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1631年,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这场断断续续的欧陆全面战争,并没有因神圣罗马帝国的连续胜利而告终。相反,被视为新教救星的瑞典王国,开始加入战争。勇武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如北方雄狮一般君临欧陆。他与他的新式军队,在布莱德菲尔德战役中,终结了帝国大军的不败神话。

北方雄狮降临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让半个欧洲陷入灾难

早在1628年,三十年战争的第二阶段,以北方强国丹麦的失败而告终。志得意满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已经开始裁撤掉他的大部分军队并顺手解职了名将瓦伦斯坦的职务。

多年来,坐镇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使用德意志地区成熟的雇佣兵系统与将领,击败敢于挑战自己与天主教权威的新教诸侯势力。当易怒的波西米亚起义者与富国强兵的丹麦,接连失败。中欧的局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精锐的帝国军将一切敌人都碾在脚下

但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的复兴,触动了周围所有对其霸权忌惮不已的国家。无论是独立的新教共和国荷兰,还是在实际上偏向天主教权威的法国与英国,都决心以自己的力量,扶持一位新的反天主教权威领袖。志在建立环波罗的海霸业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成为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年轻的瑞典国王,多年来一直为加强瑞典的实力,四处作战。少年时期,他便投身于同丹麦争夺挪威地区的战争。此后,又带着瑞典军队深入波兰地区,争夺波兰的王位所属权。因而,虽然年纪不大,他已经是当时欧洲高级贵族中,战争履历最为丰富的一位。他不仅支持有助于国力增涨的政策,还积极投身军队改组与武器革新等方面。这使他在加入欧陆大战前,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资本。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年轻却非常善战的古斯塔夫二世

早在1628年,帝国军总司令华伦斯坦率领10万帝国军围攻港口城市特拉尔松。他就出手援助,使特拉尔松市免遭残暴的雇佣军劫掠,令帝国军折损1.2万人后无功而返。不过他没有立即入侵德意志,因为瑞典当时仍未结束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战争。

两年后,古斯塔夫和波兰国王缔结了停战条约后,决定正式入侵德意志。在1628年至1629年的两年时间里,瑞典全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他们通过出口巨额的铜换取黄金,支付组建新军团的费用。谷物和火药的储备,则以部分强制征收的方式完成。大量民用船只和军舰,也被调集到瑞典南方的港口待命。

1630年春天,瑞典备战工作基本完成。除了本国部队,大量来自德意志北部、苏格兰、英格兰、利沃尼亚和芬兰的雇佣军,云集到他麾下。这年的6月,古斯塔夫和他1.5万军队乘坐200艘运输船,在30艘军舰的护航下登陆波拉美尼亚公国。让哈布斯堡帝国颤抖的北方雄狮,正式降临。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正在亲自操炮的古斯塔夫二世

马格德堡大屠杀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古斯塔夫登陆波拉美尼亚公国

强大的瑞典军队登陆后,原本负责看守当地新教诸侯的帝国驻军,自动撤走。这让瑞典人轻而易举地获得在德意志沿海的两个立足点。接着,一些不堪忍受帝国军虐待的德国新教诸侯,也公开投入瑞典的怀抱。比如波拉美尼亚公爵,就把领内要冲施泰廷交到瑞典军队手中,让赶来试图制止的帝国军吃了一鼻子灰。

管哈布斯堡家族和德意志的天主教同盟,在北德部署的军队有8万之众。但他们零散地分布在奥德河左岸与但泽之间的广袤地区里。所以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达姆、斯塔尔歌德、卡明、沃尔加斯特等处的帝国军,就被气势汹汹的瑞典人撵跑了。梅克伦堡和波拉美尼亚两个北德重要公国落入古斯塔法手里。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高奏凯歌的瑞典军队

虽然是旗开得胜,古斯塔夫却发现自己开始处境艰难。数目庞大的帝国军是一片笼罩在古斯塔夫头上的阴云,挥之不去。像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这样的新教诸侯,也对他心存疑虑。如果这时哈布斯堡家族能够迅速取得和这些诸侯和解,那么等待古斯塔夫的无疑是一片黯淡。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1600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然而古斯塔夫的担忧没有实现。新教诸侯源源不断地向维也纳派出使节,恳求皇帝陛下停止宗教迫害,以便团结整个德意志区去共同击退瑞典入侵。但顽固的皇帝斐迪南,却傲慢地拒绝了这一合理建议。他一面开始派人抓捕与瑞典眉来眼去的诸侯,一面让帝国的另一位名将提利伯爵备战。皇帝的无情,使得更多新教诸侯带着领国和士兵投靠了古斯塔夫,瑞典人的力量大大增强。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帝国的功勋老将 提利伯爵

