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用文明守護金華春色

問熱點 哪些小節不文明?

用文明守護金華春色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近期江南地區迎來春光明媚的好時節,清明節前後踏青出遊成了大家追捧的新風尚。4月的每個週末都是旅遊小熱潮,然而美景雖好,一些遊玩中的不文明現象也充斥著人們的眼球。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及周邊一些景區,對身邊的文明出遊情況進行實地瞭解。

踩花辜負好春光

一夜春風來,千樹粉黛開。雅畈的杜鵑花已經全面盛開,繁茂的花枝延展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海。日前記者來到該“杜鵑王國”,看到山道擠滿了前來觀賞的遊客。由於花海面積較大,一些市民在賞花的同時對花樹“動起了手腳”。記者走訪中也看到一位父親抱著小朋友退到了花叢中拍照,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真的很浪漫,但這樣的“踐踏”卻有些殘忍。“有的家長抱著小孩攀爬在花從間玩耍,傷害樹木不說,安全也成大隱患,上前勸阻人家還不樂意聽,說只是小朋友而已,體重輕不礙事。剛才還有個小年輕硬拉著樹枝,把杜鵑花從高處扯到身邊拍照片!更別提那些隨手摘花的人了。”現場管理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能夠文明賞花,對摺枝、搖樹、爬樹等不文明行為說不!”

近日,金東區曹宅橫臘花海成了一片五彩的海洋。為應對今年的賞花熱潮,當地早已做好準備,從入口到花海隨處可見引導牌、警示牌。不少市民屢次進入花叢靠著樹拍照片,與花“親密接觸”的遊客一波接著一波。記者在走訪一些金衢發現,部分遊客帶著地墊,或在草坪上、或在樹林裡席地而坐,拿出自帶的零食烤串,就地野餐走了以後留下一堆垃圾。

市民王女士表示:“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隨手扯樹枝的行為不應該,樹枝被扯多了以後無法復原。春天的八婺是一座花海裝扮的城市,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美麗的饋贈是我們的‘小確幸’,應該從自身做起,做個‘護花使者’,志願遵循文明賞花規則,用文明守護金華春色。”

“亂丟垃圾、攀爬樹木這些現象還是存在,我們目前最頭疼的情況是遊客亂停共享單車,還有人偷偷釣魚。”中國茶花文化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日天氣晴好,茶花園內人流量較大。記者探訪公園時發現,草坪上遺留下一片垃圾,共享單車也是四處停放。一名環衛人員指著手裡大號黑色垃圾袋跟記者說:“我去吃個飯的工夫草坪上又會有很多垃圾,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希望市民朋友可以多走幾步路做到垃圾入箱或者打包成整袋放在一塊。”

記者還觀察到一些市民圖新鮮,把公園的涉水平臺當做聚餐點,當記者詢問他們知不知道這樣聚餐影響他人觀光的時候,他們表示不知情,就是覺得自己盡興。一名常在湖海塘鍛鍊的市民呼籲:“最美人間四月天,希望前來城市客廳遊玩的每一位市民都能讓文明和理性成為自己最美的名片,隨手亂丟垃圾、踩踏草坪等行為實在有失‘風度’。”

“最美”學生樹榜樣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金華春季的青山碧泉最是讓人眷戀的。金東區曙光小學在孩子中倡導文明出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富有古韻的金東瑣園最多的就是青磚黛瓦的古民居,內部結構多為木質材料,景區首要的防護就是防火,遊覽瑣園古民居的時候隨處可見“禁止吸菸”、“小小菸頭莫輕看,隨地亂扔招引火患”、“樹立防火觀念,構建和諧社會”等提醒遊客注意文明遊覽的標語。金華君悅旅行社業務負責人蘭樟海告訴記者:“景區對於遊客吸菸的行為是進行勸阻的,防止因遊客吸菸而產生火災隱患。金華很多景區內人工水系較多,我們都會在遊客拍照時,特別是未成年人在水邊時提醒遊客注意安全,謹防落水。”

近年來,隨著政府、景區等一系列宣傳活動的開展,遊客的素質都有顯著的提升。在瑣園景區內,記者注意到很多遊客隨身攜帶裝垃圾的袋子,產生的果皮垃圾都會裝進袋中丟入路邊的垃圾箱中,基本上見不到一邊品嚐一邊隨地吐果皮的遊客。景區內還有許多當地特色小吃的售賣,也很少看見隨意丟棄的包裝袋、包裝盒,自覺的遊客還會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丟入垃圾箱。

奼紫嫣紅的色彩映襯著黑瓦白牆、小橋流水,一不小心就被金華古村落春日裡的景色所驚豔,來自各地學校組織的學生春遊,也成為了景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記者走訪時恰好遇到上海財大浙江學院的學生們在瑣園遊覽。與喧鬧的遊客不同,學生們都沉浸於古村的美景之中,生怕自己的到來破壞了這靜謐的美,一名女學生告訴記者,金華農村分類垃圾是全國榜樣,來到古村落旅遊就要不留一點垃圾。不得不說,這些學生為文明出遊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文明出遊從你我做起

  1. 文明出遊是城市的一張名片,是展現城市文明的窗口。更多的人應當參與到文明出遊的行列中來,營造人人都是文明人、處處展現文明風的良好社會氛圍,傳遞“文明出遊從我做起”的正能量。少一點“自私任性”,多一些禮讓謙和,養成文明出遊的好習慣。在金華中青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華看來,當下遊客在景區遊覽時存在的不文明行為主要有:在旅遊場所不有序排隊,爭搶,喧譁;在文物或其他物體設施上隨意刻畫,甚至損壞之;不遵守相關規定,隨意攀爬拍照;飲食用水浪費,違背節約型社會要求;家長不嚴格教育孩子遵守景區秩序等。對於如何才能改善景區不文明現象時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在整個社會形成文明之風,新聞媒體宏觀的宣傳要和具體的社區宣講、群體活動、單位活動等結合,在實踐中涵養文明。二是各類媒體開展主題宣傳、談話討論型節目、文明人物評選活動,讓廣大群眾廣泛參與討論;三是政府領導幹部、黨員等率先垂範,發揮榜樣示範作用。四是學校教育敢於管孩子,善於教孩子,切實培養孩子的文明意識。學校要樹立教育的第一目的首先是培養“人”,文明的、大寫的、人格健全的出遊行為才是中國優秀文化和現代文明人的體現。五是開展社區講堂,鄉村文化講堂,培養家庭文明,形成良好習慣。(本報記者方令航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