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Dame
人吃人自古以来都有的,历史上有记载的吃人事件,甚至我国从有文明记载以来延续到了民国末期。
历史上吃人肉就是最著名的就是齐桓公了,就是那个第一个成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有一次他心血来潮说自己什么都吃过,就是没吃过人肉,想吃人肉。他的一个叫易牙的宠臣,为了讨好齐桓公,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活生生的烹死,做成肉羹给齐桓公吃,可见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吃人肉的传统了。
到了秦汉之际,项羽还想把刘邦的一家老小都给烹了吃了,项羽这样的贵族最绝望的手段竟然是吃人了,可见到那个时候吃人历史还存在。
到了王朝更迭之时,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易子而食,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河南和四川大饥荒时候,逃难的人纷纷易子而食,不仅饿殍满地,野狗吃人,一些跑不动被丢下的老幼病残,纷纷都走上了吃人的道路,所以鲁迅才会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吃人的历史。
安眠冬夜
属实,运气不好穿越回去直接变口粮了。
前一阵刚统计过汉末有关吃人的记载,可能引起不适,但这就是现实,易子相食,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184年,汉末,黄巾贼起,天下饥荒,人民相食。——《董昭传》
185年,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后汉书·盖勋传》
194年,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馀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东屯山阳。——《吕布传》
194年,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李傕传》
194年,兴平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谷一斛值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资治通鉴》
初,太祖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世语》
195年,幽州岁岁不登,人相食,有蝗旱之灾,民人始知采稆,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公孙伯圭开置屯田,稍稍得自供给。——《英雄记》
195年,使作薄粥,众分歠之,杀其爱妾以食将——《三国志·臧洪传》
196年,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英雄记》
197年,建安二年夏,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荀彧传》
197年,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武帝纪》
238年,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公孙渊传》
秉笔春秋吕书生
古代吃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战乱饥荒年代的人吃人就不说了,单说社会安定的年代。太远的时代不说,就说一说清代。太偏僻的地方也不说,就说一说北京城,天子脚下。
执行死刑的犯人,一定要拉到菜市口。为什么,看热闹的人多。特别是执行凌迟。每割一片肉,看热闹的人都大喊一声“好!”
鲁迅对于当时中国人精神麻木的描述,是很切合实际的。
从犯人身上割下来的肉,大家都挣着购买,特别是割下的睾丸,更是愿意有人出高价购买。为什么会这样?大家认为,人血,人肉,人骨,烘干之后,都可以入药,治疗一些疾病。犯人可以说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鲁迅在小说中描写,人们购买人血馒头,也是真的。
为什么会这么愚昧?去翻一下《本草纲目》其中“人部”就明白了。
认知上的愚昧还不是主要的,精神愚昧更可怕。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了,很多人都还很不适应:没有皇帝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学而乐乎
真的有。
鲁迅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写到,狂人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其实,这并不是老先生突发奇想,二十四史里确实也有很多残酷的“吃人”事件。
如易子而食,就是说在大饥荒时期,贫困人民无食物可吃,为了活下去,只好拿自己的孩子交换别人的孩子,以当口粮。为什么要易子?因为实在饿得不行,自己孩子下不了手,别人的孩子则无负担。再如“两脚羊”一词,就是特指吃人。
一个朝代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饥饿让社会上流寇死起,在宋人笔记《鸡肋篇》中有:““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又如黄巢、张献忠等人,他们带领的军队,都曾以人肉为口粮。
很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个中短篇小说《肉香》。故事的素材来源于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守睢阳之事。在守城的过程之中,面对安禄山大军,张巡军队以人为食。老人、小孩、妇女等共吃了三万人,就连张巡自己都砍杀侍妾,做军队的粮食。读这样的历史片段,心沉如海。
