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王勃在《滕王閣序》裡歌詠過的和諧景象,滋養了贛鄱兒女千百年來的繁衍生息。

關注

鄱湖穩,則江西水域穩。為推動鄱陽湖區執法力量前移,強化湖區管控,維護湖區治安穩定,今年5月8日起,根據江西省綜治辦的相關要求,省公安廳、農業廳、水利廳、交通廳、林業廳抽調人員和船艇組成聯合巡邏執法組,正式進駐蛇山島。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駐島聯合執法

查處非法捕撈人員113人、破除非法漁具743副、查處非法採砂人員57人(次)……半年來,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不僅提升了母親湖的“顏值”,更為其注入了“深內涵”,為秀美江西增添了絕佳的註腳。而在此過程中,駐島聯合巡邏執法的“鄱湖衛士”們,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是,他們一往無前,從未退縮。

巡邏執法從不懈怠

清晨就出發 站好“最後一班崗”

時值深秋,本是鄱陽湖枯水一線的季節,但今年一反常態。由於上游來水增多,鄱陽湖水位較歷史同期30年均值偏高3米左右。水位上漲、水面面積和蓄水量增加,在有效保障供水、航運、生態等安全的同時,也加大了“鄱湖衛士”們巡邏執法的工作量。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10月28日,是鄱陽湖2017年聯合巡邏行動的最後一天。雖然是“最後一班崗”,但“鄱湖衛士”們沒有懈怠。當日清晨7時許,執法巡邏艇搭載10多名執法人員,駛出了駐地蛇山島。他們要沿著周溪、大袍山和三山四山水域沿湖巡查,僅單趟水路就有40公里。駐島以來,每天這樣的巡邏至少有兩個來回。

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氣勢磅礴,美不勝收。尤其是下午返航時,落霞與湖鷗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人暫時忘卻了心中的疲憊。而更讓人感到欣喜的是,巡邏執法中,沒有發現一起非法捕撈、採砂、載客及獵殺候鳥等犯罪活動。

非法活動幾乎絕跡

鄱陽湖不僅水清 風清氣也清

“以前,鄱陽湖非法捕撈等犯罪活動確實有些無序。但是,駐島聯合巡邏執法以來,鄱陽湖的資源違法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態環境趨於好轉。”省公安廳水警總隊副調研員楊長福透露,鄱陽湖水域被劃分給3市12縣管轄,由於行政區劃與傳統捕撈習慣交織、豐水期水面界限模糊等原因,水面的權屬紛爭不斷,而爭議的水域恰恰是魚類和砂石資源豐富的地方。

但是,由於點多面廣、執法力量不足等原因,對湖區犯罪活動的打擊處理很難做到及時有效。為此,省市聯合巡邏組以蛇山島為駐點,輻射鄱陽湖重點水域。與此同時,縣級聯合巡邏組,在本縣(市、區)轄區水域內開展聯合巡邏,實現了執法力量前移,改變了以往地區和部門單打獨鬥、湖區問題末端處置被動的局面。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在執法力量的合力打擊下,伸向湖區的“黑手”被陸續斬斷。據統計,自啟動湖區聯合巡查以來,共計破除非法漁具743副,查處非法採砂船隻78艘,查處過駁船16艘,移交、查處非法採砂人員57人(次),查處漁船219艘(次),查處非法捕撈人員113人,排查快艇86艘(次),驅散或勸返船隻679艘(次),查獲漁獲物63.6噸,放生魚類2100餘公斤。

“湖區的打擊力度、打擊效果好於往年,非法捕撈、非法採砂行為大為減少。”採訪中,餘干縣漁民袁樹斌深有感觸地說,如今的鄱陽湖,不僅水清,風清氣也清了!

荒島求生難以想象

停水停電常有 以苦為樂顯擔當

對於外界而言,看到的僅是鄱陽湖的喜人新變化。鮮為人知的是,為了保護“一湖清水”,“鄱湖衛士”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蛇山島地處餘干、都昌、新建、鄱陽4縣交界水域,地理位置特殊,被形象地稱為鄱陽湖的“肚臍眼”。該島原來是無人島,近幾年,水文部門建了水文氣象監測站,才有一到兩人常年駐島。執法人員吃住在蛇山島,開展駐點聯合巡查,這裡工作生活的艱辛讓人難以想象。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在這裡,手機信號很不穩定,只有移動著位置才能找到手機信號。除了冬季外,晚上根本無法出門,各種蟲子多得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還有不時出現的蛇和蜈蚣等毒物,令人心驚肉跳。此外,島上停水停電如同家常便飯。“這次停水停電時間最長,差不多有20天。”駐島半年之久的上饒地方海事局鄱陽航道處夏文天說,從10月12日開始,島上就沒水沒電。“生活都成問題,更別說洗澡了。”連續多天在湖區巡邏的他,身上穿的制服一直未換下,一身的汗臭味。

相對於生活上的艱辛,執法工作面臨的其他困難也不能小覷。省漁政局工作人員王斌說:在鄱陽湖上執法的基層漁政人員,80%都被感染上了血吸蟲病。

“沒有電就當享受燭光晚餐”;“條件艱苦更顯英雄本色”;“湖區維穩沒有真空期,任何時候都不可懈怠,縱使困難再大,天氣再惡劣,我們也不能斷檔退縮”;“守護好母親湖,義不容辭,責無旁貸”……雖然,遭遇很多艱辛,但駐島的執法人員卻以苦為樂,以擔當詮釋“初心”。

年過50的省公安廳水警總隊“老漢”徐子洪也笑言,自從駐島以來,他的生物鐘被徹底打亂,回家聞不到鄱陽湖的氣息,反而不習慣,睡不著了。

安全防線天衣無縫

將建勤務指揮系統 永葆“一湖清水”

“一湖清水”,是世代江西人民繞不開的歷史命題;“一湖清水”,承載著千千萬萬贛鄱兒女的復興夢想。

省聯誼聯防辦主任、公安廳水警總隊總隊長王東進由衷地說,回顧過去工作,聯合巡邏執法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效,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省政法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得益於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林業廳領導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得益於沿湖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得益於各執法點的辛勤工作。

鄱陽湖有了“保護傘”——“升顏值”更有“深內涵”

在多方合力下,湖區實現了“發案率下降、案件查處率上升,糾紛事件下降、矛盾化解調處率上升”的良好景象,出現了歷年來社會治安最為平穩的局面。“好!”“盯住水上安全穩定,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確保了湖區穩定,做了大量工作……”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也多次在《湖區維穩快訊》上作出批示,給予了肯定和好評。

為了永葆鄱陽湖“一湖清水”,我省還將在蛇山島規建鄱陽湖聯合巡邏執法勤務指揮系統項目,為鄱陽湖構築天衣無縫的安全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