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歷史上的俄羅斯和歐洲有什麼恩怨?

夢溪筆壇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歐洲國家,但這僅僅是從地域上劃分的。我將從血緣,信仰,政治,經濟,思想,意識形態和歷史因素這七個方面給大家闡明俄羅斯和西歐間的隔閡


1.血緣上。西歐、北歐和中歐多為日耳曼人,而俄國則是斯拉夫人還有蒙古血統。他們不僅歧視而且敵視斯拉夫人,希特勒認為斯拉夫人和猶太人一樣是低等民族,連和蘇聯人合作的英國人都不喜歡俄國人;南歐的羅馬人更是將斯拉夫人視為蠻族,“斯拉夫”這個稱謂就是羅馬人發明的,拉丁語中斯拉夫是“奴隸”的意思

2.信仰的教派不同。俄羅斯民族信仰主要是東正教。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對救世主的信仰,其實體通稱正教會(東正教會),全稱正統天主教會,主張隱修主義,民族主義,平等主義。 在著名的十字軍東征過程中,天主教與正教會曾經結下血仇。十七世紀,莫斯科主教尼康改革奉神禮,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實行宗教鎮壓迫害政策,被老信徒們稱作“敵基督”。

俄羅斯東正教帶有強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雖然同根同源,但與西方國家普遍信奉天主教等還是有著長期的內在衝突和矛盾。

3.政治上,俄羅斯太過強大,一旦接受俄羅斯,就等於認了一個老大,無法擺脫其控制

4.經濟上。俄羅斯屬於資源大國。但是經濟總量卻不多,西歐各國並不想帶俄羅斯玩

5.思想上,西方多年抹黑蘇聯和俄羅斯的做法,流毒很廣,影響一代一代的人,似乎成了成見。沒有來的討厭蘇聯

6.意識形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差異是根本差異




7.歷史上,蘇聯(俄國)人非常野蠻,不斷鯨吞蠶食周邊國家土地、干涉別國內政,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波蘭、羅馬尼亞、芬蘭以及蘇聯俄國治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等民族都對俄國人仇怨極大


靖柏


歐洲有一個事關俄羅斯的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作為作為大部分人口在歐洲區域,有著強烈歐洲自我屬性認同感的俄羅斯人,卻一直被主流的歐洲人排斥在外。

為何歐洲人會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這個坐落在東歐的鄰居呢?

這就需要我們從民族,宗教以及戰爭史等方面來分析一下了。

首先,不被認同的民族

現在歐洲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剝下一個俄羅斯的面孔,你會發現下面是一個韃靼人,也就是所謂的蒙古人後裔。

當然,這裡面有著誇張的戲謔成分,但也說明了雖然俄羅斯作為古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斯拉夫民族,在成吉思汗時期,因為長期被蒙古人統治,和蒙古族在基因上有著一定的交流。

這段歷史,讓以另外兩支即日耳曼人和盎格魯薩克遜人所不齒,認為其民族基因已經不再單純,不願意再認同其為歐洲三大土著民族的來由所在。

另外,作為歐洲主體的另外兩大民族,一直視自身為主流,散佈在東歐和南歐的斯拉夫族,一直被西歐和北歐人看作是低等民族。比如,英語中奴隸一詞,就來自於斯拉夫。

其次,站錯隊了的宗教

基督教在傳播發展的過程中,發生過幾次重大的分裂,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當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裂。

1054年羅馬教皇代表在君士坦丁堡宣佈赦令,將Michael I及其幾位追隨者,逐出教會。之後,Michael I下令將敕令燒燬,同時也下令將教皇代表逐出教會。這一事件,標誌著羅馬天主教與(君士坦丁堡一方的)希臘東正教的正式分裂。

分裂後的東正教在君士坦丁堡的支持下,成為了東歐和南歐的主流宗教。而當時的歐洲主流的選擇為天主教。就這樣,在宗教信仰上俄羅斯人和主流歐洲產生了裂隙,宗教矛盾也逐漸滲透進雙方的各方各面,增加了雙方的疏離感。

最後,擴張戰爭帶來的反感

若是說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對領土最為狂熱,那麼必定當屬俄羅斯。俄羅斯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侵略史,戰爭史。

