你应该收藏……

01

谈谈老板

既然说职场,那么不可避免的第一类接触就是老板。人人都有老板,除非你自己是老板。当然大老板有时候还是会有隐形的更大的老板,例如胡Sir是所有各种各样老板的老板……

老板分N多种,而且要看什么分法。按性别分,男老板 & 女老板;按国籍分,中国的老板 & 外国的老板;当然,还有大家一般都会比较痛恨的:私人老板,台湾老板

其实任何分法都是加入了主观情绪的结果,客观的说,老板只有一种:利益驱动型老板;如果你的老板不是这种,那么你可以考虑2个问题:

1)公司是否可以持续生存10年以上,如果可以,死不跳槽

2)续,如果不可以,赶紧走

利益驱动是每一个老板的共性,在这个基础上,老板被细分成2类,我们说“老板爱财,取之有道”,这算是好老板,反之,坏老板。怎么说?简单!如果老板无理由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甚至戴着大金链子跑路了,这就是取之无道的。余下的全是好老板。

你们说,你丫闲着蛋疼吧。要你这么说,99%的老板都是好老板?!没错!是好老板。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他们好呢,如果看了前面老板的共性,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了。老板的唯一共性:利益驱动。你能为你的老板获得驱动TA的利益么?这是问题的关键。

「职场」这十点我想你应该收藏……

利益驱动似乎是一个很高高在上的词。有人说,我他妈每天打字敲表格,利益跟我没关系,驱动个P!很多人似乎都在这个上面存在类似的问题。没关系,利益分直接和间接。除了销售在创造直接利益外,绝大多数的部门在公司架构中都在创造间接利益。什么是间接利益?HR招聘市场总监的薪资上限是80W/年,如果最终找了一个合格的70W/年的,那么HR在这次运作中间接为公司创造10W/年的利益

所以,任何工种都存在利益创造的问题,但你有没有去想过,你如何去切开这个蛋糕?每天打字敲表格的想过没有,是否可以创造一个更合理的数据模型?EXCEL的众多自动化功能是否全部使用了?是否可以将自己尝试并且成功的方法推广到本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是否可以提高原先效率的10%呢?

有人说你丫别傻了,原来你一天输入1000,现在你提高了10个点,不等于你剩下了一小时的时间泡论坛,老板会让你输入1100的。你错了,当你不断地在创造利益的时候,你会找到一个点,在那个点上你会成为不用去输入的人,而是一个负责输入部门的人,或者一个帮助部门提高效率的人。为什么?老板是利益驱动的,当你告诉TA,解放你现在工作,你可以有精力将效率再提升10个点的时候,任何一个利益驱动的老板都会崩溃的

当然,我们不排除老板太二,迟迟无法领悟到你划出的灵子。没关系,你已经具备了通过技术提升部门效率的能力,跳槽吧。这样的跳槽对你和对未来的公司来说,是双赢的

02

聊情商,看智商

情商和智商,无非高或者低,从组合的角度去看

1)智商低,情商低:我们不勉强你

2)智商高,情商低: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3)智商低,情商高:交际繁华过后的总是漫漫寂寞夜

4)智商高,情商高:我们不勉强你

1)的不勉强是别要求TA完成太多你的期望

4)的不勉强是别要求TA能只在你给TA的范围内发展

而2)和3)恰恰是很多人所处的范畴,看懂冒号后的话,就能看懂自己的出路在何方

03

你会写简历么

从被别人面试,到面试别人,自己也一路走来,从图书管里找资料写简历到帮朋友帮朋友家的孩子看简历,简历,你真的会写么?

当然,我不是HR,我说的未必真理,只是从自我角度去谈简历,去看简历

这就像拍照,同样一张脸,在技术不一样的摄影师手上出来的效果不同。摄影师没有做假,我们抛开PS不说,高水平的摄影师做到的是扬长避短

简历,亦如此

自从公司HR不知道在51上做了什么设置,邮箱里每周都会收到来自51的简历,当然应聘的也是本部门下的各种职位

总结一下我看到过的简历类别,看官如有兴趣可以对照的看看能否入座

1)政治局常委型:通篇新华社通稿,无任何细节,几几年至几几年,哪里,干嘛的

2)畅销小说型:最常的简历A4纸打印有8页,还不算E文版的,事无巨细,生动描绘

3)意识流型:如德芙巧克力般丝丝顺滑,写到哪里算哪里,唯有时间戳能证明我在看的是一份简历

4)CEO型:全能选手,从兴趣爱好到能力所及,有一种让我看完后马上去TA手下就职的冲动,遂看身份证号码却发现原来从业3年,奇才!

