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左宗棠一共带了多少兵打败阿古柏,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huoluomo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新疆各族民众在陕甘回民暴动的影响下,也发动了反清起义。一些宗教上层人士和封建主利用这股来势迅猛的反清浪潮,开始武装割据,称霸一方。占据南疆的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为了能在激烈角逐中取胜,竟向原来藩属清朝的中亚浩罕国请求军事援助。浩罕国的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出兵进入新疆, 并占领了喀什噶尔、英吉沙 、莎车等地。

后来,他赖在南疆不走了,干脆自立为王,建了一个名为哲德沙尔的伊斯兰汗国,企图把新疆的南部从清朝(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 。

沙俄对中国的新疆地区一直怀有野心,而英国人也一直在中亚地区和俄国争夺霸权,如今两个企图殖民新疆的强国都看中了胆大妄为的中亚军阀阿古柏,都想把他笼络过去,作为攻取、肢解新疆领土的工具。特别是对新疆一直有领土野心的俄国沙皇,更是明目张胆地公然支持阿古柏的非法叛乱政权,1871年,沙俄军队打着帮大清“收复” 领土的幌子,公然冲进中国境内,并一举侵占了伊犁地区, 还厚颜无耻的把伊犁划为俄国领土。

西北边防危机四伏,早已迫在眉睫,中国国内民众纷纷要求清廷出兵,收复新疆。可是清廷内部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

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假如用兵,每年要耗去300多万两的军费。用这么大一笔巨款去收复数千里的荒凉苦寒之地,实在得不偿失。再说了,沙俄军队武器精良,作战凶猛,和他们打仗,我们基本毫无胜算。

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坚决主张发兵收复新疆,他严厉驳斥李鸿章的“放弃论”,据理力争道:“新疆地大物博,战略位置重要,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新疆安则西北安,如果大清放弃了这片广袤之地,那么非但甘肃、陕西、宁夏不得安宁,就连蒙古、山西等省从此也会有麻烦,即便是帝都北京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经过激烈的辩论,清廷最终接受了力主出兵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之意见,并在1875年5月委任他为钦差大臣,负责新疆军务,并给予他统一指挥西征大军的实权。这年,左宗棠已年满65岁了,已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但他雄风犹在,不顾年老体弱,亲自率军出征。

左宗棠是位大器晚成、文武兼具的奇才,曾亲自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剿捻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此次统兵远征新疆,他在军事战略上提出了“先北后南”、“缓进速决”的方针。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蓄粮草,训练士卒,裁汰老弱,以增强西征大军的战斗力。即便是他麾下的子弟兵、此次西征新疆的主力“新湘军”,他也剔除空额,裁弱留强,毫不含糊。

他还下令,凡是不愿意随大军出关西征的,一律发给盘缠,遣送回籍,绝不强迫、勉强。到正式开拔出发时,左宗棠统辖指挥的西征大军主力为刘锦棠部25营湘军(后增至32营),提督张曜率蒿武军(河南固始练勇)14营和蜀军徐占彪部5个营,金顺的镶黄旗汉军被整编为40营,加上担任防守、运输的清军绿营共计马、步、炮军150营,总兵力近8万余人。但最后真正开赴新疆前线作战的精锐只有50营,2万余将士。

新疆地域辽阔,以天山为界,分南疆和北疆。左宗棠决心先北后南,速战速决。清军围攻北疆时,欲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攻取迪化(今乌鲁木齐)。

负责防守迪化(乌鲁木齐)的敌将 ,是投靠阿古柏的陕甘回民首领白彦虎。清军先锋部队趁夜抵达乌鲁木齐城下,随即发起猛攻,并攻取了外围据点古牧地。阿古柏闻讯,急忙派兵增援白彦虎。经3个多月的浴血鏖战,清军终于击溃阿古柏派来的“哲德沙尔国” 援军,攻克了乌鲁木齐,还一鼓作气连克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等北疆要地。阿古柏援军和白彦虎的部队被打的丢盔撂甲,溃不成军,残部慌忙逃至南疆。

