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一生向往塞外,高适的戎马生涯,是他唯一的追求

唐代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极盛。特别是盛唐时代,热衷功名、大有豪侠之风的士子或慷慨从军,或游历幽燕,或出使边陲,期望在塞外一展抱负。边塞生活的经历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擅状边塞生活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擅写边塞生活的诗人。

一生向往塞外,高适的戎马生涯,是他唯一的追求

盛唐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进取的时代,是一个人们普遍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空前强大的国力和高度繁荣的经济,赋予了盛唐士子强烈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他们动辄以王侯卿相自许,多有为国效力、留名青史的抱负。尤其当时朝廷大事边功,出现了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以守边博得高爵的著名将领,为当时士人展示了一条封侯的捷径。立功边塞是盛唐士人取得功名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赴边从戎的土人越来越多,写实的军旅文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与艺术技法。

高适字达夫。玄宗天宝八载,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后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乱起,曾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广德二年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世人因称“高常侍”。后进封为渤海县侯。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高适擅写边塞军旅生活,骨力遒劲,气势奔放。

一生向往塞外,高适的戎马生涯,是他唯一的追求

高适长期从军,三次奔赴塞外。他有强烈的功名意识,希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希望在边塞立功封侯。搞事的诗歌常常表达出他这种理想与豪情。高适的边塞诗是他豪壮的戎马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边疆战事关注和思考的结果。他常常能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表达对边防政策的见解,揭露边防政策的弊端。这使他诗歌的思想深刻性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边塞诗人。在高适的诗歌中,有对国家安定边疆之术的思索,如“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有对主帅非人、处置失当而造成战争失利的责难与忧心,如“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还有消除边患的希望和理想,如“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燕歌行》一首更是以写实的笔墨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军旅生活的艰辛,对于军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一生向往塞外,高适的戎马生涯,是他唯一的追求

这就是高适,他一生热衷于为国效力,但他却拥有不一样的才华,这是他们的人生更是他们的追求,那么你最喜欢哪一位边塞诗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