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面臨內憂外患,傳統社會面臨巨大的衝擊,社會呈現出衰敗景象,帝國的繁榮景象一去不復返。中國“鬼子六”何許人也?估計大部分人對這個稱謂感到非常的陌生,但是或許大家都聽說過這個人的真實的名字,這個人就是恭親王奕訢,人稱“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或許就是與天子之位擦肩而過,但他卻位極人臣,自咸豐至光緒,實際執掌清朝政權數十年。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當時,皇四子奕詝(咸豐皇帝)有德,皇六子奕訢有才。皇四子奕詝有德主要體現在對兄弟比較謙讓很守禮法對父親很孝順,這讓道光皇帝很滿意。而奕訢從小就聰明過人學什麼都學得特別快,而且奕訢的身體素質和武功要比哥哥奕詝好。這是道光皇帝特別滿意的地方。道光皇帝在立儲密旨裡既寫了立奕詝為皇太子又寫了立奕訢為親王,這是清朝唯一一次將封親王寫進立儲密旨裡。這既體現了道光皇帝對奕訢的疼愛也反映了當時道光皇帝對立誰為皇太子的矛盾心理。奕訢是的命比咸豐皇帝的長。奕訢活到1898年是甲午戰爭之後活了65歲,而咸豐皇帝只活到1861年活了31歲。正是咸豐皇帝的短壽才有了後面的“辛酉政變”慈禧掌權。後面的同治皇帝也是早亡,光緒皇帝繼位。光緒成人之後又與慈禧鬥法爭權,這些政局的混亂對清朝不利對國家也不利。特別是光緒後期慈禧有廢除光緒的的想法,西方列強不同意。這就使慈禧十分痛恨西方列強。慈禧就利用義和團打擊洋人,洋人就打著“保護僑民”的藉口出兵中國。如果奕訢當皇帝這些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奕訢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在北京西方列強的交涉談判中的表現可以說明他是有一定的外交活動才幹。在晚清落後愚昧的政府中能夠有一位懂得和外國人打交道的君主,那會讓國家避開多少不必要的糾紛和衝突。同時也可以爭取多少利益。在清末的“洋務運動”中奕訢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人物全力支持地方諸候建立各種現代化工廠,同時和中央的保守派鬥爭。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恭親王還主張開辦近代教育,引進西方技術,開辦近代企業,走自強之路,收回失去的國權。從同治四年(1865)開始,洋務運動將自強、練兵、制器及禦侮集合在一起,大規模興建近代軍事工業。至光緒十三年(1887)以奕訢為首,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大員為骨幹的洋務派先後建立了近代軍事工業二十餘家、分佈十二個省區。作為近代教育的倡導者,奕訢多次奏請各省將軍及督撫在各地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一批專門人才,促進了洋務運動中軍用、民用工業的發展。如果奕訢當皇帝就會把“洋務運動”搞的更上一層樓甚至有可能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搞得更好。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一個王朝的興衰不能全繫於一人身上,清朝的衰亡要考慮當時的社會制度、外來衝擊等原因,但恭親王奕訢在晚清中國政治和對外關係舞臺上的確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設想一下如果當初道光帝選擇了奕訢繼位,那清朝的統治確有可能維持更長的時間。無論如何,他所倡導的“自強”口號,制定的近代化綱領,率先掀起的近代化改革,均不僅對後世發生著深遠影響,既對當世的洋務鉅子也給予了明顯的啟迪和推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