提利伯爵在集中了20000人的部队后,一路北上,兵锋直逼北德富饶的新教城镇马格德堡。马格德堡很早就成为了古斯塔夫的盟友,并已经在为古斯塔夫的军队提供资金和补给。提利的军队,在1631年5月9日拿下此城。早在尼德兰等地与新教徒厮杀的伯爵,让手下的全体雇佣军劫掠3天。30000多名马格德堡市民丧生,伯爵却像质疑者表示:这是士兵们冒生命危险所应得的!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提利的帝国军强攻马格德堡

就在马格德堡惨案正在进行时,志在掀翻哈布斯堡霸权的法国人出手了。出任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与瑞典人结盟。法国每年将向瑞典支付40万塔勒的资金,用于瑞典对奥地利作战的经费。

一些原本还有顾虑的新教诸侯,也在屠杀后直接倒向了古斯塔夫一边。黑森选帝侯带来了1万人马,萨克森选帝侯也带领的1.8万军队加入。他们的出现,让古斯塔夫麾下的兵力膨胀到4.2万人。全军直接南下,寻找帝国军主力决战。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19世纪 一副描绘马格德堡屠杀的油画

三种军队的较量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一身戎装的古斯塔夫二世

提利伯爵惩罚完马格德堡的后,继续指挥着他的帝国军朝瑞典盟友萨克森选帝侯的领地进发,一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期间,

他得到了一支从南方开来的哈布斯堡援军增强,数量达到了3.5万人。最终在布莱德菲尔德,双方终于发现了彼此。

作为老将的提利伯爵,在此前独立指挥的战斗中,未尝败绩。他的3.5万天主教联军,是典型的德意志雇佣军部队。部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不少人从三十年战争开始,便跟随提利征战。军队中的不少军官,也是提利的老部下,军事履历可从镇压荷兰独立的八十年战争算起。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瑞典-萨克森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军的布阵

以逸待劳的他们,占领布莱德菲尔德附近的一处高地,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数万帝国军士兵,以经典的西班牙大方阵战术出场。足足17个营的步兵,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在高处一字排开。大部分骑兵分居两翼,只留下一部作为提利本人执掌的预备队。大部分火炮被集中在步兵部队前的阵地内据守。

古斯塔夫的新教联军,则大体上分为了两个部分。24000名瑞典人和黑森雇佣军一起,构成了全军的右翼。4个步兵团以前后两队的方式,位于第一线位置。剩下的3个步兵团在第二线担任预备队。他们根据古斯塔夫亲自制定的新式军队编组训练,纵深远远不如对面的西班牙方阵,却可以通过拉长正面宽度,同时覆盖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样一来,更多士兵可以在身后担任独立运作的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瑞典与黑森骑兵,分别位于这两条步兵阵线的左右两翼,炮兵则置于阵地的最前方。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独树一帜的瑞典步兵战术 每一线的每个团都分为前后两线

联军的左侧,还有萨克森帝选侯指挥的18000萨克森军队。他们采用了荷兰名将莫里斯开创的荷兰步兵战术,同样在部队正面宽度上胜于西班牙方阵。为了弥补纵深厚度的不足,10个营以楔形布阵方式,逐步投入战场。他们的两翼也有类似帝国军的精锐骑兵,并在阵前筑起了炮兵阵地。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也就此成为了欧陆军队军事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西班牙-荷兰-瑞典,这三种步兵战术在同一战场上,捉对厮杀。但最终确保各军发挥战术威力的,还是指挥官与士兵本身。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一幅描绘布莱德菲尔德战役的素描

冲锋的帝国军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正在射击的帝国军炮兵

1631年9月7日清晨,三十年战争乃至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布莱德菲尔德战役,正式打响。在两个小时的炮兵对决中,拥有更多火炮与更先进箱式弹药的瑞典人,占据上风。

随后,战场所在的平原上,刮起了一阵大风。从新耕作的干涸田野上,吹起了大量尘土,加上激烈炮战产生的巨大浓烟,遮蔽了新教联军的阵线。

古斯塔夫趁此机会,带着他的部队悄然向北转移,试图迂回到帝国军后面。

居高临下的提利,没有及时察觉这一情况。一直到负责外围侦查的克罗地亚轻骑兵来报告,他的17个营已经没有时间向左调整了。将计就计之下,他下令全军开始以经典的右翼斜线战术进攻。希望在对手完成机动前,就将之彻底击溃。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提利派右翼强攻萨克森人 并让左翼骑兵缠住古斯塔夫

