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曹操把漢獻帝劫持到身邊後,像是迎來了財神,“生意”做得順風順水,越做越大。可是荀彧跟諸葛亮不一樣,他不是全能的,不可能出現在曹操需要的所有位置上。

所以,後來的征戰中,曹操大多數時候把荀彧留在後方,因為只有荀彧坐鎮後方,他才能完全放心。

可問題是,曹操身邊也要有參謀啊!

在蜀漢,所有的軍政大權都被諸葛亮一個人獨佔,智慧的謀臣幾乎插不進來。荀彧不一樣,他向曹操推薦了許多重要謀士,這些人成為了這個龐大陣營的多核CPU。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曹操一次出征前看了看留在後方的荀彧,皺著眉頭問他:“你說誰能代替你為我在前線謀劃呢?”荀彧笑道:“大有人在啊,我侄子荀攸,還有鍾繇他們都可以!”曹操點點頭,開始重用這兩個人。

之前提過的戲志才,還有郭嘉都是荀彧推薦的,包括後來的一代梟雄司馬懿也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曹操的其他謀士在荀彧面前都是些小字輩,荀彧這樣的老成持重的老智囊,把這些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一個一個扶植起來,並讓曹操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

這就叫傳、幫、帶,注意人才梯次的培養,以至於人才不會斷檔。荀彧這種人才培養的眼光,客觀上講比諸葛亮要強很多。都說後來“蜀漢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可是歷數蜀漢的謀臣,除了諸葛亮之外還有誰呢?這都是不考慮人才培養而造成的惡果。

這些小字輩的謀士,對荀彧也是充滿了敬意,因為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副長者風範,毫無做作之態。

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後,袁紹知道由於自己的猶豫,走錯了一步棋,讓曹操佔了先手,為了挽回政治上的劣勢,對曹操的挑釁變本加厲。

當時曹操雖然有皇帝在手,但是日子並不好過,東面有呂布,南邊有張繡。而前邊提過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南征張繡,大敗而歸。

這就讓袁紹更加得意起來,他寫了封言辭傲慢的信給曹操,成心羞辱曹操。

曹操閱後大怒,拍案而起,隨曹操一起征伐張繡的鍾繇最害怕,因為主公作戰不利,隨戰的謀士、將領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鍾繇懷著一顆不安的心來問荀彧,主公是不是因為對張繡戰敗一事,才這麼惱怒的。荀彧搖了搖頭,看來鍾繇還是不瞭解曹操。

荀彧安慰他說:“主公是個聰明人,他不會追咎那些往事的,他發怒是出於別的原因。”鍾繇聽到荀彧這樣說,一顆上蹦下跳的心才放下來。

荀彧知道曹操此時也正鬱悶著,所以特意來瞧瞧他。曹操見荀彧來了,把袁紹的書信給他看。

荀彧看了書信,聽曹操說道:“現在討伐袁紹沒有正當理由,而且咱們也打不過他,你說咋辦呢?”荀彧一下子明白了曹操鬱悶的原因,就像一個低年級的孩子,老受高年級學生的欺負,想打還打不過他,鬱悶啊!

荀彧笑道:“自古成敗,靠的是才幹,而不是強弱,有才的人雖然暫時弱小,日後必會強大,而一個憑藉機緣巧合獲得強大勢力的人,即便再強大,也會衰弱的。劉邦和項羽的例子足可以證明。現在能跟主公您爭天下的只有袁紹。袁紹外寬而內忌,用人疑心,而主公您唯才是舉,這就是胸襟度量上的勝利。袁紹遲重少決,總是事後才明白事情的關鍵,主公您能斷大事,應變無方,這是謀略上的勝利。袁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眾,其實難用,主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願意為您爭相死戰,這是武力上的勝利。袁紹憑世代的恩祿,他的那點智慧和名譽,都是外人看他有勢力臭捧他的,所以在他身邊多是那些小人,而主公您誠心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做事謹儉,賞賜有功者無所吝惜,所以天下忠正之士都願意來投靠您,這是道德上的勝利。您以四勝輔天子,況且正義在主公您這一邊,誰敢不從?袁紹就算再強,能有什麼用呢?”

大家前邊都讀過郭嘉的十勝論,和荀彧所說的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和荀彧相比,郭嘉的話對曹操的讚揚多少有點過分,而荀彧的四勝論,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荀彧善於抓住事物最為關鍵的部分,並且用最簡潔的,毫不虛美的語言表達出來,而這也是曹操最喜歡的聆聽方式。

曹操聽到荀彧的分析後大喜,荀彧見他恢復了信心,便又說了攻佔天下的順序:“在北方,如果不先解決呂布的話,河北之地就不好打下來。”曹操不住地點頭,說道:“是啊!我所擔心的,是我去打呂布的時候,袁紹會趁此從後邊襲擊關中,連帶勾結羌、胡地區的少數民族,最後給蜀地的劉璋一些好處,讓他們都來找咱們的麻煩,我就不得不獨自對抗擁有天下六分之五的諸侯了,那時咱們該怎麼辦呢?”