為了能夠獲得不凍的出海口,俄羅斯開始不斷向西擴張,先後打敗了波蘭,芬蘭等國,在波羅的海建立了出海口。而後為了獲得南方的溫暖土地,又不斷南下,與土耳其等國家交戰,在經過幾百年的艱苦戰爭之後,終於獲得了克里米亞等黑海出海口。

數個世紀不斷的擴張,讓俄羅斯從偏居一偶的莫斯科公國,到如今橫跨歐亞兩洲佔據著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但同時,也導致其與太多的國家積累下了深厚的仇怨。

當然,如果加上近代的意識形態,那麼歐洲人就有更加充分的理由不喜歡曾經是紅色海洋的俄羅斯了。


Crazy歷史


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主要是宗教信仰和歷史意義紛爭。其主要有遙遠的民族歧視思想;文化宗教;利益戰爭三點。

(1)兩三千年的民族歧視

斯拉夫民族作為古羅馬時期的三大蠻族之一,一直沒有成為主流民族。

但蠻族日耳曼人現在的繼承體德國、奧地利等人已經成為主流之一;凱爾特人則分散於英國、法國等也屬於主流之一。

俄羅斯東正教三一大教堂

然而,斯拉夫人從古到現代都屬於歐洲的邊緣地區。因此,從古羅馬時代,歐洲人無論是羅馬人還是從蠻族晉升為文明民族的人,在某種意義上都認為歐洲東部、南部的斯拉夫人文明程度不高。

(2)俄羅斯民族選擇信奉從天主教分裂而出的東正教,由此,本質上就與歐洲主流在宗教信仰上難以被認同

4世紀時,斯拉夫民族分成東、西、南三個斯拉夫族群,例如東斯拉夫民族有今天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西斯拉夫民族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族有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

法國天主教教堂

而與此同時,東正教逐漸在君士坦丁堡的支持下成為東歐、南歐的主流宗教。然而,當時歐洲的主流宗教是天主教,那麼在信仰上就屬於少數派。10世紀,東斯拉夫民族逐漸信仰東正教。東正教的勢力開展擴充,即使16世紀後,基督新教在英國成為國教,天主教第二次分裂。

整個基督教分成新教(英國、美國、等)、天主教(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東正教(俄羅斯、白俄羅斯、希臘、塞爾維亞等),由此可見,信奉東正教的國家在今天也屬於歐洲邊緣國家行列。

(3)俄羅斯民族的歷史恩怨主要是與日耳曼人的矛盾,但古代日耳曼人延伸出盎格魯撒克遜人、法蘭克人等當今主流人群

英國聖保羅大教堂

因為日耳曼人作為三大蠻族之一與斯拉夫民族長期依靠居住,斯拉夫人雖然從北向南遷徙,長期與德意志人、瑞典人等日耳曼人紛爭。

到了18日記,俄羅斯民族又開始與法蘭西人、英吉利人、奧地利人等日耳曼人開始紛爭,特別是與英吉利人在全球開始爭霸。

特別是法蘭西人的拿破崙侵入俄羅斯被打敗;德意志的希特勒入侵俄羅斯被打敗。從民族上說,都是日耳曼人被東斯拉夫人打敗!


坐古談今


學過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的同學都知道,俄羅斯屬於歐洲國家。雖然她的地盤可以延伸到亞洲,俄羅斯也有不少亞洲面孔的民族。但是歐洲人為什麼會把俄羅斯當成另類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許多小國投靠德國,為的就是要攻打蘇聯。

現在歐洲還流行著這麼一句話,撕開一個俄羅斯人的面孔,你會發現一個韃靼人(蒙古人的後裔)。從民族上面去看,俄羅斯人屬於斯拉夫民族。斯拉夫民族在歐洲人看來是一個低等的民族,英語奴隸的一詞就是來自於斯拉夫。不僅英國人不喜歡斯拉夫人,德國人也不喜歡斯拉夫人。歐洲絕大多數都是日耳曼人的後裔。還有就是從宗教方面去看,蘇聯人信奉的是東正教,而歐洲人信奉的絕大多數都是天主教。東正教的教義和天主教的教義有很大的不一樣,這就決定了他們之間會有矛盾。

還有就是俄羅斯人曾經被蒙古人征服過,俄羅斯不是單一的斯拉夫民族。事實上,俄羅斯人還存在韃靼族。這個韃靼族就是蒙古人後裔留下來的民族。所以不少的歐洲人認為俄羅斯的民族不純正,所以不認同俄羅斯。