位于帝国军左翼的帕本海姆伯爵,指挥他5000名帝国骑兵,立即扑向了完成迂回的瑞典骑兵。他的任务是阻止瑞典右翼的迂回,保护整个帝国军的左翼。他们大都身披较好的全套胸甲与头盔,排着整齐而紧凑的队列,快速前进。在抵达瑞典人跟前时,拔出早已准备好的转轮手枪射击。每一排骑兵完成射击后,都会迅速转向队伍的后方,让下一排队友继续射击。按照当时常用的惯例,这些帝国胸甲骑兵,经常以这种旋转射击战术,消磨对手的实力。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装备精良的帝国军胸甲骑兵

赶来阻止他们的瑞典骑兵,在装备上大大弱于帝国同化。不仅马匹矮小瘦弱,胸甲质量较差,很多人连头盔都没有装备。这也是瑞典作为一个北方国家,没有足够的马场培育的恶果。帝国骑兵们几乎都装备了3-4把手枪,而瑞典骑兵却只有区区两把。这意味着,除非他们去后方重新填装,否则只能有对手一半的火力输出。

但在古斯塔夫推行的军事改革中,瑞典的每排骑兵,都在中速前进中发射了手里的两把手枪。随后在敌人出乎意料之际,以一个短促的加速,发起冲锋肉搏。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用冲锋猛攻帝国军骑兵的瑞典骑兵

由于此前没有遭遇过这样的对手,人高马大的帝国骑兵,一下子被瑞士人打懵。但素质极高的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帕本海姆本人就是一位出版过多本剑术手册的技击高手,他们队伍里的骑兵也大都出生中小贵族家庭,在儿时的训练后对近身战毫不陌生。他们装备上的优势,却确保了瑞典骑兵无法依靠投机取巧来战胜他们。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在前进中发射转轮手枪的帝国骑兵

在右翼的帝国军部队,则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胜。面对理论上更先进的荷兰队列,帝国军的西班牙方阵部队,打出了惊人的成绩。经验丰富的帝国骑兵,首先冲锋击溃了对手的骑兵部队。接着,他们的火枪手在对射中,压制了萨克森人新兵的火力。大纵深方阵的集体冲锋,迅速摧毁了后者士兵的士气。

荷兰人当年依靠长期严格训练,才培养出玩转新式横队战术的士兵。但在德意志地区,雇佣军制度下的新兵,往往要在战争中得到大部分磨练。因而,基本上由新兵组成的萨克森人就和前些年的丹麦军队一样,无法发挥新式战术的威力。大部分部队被迅速击溃后,帝选侯本人跑的比谁都快,策马狂奔到远方的艾伦堡避难。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帝国军右翼迅速击溃了训练欠佳的萨克森军

此时,提利伯爵的帝国军仿佛已经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古斯塔夫麾下五分之二兵力逃离了战场,瑞典军队的侧肋向帝国军右翼敞开。大喜过望的士兵们高呼胜利,一些军官开始命令各营向左重新列队。负责将捷报传到慕尼黑和维亚纳的信使,也开始准备穿戴整齐。

但在萨克森人遗弃的阵地附近,依然有几个营在坚持战斗。这些在荷兰步兵战术设计下保留的预备队,发挥了他们原本应有的作用。而在荷兰战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瑞典军队,拥有远胜于他们的精干士兵。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在右翼通过冲锋获胜的帝国骑兵

古斯塔夫的雷霆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在瑞典军右翼指挥的古斯塔夫

古斯塔夫一直位于右翼骑兵的预备队位置。在得知萨克森人的溃败后,他马上下令第二线的2个步兵团,赶去增援。

当帝国军右翼还在分头追击、整队时,训练有素的瑞典人,已经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全线向左转的机动。原本位于这个位置的瑞典与黑森骑兵,则在完成了掩护任务后,重新退到了第二线步兵的左翼。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古斯塔夫从两条战线上抽调了三个步兵团保护左翼

等到帝国军右翼开始进行缓慢的包抄,2个瑞典步兵团已经严严实实的挡住他们的去路。

原本使用荷兰式6排轮射的步兵,在军官号令下,将队列急速合并为3排。第一排士兵蹲下,第二排士兵半蹲,第三排士兵战例。三排火枪手,同时向对面的帝国军射击。伴随硝烟吹起,大批没有心理准备的帝国雇佣兵在密集弹幕下倒地,整个帝国军右翼的攻势被瞬间遏制。这种革命性的火力密集战术,就此被称瑞典的敌人们称为“古斯塔夫的雷霆”。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日后成为欧洲步兵标准战术的三排齐射