荀彧心中好笑,袁紹怎麼會想到這一步呢?曹操想得實在是太多了,可是荀彧也不好責怪想法一直很怪且很多的曹操,因為這種可能性,在理論上確實是存在的。

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曹魏首席智囊卻傳幫帶帶出一堆人,高下立分

荀彧分析道:“關中的諸侯很多,有十多位呢,其中以韓遂和馬超最強。他們看到山東地區的爭鬥一開始,必然會各擁其眾堅守自保。我們現在就派出使者去和西邊的諸侯聯合與示好,雖然這種關係不能維持永久的安定,但是卻可以在您平定山東的期間,讓他們按兵不動。我推薦鍾繇去做使臣,讓他全權負責西路,那樣的話主公就可以無憂了。”

後面發生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按照荀彧的構想實現的,建安三年(198年)五月,曹操大敗張繡,十二月,曹軍攻入下邳,誅殺呂布,平定徐州。建安四年(199年)四月,曹操派部將北渡黃河,擊斬依附袁紹的眭固,攻佔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內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曹操放棄了外線,把全部兵力集中在袁紹腹地的內線作戰,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速戰速決,逐步由弱變強,佔據兗、豫、徐等州,為抗擊袁紹集團準備了條件。

袁紹果然沒有與西邊的諸多諸侯聯絡,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征伐公孫瓚上,他擊滅幽州公孫瓚,擁有冀(州治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並(州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可是大片的土地掌握在一個沒有能力控制的人手裡,未必是件好事,就跟一個將就當當鄉長的材料,你非讓他做省長試試,那不出亂子才怪。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集齊了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攻擊許昌,徹底統一北方,以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一個能力有限的人,卻有著超大的理想,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來勢洶洶的袁紹讓許昌城內的許多人都惶惶不安,代表人物是孔融。

孔融,字文舉,孔子的二十世孫。大多數人知道這個人大概是因為一個成語,即“孔融讓梨”,所以大部分人知道的孔融是一個比較善良,懂得尊老愛幼的人。

正史上的孔融,在政治上並無多大建樹,是一個比較平庸的人,在歷史上他給筆者的印象是嘴比較損。

他幼年時和洛陽的名士李膺見面攀談,李膺覺得這孩子非常聰明,就向另一位名士陳煒介紹他,沒想到陳煒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怎麼樣。”這話的意思原本是教育小孩子,不要仗著聰明就恃才傲物,太驕傲了。

可是孔融就受不了,他馬上回擊道:“您小時候一定非常聰明瞭?”弄得陳煒很生氣。這就是孔融!三歲看老,從小就容不得別人半點批評,人家說什麼就一定要把人家頂回去。

這個臭毛病一直延續到他到曹操身邊工作,身為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和王粲等人不同,孔融看不起出身宦官之家的曹操,而且時常奚落他。

比較著名的一次是建安七年(203年),那時曹操剛把袁紹打敗,攻破鄴城後,曹操將袁紹的次子袁熙的老婆甄氏賜給了曹丕。這事本跟孔融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孔融卻給曹操發了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原原本本地被劉義慶記錄在《世說新語》中,信上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公您這是效仿古人啊,可喜可賀!”

曹操也是飽讀詩書,《史記》上說武王把妲己給殺了啊,沒聽說武王還把妲己賜給周公旦啊?回到許都後曹操向孔融請教,孔融笑道:“妲己是大美人,武王才沒有這麼傻把她殺了呢,送給周公旦那不是兩全其美嗎?哈哈!”

曹操知道自己被耍了,孔融這是在嘲笑自己貪戀美色。從此之後,曹操就恨上了孔融,想方設法找人給他收集罪證,終於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將其下獄處死。

但是孔家人就是牛,孔融的兩個幼子聽到父親被抓的消息,依舊在下棋,毫不驚慌,別人問他們為什麼不逃走,他們竟然泰然自若地回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孔家人要的就是這個“範兒”,即便死了也不掉價!後來這兩個幼子也被曹操殺害了。

可是有時光靠嘴上的功夫是辦不成任何事情的。我們把話頭拉回到建安四年,面對袁紹的攻勢,孔融認為袁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都是智謀之士,為袁紹謀劃,審配、逢紀,都是忠臣,盡忠職守,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為他統兵,很難攻破。

因為孔融是名士,影響很大,他這麼一說必然會影響曹軍的軍心,這時荀彧狠狠地瞪了孔融一眼,反駁道:“袁紹兵雖多,而軍法不嚴。田豐剛烈而犯上,許攸貪財而不治。審配專權而無謀,逢紀果敢卻剛愎自用,袁紹把審配和逢紀二人留在後方,如果許攸家族犯法,這兩個人必不能縱容他,不縱容,許攸肯定會叛變。至於顏良和文丑,一介勇夫,一戰可擒!不足為慮。”

孔融從來沒在嘴上輸過給誰,但是面對荀彧的分析,沒話了,因為他根本不懂政治,只是個嘴上厲害的豎儒而已。

荀彧的分析,徹底為曹營穩住了軍心,曹操此時也有了戰勝袁紹的信心,這信心是老成持重的荀彧給他的。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大鬍子二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