饥饿的威胁,一直困扰着中国人,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魇。在古代,社会整体的生产力不高,一块土地能养活的人口极其有限。清朝中晚期,有英国使者来北京,看见中国人面有菜色,由马可波罗创造的天朝上国的印象就此破灭。皇城脚下的百姓,都食不果腹,何况其他地区呢?如果生活的时代不好,遇到朝代更迭,人吃人的情况就更多了。
蔡骏
食人在古代不时出现,易牙烹子献给齐桓公食用,管仲还凭此劝谏桓公易牙不可信赖,理由是“杀子以飨君,非人情,不可信任”,并非不可食人。
曹操军也曾以人肉作军粮,《三国志程昱传》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据说程昱因为这个污点升迁屡被同僚阻挡。(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唐末秦宗权的军中不带米面,把杀死的人用盐腌起来,随军携带,作为军粮;唐末杨行密围攻广陵时,城中粮草用尽,守城军士就抓捕百姓到集市上贩卖,专门派人杀戮他们,像屠宰猪羊一样。
隋末的朱粲,更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当时襄阳、邓州一带大灾荒,白米万钱一斛还买不到,百姓相食成风。朱粲常捕捉民间幼儿蒸熟吃肉。他对军士说:“世上最美味的食物,没有超过人肉了,只要国中有人,我就不用担心没有军粮”。传令把弱小的男女分给各部,需要时就杀来吃。
至于古代离乱饥荒之世,民间人相食易子而食更是多见,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文意识提高,食人肉这种残害同类的事自然走进历史堆,但也并未绝迹,君不信?“紫河车”为证。(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南方鹏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500字,阅读需2分)
人吃人现象在古代绝不罕见。
人吃人这一恐怖的现象,历史上多存在于以下三种情况。
一、饥荒
《左传 宣公十五年》记载,当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弱小,只能困守孤城,楚人围之。宋人粮尽,人们为求生存,“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赏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孩子,于是就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交还,然后杀了果腹。
中国历史上的天灾人祸很多,不管是楚汉之争,还是丁戊奇荒,都有会记载“人相食”的惨景。
二、泄愤
“食其肉,寝其皮”是一种形容极大的仇恨的专用词。
而这在历史上绝对不罕见。
商纣王“杀鬼侯而脯之”就是杀人而食其肉的残暴做法。
这种行为经常可以引起恐怖的心里效果,狄人就曾攻下卫国后,生食卫懿公,这就更吓人了。
非洲的一些部落,竟然食人成性,以至于得了因食用人脑而致的库鲁病。
三、入药
翻开《本草纲目》,有一目药名录为“人目”,意思就是以人为药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紫河车”,及时人的胎盘,据说中医上认为此物孕育生灵,乃大补之物。
而民间偏方中,人体入药的就更多了,头发,指甲,等等,都可以入药。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食人手段。
综上可知,历史上的人食人现象绝不罕见,尤其是在遇到天灾人祸时,人类为求生,才会有这种无奈的生存手段。
历史宝藏
非常多,仅以中国正史上有记录的灾荒食人为例,便可以找到如下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例: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春,黄河泛滥,沿河饥荒严重,受灾饥民中多相食人肉;元鼎三年(前114年),关东十余郡水灾冰冻,方圆一二千里内人竞相食。
南朝梁简文帝太清三年七月(公元549年),九江发生大饥荒,人相食者十人中有四五人。
唐代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发生大蝗灾,造成“米斗钱三千,人相食”惨状。
白居易在其诗篇《轻肥》中写了元和年间江南大旱,豪富在外春游设宴,而衡州饥民饿死满地,人相食人的惨状。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大旱造成饥荒,诗人刘宰著有《野犬行》记录了当时民生凋蔽,人相食子的惨状:
野有犬,林有鸟。犬饿得食声咿鸣,鸟驱不去尾毕逋。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
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唤不省哭者夫,父气欲绝孤儿扶。
夜半夫死儿亦殂,尸横路隅一缕无。
鸟啄眼,犬衔须,身上那有全肌肤。
叫呼伍伯烦里闾,浅上元不盖头颅。
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
生必有死数莫逾,饥冻而死非幸欤。
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
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直隶巡抚何尔健曾上疏记录了阜平县饥民惨状:一县民名张世成者饿疯而杀六岁亲子烹食,断绝人伦,惨绝人寰。
清人焦循有一部《荒年杂诗》,其中有一首专门写了饥荒时人相食:
未死不忍杀,已死不必覆。出我橐中刀,刳彼身上肉。
瓦釜烧枯苗,煎煎半生熟。
羸瘠无脂膏,和以山溪蔌。
生者如可救,死者亦甘服。
此即妻与孥,一嚼一号哭。
哭者声未收,满体乍寒缩。
少刻气亦绝,又填他人腹。
