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

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

后金的登场

这时在辽河东方,建州女直的领袖努尔哈齐势力日益壮大,压迫著明朝国境附近海西女直各国。备感威胁的海西各国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合,一五九三年讨伐努尔哈齐,但反倒大败于古勒山。之后,科尔沁、喀尔喀的一部分转而与努尔哈齐通好。到了一六○五年,喀尔喀诸王向努尔哈齐奉上了昆都伦.汗的称号,从此建州女直人在蒙古人世界的一角,以独自的势力登场。

努尔哈齐于一六一六年、五十八岁时即位,称号庚寅(英明).汗,建立了后金国。

在此之前,在这个地带与蒙古人匹敌的大国其实是海西女直的叶赫国。察哈尔的林丹.汗的八位皇后当中,苏泰太后就是叶赫王族的女子,生下了可汗的长子额哲。一六一九年,努尔哈齐的后金军占领了开原、铁岭,灭了叶赫国。喀尔喀的猛将介赛欲从后金手裡夺走铁岭而与后金发生衝突,结果兵败被俘。大吃一惊的喀尔喀人便与后金缔结同盟。

另外,林丹.汗为了不让察哈尔贸易中心的国境都市广宁被后金所夺,送信警告后金,但努尔哈齐的态度强硬,翌年一六二○年送了绝交状,表示敌意。一六二一年,努尔哈齐正式向明朝宣战,占领明朝的飞地辽河三角洲,将该地区之高丽裔中国人纳入治下。

一六二二年,后金军渡辽河进入辽西占领广宁,察哈尔部族中的兀鲁兀惕部族投降。由于察哈尔部族当中已有大量蒙古人降金,努尔哈齐于是将他们编成「旗」而纳为自国国民,这就是八旗蒙古的起源。

努尔哈齐于一六二四年与科尔沁部结成攻守同盟,对抗察哈尔。林丹.汗于翌年一六二五年率察哈尔军攻打科尔沁,但由于后金前来救援而未成功。紧接著一六二六年,努尔哈齐封科尔沁部族长奥巴为土谢图.汗,结成姻亲。此后,科尔沁部族不仅是后金(一六三六年起称清)最大的同盟国,更在清朝成了除了帝室以外地位最高的外戚。

努尔哈齐于一六二五年将后金的首都从南方的辽阳迁到距离北方的蒙古较近的渖阳,将政策的重心放在进军蒙古高原。一六二六年,努尔哈齐攻击了从渖阳前往热河路上的喀尔喀部族。

在这一段期间,努尔哈齐也继续与明朝作战,于一六二六年死去,享年六十八岁。努尔哈齐的第八子皇太极(清朝太宗崇德帝,一六二六— 一六四三年在位)即位,当时三十五岁,成了后金国第二代汗。翌年一六二七年,察哈尔根据地的赤峰落入后金之手,南邻的朵颜卫也臣服于后金。

林丹.汗的末路

林丹.汗在此稍前便开始向西迁徒,一六二八年,灭了喀喇沁、土默特二汗国,夺取呼和.浩特,又征服了河套的鄂尔多斯部族,更将势力延伸到北蒙古。当时,北蒙古喀尔喀部族中势力最大的是阿巴岱.汗的侄子图蒙肯.绰克图皇太子,在土拉河的溪谷中建造居城、寺院,保护红帽噶玛派佛教,是一位教养极高的君主。绰克图皇太子宣誓效忠林丹.汗,而协助其事业,故而南北蒙古悉数进入林丹.汗的势力之下。

然而,林丹.汗的霸业并不持久。一六三四年,林丹.汗出发远征西藏,在准备进入青海的途中,病死于甘肃省武威县、永昌县一带的打草滩。为了与林丹.汗会合而从北蒙古南下的绰克图皇太子进入了青海,以青海为根据地,自称绰克图.汗,派军占领了西藏。

就这样,南蒙古呈现权力真空状态,后金军不久后便占领呼和.浩特。

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和母亲苏泰太后一起投降女直军,一六三五年,被带到了渖阳皇太极的跟前。皇太极礼遇额哲,并将自己的次女马喀塔.格格嫁给了他,赐封亲王,让他与察哈尔部族的部下们一起住在辽河上游的牧地。

此时,女直军的将军们从苏泰太后手中得到了一颗刻有「制诰之宝」四字的玉玺。据说,这是自古以来历代皇帝使用的玉玺,蒙古的元朝也一直使用。妥懽.贴睦尔.汗失去中国,从大都逃亡的时候,也将玉玺带了出来。然而,妥懽.贴睦尔.汗在应昌府死后,这颗玉玺就下落不明了。经过二百馀年,一个蒙古人在崖下牧羊时,有一头山羊三天不吃草,一直在掘地。那个蒙古人看到后翻开那块地,就发现了玉玺。之后,这块玉玺传到了元朝后裔土默特的博硕克图.汗那裡。博硕克图.汗后来被同是元朝后裔的察哈尔林丹.汗所灭,玉玺也落入了林丹.汗手裡。这也就是为什麽玉玺会在林丹.汗遗孀苏泰太后之处的原因。