随后,左宗棠指挥清军马不停蹄开进南疆,向盘踞于此地的阿古柏军发起猛攻,清军遵照左宗棠事先拟定的计划,猛打猛冲,以雷霆之势接连攻克了鄯善、达坂、吐鲁番、托克逊等南疆重镇,歼敌万余人。

英国、俄国人见势不妙,想出手“调停”,让喀什噶尔变成其保护国,并通过清廷施压,威逼左宗棠退军。左宗棠不予理睬,他继续挥师追剿残敌,阿古柏被追的东窜西逃,四处躲藏,狼狈不堪,最后走投无路,服毒自杀。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领少数残兵败将逃入俄国境内。

左宗棠收复新疆,前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将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国”彻底摧毁,并将其残余势力全部打出国境,到1878年初,除沙俄军队占据的伊犁外,清军胜利收复了新疆。


铁马冰河wu


看了前面的回答,感到非常失望,基本上都是错的。

左宗棠用来收复新疆的部队并没有楚军,因为他的楚军万余人在平定陕甘回民军时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提督杨世俊、徐文秀都被回民军打死。所以左宗棠用来收复新疆的部队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参与平定陕甘回民军的其他清军各部,二是原先新疆的驻军。

当时出关西征的军队序列如下:

河南勇营代表人物张曜,他的嵩武军是收复新疆的主力之一

1、广东陆路提督张曜率领的河南嵩武军十四营九千人。这支军队属于河南勇营。

2、总兵桂锡桢率领的绿营马队一营一起约三百骑兵。

金顺等满族将领率领的八旗、绿营也是收复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

3、乌鲁木齐都统金顺率领的马步三十九营万余人。这部分军队比较复杂,有黑龙江八旗马队,有原来归多隆阿节制的一部分湘军,还有原来归胜保节制的八旗和绿营部队,以及新疆八旗、绿营驻军十九营。

4、凉州副都统额尔庆额率领的吉林、黑龙江八旗马队一营一起约三百骑兵。

作为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是收复新疆的最大功臣

5、刘锦棠率领的老湘军马步二十五营万余人。

6、记名提督徐占彪率领的蜀军五营二千余人,这支部队属于四川勇营。

7、伊犁将军荣全率领的新疆驻军八营四千人。

8、哈密办事大臣文麟率领的新疆驻军四营二千人。

此外,左宗棠带着亲兵数营坐镇甘肃肃州负责后勤,整个西征军也就只有这些亲兵属于楚军,然而他们一直在后方,没有参战。

清军收复新疆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其实非常简单,阿古柏所部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只有少数是中亚兵,大部分是新疆本地反清武装和回民军残部,原来对付新疆本地那些暮气沉沉的驻军还可以,面对曾经与太平军、捻军、回民军血战十余年的清军精锐完全不是对手。

新疆叛军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以前不过是仗着天高皇帝远苟延残喘而已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有些网贴非常无知地把老湘军说成楚军的一部分,这是完全错误的。稍微研究过湘军史就知道,广义上的湘军有四大部分:

一、江忠源创立的湘军,这是最早的一支湘军,江忠源被太平军打死后,余部由刘长佑统领。

二、曾国藩创办的湘军,这是最著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

三、王錱创办的老湘军,王病死后,一部分余部由刘松山、刘锦棠叔侄率领,先后随曾国藩和左宗棠与捻军、回民军作战,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四、左宗棠创办的楚军。

陕甘和新疆的叛乱是一体的,所以让陕甘清军继续进入新疆平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可能调动远在天津的淮军

还要更正的是,清廷没有让淮军征西,是因为左宗棠就是陕甘总督,刚刚平定了陕甘回民军,而回民军残部逃入新疆与阿古柏合流,所以让左宗棠带着陕甘部队继续去收复新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李鸿章这时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淮军负责保卫京畿和海防安全,不是某些心理阴暗的人猜测是因为淮军会扯左宗棠的后腿。

当然淮军和左宗棠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这里既有左宗棠的性格问题,也有清廷故意从中挑拨的原因。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刘松山被回民军打死,一路南下,清廷急命李鸿章入陕督办军务。左宗棠唯恐李鸿章抢功,指使手下奏报陕西“匪患”已经肃清,则李不必西来。李鸿章也不想自讨没趣,因此派刘铭传前往。左宗棠对此也深表不满,不愿刘铭传插手其中。刘铭传自然对左宗棠的阻挠也不满,此时刘铭传又接到清廷命令他随时密报左宗棠军情的密旨,因而对左宗棠上奏不实之处予以揭露。谁知道清廷转手就把刘铭传卖了,左宗棠得知刘铭传弹劾自己,当然与刘铭传交恶,刘铭传心灰意冷辞职。


