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最“怪”的坟墓?

张鱼旦喜欢吃饺子


若论中国历史上的怪坟墓,乾陵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之上,采用 “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效仿京师长安城的建制。乾陵中不仅有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夫妇(两个皇帝)的合葬墓,还埋葬着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等人。传说乾陵里埋葬着奇珍异宝无数,绝世珍宝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在其中,在现今发掘的5座陪葬墓中就出土了各类文物4000多件,其中包括唐三彩、墓室壁画等精美文物。神秘莫测的乾陵令人神往,多少人想一探究竟,但乾陵却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没有被盗的一座”(张永祥、胡然《乾陵考古五题》)。

一直以来帝王皇族的陵墓就是盗墓贼的最爱,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慈禧的清东陵等都没能幸免,基本都被扫荡一空。乾陵也不是没有盗墓贼光顾过,据传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的盗乾陵活动,但因各种原因都未成功。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时,攻入长安后,黄巢声势浩大的动用几十万起义军,在梁山西边挖出了一条40多米深的大沟“黄巢沟”,几乎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没找到乾陵的入口,再加上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只好放弃。殊不知是因为不知道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挖错了方向。

五代时的耀州节度使温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大盗墓贼,民国的孙殿英恐怕也要甘拜下风。温韬利用在长安做官的七年时间,趁着战乱,把唐朝共18个皇陵几乎盗了个遍,《资治通鉴》中写道:“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其实他也没放过乾陵,但巧的是在乾陵遇到了奇异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 近之辄有风雨”,人一撤就放晴的反常天象吓坏了温韬,几次上山均是如此,只好作罢。

民国时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也曾挖过乾陵,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在梁山用炸药炸开了三层条石,仍不知墓道深浅,忽然刮起龙卷风,飞沙走石,于是停止挖掘并重新填回了炸开的墓道口。后来建国后陕西地区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支持发掘的郭沫若来到乾陵听闻了这件事,写下了《游乾陵》,其中一首写道:“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陵园变土田。 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


国家人文历史


从考古发现来看,不存在什么“怪”坟墓。连小说中描述的“机关暗器”,也没有具体的发现。王陵大墓的防盗措施,也就局限于修的结实。个别流沙墓,只能防小贼,对有组织的模盗墓依然没有抵抗力。

对于活人来讲,毕竟死亡是未知的,加之宗教和民俗的各种因果报应理论,将鬼魂描绘的很生动。也就促进了“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观念。

古代没有多媒体技术,大多数的事情都靠口口相传和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每一个后来者,都要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发挥。那些笔记小说也就越来越被认为是真实的。

举个例子,传为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几个盗墓故事:

广川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焉。为余说十许事。今记之如左。

① 魏襄王冢。皆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四十人。以手扪椁。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不见棺柩明器踪迹。但床上有玉唾壶一枚。铜剑二枚。金玉杂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哀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有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户无钥。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扉有关钥。叩开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扉关钥。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风铜帐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帐縻朽而铜□堕落。床上石枕一枚。尘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执巾栉镜镊之象。或有执盘捧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

② 魏王子且渠冢。甚浅狭。无棺柩。但有石床广六尺长一丈。石屏风。床下悉是云母。床上两尸。一男一女。皆年二十许。俱东首裸卧无衣衾。肌肤颜色如生人。鬓发齿爪亦如生人。王畏惧之。不敢侵近。还拥闭如旧焉。

③ 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孔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

④ 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踪横相枕藉。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⑤ 栾书冢。棺柩明器。朽烂无余。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击之不能得。伤其左脚。其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左脚。乃以杖叩王左脚。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死不差。

这些故事读起来很有趣,但现代考古发现并不能证实类似的情况。

又如汉代金缕玉衣来讲,传说中可以保持尸体的不腐,但两千年后,我们看到的都是渣渣。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载:“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吕后都死了二百年了,尸体如辛追老太太那样,能有性趣吗?同类孙殿英士兵奸淫慈禧尸体也是被创作出来的。


几苇渡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不少奇奇怪怪的墓。首先讲一下第一座怪墓,这座墓是五代时期的一座墓,那段历史可谓是英雄辈出,刘䶮(yan)南汉国的高祖皇帝,这个人比较奇葩他刚刚开始国号是大越,后来他觉得这个名字不霸气,又改成汉,后来历史上将他开创的这个国家称为南汉。

他的名字都是自己创造出的字,他的墓更奇葩,此人非常贪财,喜欢各种奇珍异宝,他活着的时候拿了不少的宝贝,而且他专门说了一定要这些宝贝永远的陪伴自己,这么多的宝贝肯定会引来无数盗墓贼,于是他给自己造了一个铁墓,用铁水灌入,将自己的墓永久的封起来,他的墓被称为铁墓,的确很有效,很多盗墓贼来都挖不动。