還有一個就是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意識形態有很大的不一樣,二戰時期,俄羅斯是蘇聯,也就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歐洲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這就註定了。歐洲要和俄羅斯死掐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蘇聯(俄國)人非常野蠻,不斷鯨吞蠶食周邊國家土地、干涉別國內政,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波蘭、羅馬尼亞、芬蘭以及蘇聯俄國治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等民族都對俄國人仇怨極大,一直想獨立和奪回自己的領土,德國打蘇聯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這些人當然要跟著德國走。


夢溪筆壇



對於俄羅斯來說,一直就是想要融入西歐的上流社會,從彼得大帝開始就在這樣做,但是一直到現在俄羅斯還是和歐洲國家存在一些隔閡。

彼得大帝統治下的俄羅斯瘋狂擴張

一方面,俄國信奉的東正教和西方國家的天主教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在1057年左右,天主教正式東西分裂以後,兩邊的教廷就互相視為異端,和俄國有比較深的矛盾和東歐國家,歷史上都是天主教國家,比如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是這幾年的事,烏克蘭這邊宗教的因素不大。

二是西歐國家一直視俄羅斯為蠻荒之地,人是野蠻民族,其實要說難看,法國這種國家的吃相也不怎麼樣,不過由於文藝復興發源在西歐國家,所以西歐國家總是自恃文明國家,而把其他國家視為野蠻國家。其實,文藝復興的一個一個重要契機就是奧斯曼帝國攻克君士坦丁堡,原來東羅馬帝國中的大量知識分子逃到了意大利,然後傳播到整個歐洲國家。而俄羅斯自身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但是雙方這種文化上的衝突就少不了。

三東歐地區長期是沙俄的勢力範圍,在拿破崙戰爭以後,歐洲國家形成了所謂的維也納體制,沙皇充當了歐洲憲兵,在歷史書上所謂的1848年歐洲革命中,沙皇起到了刀斧手的作用,誰家出了革命,哥薩克的騎兵就過去了,象波蘭匈牙利都是給鎮壓過,這種情況一直到了一戰沙俄帝國瓦解,但是老百姓中對於俄國人的印象就是壓迫者,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冷戰時期還是這樣,蘇聯對於東歐國家的嚴密控制非常嚴格,在蘇聯解體以後東歐國家對於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心懷忌憚也是不奇怪的。

象波蘭,當年蘇聯建立的時候,蘇聯紅軍就是打著紅旗去波蘭解放波蘭勞動人民的,但是波蘭人只知道俄國人又來了。

在西方國家,冷戰期間對於蘇聯的抹黑那已經是把蘇聯描述稱為一個地獄了,對於現在蘇聯的繼承者,這種地獄的概念並不會一下子消失,所以一提起來蘇俄,肯定就會說起高壓統治,用手槍從肉體上消滅政敵等現代社會已經被視為野蠻手段的做法。

四從現實的實力對比來說,西歐各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對抗蘇俄,當年拿破崙已經把除了俄羅斯的歐洲大陸全部收入掌中,但是依舊在俄國大敗而歸,希特勒也是一樣,現在西歐國家如果沒有美國,也是無力抵擋蘇軍的裝甲洪流的,這種恐懼現在是傳了下來,所以西方尤其是西歐國家都希望把現在的俄羅斯再次解體,把它變成幾個大小類似於西歐國家的獨立國家才好,就像日本人總是琢磨著把中國變成七塊一樣。


紅色手電筒


事實上就地理概念上而言:俄羅斯本身也是歐洲國家之一,儘管在俄羅斯1709.8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位於亞洲,只有四分之一位於歐洲,然而俄羅斯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上,俄羅斯的經濟中心和主要的工業基地位於歐洲,首都莫斯科以及聖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也普遍集中分佈在歐洲,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傳承起源於歐洲。儘管在地理概念上俄羅斯被國際上公認為歐洲國家,但在政治層面俄羅斯卻遭到其他歐洲國家的排擠,以致於俄羅斯始終處於徘徊在歐亞之間形單影隻的狀態,處於一種不歐不亞、非東非西的尷尬處境。那麼為什麼歐洲國家會對俄羅斯存在牴觸心態呢?