海军史研究会员


左宗棠指挥西征的部队有刘锦棠的湘军32个营,张曜的嵩武军14个营,徐占彪的川军5个营,金顺的40个营,加上担任防守的部队,总共有150余营,总兵力差不多7、8万人,但是由于当时国库空虚,西北交通不便等原因,真正开往的前线部队只有50余营,人数为2万多。

至于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在此不全部展开叙述,而且左公收复新疆不光是前线的战斗,在其前期有很多准备工作,收复新疆前也有很多障碍,左公是克服这些障碍后才能够去收复新疆的。我在此简单叙述一下过程。

新疆出现割据问题在同治年间就有了,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之乱的爆发,波及到新疆,新疆的各地豪强趁机而且,自立为王,之后浩罕汗国的阿古柏入侵新疆,之后占领新疆全境,沙俄也趁机占领了伊犁地区。

当时的清政府非常震惊,急忙派人去镇压,而左宗棠当时正在解决陕甘之乱的问题,朝廷派成禄等人去,当时前往新疆的道路已经被甘肃的叛贼占据,成禄当时不敢前往,他在肃州旁的一个县城内吃个玩乐,躲着不去。

左宗棠这时并不好受,他已经成为了朝廷中众相攻击的人,因为他在陕甘的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白银,当时国家的大部分钱都被左宗棠花了,而且每年还要向国外借,左宗棠急需大胜仗来挽救自己。当时慈禧打算用李鸿章、刘铭传换掉他了。

还好最终左宗棠解决了陕甘的事,之后便是打通通往新疆的道路。当然针对收复新疆之事,朝廷中产生了争议,左宗棠还与李鸿章等人争辩过,最终朝廷支持了左宗棠。李鸿章当时主张海防是因为当时日本入侵台湾,刺激了他,以前一个撮尔小邦居然敢打我们,这事搁在谁身,谁都难以忍受。

如果当时少一些内乱,把军饷用来发展北洋水师,甲午之战中日本不可能打得赢我国。

左宗棠领命后,首先来到兰州,在兰州他购买新式钻井工具,打了数口井,之后又办兰州制造局、兰州火药局,为西征军制作枪炮,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用于加工甘肃地区的羊毛。让先头部队张曜等部在哈密新修水利,屯田。左宗棠认识到洋器的先进后,他每到一处几乎都会办洋务,在福建创办福建船政局,左宗棠的到来使兰州步入近代工业的殿堂。

至于左宗棠筹款的事情,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我不再叙述。

准备工作做好后,左公移师肃州,制定了“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方针,随后命刘锦棠主攻乌鲁木齐,徐占彪、张曜驻守哈密一线,防止敌人北逃和东窜,之后又命金顺率军与刘锦棠一同打同咽喉道路,1878年终于消灭了阿古柏的势力,但是沙俄仍然占据着伊犁地区。

左宗棠决定以武促和,他抬棺出塞,准备亲自收复伊犁地区,在左宗棠军事的支持下,清廷派曾纪泽与沙俄谈判,1881年收复伊犁地区,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刘锦棠成为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任职期间促进了新疆的发展。

当然左公收复新疆,并不是这千把字能够叙述清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自己可以去查阅资料,看完之后你一定会觉得左公当时的压力是真的大,而且清政府的压力也大,这句话不是给晚清政府洗白,在当时的环境下清政府的表现还有有亮点的地方。


司马长史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中亚细亚的安集延国派将军阿古柏入侵新疆,先占南路八城,不久又占领了北路的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自1865至1875年期间,阿古柏趁新疆内乱之机侵吞了新疆大部分地区,并在同治六年悍然成立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王。后来,沙俄、英国也开始打算染指西北事务。而此时清廷内外交困,内部还在进行激烈的海防和塞防的大辩论。后来,坚决要求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取得了慈禧支持。