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这座铁墓后来被雷给劈开,里面的宝贝都被当地的百姓哄抢一空。三国时期的庞统墓也是一座怪慕,因为这座墓被称为血墓,他死后人们将他丧生时穿的血衣埋了起来所以被称为血墓。

还有一座墓,被称之为毒墓。这个墓便是秦始皇之墓,秦始皇墓里有大量水银,自古以来都有人将秦始皇墓叫做毒墓。所以秦始皇墓也算是怪墓的一种,武则天墓同样很怪,千百年来无数人都要盗其墓。

最夸张的是曾经有几十万人同时动工要挖武则天墓,几十万人愣是没挖出来武则天墓在哪,后来更是有人用炸药炸武则天的陵墓,也是没有炸对位置,你说怪不怪?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我们都知道,一般坟墓里的棺椁都是埋在地下的。而五代十国的前蜀皇帝王建逝世后,遗体却在安放在地平线以上。以前称之为“王建墓”,现在叫永陵博物馆。它坐落于成都市抚琴东路这条繁华的大街上。

这个王建和他的前蜀政权,历史上存在感并不强。王建本是唐朝大将,驻守四川。唐朝后期天下大乱,朱温篡唐,王建趁火打劫就在成都称帝,做起了春秋黄粱大梦。四川自古易守难攻,成都平原农桑发达,王建没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在四川过起了安逸日子。他还下诏检讨蜀汉先主刘备和武侯诸葛亮,说他们不应北伐,劝子民们多种桑树多种庄稼,多生孩子多养猪。当中原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国战乱纷飞,王建却让成都的农桑更加发达起来,掀起了唐朝以后又一个经济繁荣的小高潮,偏僻的四川倒成了一方净土。

王建墓则是古今以来第一个将坟茔建筑在地表之上的帝陵,平地起券,券顶上加盖石板,垒封土成圆形,真是卓尔不群。现在的人们去看望他,倒是省力不少。这个皇帝算不得雄才大略,但也挺接地气的,前蜀国祚三十余年,百姓过得还不错,灭亡时也比较轻松,没有大的腥风血雨。后世的老百姓也不怎么讨厌这个皇帝,在六十年代当地百姓和专家还把这个墓保护下来没受到破坏,王建一生没有多大作为,却是运气比较好的皇帝,至今还能享受到后世寻常百姓的香火。


先启历史


说起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怪墓,其实还蛮多的,以下是我列举的一些有名的怪墓:

庞统墓

说起庞统,看过三国演义或者其他三国题材类型的影视作品,肯定指导,庞统号称凤雏,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蜀国有名的谋士;但是在建安18年的时候,随刘备进攻益州之时,在落凤坡的这个地方被敌军射杀,因为乱箭穿心,死的有点惨,据史料记载是被葬在白马关的附件大山中;当时掉落的血衣,被当地人捡起来,为纪念他,修建的墓葬中只放了,这件血衣,所以庞统的墓葬,也叫庞统血墓。


乾陵

乾陵建于公元684年,位于现今陕西咸阳潜县区域,乾陵中埋葬有唐高宗,武则天等李氏皇族人群,墓葬内奇珍异宝无数,但是乾陵却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一个墓葬群,很是奇怪,不管是古代的唐朝末年也是想打开着乾陵还挖错了方向,没有打开,还是五代时期也尝试盗取也没成功,民国时期也想炸开着乾陵也没能成功,所以很是奇怪。

王建墓

前蜀,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王建的墓葬,是古代少有的建立在墓地以上的墓葬;说起王建可能大家不是特备熟悉,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在现今四川周边,也相当于三国蜀国一个洲那么大的领土的国家,号称前蜀,在位时期远离战乱,偏安一隅,在偏僻的四川建立了一时的繁荣;也是现今保存比较完好的没被盗墓破坏的墓葬。


呱聊


说几个我去过的吧。

一个是南越文王墓,在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相信来广州的朋友都去过。这个墓怪在什么地方呢?实在太小太简陋。好歹也是一个国王的墓,寒碜得不成样子,五分钟可以逛完。去看看当时汉朝的诸侯王,楚王、广陵王这些,动不动就以山为陵,南越王墓实在丢人。

一个是中山靖王墓。其他帝王墓一般是以山为陵,或者葬于地下。这个墓的奇特之处是在山顶,也就是今天河北保定的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就是刘备祖先刘胜,在他的墓里发现了铜制双头蛇,这玩意其实就是当时的情趣类用品,但是刘胜一个男人要那个陪葬干啥?也是一怪。

一个是李郑屋东汉墓。这个墓本身没啥怪的,也很小,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一眼,博物馆也没啥好东西。怪就怪在作为东汉墓,居然在香港,要知道1979年那个春天的时候,深圳还只是个小渔村。所以去香港旅游的朋友不能错过了,不算路程花十分钟可以刷个景点。