首先對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東歐華約陣營國家而言:歷史上長期被俄羅斯控制的處境使其同俄羅斯之間存在複雜的歷史積怨。以波蘭為例:沙皇俄國分別在1772年8月5日、1793年1月23日、1795年1月3日三次聯合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使波蘭經歷了123年的亡國之痛。冷戰時期波蘭又長期處於蘇聯的控制之下,波蘭民間始終潛伏著對對俄羅斯的敵意。可如果說前東歐陣營國家是因為同俄羅斯的歷史積怨而有牴觸情緒,那麼西歐的英、法、德等國為什麼也在諸多問題上抵制俄羅斯呢?

事實上西歐各國一直以來對俄羅斯有一種歧視心態:西歐各國同俄羅斯其實既不同文,也不同種——西歐各國的主體民族幾乎都是由日耳曼人演變而來,而俄羅斯卻是斯拉夫民族。當然有人會說:波蘭等國也是斯拉夫人,為什麼就可以被西歐各國接受呢?事實上波蘭等國儘管是斯拉夫人,但在歷史上一直同西歐各國有比較緊密的聯繫,也皈依了西歐各國普遍信奉的羅馬天主教派。而俄羅斯儘管也是基督教文明的一員,但信奉的卻是源自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派,儘管東正教和天主教同為基督教分支,但歷史上兩派一直為競爭基督教正統的地位而存在矛盾。

歷史上俄羅斯曾被蒙古征服並佔領過兩百餘年,俄羅斯在其他歐洲國家眼中是混有蒙古血統的,因此在心理上存在隔閡。也正是由於被蒙古征服佔領的兩百餘年使俄羅斯同西歐各國發生的大航海運動、文藝復興等失之交臂,儘管彼得大帝通過效法西歐強國使俄羅斯得以奮起直追,但俄羅斯的在經濟文化領域始終落後於西歐,甚至直到二戰時期蘇聯強大的軍工在相當程度上仍是依賴於豐富的戰略資源儲備和巨大的人力資源而締造的,在技術層面仍是落後於西歐的。也正因為如此自認為文明層次更為先進的西歐各國視俄羅斯為蒙古化的蠻夷之邦。

俄羅斯擁有1707.54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以及這遼闊疆域上蘊藏的豐富的資源儲備。在沙皇時代和蘇聯時代的疆域則更大——俄羅斯疆域最大時一度達到過2280萬平方公里。在機器化大工業時代到來前俄羅斯受制於高寒的緯度和出海口的缺乏難以對西伯利亞遼闊的凍土地帶進行工業化開發,也難以和外界展開經濟文化交流,因此擁有兩千餘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一直落後於在技術和制度層面更為先進的西歐、北美國家。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日益普及俄羅斯在極短的歷史時間內,獲得了對廣袤國土進行工業開發的能力。俄羅斯的體量實在太過巨大,即使俄羅斯在開發技術上仍落後於西方,但哪怕只是對這兩千餘萬平方公里國土進行初級開發也完全可以實現質量不夠數量湊,於是俄羅斯的國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並具備了對周邊國家顛覆性的地緣優勢。這使西歐各國普遍感受到來自俄羅斯的戰略威脅,尤其是在冷戰時期雙方在各自不同的意識形態之下尖銳對立了幾十年,當時的西歐各國對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陣營的鋼鐵洪流始終充滿恐懼感,即使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力一落千丈,但西歐各國鑑於俄羅斯龐大的體量仍對其充滿戒心。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俄羅斯人總說,歐洲人把我們看做是亞洲的;而亞洲人把我們看作是歐洲的。俄羅斯就是這麼尷尬的存在。

首先,地理位置上,俄羅斯橫跨兩個洲。離歐洲的腹地很遠。歐洲的主流社會,以前都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深受古希臘古羅馬的影響。而俄羅斯的絕大部分,因為遠離歐洲,受影響很小。從文化上,俄羅斯就和歐洲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其次,說到歐洲與俄羅斯的恩怨。我所知道的主要是兩個部分,第一,是法西斯與俄羅斯的恩怨。二戰中,俄羅斯是正義的一方。但是德國等國畢竟和俄羅斯有過殘酷地交戰。並且戰勝後,俄羅斯並沒有迅速撤兵,德國因此分裂為了東德和西德,而東德被俄羅斯佔領了幾十年。俄羅斯用他們的意識形態去通知東德。第二,歐洲中部和東部的很多國家,比如捷克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等,都是長期被俄羅斯統治,後來東歐劇變後分裂出來或者逃出俄羅斯的限制。他們顯然不會對俄羅斯有好感。