从以上诗篇记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只要发生天灾,普通民众的日子便苦不堪言,其他诸如兵灾、起义、匪灾等,也多出于饥荒引发的激变。五代与元期间因兵祸而起的食人风俗更加惨不忍睹,不忍收录。总之中国人民能吃饱吃好的时代,也才刚刚开始没几十年,在享用如今丰盛的物质生活时,不能忘记曾经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度。
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有幸生在了和平的国家。
在下翩竹
古代里是有发生人吃人的事情,尤其是在战乱的时候,光三国时期就有多处记载。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兖州的陈宫、张邈趁曹操打徐州的陶谦(因为曹操的父亲曹腾死在了徐州,被陶谦的部将所杀)反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兖州郡县都投降了吕布,只剩下程昱、夏侯敦所镇守的东阿、范县、鄄城三县。
曹操赶紧带着部队回来,与吕布相持一百多天,这时候起了蝗灾,吕布和曹操的粮食都吃光了,曹操因为没有兖州,粮食吃光了,差点依附袁绍,被程昱阻止了,这一年,一斛米涨到了五十万钱,出现了“人相食”。
据世说新语所载,曹操缺粮的时候,程昱在军粮里面掺杂人肉,所以声望受损,所以不能当魏国的三公。
据英雄记的记载,刘备拿下徐州的时候,刚好吕布被曹操从兖州赶走,吕布就到徐州投奔了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袁术看刘备空手拿下了徐州,很是生气,就率兵攻打刘备,刘备出兵迎战,留张飞守徐州,张飞与下邳守将曹豹有矛盾,曹豹联合吕布拿下了徐州。
刘备被袁术打败,徐州也丢了,缺少军粮,士卒互食,刘备无奈之下,只能向吕布求和,吕布答应了,让刘备驻守小沛。
张超是刚才说的张邈的弟弟,后来曹操攻张超于雍丘,东郡太守臧洪和张超是好友,他请求袁绍出兵援救张超,可是袁绍和曹操此时是盟友,自然不会出兵相救,最后张超被曹操所杀,臧洪就怨恨袁绍,就不在听命于袁绍。
袁绍发兵攻打臧洪于东武阳城,臧洪最后粮尽,把能吃的都吃了,最后把爱妾杀了分给将士们吃,东武阳城最终还是被袁绍所破,臧洪被杀。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我们要爱和平。
历史简单说
说起“人食人”我倒是真的做过一番研究,曾找寻来大量原始文献来品读过,看过之后只觉野蛮和恐怖。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说过“吃人”二字,但那只是为了喻意表达。
但你翻开古代历史一看,果然古来食人常有之,这些竟是事实。什么生饮人血,佐以冷拼热盘,均以人之五脏为原料,如同烹饪牛羊五脏一般,煎炒烹炸加活烤,花样翻新,令人惊骇;更有甚者将骨骼捣碎,和以面粉,做成肉糜,可充王师军粮;割股挖心,煨以肉汤;焙干磨碎,做成炒面,随身携带,随时食用。老天爷啊,古代人的胃口真牛!
斗转星移,江山轮换,自夏商至满清,钟鸣鼎食,峨冠博带,荒村野店,布衣麻履,不论什么人物身份,都可奉上一叠厚厚的食人菜谱。
若说食人却也能分出几类:
其一,为求生而食。若逢灾祸战乱,水灾虫患,必定颗粒无收,没有粮食,眼都饿蓝了,还管你是什么,这时人与野兽一般,只求生存,无论其它。死者尸首可食,老弱病残可食,易子而食,焚同而灶。人看人,便不是人,只是牛马猪羊。
其二,为尽忠尽孝而食。主公、家母有疾,为进忠孝,自愿割股奉献尊者与长者。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就是如此。
其三,为报复泄愤而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这句好话在古代还真屡见不鲜。如王莽、如明朝大太监刘瑾,百姓争相购买其肉,袁崇焕本是个忠义之人,却也落得个这下场。
其四,为找寻乐趣而食。这种人不需要理由,依仗自己权势,肆意为之,不如禽兽。南北朝之时的石勒,号称有万人宫娥,稍不如意,便令厨子烹煮后给自己食用,还有那个北齐皇帝高洋,这种人枉为了个“人”字。
其五,野蛮部落,古来祭祀。原始部落与世隔绝,未经教化,正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没有文明概念的人眼里,人和动物没区别。
以上五点便可概论所有,自远古时期,原始社会开始有食人历史了。到了封建社会,西伯姬昌无奈食掉儿子伯邑考之肉做成的肉羹;到易牙蒸子献齐桓公;到“割股献肉”介子推;到王莽身死遭生吞;到东汉“乱世食人图”;到南北朝石勒父子烹美人;到割碎生吃拓跋绍;到北齐高洋肉干佐酒菜;再到张献忠、李闯用肉干骨粉充军粮。
纵观历史,层出不穷,令人胆战心惊。读史至此,阴风飒飒,瘆人骨髓,毛发倒立,如今才知文明社会的太平,庆幸自己生在现代文明吧。
大狮
是的,真的有,有人统计过,《资治通鉴》每隔30年就有一次食人的事情被记载下来。光两晋16国期间,关于屠杀、吃人就有很多描述。“渊以诞为前锋都督……沉男女三万余人于河。”“勒并统其众…坑男女三千余口。”“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时关中饥荒,百姓相啖。”“既而洛阳饥困,人相食。”
多么可怕。战争、饥荒让文明一夕之间就能丧尽。连当时的贵族都在生食人肝。
最可怕的是,还有一些关于吃人的细节被记录下来,比如俘虏被吃掉,女子先被奸淫再吃掉,小朋友直接吃掉。在宋人编写的《鸡肋编》中这样记载,老瘦男子被称为“饶把火”,因为不容易炖烂,费火,当然价格也更便宜。青年女性被称为“不羡羊”,形容味道鲜美,不输羊肉。小儿叫“和骨烂”,更是美味了。所有被食用的人类有个统称叫“两脚羊”。
在古代欧洲,食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战俘被吊在绞刑架上,边行刑边砍杀给路人分食,他们的肉是围观人们一家的食物。青年、儿童的血液被主教饮用,希望延年益寿,尽管带来了反效果。
战争、饥荒将会把人性逼仄到哪个角落,实在是令人感叹,今天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不好说,就在数十年前,还有一本叫《夹边沟记事》的书籍出版,里面的事情让人不忍卒读。
身处和平年代,真的要珍惜,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