林屋公子


诚邀,如题。怪字可以理解为鬼怪,也可以说是不合常理的怪。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虽然有着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年头多了,各种离经叛道的念头也就出现在了某些人的脑袋里,这时候楼主所提到的“怪”的坟墓,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所以历史上有哪些怪异的墓葬呢?
其一,乾陵

乾隆的怪,怪在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乾陵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帝王坟墓,坐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十多里的地方。乾陵的主墓坐落梁山上,坟墓的主神道向南延伸十几里,乾陵是坐落我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建筑完结,方位在西安的西北方向约85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仅有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大家知道在封建古代,男尊女卑,一般不会为皇后去动皇帝的陵寝,但是武则天不一样,她是皇后,也是皇帝,是以中宗皇帝还是遵循母亲意愿,将二者合葬在一起

其二,秦二世墓

秦朝二世而亡,胡亥由于是被赵高光明正大的谋杀,于是其陵寝远不如乃父嬴政的豪华,在帝王陵寝中也算比较差的,但是二世的墓葬最为怪异的不是陵墓本身,而是其所处的地方,毕竟它坐落西安市曲江池以南,小编在西安上过大学,曲江现在的房价比较高,所以这座千年坟墓周边现在满是房地产,并且价格还都挺高的,不清楚住在这座帝王坟墓周围的民众晚上害怕不?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乾陵.乾陵是武则天与唐中宗合葬帝王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十多里的地方。乾陵的主墓位于梁山上,陵墓的主神道向南延伸十几里,主神道穿过梁山南边的两个小山丘,梁山就像女性的头部,两座小山丘就像女性的乳房,仿佛这座山就是为女皇武则天而生的。

△董仲舒墓.汉朝名臣董仲舒的墓位于西安市城墙内南边,陵墓南边的道路叫“下马陵”。一日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由于陕西话中“下马”二字与“蛤蟆”同音,所以几经流传,便被称作了蛤蟆陵。

△秦庄襄王陵.这个位于西安市的闹市区,其西边是西安市的长乐公园,这座墓刚好位于一条市政道路上,但是因为此处有文物,所以一条笔直的南北方向的陵墓被拦腰截断,只能绕着走了.

△秦二世墓.位于西安市曲江池以南,这座墓的怪异之处是,因为曲江现在的房价比较高,这座千年陵墓周边现在全是房地产,而且价格还都挺高的,不清楚住在这座帝王陵墓周围的民众晚上害怕不?


1927年的古董先生


诸葛亮的智近似妖,刘伯温也不弱,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马前课,烧饼歌,两人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但刘伯温进诸葛亮的墓,无不佩服称奇。



刘伯温曾发掘过诸葛亮的陵墓,路过楼牌时,那儿有一块大石碑,碑上写着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是“吾到无人到”。

伯温冷笑,相传丞相知天文地理,妙算神机,还是没算到我刘伯温回来,来啊,把石碑砸了,以免误导世人。

上前几个旁人,迅速将石碑砸了。伯温又继续前行,走了没多久,又出现一块石碑,挡住了前路,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

刘伯温不信邪,可等他打开墓穴时,发现里面有七口油缸,油缸和油缸之间油绳相连。伯温进去一看,油缸早已枯竭,第七口油缸还剩一点残油。



只见油缸旁边立着一个竹签,大致写道:“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刘伯温大气不敢出,连忙照做,规规矩矩把油缸添满,然后撤出。

说怪墓,少不了诸葛亮的陵墓,当然也少不了李淳风袁天罡咯。李淳风袁天罡师徒作《推背图》,预测身后几千年历史走向,六十幅画,一个接一个重要事件。无奈天机不可泄,推背而终。故名《推背图》。

推背图在预言书中,排名第一,被称作天下第一奇书。除了预言,二人还精通堪舆之术,乾陵是最好的证明。

乾陵依山而成陵,无坚不摧,让唐后一千多年的盗墓英雄好汉,无不折戟沉沙。据统计,盗墓次数高达17次,最大规模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作者黄巢。他曾用四十万大军来盗乾陵,留下一道“黄巢沟”,失败而终。

(乾陵卫星图)


无论冷兵器,还是热兵器,无论刀剑,还是枪弹,乾陵依旧坚挺,固如金汤,依然岿然不动。就算盗遍唐陵的温韬,他也曾被乾陵的风雨大作吓破了胆。

而乾陵的勘测者就是李淳风、袁天罡。

等等,陵墓是死地,但人是活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赋予陵墓一段传奇故事,它便成了“怪墓”。谁也没见过,牛皮任我吹!


