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高管”要求:要獲高薪工作,就要先整容“提升”形象

“高管”要求:要獲高薪工作,就要先整容“提升”形象

近日,有女性求職者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高薪工作,被迫按公司“高管”要求,做整容手術“提升”形象。結果整容後公司既沒有按照承諾還貸,也不安排工作,甚至還讓求職者提供“陪酒”等服務,賺錢還款。

事實上,這種“美容貸”“套路貸”騙局,並非個案。

今年6月,福建一名高三學生在提前找尋高考結束後的兼職工作時,因為招聘方告訴她該崗位“對外形和身材要求較高”,被帶往整形美容醫院進行隆胸手術,因此錯過了今年的高考。

看起來並不高明的“美容貸”“套路貸”騙局為何層出不窮?

求職者的警惕性不高是一大原因。通過梳理可發現,這類虛假招聘都打著“高薪招聘”的名義,而且有的招聘公司還承諾整形費用由公司還款,求職者只要先行墊付即可。

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這種所謂的“零首付零利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承諾,求職者第一時間就應保持警惕,以免落入套路騙局。

另外,在筆者看來,求職者之所以頻陷“美容貸”的騙局,還暴露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社會上關於“顏值”的理念出現了偏差。

誠然,自古以來顏值就很重要,但是隻有在互聯網時代,這種“顏值變現”的價值才被深度挖掘。

比如,隨著近些年“網紅經濟”“粉絲經濟”的興起和發展,已經形成一個個巨大的經濟生態圈,讓越來越多的人從中獲利。

在這過程中,一種“靠臉吃飯”“以貌取人”的觀念和審美取向也流行開來。

比如一些報道所言,無論網友如何吐槽“網紅整容標配”,她們卻依舊過著大多數年輕女孩所羨慕的“白富美”的生活。

而出於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對“顏值效應”的盲目迷信,一些年輕人不惜通過貸款來整形。

今年5月,某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在調查人群中,七成職場人願意拿出多於20%的工資用於提升顏值競爭力,一成職場人刷爆卡進行顏值投入。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生活中,高顏值確實能給個人的發展加分,但是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所說,顏值是正義,但顏值不是最後的正義;顏值是第一印象,但顏值不是最後的印象。

希望人們在“看臉”的同時,也多關注些“美貌”背後的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