光绪元年(1875)六月,左宗棠开始督办新疆军务,并于1876年率六万大军西征,并带上了自己的棺材,据《清史稿》中,将这次军事行动记载为七个字“宗棠舆榇发肃州。”舆榇,即载棺以随。突显了左宗棠此行之悲壮,以及同阿古柏和沙俄决一死战的决心。据说,其抬棺出征,也与当年曾经对他有提携之恩的林则徐有关系。对于经费不足,朝廷批准给他五百万军费,并另允许其借外国债五百万。


他采取了缓进速决的战略,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训练士兵,积蓄粮草,集结军队,充分做好后勤物资保障工作。在充分准备之后,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调集专家以后在兰州制造先进火炮、枪支等武器,提高部队的现代化水平。

在战术上,先开辟物资保障通道,确保前方作战部队的补给不出差错。1876年4月,左部自兰州移防肃州。后兵分多路西进,于1876年8月18日收复乌鲁木齐,跟随叛乱的匪首白彦虎、马人得等弃城而逃,9月开始进攻玛纳斯南城,经过艰苦作战,最终于11月6日占领该城,天山北路得以全部收复。第二年四月,清军三路并进,先是南下攻克达坂,后又直捣吐鲁番、托克逊等地。到了秋天,左宗棠决心收复南疆,以刘锦棠部为主力,张耀部为预备队,驰骋两千余里,陆续收复库车、阿克苏、乌苏等地,12月下旬,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等地,白彦虎等残部逃入沙俄境内。到1878年1月2日,清军攻克和阗。至此,新疆地区除伊犁还在沙俄占领下,其余地区全部被左宗棠收复。



总体来说,左宗棠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当年平定新疆之举,为中国保住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其为人刚直果断、经世致用、忧国如家,正史野史都对其有好评。曾国藩评价左宗棠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史说新传


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就是描写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在河西走廊新栽的防风沙林!左宗棠收复新疆全军六七万有余,一线战士两三万有余,士卒皆为湘军将士。左宗棠采用“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策略一举击溃阿古柏侵略军;又军事、外交手段齐出,给了九百万卢布从沙俄手中赎回伊犁地区;如此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业!



19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沙俄窥视新疆地区,英国支持阿古柏攻略新疆,沙俄趁机出兵占领伊犁地区,如果清政府不收复新疆,那么新疆就被英国和沙俄瓜分了。左宗棠提出塞防论,认为新疆有失则蒙古必失,蒙古一失则京师危矣,当收复新疆。李鸿章认为新疆莽荒之地,可弃之而保东南沿海地区,此谓海防论。最终清政府决定海陆并重,收复新疆由左宗棠负责!


左宗棠在兰州练兵,整治火炮,修筑道路。清政府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准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但经费仍为不足,左宗棠通过胡雪岩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钱粮兵员准备好后,左宗棠誓师出征,队伍前面抬有棺材一口,以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决心!

阿古柏号称百万大军,实际可战之兵只有五万,另外陕甘回乱的首领白彦虎有数千人归附阿古柏。1876年8月,清军收复乌鲁木齐,随即在各族人民配合下收复北疆全境,阿古柏退回南疆库尔勒拒受!1877年4月,刘锦棠率军进入南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各路叛军,收复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城。各地叛军见清军善战、当地百姓支持清军,大部分都主动投诚,负隅顽抗者被击毙。1878年1月,清军收复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区外。1881年2月21日,中俄双方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清政府以九百万卢布的代价赎回伊犁地区,至此收复了新疆绝大部分领土。



大秦铁鹰剑士


左宗棠几乎以一人之力,排除各种艰难险阻,终于收复了新疆,其功劳可谓民族之幸,而他去世时,身家仅仅2万两白银,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们,也个个两袖清风,甚至去世时有的连棺材也买不起,相比左公,另一位“弃疆派”大佬李鸿章却富可敌国。

1867年,阿古柏窜入新疆地区,自封为哲德沙尔汗国的王,宣布脱离清廷,沙俄见有机可乘,就顺势占领了伊利,与阿古柏狼狈为奸、彼此呼应,而占据印度殖民地的英国人与新疆不过咫尺之遥,也趁机兴风作浪,图谋分割中国西北。