清朝的建国

得到元朝玉玺的皇太极认为,上天授予成吉思.汗的天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一六三五年,皇太极禁止诸申(女直)这个种族名称,统一称作满洲。翌年一六三六年,召集渖阳的满洲人、戈壁沙漠以南的蒙古人、辽河三角洲的高丽裔汉人的代表们举行大会,皇太极被这三个种族选为共同的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年号为「崇德」。皇太极就是清朝太宗崇德帝。「大清」与「大元」相同,都有「天」的意思。这就是清朝的建国。

皇太极有五位皇后,五人皆为蒙古人,其中三人出身科尔沁部族,剩下二人是林丹.汗的遗孀。一六四三年皇太极死后,继承帝位的是由科尔沁人皇后所生的福临(清世祖顺治帝,一六四三—一六六一年在位)。

这时南方的明朝发生大饥荒而从陕西省开始发生叛乱,蔓延至全国各地,李自成所率领的叛军逼近北京。一六四四年四月,明朝崇祯帝在宫廷内苑的万岁山自缢,朱元璋自南京即位以来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就此灭亡。

此时,明朝将军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与清军对抗,崇祯皇帝死后,他遣使前往清朝的首都渖阳,向迄今一直是敌人的满洲人表示同盟的意愿。

掌握清朝实权的是努尔哈齐的十四男、顺治帝的叔父多尔衮这号英杰,他是当时尚且年幼的顺治帝的监护人。多尔衮立刻接受吴三桂的提案,动员所有清军向山海关进击。

占领北京的李自成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山海关迎战,但大败于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军。多尔衮率兵进入北京城,从渖阳迎来顺治帝,让他坐上了紫禁城的宝座。就这样,清朝建国后八年明朝灭亡,满洲人的清朝取代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子孙统治中国。

八旗入主北京

顺治帝进入北京时,华中、华南各地尚有明朝的馀党持续反抗清朝的统治。平定这些的是降清的明朝汉人将军。

华南地区分别由三名汉人将军率领自己的亲军驻扎。云南省有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省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省则有靖南王耿继茂,称作「三藩」。「藩」代表藩篱,也就是保护北京清朝皇帝的藩篱。三藩几乎是独立的王国,清朝的实权仅及于北京周边。

河北省原本是明朝皇帝的直辖地,进入北京后的清朝满洲人瓜分庄园占为己有,就这样河北省成了满洲人的势力范围。

北京原本有双重城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拆除了所有的城牆,成了宽广的大道,道路内侧是原本的城内,大约从天坛公园开始以北是外城,北京站环线以北是内城。紫禁城在内城的中央南北延伸。紫禁城的周围原本有名为皇城的红色城牆。紫禁城裡有皇帝一家居住的许多宫殿,皇城是皇帝的僕人们住的地方。现在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所住的中南海原本也是皇城的一部分。

北京的外城原本是汉人的居住区域。内城的街道被紫禁城、皇城分成东西二部分,东西的街道又各自被划分成四个区块,每一个区块各是满洲八旗的一个兵营。八旗是满洲人的部族组织。部族各自拥有自己的军旗。军旗的颜色分成黄、白、红、蓝四色,又分为有镶边的军旗(镶),和没镶边的军旗(正),共八种。以军旗的颜色称呼部族的名称,因此八部族称作八旗。

只要是满洲人都隶属于这八旗中的某一旗。除了满洲人之外,满洲化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俄罗斯人也被编入八旗之中,被当作是满洲人。所以满洲人和被编入八旗内其他种族的人被总称作「旗人」。

八旗当中的三旗直属于皇帝,其他的五旗各有自己皇族的领主,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干涉其内政。这一点与蒙古等游牧帝国的可汗与联合部族的关系相似。

清朝的构造

清朝是一个层层交叠的帝国。最外层是由中国、满洲、蒙古、新疆、西藏混一构成的统一帝国,也就是大清帝国。当中的西藏和新疆在国防战略上属于所谓的边境,是附属的部分。脱去西藏和新疆这一层,就会出现满洲、蒙古、中国的联邦,也就是渖阳的清朝原形。统合的中心当然是满洲,这是清朝的第三层,维持努尔哈齐所建的后金国原貌。再往裡一层,后金国由八旗组成,这是明代女直人国家的再现。各旗拥有各自独立的国家观,组成的联邦国就是后金。因此,再深层则是努尔哈齐出身的建州卫。

清朝的皇帝为了维护皇权,首先必须确立对满洲人、蒙古人、汉人的统治权。当中对于蒙古人,清朝从元朝的后裔手中接收了权力;对于汉人,清朝从明朝继承了帝位,因此在统治上没有问题。然而,对于满洲人,皇帝原本没有独裁的权限。

也就是说,对于遵守传统氏族制度伦理的八旗成员而言,皇帝充其量不过是部族长会议的议长,皇帝本身也是在部族会议上被选出担任战争和外交的领袖。

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

從蒙古到大清: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