再加之,俄羅斯一直以來在國際上的大國姿態,也會讓古老和驕傲的歐洲人看不順眼。

綜上所述,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是理所應當的。


王不宇看世界


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其實是有其深遠的歷史原因的,俄羅斯人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其國際地位非常尷尬,他們雖然一直聲稱自己是歐洲國家,但大部分國土都在亞洲。而歐洲的一些傳統國家則非常排斥俄羅斯。

如果要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需要從宗教,種族人口,歷史戰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宗教

在基督教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巨大的宗教分裂,即基督教、東正教分裂。

這是發生在1054年羅馬教皇代表在君士坦丁堡宣佈赦令,將Michael I及其幾位追隨者,逐出教會。之後,Michael I下令將敕令燒燬,同時也下令將教皇代表逐出教會。這一事件,標誌著羅馬天主教與(君士坦丁堡一方的)希臘東正教的正式分裂。

到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又發生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君士坦丁堡皇家內部為繼位問題發生爭議,失敗的一方向十字軍許下銀錢,請他們幫忙進攻君士坦丁堡。

這些十字軍衝進君士坦丁堡以後,在城裡燒殺搶掠,使得東羅馬元氣大傷。信東正教的希臘人從此對“十字軍”恨之入骨,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分裂也就此無可挽回。甚至到十五世紀,君士坦丁堡要被奧托曼穆斯林攻破之前,羅馬教皇提議組織十字軍前來相助,卻被東正教會嚴詞拒絕。他們情願生活在土耳其人的異教統治之下,也不願意再讓這些同信一個上帝的“十字軍”又來燒殺搶掠一通。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破,從此結束了東羅馬漫長的歷史。而東羅馬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被帶回羅馬,後來嫁給當時的羅斯(就是後來的俄羅斯前身)公國大公,並將東正教變成俄羅斯國教。

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歐洲與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在宗教信仰上天然對立,而且兩派宗教綿延了接近上千年的宗教鬥爭,這是導致歐洲不願意接受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原因。

2、種族人口

早期的羅斯公國雖然以斯拉夫人種為主,但是羅斯公國建國後,開始不斷地向東、西、南三個方向擴張,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成為世界領土第一的超級大國,國內擁有一百多個民族,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歐洲血統,而且國家曾經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所以歐洲國家一直將其視做為一個東方國家,加以抵制。

這也是俄羅斯感到尷尬的原因之一,雖然歷史上,俄皇室也一直不斷的與歐洲王室通婚,但是其國家與傳統歐洲之間間隔多個國家,因此民間的婚姻交流並不頻道。這也是歐洲國家不認同俄羅斯的一個原因之一。

3、歷史戰爭

俄羅斯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為了能夠獲得不凍的出海口,俄羅斯開始不斷向西擴張,先後打敗了波蘭,芬蘭等國,在波羅的海建立了出海口。而後為了獲得南方的溫暖土地,又不斷南下,與土耳其等國家交戰,在經過幾百年的艱苦戰爭之後,終於獲得了克里米亞等黑海出海口。到了彼得二世和葉卡捷琳娜女王時期,俄軍又不斷與歐洲的主要老牌帝國法國、英國、等國長期交戰。二戰以後,俄羅斯變成了強大的蘇聯,使得整個歐洲國家都在蘇聯的滾滾鋼鐵洪流的陰影下瑟瑟發抖。

所以面對一個宗教信仰不同、種族血統不同,又幾百年不斷與之交戰的國家,歐洲國家理所當然的將其視為仇敵而加以防範,也就談不上什麼喜歡了。


有書博物館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們只希望,來生不要相遇。。。”

老歐洲的人對俄羅斯人的芥蒂很深,要從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思想意識和戰爭淵源四個方面談起,談到最新表現。

先說民族構成:

歐洲主體民族是日耳曼人,今天的中歐、北歐、西歐的許多國家的祖先都是日耳曼人,而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國家則是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歷史也比較悠久,但“斯拉夫”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古代羅馬人對他們的歧視性稱謂,“斯拉夫”是奴隸的意思,在羅馬人心目中,野蠻而不開化的斯拉夫人只能被當做奴隸使用。

僅是斯拉夫淵源也就罷了,畢竟斯拉夫人也是歐羅巴東歐類型,在俄國人創業前二百四十年的時間內,俄羅斯人滲入蒙古基因嚴重,以至於歐洲人都說:“剝了每個俄國人的皮,裡面都有一個韃靼人”。從沙皇家到貴族,與殘暴的亞洲遊牧民族的融合更坐實了歐洲人心目中俄國人野蠻的印象。

宗教信仰:

俄羅斯人和東歐一些國家信奉東正教,歐洲信奉的是天主教和新教,雖然這幾個教派源出同門,但東正教與天主教決裂的很徹底,東正教的牧首和天主教的教皇雙方老死不相往來。東正教更加強調保障世俗的君權,在沙俄擴張的道路上起到了為虎作倀的作用。

波蘭也算是西斯拉夫人,但他們改信天主教,這樣的前提下,與歐洲的關係就維護的就比較好。

前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之所以與塞爾維亞人離心離德,也是因為前兩者是信奉天主教,而塞爾維亞人則信奉東正教。

思想意識:

蘇俄時代,蘇俄聯合東歐國家按照意識形態結成華約陣營,鐵幕的另一面是北約組織,這一道鴻溝橫亙於歐洲大地幾十年,蘇俄引領華約組織的侵略擴張性與北約針鋒相對,給雙方彼此都帶來了長期戰爭陰影。

戰爭淵源:

俄國人自從把金帳汗國收服之後便馬不停蹄地開展了擴張過程,亞洲方向的戰爭與老歐洲事不關己,不必多說,西方的擴張可把鄰國和民族折騰個夠嗆。

不說種族同源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俄國可謂是西北方向瑞典、芬蘭、波蘭的最大苦主,當然,某些時期,這三方也是俄國人的苦主,但總體來說,俄國人在土地方面佔得便宜更大。西南方向,羅馬尼亞也深受其害,俄國人把羅馬尼亞當作“通往博斯普魯斯的一個兵站”,欲一口吞之而後快。

隨著疆域的擴張,俄國也不出意料的與歐洲各大老牌強國發生直接碰撞,與土耳其的戰火綿延二百多年,在拿破崙時代更是直接對抗幾乎整個歐洲的反俄同盟,在土耳其克里米亞不惜與英法聯軍翻臉,二戰時期不用多說,德國攻入蘇聯的時候也裹挾了多半個歐洲的聯軍。

即便是在俄國陣營內部,像捷克人和匈牙利人也領教過蘇俄軍隊的雷霆重拳,關鍵時刻毫不手軟。

對待內部加盟共和國,蘇俄也一直保持高壓態勢,這也是蘇俄解體後,西邊的各加盟共和國快速倒向北約懷抱的真正原因。

最新表現:

蘇俄解體後,繼承了蘇俄絕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聯邦也繼承了歐洲人的傳統惡感,當然,這跟他們的確繼承了前蘇俄的幹勁有關。

恐嚇前加盟共和國小夥伴不要為北約部署武器,威脅給歐洲掐斷天然氣,甚至直接出兵格魯吉亞、烏克蘭,在政治制度上,雖然表面上放棄了原有意識形態,但骨子裡換湯不換藥,連克格勃的暗殺技巧都原汁原味的繼承下來用以對付國內的記者和反對派。最近,又與英國佬展開撕B大戰,為了間諜案鬧得不可開交。

凡上如此種種所作所為,盡皆讓老歐洲們兀自冷笑不已,舊恨未除,又添新怨。


歷來現實


關於俄羅斯人的身份,相信大家會說俄羅斯人是歐洲人,是白種人。但是如果你問一個西歐人,他們的答案恐怕就不一樣了,相信很多人會說俄羅斯人是東方人,甚至有人覺得俄羅斯人是韃靼人,即便有人說俄羅斯人是歐洲人,但他們也會覺得俄國人跟其它的歐洲人不太一樣。

