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后,给朝廷培养了很多有用的人才。那时候莘莘学子都以科考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不过也造成了大批多少年一直考不上的白头考生们。唐朝人魏元忠和郑惟忠年轻时都是书生,考了很多次科举都没金榜题名,三十多岁了还在啃老。他们两个同病相怜,经常在一起互相安慰,有一天,郑惟忠提议去算命先生那看看,让他算算我们命中是不是有当官的命。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说干就干。两人就去了长安街头找了一个经常路见的算命先生,号称某某半仙。这位半仙最擅长看相,他看了郑惟忠的面相之后,高呼贵人呀贵人,将来必然是朝廷重臣,三品大员,福享不尽,寿比南山。郑惟忠听完十分高兴。算命先生又接着给魏元忠看相,看罢是大惊失色,倒吸一口凉气,直接给魏元忠跪下了。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魏元忠一看,这是何故啊?先生快快请起。算命先生脸色泛起亮色说,这位先生将来必然位极人臣,官不可再大啊。魏元忠一听,官不可再大,那岂不是宰相了。算命先生脸色转忧,说:先生官大是大,却不是一番坦途,福祸相依,险象环生啊。魏元忠一听,管他呢,能出头就不错了,坦途不坦途也就不在乎了。事后看,算命先生的话句句应验。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魏元忠又说,先生虽说我二人将来前途无量,但考试考了多次,均是名落孙山。算命先生提了一个建议,可以不走科场,直接上书皇帝,抒发政见。魏元忠一听,有道理,他回去以后就把自己的政见写了下来,找已经当官的同学想办法献给皇上唐高宗。高宗读到奏折以后,拍案而起,连称妙哉,遂派人去找魏元忠。而魏元忠此时在京城了熬了多日,盘缠快要耗尽,上书也没下文,早欲回家了。当他包好行李上路时,路遇一个老同学,赠给他几两银子。他有了钱,就想再等几天。结果,第二天,高宗的旨意就下来了。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从此魏元忠仕途大开,一路势如破竹,做到了殿中侍御史和洛阳令。武则天当政时期,酷吏周兴盯上了他,把他诬陷入狱,后来判斩首。人都押到刑场了,刽子手举刀之时,远处一声刀下留人,原来武则天临时改主意,把他流放了。后来,武则天又把他召了回来,委以重任,这一次他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但不久以后,又被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陷害,再次被贬官。

两书生去算命,算命先生看一人说贵不可言,看另一人后直接跪了

武则天死后,他重回官场,再为宰相,但是马上,因为牵涉到太子李重俊政变反韦后之事,贬为思州务川尉。这一次老天没给他重头再来的机会,上任路上就病死了。而郑惟忠,也如算命先生所说,官至三品,不如魏元忠高,却是历经四朝,岿然不动,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善终,比魏元忠晚死了15年,死后还被玄宗追封为太子太保。算命先生的话,都说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