更让帝国军意料不到的是,恢复常规队形的瑞典火枪手,又迅速开始轮射。这些大都来自瑞典乡村的农民和乡绅子弟,在自己的家乡就一直接受定期的军事训练。在被招募到远征海外的军团后,成为了拿军饷的职业化军队。这样的出生,远非入伍后才集中突击训练的萨克森人所能比拟。之后的几小时内,正是这些瑞典士兵,死死顶住了帝国军方阵的数次攻击。原本位于第一线左侧的1个步兵团,也顺势左转,成为了第二条战线的右翼。如果不是训练有素,这样的在重压下的战场机动,根本无从谈起。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训练有素且军官素质较高的瑞典步兵

这时的帝国军精锐骑兵,还在帕本海姆的指挥下,同瑞典人周旋。虽然他们在近身战中压制了装备简陋的瑞士骑兵,却也在追击中遭到迎头痛击。古斯塔夫改革后的瑞典骑兵中队,都配属了火绳枪排。这些火枪手在交战前,躲避在骑兵身后。等到骑兵后撤,他们就从占据各队骑兵间的空隙位置,以连绵的轮射火力打击帝国骑兵。被火力遏制的帕本海姆,很快又遭遇了重组后的瑞典骑兵反击。

在整场战役中,帕本海姆的骑兵一共发起了7次冲锋,却都被不断交替重组的瑞典骑兵打了回去。位于第二线位置的瑞典骑兵预备队,则在一线部队与敌人缠斗时,适时的从两翼迂回。现在,帝国骑兵必须同时面对敌人从正面三个方向的攻击。当古斯塔夫亲率的最后一支预备队杀到,素有强悍之名的帕本海姆,也只能带着骑兵队撤离战场。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瑞典骑兵与火枪手的混编战术

正是瑞典右翼骑兵的努力,帮助他们在一线的三个步兵团,顺利完成了向左前进的战场机动。他们在第二线部队顽抗帝国右翼时,也顺势形成了对提利部队的左翼包抄。他们依然以后者所无法想象的素质,迅速完成整队,投入战斗。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瑞典军在左翼顶住压力 帮助右翼得胜后完成包抄

帝国军的一些部队,可以利用纵深厚度,在肉搏中击溃当面的敌人。但瑞典每个步兵团都是以两线布置,身后还有骑马机动的龙骑兵协助。所以,总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填补空缺。他们的火枪手已经将子弹和每次发射所需的火药,统一装在一个个纸质的弹药包内,填装速度大大提升,火力延续性完胜手忙脚乱的德意志雇佣军。甚至于每个营还专门配备了4门小型火炮,以便以更猛烈的火力来打击大纵深的帝国军。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亲率骑兵冲锋的古斯塔夫

古斯塔夫的完胜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一副当时的素描 表现了战斗的惨烈

经过数小时的厮杀,胜利的曙光终于在最后时刻垂青了更努力的瑞典人。他们不仅在步兵交战中,压制了经验丰富的帝国军步兵。炮兵们也及时建立了新的阵地,开始向西班牙方阵门,猛烈射击。

击溃帕本海姆的古斯塔夫,亲自率领麾下的骑兵队,夹击提利步兵的左翼。另一支骑兵部队,迂回攻击了依然留在原先位置上的帝国军炮兵阵地。守军原本以为战斗已经结束,在疏于防范中被迅速驱逐。瑞典人在夺取了他们的大炮后,马上调转方向,射击帝国军的步兵方阵。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战役的最后阶段 瑞典军队夺取了帝国军的炮兵阵地

一直位于最后方位置的提利伯爵,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全军的控制。在看到炮兵阵地被夺取后,这位老将意识到大势已去,下令全军撤退。虽然不甘心失败,但也是无力回天。在他与自己的骑兵亲卫队离开时,十几个营的帝国步兵营,依然在瑞典人的交叉火力中,损失惨重。最后利用后者的精疲力尽,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噩运。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北方雄狮君临欧陆

瑞典的每个步兵营都配属了4门支援火炮与全军直属炮兵分开

布莱德菲尔德战役,就此以瑞典人的大获全胜告终。古斯塔夫的善战之名,响彻欧陆,引得数百年后的腓特烈大帝与拿破仑都为其折腰。联军一共损失了5500多士兵,换来了手中缴获的100多面不同的帝国军旗。7600名帝国雇佣军战死,6000人被俘,另有3000多人下落不明。

原本即将结束的三十年战争,也因为瑞典的强势乱入而再次风起云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