有一位美國學者曾經這樣評價俄羅斯人,他說撕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會發現一個韃靼人。其實他的這句話道出了俄國人跟歐洲區別的根源,古代的歐洲曾經多次遭到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的入侵,而位於歐洲最東邊的俄羅斯首當其衝受到遊牧民族的侵擾。

以至於俄羅斯被蒙古人統治了長達250多年,以至於俄羅斯人的血液中混入了大量的蒙古人的基因,所以人們常說俄羅斯人在年輕的時候歐洲人面孔的特點還比較明顯

,但是等他們年老後,就會越來越像東方人,自己血液裡的蒙古基因就會顯現出來。

關於俄羅斯人身上蒙古人基因這種說法還有很多,據說根據現代醫學研究,俄國人之所以酒鬼多,就是因為蒙古人對酒精的耐受力差,身體裡的蒙古基因降低了俄羅斯人的酒量,所以同樣嗜酒,西歐人就沒有那麼多醉鬼,而俄國人卻給人留下了貪杯的印象。

西歐人對俄羅斯人印象不好,不把自己當做歐洲同胞,除了俄羅斯人身體裡的蒙古基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來自歷史的記憶。在西歐人眼裡,俄羅斯人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都跟自己不一樣,帶有明顯的蒙古人特徵。他們認為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俄羅斯人好戰、蠻橫、富有侵略性。這些印象的來源就是俄羅斯人在歷史上的一些列戰爭行為。

沙皇彼得一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即位後,他意識到了俄羅斯的落後面貌,他認為要擺脫這種落後面貌,就必須要向西方向西歐靠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獲得在歐洲的出海口。所以俄羅斯很快就發動了跟當時的北方強國瑞典的戰爭。

經過了21年的北方戰爭,俄羅斯最終打敗瑞典取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也就是今天的聖彼得堡,彼得一世為了顯示自己向西方靠攏的決心,毅然決定把首都從東歐內陸的莫斯科遷到了剛剛佔領的,也是最靠近西方的海濱城市聖彼得堡。這場戰爭的勝利並沒有阻止俄羅斯人向西方擴張的腳步。

俄羅斯的擴張腳步在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達到了巔峰,不僅是西歐人,即便是東歐的斯拉夫兄弟也同樣成了俄國侵略擴張的對象。在隨後的二百年裡,俄羅斯通過芬蘭戰爭控制了芬蘭,徹底打敗了自己在北方的勁敵瑞典。在東歐,俄羅斯通過與波蘭的戰爭,肢解了波蘭,佔領了今天的烏克蘭,控制了今天的立陶宛。在幾百年裡,俄羅斯勾結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最終導致波蘭亡國。

到了近代,蘇聯入侵芬蘭,迫使芬蘭被迫割讓卡累利阿地區。最讓人譴責的是,1939年蘇聯還勾結法西斯德國從東西兩個方向入侵波蘭,共同瓜分波蘭,還屠殺了近二萬名波蘭軍官和知識分子,隨後栽贓給納粹德國,但在蘇聯解體後真相被曝光,這就是著名的卡廷森林慘案。

在冷戰期間,蘇聯和蘇聯控制下的東歐國家與西歐國家長期軍事對峙,鋼鐵洪流和核導彈長期懸在西歐諸國的頭頂上,這一切都進一步加深了西歐各國對俄羅斯發自內心的恐懼。可以說在俄羅斯的西面,除了烏克蘭的東部地區和白俄羅斯跟俄羅斯的關係親近外,其它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與俄羅斯有著世仇關係,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今天看到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西部都跟俄羅斯之間有著深深的仇恨。

所以我們看到在今天的波羅的海三國,這三個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對俄羅斯,對俄羅斯文化有著刻骨的仇恨,仇恨到甚至要抹掉任何跟俄羅斯文化有關的東西,從語言文字,甚至到連一尊塑像都要統統銷燬。從歷史到現實,俄羅斯帶給歐洲的是戰爭和軍事擴張,帶給歐洲的是鋼鐵洪流和戰略核導彈,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感。

歐洲人把俄羅斯比喻成北極熊,非常形象的說明了歐洲人對於俄羅斯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帶著這種恐懼的心態,歐洲人對俄羅斯的一切難免都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雖然同在歐洲,在遺傳學上同屬於高加索人,但是在心理上歐洲人與俄羅斯之間存在難以彌合的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