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江蘇省有這幾個“中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家嗎

2016年10月14日,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鎮、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宜興市丁蜀鎮

丁蜀鎮位於江蘇省宜興市,東瀕太湖,面積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近22萬,屬宜興市市區,是宜興的兩個主城區之一。

丁蜀鎮是宜興自然稟賦最集中、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交通區位條件最優越、經濟實力最雄厚的板塊之一。2000年江蘇省將丁蜀鎮規劃定位為“我國著名的陶都,江蘇省重要的工業旅遊城市,蘇、浙、皖接壤地區的商貿綜合服務城市”。2010年,通過江蘇試點“強鎮擴權”被賦予縣級管理權。

丁蜀鎮是宜興市的人口大鎮、工業重鎮、歷史文化特色鎮和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境內山水相依,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是著名陽羨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江南旅遊勝地之一。

丁蜀的歷史源於陶瓷,興於陶瓷。陶藝創作異彩紛呈,紫玉金砂享譽世界。丁蜀的製陶歷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悠久的陶瓷歷史,積澱了丁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是紫砂文化,獨步千年。

由於陶瓷的興旺,丁蜀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規模,奠定了較好的工商業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宜興陶器工業有了較快的發展。以日用陶器為大宗,蘇缸、酒罈、砂鍋等陶器,質堅耐用,美觀大方,其中紫砂工藝陶的品種有壺、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質地精密。丁蜀鎮中國陶都陶瓷藝術博覽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

江蘇宜興陶器以丁蜀鎮所產最為著名。丁蜀鎮建有江蘇省無錫太湖外向型農業示範園、江蘇宜興陶瓷產業園區、中國陶都陶瓷商貿城等。

丁蜀鎮的風景名勝主要有蠡河蜀山古南街、東坡書院、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黃龍山步行街、江蘇宜興農業科技觀光園、娘娘廟等等。

吳中區甪直鎮

甪直(lùzhí)鎮位於蘇州市東南25公里處,隸屬於吳中區,北靠吳淞江,南臨澄湖,西接蘇新工業園區,東銜崑山,是吳中區的東大門。

2006年與原車坊鎮合併後,全鎮面積達75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甪直鎮常住人口約20萬,其中鎮區人口約7萬人。1998年,甪直鎮建成有工業區、別墅區、度假區、古鎮區等四大功能區域的小城鎮。

甪直鎮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工業強鎮,全鎮共有外資企業200多家,民資企業900多家,形成了電子、機械、建材、紡織等產業。2014年,甪直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00.46億元。

甪直是一個具有2500多年曆史的古鎮,這裡名湖水秀、風光旖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鎮區保留了古宅老街、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等具有水鄉特色和民俗風情的建築物。

甪直鎮是一座中國水鄉文化古鎮。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神州水鄉第一鎮”就是費孝通先生對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讚譽。甪直蘿蔔始創於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在蘇南一帶行銷百年,享有盛名。

甪直鎮已開放保聖寺、陸龜蒙遺址、葉聖陶紀念館、王韜紀念館、沈宅、蕭宅、張陵公園、江南文化園、蕭芳芳演藝館、萬盛米行、甪直歷史文物館等景點。2011年,甪直鎮全年接待中外遊客158.6萬人次。

甪直鎮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鄉鎮、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江蘇省百強鄉鎮、外向型經濟明星鎮、江蘇省衛生鎮等稱號。

吳江區震澤鎮

震澤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浙兩省交界處,北瀕太湖,東靠麻漾,南壤銅羅,西與浙江南潯接界。

2011年,震澤鎮常住人口78854人。2013年,震澤鎮總面積95.6平方公里,其中市鎮面積5.3平方公里。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湖州刺史張景遵即其地設震法館,為震澤定名之始。南宋紹興初年,震澤為皇畿近地,朝廷設巡檢一員以鎮之,震澤鎮之名始自此時。弘治《吳江志》上,震澤成為吳江首批四個建制鎮之一。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吳江偏西地置震澤縣,震澤鎮乃屬震澤縣。

2012年,震澤鎮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95.6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2億元,全鎮規模企業增加到190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增加到25家,其中銷售收入超5億元企業4家。

風景名勝:

江蘇震澤省級溼地公園,園區內名勝古蹟、人文傳說眾多,有張家墩、周生漾、範墓、唐家灣廟古銀杏、安慶橋、高橋等。

慈雲寺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閣

震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亞麻蠶絲被家紡名鎮、中國麻紡集群產業基地、中國(震澤)麻紡產業科技創新示範園、中國蠶絲被之鄉、中國阿拉伯頭巾之鄉、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建制鎮示範試點地區、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等。

姜堰區溱潼鎮

溱潼鎮隸屬於泰州市姜堰區,原名秦潼,古稱秦泓,地處蘇中泰州市姜堰區、興化市、東臺市三地交界處,舊有“犬吠三縣聞”之說。溱潼鎮總人口3.6萬人,鎮區人口2.1萬人。

溱潼鎮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等稱號。

截至2015年,溱潼共有工業企業100多家,有紙業、電器、儀表、機械、紡織、化工、磨料磨具等10多個門類產品,鎮區東西兩側各有一處工業園區,在園區投資的企業已有74家。

溱潼鎮是千年古鎮,風景秀麗,“溱湖八景”歷史悠久。溱潼鎮主導產業為旅遊業,有溱湖風景區、溱潼古鎮旅遊區、溱潼茶花植物園等景區,鎮西至今尚存“古海陵倉”遺址。

溱湖國家溼地公園,即溱湖風景區,是江蘇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也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水利風景區,擁有地熱溫泉、麋鹿等自然資源。溱湖溼地農業生態園位於溱湖風景區內,種植面積達3260餘畝。

此外,溱潼古鎮旅遊區是國家4A級景區,溱潼古鎮保存完好,有小溱湖巷、八仙橋巷等一大批明清時期的建築群,還有中國茶花王、民俗風情館和院士舊居、禪院古槐等景點。

溱潼會船節一年一度,被國家旅遊局定名為中國溱潼會船節,是中國唯一的、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態特質的“水上廟會”。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旅遊項目、中國十大民俗節慶。

溱潼有著深厚的人文資源。古鎮自古以來尊教崇文,歷代的進士舉人達100多名,清代大詞學家蔣鹿潭在此久居,清代進士蘇州府教授孫喬年所寫的“溱湖八景”詩篇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