基本上这是我觉得并不会让TA来面试的简历。不知道有您的没有

简历——简单经历,根据自我条件不同,简历也需要不同

3年以内从业经历者,从实干出发写简历,点睛之笔在于实干之中有悟性。虽基层,思管理。

3年以上从业经历者,从管理角度出发,点睛之笔在于你不是做了N年的某工作,而是工作了N年。这话听上去有些矛盾,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大区别

1)从了N年的某工作:你思考过没有,为什么N年了还是这样,你只是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了N年,算足了是个熟练工

2)工作了N年:在工作中学会工作,N年对你来说并非像机器般周而复始的重复某一种机械化劳动或者工作,你在提高,在思考,在进步

04

随便说说环境问题

我相信,做一行恨一行的说法。照平常心说,但凡你问个人,哎,你们这行现在怎么样?无非两种答复,不是不灵不灵就是马马虎虎

我们说,环境一直在变,我就职过私企民营,也就职过500强,和土鳖共过事,和八国联军骂过街。你要问我环境哪里好,我告诉你亚龙湾的沙滩上看日落最好

打开任何一个职场网站,抱怨贴居多,想一下,难道离开了这个鸟地方就解脱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感觉?为什么有人郁郁不得志的同时有人正在平步青云?别说对方极品,也别鄙视别人会拍马。环境不为人变,走到哪里不是这样

俗话有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话真心NB,所以有职场的地方必然就是江湖,关于江湖的说辞有很多,例如:常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又或者类似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湿鞋有一个办法:把鞋脱了拎手里,但你湿脚啊知不知道

所以,没有避开江湖的方法,既然避不开,那就索性融入其中,但别陷得太深,这就是一个度的功力

职场混迹10载有余,有一条铁律或许姑娘们看着不爽: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所以职场这潭子江湖,最怕女人扎堆,倒也不是性别歧视,但千万注意,如果你还想平步青云,又或者心态平和的打算稳步上升的话,有些话有些题,听听而已,最多一笑而过。千万别把自己陷进去,你知女人心?除了刘德华,没人真知女人心,当然,还算上个别特别爱八卦的男人;八卦这事情,玩得好能调剂工作,玩不好基本上就能让你在老板的心中定个性,这个性一定,再想出人头地,有些难

平心而论,你能玩转办公室的八卦江湖么

05

开聊辞职

辞职,甚至裸辞,现在都很流行,更可怕的是,貌似很多人都很崇拜裸辞,觉得特别有腔调,北方叫范儿

裸辞可爱么?未必,甚至很多时候有点“可二”而不是“可爱”,这有些我这样的人,上学时候借来录像带看古惑仔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什么样的一个老板,什么样的一群同事,什么样的一个项目,能让一个人在完全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未来的情况下,或者说得更露骨一点,让一个人根本不知道下个月拿什么钱来花销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将一份辞职报告扔在老板桌子上,又或者直接扔在老板脸上——话说回来,能做到这2样的,我觉得也算是瞬间有腔调——说辞职不干了

至少我不能想象。当然,能想象的理由无非如下:

1)老板天天潜规则我,身心疲惫,都快要去医院看急症了

2)一份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帮老板在必胜客约见奥巴马吃欢乐下午茶

3)同事完全把自己隔离了,每天用眼神压迫自己,不带你玩儿,不带你吃饭,不带你一起开会,不带你参与任何他们的工作上,非工作上的交流

4)中500万,急着要去买加厚的黑丝袜套头上准备去领奖

辞职,就像就职一样,同样是需要思考的

1)公司不好。那么不好在哪里,再找就一定更好?

2)老板不好。是不帅?还是不高?还是秃头?再找一个一定更好?

3)没前途。先问清楚是没前途还是没钱途,两者有区别的。你认为的前途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

4)钱太少。这个问题最残酷了,我经常问团队里的同事,你觉得你有多少筹码去找一份翻倍薪水的工作?