三叔小记


最奇怪的,也最让人唏嘘,一对父子的坟墓,奇怪在「大、小」「奢、简」的悬殊,完全是天壤之别!

父亲作为千古一帝,是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死后躺在古往今来最大、且奢靡空前绝后的坟墓中。

而他的儿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昏庸无能的的皇帝,死于一场背叛和谋杀,以平民的身份草草入殓,躺在目前所见最小的帝王之陵中。

没错,这对父子就是秦始皇嬴政和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胡亥的咎由自取,《史记》记载非常戏剧化,且这段历史我们也是耳熟能详。

所以,这个回答不考证,不引文献,只有「发思古之幽情」,纯粹发个感慨。

杀死胡亥的赵高,在秦始皇手底下,只不过是一个战战兢兢、尽职职责的官吏,可以这么说,秦始皇动一个小指头、吹一口空气,赵高都要死一万遍。

秦始皇巡游暴病而亡,赵高,在祖龙手底下如履薄冰的官员,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加上对人性充分的理解,策划展开了一项惊天的大阴谋:

他先是引诱胡亥,然后说服加胁迫李斯,赐死扶苏。。。。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古今一等一的「阴谋家」!

你能不佩服赵高?

简直就是阴谋家中的爱因斯坦,他的官职只是一个中车府令,不是三公九卿,只是中等官员,他就敢想这个点子,也敢干,竟然还tm干成了。

沙丘之变,无非就是「矫诏」伎俩,赵高虽然不是第一个玩家,但他是最精明的玩家,将大秦帝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大玩家,让那么多比他官职高得多的英雄、能人,个个懵逼像中邪了一样:

  • 不像糊涂人的扶苏,糊里糊涂就是自杀了。

  • 指挥千军万马席卷六国,威震匈奴的大将军蒙恬,知道有诈,但在赵高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 赵高不但能轻而易举的胁迫能臣李斯,最后打个响指,就能杀光李斯三族!

赵高为什么能得逞?

「信息不对称」也!得一人而得天下也!


谁都想不到,赵高这个中车府令:管皇家车马和出行,作为近臣,他看到了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巨大价值,钻了这个空子,发布矫诏,掀起如此大的腥风血雨?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和「机会」,都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沙丘之变后,秦二世胡亥先是对自己兄妹手足展开狂捕滥杀,33个手足一个个杀光,之后他以为高枕无忧,把军政大权完全交给赵高,自己终日享乐。。。。

最后赵高权势只手遮天,满朝文武,赵高说鹿不敢言马!

赵高意图称帝,权势大到竟然可以逼死皇帝胡亥。

这个时候,杀光兄弟姐妹的胡亥,成了孤家寡人,他无力的哀求赵高,只想做个平民,阴险精明的赵高怎会放过他?

「望夷宫之变」,赵高派女婿阎乐逼死胡亥死后,以「黔首之礼」草草入葬,丢到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坟墓中,这可能是目前所见最寒酸、最奇怪的帝王陵!

而赵高最后也没有善终,死于非命,三族被夷。

真乃: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司马迁用那极具「戏剧性」之能事的文字,记载下了「沙丘之谋」,其惊心动魄,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完全不输给莎士比亚任何一部戏剧。

--------------------------------------------

山东民变,揭竿而起,刘项大军,势如破竹,大秦帝国顷刻分崩离析,「暴秦论」一直是都是后世儒生认定的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今天的出土的秦简来看,秦国法律事无巨细都有规定,而且相当人性化的,并不像后世儒生说的那么离谱!

所以,秦国激起民变的「严刑峻法」,有可能是秦二世时期,精通律法的赵高搞出来的,阴险的赵高和糊涂的秦二世的所作所为,让秦始皇背了锅。。。

贾谊《过秦论》云,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这的确是一段很有气势的排比句!

但是,一个小小的赵高,将大秦历代君主奋斗几百年的成果化为乌有,让千古一帝秦始皇传至万世的希望戛然而止。

秦始皇信心满满的「传至万世」,哪知道秦祚仅十五年,二世而亡(算嬴子婴的话,有三世),秦始皇恐怕做梦都想不到!

躺在秦陵中嬴政棺材板哪里盖得住???以秦始皇个性,他能把赵高车裂一万次!

秦始皇大权在握时,赵高是一个尽心尽力尽责的内廷官吏。雄才大略的帝王,能驾驭各种人才各尽其职。

秦二世胡亥称帝,赵高是一个卑劣阴险残暴的奸臣。糊涂昏庸的帝王,会孕育出赵高、董卓之辈。

魔鬼如果能够驾驭,能当天使用,天使如果没有上帝的制约和驾驭,也会蜕变为魔鬼!

从这对父子的坟墓看这段历史,真的让人不胜唏嘘,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所云: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所以,真的为秦始皇感到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