此后,新疆脱离清政府的控制长达十年之久,形势极其危机。

19世纪后期的国际社会和以往千年不变的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已经完全不同,大清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四周和海上已经是强敌环伺,时不时扑上来咬掉一块肉,如果新疆失去控制的时间一长,恐怕大清国届时怎么努力都搞不回来了。

在左宗棠开始收复新疆前,他花了大量的精力与朝廷那些顽固派做斗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塞防派”就是左宗棠为首的一批力主收复新疆的大臣。

李鸿章等人希望把西北赛防的钱拿来用在东南沿海的防御上,李中堂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倾全国之力……实在得不偿失。

李中堂的意思主要就是新疆没什么用,中央收不到什么钱,反而每年还要花大量的钱在西北边防上,得不偿失。而大清国当时的税收来源主要在东南沿海省份和海关税收。总之,李鸿章单纯考虑了经济因素,却从没考虑地缘战略因素。

而左宗棠强烈驳斥了李鸿章的观点,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牛羊遍野……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聚宝之盆也。

然后,左宗棠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说如果新疆不早点收回来,俄国人早晚还会占蒙古、陕西、甘肃、山西……到时候恐怕大清国就完了。

慈禧被说服了,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让他全权去负责收复新疆的事情。

左宗棠首先面临的就是钱的问题,虽然慈禧老太后发出命令,把各地的赋税拿出一部分交到左宗棠那儿做军费,但各地官僚反应迟缓、甚至冷淡,应该给左宗棠的银子,能拖则拖,左宗棠与各地大员交涉了很久,眼瞅着大战在即,饷银却迟迟不充分到位,左宗棠索性通过胡雪岩等人,以大清的海关税收等作保,向外国银行家借了很多高利贷。

6年的收复新疆战事,左宗棠共耗费6千万两白银,其中借款就高达2221万两,其中洋商的高利贷就高达1375万两,剩下的3千多万两为各地拖拖拉拉上交的税收。

军费到位了,左宗棠鉴于新疆远离内地,交通不便,便为此次战事精心准备,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增强军队战斗力。他还规定,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一律给资,遣送回籍,不加勉强。

在大军西征前,左宗棠组建了约7万人的军队,其中有刘锦棠所部湘军25个营,张曜嵩武军14个营和徐占彪蜀军5个营,金顺所部40个营,此外还有担任驻防、守备、后勤、运输等任务的清军约150余营,其中负责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军队约为50个营,2万多人。

随后,左公采用“先北后南”,即先安定北疆,再进军南疆的策略,先灭了阿古柏的汗国,随后陈兵与沙俄对峙4个月,终于逼的沙俄坐到谈判桌前,并吐出了伊利,随后,在左公的力主下,清廷在新疆设省,正式将其列为直接管辖区域,巩固了胜利果实。

相对那些在洋人面前点头哈腰的地方大员,左宗棠是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

他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4次巡视上海地区,第一次带着亲兵巡视,在租借遇到外国人的阻拦,要求左宗棠提供外交照会,左宗棠大怒:上海本中国地,外人只租借尔。以我中国军人行中国之地,何照会之有?

随后,左宗棠命令手下兵丁荷枪实弹、刀剑出鞘,预备强行进入。洋人一看,立刻就服软了,马上恭恭敬敬地为左大人清除道路、换升中国龙旗,鸣礼炮13响以示迎接。

到第四次巡视上海的时候,外国驻上海人员以及英、美、德、俄、奥等国公使均前往晋谒,以示恭敬。


云中史记


1875年,清王朝采纳左宗棠的建议,为了收复被英俄帝国主义扶植下的阿古柏占领的中国领土新疆,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收复新疆的事宜。

新疆远离内地,又有数百里沙漠阻隔,阿古柏连同回族反动统治者以重兵防守各要点,妄图凭借沙漠天险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永久霸占中国领土。

鉴于敌军兵力众多(4万余人),清王朝也调集国内各个精锐军团开赴西北,统归左宗棠指挥。开战前,集结在甘肃一带清军计有:

1、湘军刘锦堂所部25个营。

2、乌鲁木齐清军金顺所部40个营。

3、河南嵩武军张曜所部15个营。

4、蜀军徐占彪所部5个营。

4、伊犁将军荣全所部8个营。

5、哈密办事大臣文麟所部4个营。

6、左宗棠所部楚军3个营。

7、星星峡以东警备部队20个营。

每个营兵力500—1000不等,以上参战清军总兵力达7万余人。

劳师远征,特别是要穿越大沙漠进入辽阔的新疆,为了保证军事行动的顺利,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具体体现就是把后勤保障提高到与作战同等重要的高度。为了贯彻落实“缓进急战”这一策略,清军在战前就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囤积粮饷军械。整个作战经过持续1年半,真正的战斗行动仅半年,作战行动基本上是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速战速决,战后从容补充。

攻克北疆后为了进军吐鲁番,清军又休整补充了近半年。收复吐鲁番到进军南疆,又休整4个月。对于每场战役所需兵力、粮饷,都做了详细的统计和筹划。

当时阿古柏军主力集中在南疆,北疆基本上是回族叛乱势力控制,力量不强。因此成为清军首要打击目标。因此清军刘锦堂、金顺所部首先向敌军盘踞的乌鲁木齐发动进攻,在清军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打击下,一举攻克乌鲁木齐,歼灭敌军6000余人。而清军仅伤亡600余人。

清军攻克乌鲁木齐,一举收复北疆,振奋了全军士气,同时保障了外蒙古这一条重要的后勤运输通道。

收复北疆后,清军进行休整补充后于1877年4月17日兵分三路向南疆挺进。经过半个月激战,清军相继攻克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等地,歼敌无数,陈兵南疆以北。阿古柏被清军的攻势所震惊,南疆各族人民也纷纷起来反抗,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阿古柏之子海古拉和阿古柏兄长伯克·胡里逃到喀什噶尔,企图依托南疆八城和英俄帝国主义的支持继续顽抗。

清军休整至8月,粮饷充足后开始全力向南疆进军。敌军内部此时已经是分崩离析,在清军穷追不舍下很快土崩瓦解。至1878年1月,清军收复除沙皇俄国占据的伊犁外的大部分新疆领土。


大将军威武K


六万多,都是自己新招的,人称“楚军”。

之所以不用现成的淮军是因为害怕李鸿章捣乱,从后面的发展来看,这个担心特别有道理。


扣毛


阿古柏叛乱的兴起与英俄帝国主义在中亚地区的扩张有着莫大的关系。19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瓜分世界(殖民地)的运动步入了高潮。

19世纪70年代,当时清政府连年用兵,还要支付西方列强大量赔款财政十分拮据。因此,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上奏朝廷《筹议海防折》,以军费紧张为由,建议清廷放弃新疆。

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海防、塞防并重的建议,他着重指出,一旦放弃新疆,外敌必将得寸进尺,到时候不但陇右危急,蒙古各地也将不保,停兵节饷对海防未必有利,但对边防则必定大有损失。左宗棠的主张得到了时任军机大臣文祥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廷议时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西政。最终,清廷下定决心出兵收复新疆。同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上任后,左宗棠立即开始裁汰冗员,整军经武,实行精兵政策。他将金顺部的47营缩编为19营、将原景廉部34营编为19营,对其旧部徐万福回湘招募的4营勇丁则派员点验,将青壮者编为3营,对成禄旧部,在成禄被革职拿问后,将该部的原12营挑汰整顿后,编为3营。驻守哈密的文麟部,除保留吉林和黑龙江马队外,其余一律裁掉遣散。经裁汰整顿后,西征军的战斗力大幅提高,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粮饷。此外,左宗棠还大力提升西征军的火器装备水平,除了在西安、兰州的机器局大量仿制西洋枪炮外,还在上海、汉口等地设立采买机构,大量采购西洋军火,确保西征军装备较为先进的枪炮,使它能够足以对付装备英国新式武器的阿古柏军队。另外,左宗棠部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配备了12门后膛炮的炮兵部队。