好了,问题都有了,找张白纸,写下来,一个一个问自己。答案很快就会明了的

之前已经说了,环境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现任公司的三大缺点都可能会在新公司消失,但你能保证现任公司的三大优点会不会也同时在新公司消失呢?

又或者有人说,咱们公司就没优点,纯粹他妈粪坑一个。好!当初你干嘛选TA了,你既然有眼光选择了一个粪坑,你能保证你的眼光不会让你选择另一个尿盆么?

再有人说,当初老子/老娘年少不懂事,被骗了。那你现在再问一下自己,你比当时多懂了多少?你在变,粪也在变。如果你想好了,看准了,辞职吧,辞职不是新鲜事,更不是坏事

但你没想好,或者暂时没想透,缓一缓。老板没潜规则你吧

06

企业到底有没有文化

企业文化,有人说这是个舶来词。其实真正了解中国史的人会知道,企业文化这东西,咱老祖宗也还真有,只是洋人们善于总结,抢先注册了,变成了舶来词

企业文化,拆开了看分2部分,重点在后面:文化。谈文化是最累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苏珊·桑塔格的一些书籍,这里不多说了。很多人,特别是外企或者大型如华为,联想这样的IT企业的都能明白啥是企业文化。包括富士康,他们家的文化就是“纵身一跃解千愁”

企业到底有没有文化?有!那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家企业的价值观。所以,即便如很小的私营企业,同样有价值观。有人说了,我们那个小破公司,纯属皮包类,上海人说“阿扎里”,连着大老板一起6个人!老板小气到就差买个帐篷让我们睡公司了。这也是文化的一种,叫“纯压榨文化”,就跟鲁花花生油一样,功夫在压榨上,所以,但凡有一个组织,组织中有那么一个说了算的人,就会产生属于这个组织的文化。而这个组织文化,放在企业里,就能成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没有对错好坏的严格区分,正所谓,一张嘴两张皮,怎么翻都有理。

好了,说了那么多扯蛋的,企业文化有啥用?!

有用。长时间浸泡在某种企业中,就会对自身产生作用。这个就像慢性毒品,你别说你不抽烟不喝酒的。企业对人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很多人嚷嚷着要辞职,除了钱的问题之外,就是企业文化在作祟。工作压力太大,付出得到不成正比。

这就是典型的纯压榨型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那一个人是如何被企业文化所影响的呢。咱们这里说到的,是那种并不会直接导致你纵身一跃,或者豪迈裸辞的企业文化,我发现,同样是来自从事传统制造业的新员工,甚至同样是500强,美国人公司和德国人公司出来的就是感觉不一样,TA们都能处理好手头的任务,但处理的方式方法甚至流程都会有小小的不同。这就是之前的公司所存在的企业文化所导致的一种影响结果

那,这种影响是好是坏?个人觉得利大于弊,任何企业的文化,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甚至说,只要你能在一家企业从事超过3年的工作,那么,这家企业所包含的文化就一定会对塑造一个进阶的你给予养料

你是否有这份闲心静下心来考虑一下,你所处的企业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它对你产生了何种影响?

最直接的,我们说,哎呀,KPMG出来的人就是感觉不一样,而这种感觉,正是KPMG这样的公司企业文化给予个人的一种影响

07

小谈面试

时光倒退3年,我都不敢谈面试,因为我只是在被人面试,虽然面试成功率高的惊人,这点倒不是自夸,但依然不会在公共场合如论坛这样的地方谈面试,因为我只是作为了面试的一方:被方,而还没有机会坐到面方,任何一种商业行为,如果只在甲方,或者乙方的位置上玩,你玩的再漂亮,也只能算是个入门级

直到现在,我才斗胆谈谈面试

直到这里HR很多,说的不对请随便P

既然说面试,咱们就俗一点,简历这玩意儿之前说过了,就从简历被抽中开始吧

我建议,目前撒网的人还是不少,网是撒了,多留个念想,什么意思?就是找一本小本子,记录下几几年几月几号投的什么公司什么职位,有没有期望薪水等关乎你钱途和面子的事情

我碰到过咱们的HR跟我说,电话过去,对方也倒是豪爽,直接开问:我应聘的你们公司啥职位?!HR倒也幽对方一默:是VP先生!

真事儿!

约好时间地点人物,就要自己准备起因经过高潮结果了。这就跟编剧一样,千万别以为牛B的人面试完全都不用准备,那是面试你舅舅的公司,或者你爸姓李什么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到底怎么编,怎么玩,怎么弄才有效呢?

面试了别忘了记录撒网记录,这时候有用了,甭管你何种方式记录的,找到TA,干嘛找TA?因为你需要了解对方公司,网址,BAIDU,GOOGLE,各种方式,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公司的口号,业务模式,甚至大老板姓什么名什么是不是脸上有一颗痣之类的问题

不说笑,真有用

如果你连这家公司几几年成立的都不知道,面试就别去了,浪费时间和车钱,上海地铁也不便宜,虽然有换乘优惠,还不如留着网上订KFC午餐呢,满28送一对辣鸡翅,超级合算的

到对方公司要几点呢?离开你预约HR的时间早10分钟,干嘛?填个表。这是一般流程,有人觉得不迟到就行了,早点好。错了,对方面试官也不是为你度身定做的,TA也有TA的事情,别太早到,10分钟,预留下填表的时间正好。

那有人问,能迟到么?要是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你了

衣着?正式点,但别给对方压力,男生好办,衬衫西装包里塞条领带,戴或者不戴,前台一站眼睛一扫就知道要不要了;女生也简单,别花枝招展,也别艳色撩人,适中就行。有人说穿什么有讲究么?说句实话,当面试官和你第一眼对上的时候,对方已经有了一半的决定。这不是瞎说,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只通过15分钟的语言交流,这根相亲有啥区别?而相亲靠的是什么?一大半是感觉,所以,穿着得体,弄干净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别给对方压力,懂我意思么?你要是穿的像新郎新娘,对方会怎么想?万一对方要姿色不如你,要帅气不如你,完了。人都有自我保护的知道么

面试聊什么

我接触到过很多人,跟我说面试紧张,总不知道聊什么,包括家里亲戚也是。其实面试要准备的问题无非那几个,我相信只要在职场混过都知道,而HR也总是抛出那几个傻了吧唧的问题——在这里的HR请原谅我说的那么没有水平

1)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2)为什么要离职

3)为什么选择我们

4)你觉得你的优势和缺点在哪里

5)你对这个新工作的认识是什么

6)洋文交流

差不多了吧,至于每个问题怎么答我就不想说了,免得HR觉得我这个人怎么如此可恶

记住面试聊天的法则:

1)面试官永远是面试官,不要去做无谓的挑战

2)封闭式问题要回答的简单

3)开放式问题如果有可能要半抛半追的回答

4)永远要能收的住话题

5)不要撒谎,不要企图用泛泛的回答掩盖自己确实不知的领域或者问题

6)你和对方是平等的

7)99%的问题是可以准备的,而准备的质量取决于你面试前对这家企业以及这家企业所属的行业的了解程度,也就是你的功课做足了没有

08

注意你的素质

职场素质有很多,我也看到外面貌似还有不少培训班,更有不少邪教书,关于这邪教书,以后再详说

归根结底,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用我的话理解,职场素质归结起来就俩:

1)专业素质

2)职业素质

怎么说?专业素质就是JD上的那些,能明白否?如果回答否,打开浏览器输入51网址,随便点开一个工作招聘信息,看下面:

1)熟练掌握word,excel等office软件

2)会使用spss统计软件

3)精通photoshop

如此这般,都算专业技能,就是你爹妈花钱让你去读书学来的那些个东西,也是你学生手册上那斑斑血泪史的东西,都算专业技能。当然,据朋友说,现在的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差,不知道真假,因为面试专业素质这块一直不直接过问

那什么是职业素质呢?这东西要了亲命了,没法杜撰,无法造假,文凭有卖,这东西没的卖?

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什么?之前说了,健康的不会逼你飞出窗户的企业文化是很大一块。其次,一个好的领导也是养成牛B职业素质的很关键因素,或者说捷径——因为有人带着你走,不用你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这两项素质在领导看来怎么玩呢?再做个组合,这组合的结果完全是依赖于我个人的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看着不爽,也别骂,我玩我的,你玩你的,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1)专业素质低,职业素质低:你说说看咋办吧

2)专业素质高,职业素质低:慎用

3)专业素质低,职业素质高:培养

4)专业素质高,职业素质高:帅才

看懂了?