同年7月,当以索斯诺夫斯基为首的沙俄“科学贸易考察队”来到兰州刺探军情时,惊讶的发现清军拥有的武器不但在质量上堪比欧洲军队,数量上也毫不逊色。他们不得不承认阿古柏的事业算是走到尽头了,因为交战双方实力实在是太过悬殊了。英国人包罗杰当时也做出了这样的评论:这支军队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军队,已经近似于一支欧洲强国的军队。

1876年2月,各路大军云集肃州,主力为刘锦棠所部的马步25营(含董福祥的数营甘肃军),部将包括汉中镇总兵谭上连、宁夏镇总兵谭拔萃、陕安镇总兵余虎恩等人。除此之外,西征军还包括广东陆路提督张曜所部嵩武军16营,凉州副都统额尔庆额所部马队,乌鲁木齐都统金顺统帅的旧部与原景廉、成禄部的40余营,记名提督徐占彪所部蜀军7营等,以及后来征调的金运昌所部的卓胜军10营,共计7万余人。

1876年4月,西征军主力湘军马步25营开拔,向哈密进发。在随后的不到2年的时间里,西征军以风驰电掣般的攻击,打得阿古柏军队节节败退,歼敌无数。至1878年1月2日收复和田,至此,除伊犁地区还在俄国人手中外,其余失地均已光复。

正如英国人包罗杰所评价的:“中国人克复新疆,毫无疑义是近50年里在中亚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自一个多世纪前乾隆征服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这又以一种更为不合我们口味的方式证明,中国具有一种适应能力,必须承认这是在中亚日常政治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英国作家包罗杰撰写的著作《阿古柏伯克传》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肥鹅回答得还行,不妨顺手点个“赞”,肥鹅保证绝不会让您吃亏。


彼得堡的肥天鹅


左宗棠一共带了6万“楚军”收复新疆的。刚好前几天去了乌鲁木齐一炮成功广场,上面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简单介绍。

具体情况是: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中亚屠夫阿古柏在沙俄以及大英帝国的幕后支持下,入侵新疆,屠杀新疆各族人民,也引发各族人民的反抗,涌现出一些英雄人物,但新疆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方还是被阿古柏占领。

此时,对于要不要收复新疆,在清朝内部行成了“海防”和“塞防”两派,以李鸿章为首的,建议放弃新疆,加强沿海边上的“海防”,但陕甘总督左宗棠坚持海、塞都重要,都要防,且要收复新疆,1875年5月,得到清朝皇帝的许可,带领 6万“楚军”,进军新疆,收复失地。

左宗棠也真是个人物,进入新疆的时候,让士兵抬一口棺材一块走,干嘛?他发誓,如果收复不了新疆,就把他的尸体用这口棺材抬回去,可见誓死要收复新疆的决心,从这一点讲,左宗棠比曾国藩、李鸿章之流要强,虽然他们三人加上张之洞同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我觉得,左宗棠更牛一点。

左宗棠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刘锦堂,一个是金顺,作为前锋,他们最先进入新疆,左宗棠认为,收复新疆,先收复北疆,再收南疆,而北疆又重点要打击阿古柏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一带的势力。

1877年6月,拿下距离乌鲁木齐只有100多公里的济木萨(今吉木萨尔县),继而攻下乌鲁木齐古牧地。金顺包围乌鲁木齐巩宁城(老满城街),6月29日,刘锦堂进入乌鲁木齐,在六道湾的山上架设一大炮,向迪化城只开了一炮,吓得阿古柏匪军魂飞魄散、溃不成兵。然后清军迅速登城,歼5000余匪军,胜利光复了乌鲁木齐。

伺候,经过系列战役,不仅消灭了阿古柏在乌鲁木齐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哈密等主要军队势力,收复了新疆,阿古柏后来也服毒自杀。

为纪念收复乌鲁木齐和这场战役的胜利,乌鲁木齐人民在乌鲁木齐水塔山顶端建起了炮台,命名为“一炮成功”,而这座山梁也随之成为“一炮成功”。


在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红山路北山坡,当时左宗棠部队在这里朝一公里处的乌鲁木齐北门放了一炮,把阿古柏部队吓跑






一百多年后,当时放炮地方修建的遗址炮台坍塌,只好东移到水塔山顶端,如上图山顶的一炮成功,还有四门大炮



水塔山一炮成功广场,还有左宗棠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