更简单的看,对新入职场3年内的,抓紧专业素质的养成;超过3年的,开始考虑如何养成职业素质

09

说说学历

一说到这个我就脸红,我发现自己年纪大了唯一的好处是知道脸红了,以前没心没肺没羞没臊脸皮厚,学历这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个软肋。不过也不至于是什么中专文凭,只是没能拿学士学位

行,就因为这个,最一开始那几年的职场真心不好混,人复旦,交大,同济,上外,都窜前面去了,研究生就更不谈了,当时也没觉得羡慕,反正寻思着能有个活干就不错了,后来得部门一位大哥级人物关照,其实也就是混文学论坛一文艺青年,对我影响挺深,虽不至于帮我开了光了,但至少是打顺了任督二脉,没通,只是顺了,但顺了总部纠结着好

学历在公司看来,可有可无,说的可有,许多公司依然保留着万恶的学历最低工资标准,这样一来,很多人因有了那张漂亮的油印纸,获得了不错的薪水待遇,当然只能说不错,谈不上很高;说它可无,是因为绝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层招聘都不会把学历放在前面,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资源的共享,这里会提到猎头,关于猎头,后面再说

那学历到底重要不重要?我说句良心话,现在让我回到十几年前,我一定会努力考上一所更好的高等学府。懂了吧

但学历的重要点在哪里?不是学历本身,而是你对于知识积累的架构组成。就是之前谈到的两大商:情商和智商,如果你能够在学历背后养成一种自我架构的能力,那么,学历的功力就能显现出来。我一直这样固执的认为:最后的那张高等学府学历所包含的是: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正确的思想架构体系,这其中包含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分解问题的方式方法,所有这些都会被联系到情商和未来的职业素质之中

学历,只有当它不只是学历的时候,才是最有用的时候

10

你会演讲么

题目看上去很牛B,但其实注意观察,如果在大公司,尤其是500强任职过得都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老板,特别会说话,你也知道TA的话大多数时候属于画大饼的形式,有考究的再撒点芝麻什么的,但就是爱听

当然,也有反面教材,领导说:下面我简单说两句……

然后我就掏出手机打开水果忍者……

这就是演讲

有人觉得太难,有人觉得离开自己还很远,有人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没关系,想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和某人久未谋面,两人在公司大楼的电梯里偶遇,你按了18,TA按了23,电梯动了。TA问你:哎!是你啊,好久不见,最近干嘛呢在?

你对TA不存在任何异性间的好感,当然你也没兴趣搞基友,更不是拉拉,回答吧,电梯里的数字已经变成5了

这就是演讲

「职场」这十点我想你应该收藏……

或许你会说:嗨,瞎忙,你呢。TA回答:一样一样。叮~~~~电梯到了,你走了出去,有空再聊哦。好!

有空么?会再聊么?或许你说,这他妈不就是寒暄么?!是,人和人之间的寒暄即是如此。但,再给你个条件,TA正好是和你有那么点业务关系,或者存在着那么点可能的合作关系的人呢?甚至于TA就是你的潜在客户呢?怎么寒暄?

我们说演讲,不是弄一个台,放一张桌,摆一束花。那是演讲,但不是演讲的所有。演讲一词同样可以拆开,后者是讲,就是说话,说话谁不会?那重点就在前面那个字:演。不是让你说假话,演字的意义在于:抓住对方的心思,吸引对方的注意,勾起对方的兴趣。

再让我们回想一下身边那些特别会演讲的人,我们听他们说话是不是特别能安静的下来?是不是没心思玩水果忍者?他们是怎么做开场白的?他们又是如何抛出一个小话题,一个小故事,甚至一句话,让全场的焦点都放到TA的身上?

再说,有人觉得,我现在的职位,演讲啥?只有被演讲的分!错了~~~还记得18楼的电梯么?工作中难道就不存在语言交流了?为什么同样的语言交流,不同的人出来的最终效果不同?为什么TA跑去回来无果,TA跑去说同样的事就顺利完成呢?而TA却导致同事反目,差点报警?

把工作中的语言交流看成演讲,把关于工作的语言交流看成演讲。你是否能hold住全场?哪怕只是你和TA的对话,你hold住TA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